小学音乐观赏“瑶族舞曲”教学的案例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06430 上传时间:2017-08-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观赏“瑶族舞曲”教学的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音乐观赏“瑶族舞曲”教学的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音乐观赏“瑶族舞曲”教学的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音乐观赏“瑶族舞曲”教学的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音乐观赏“瑶族舞曲”教学的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观赏“瑶族舞曲”教学的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观赏“瑶族舞曲”教学的案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届全国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音乐欣赏瑶族舞曲教学案例邹泉阜新市细河区民族街小学教学题目:瑶族舞曲教学内容:第二单元 五十六朵花 第二课 欣赏瑶族舞曲本课教案背景:课程标准: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对自

2、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第二课。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主自豪感、自信心,在欣赏过程中,让学生们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中去认识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用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音乐的爱国主义情感,更好的弘扬民族文化。教学内容分析瑶族舞曲是作曲家刘铁山、茅沅、根据民间歌曲长鼓歌舞为素材而写成的管弦乐曲,乐曲为复三段体结构,感情丰富、音乐形象鲜明,生动地描绘了瑶族青年

3、男女在节日夜晚欢歌漫舞的情景,表达了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1951 年,作曲家刘铁山到中南少数民族地区访问并采风。后来,便写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合唱曲瑶族长鼓舞曲 。这首合唱曲便成为管弦乐瑶族舞曲的基础。1955 年前后,作曲家茅沅根据合唱曲改编为管弦乐曲。1956 年,正式演出。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学习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本土音乐文化,初步了解长鼓、 瑶族舞曲的创作背景等相关的知识。过程和方法: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的音色、力度、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和熟悉乐曲的主题,掌握瑶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节奏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让学

4、生体会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学习者特征分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乐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感受瑶族舞曲速度、力度特点、感受乐曲情绪,就成了本课的重点,而记忆乐曲的旋律,引领学生作出对节选部分的乐曲的正确分析便成了本课的难点。课前我布置给学生作业收集相关的瑶族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并大胆的利用网络教室与学生共同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第二时的欣赏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计算机”音乐课。激发了她们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重点:感受瑶族舞曲速度、力度特点、感受乐曲情绪教学难点:掌握瑶族舞曲的节奏及音乐风格特点。分析作品内部的主

5、题变化发展。课前对学生的要求1.第一课时利用计算机课堂,分组收集关于瑶族方面的资料,用不同的方式在网络教室进行汇报。2.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第二课时在多媒体教室利用电子白板课件演示进行汇报展示。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和教学环境设计本节课旨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聆听、感受、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之美;以学生发展为本,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实践能力。新课程主张自主、创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欣赏、感受、思考、讨论、创编和表演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感受音乐带来的快感。教学环境设计:多媒体教室 网络教室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本组收集的资料,并向大家简单的介绍。教学媒体(资源)的作用和运用:网络教室利用白板制作课件并演示。http:/ 、“长鼓”等关键词,为欣赏教学打好铺垫。开发网络资源,将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料利用软件制作成走进瑶家山寨的段短片,让学生着重更了解与瑶族舞曲相关的内容。教学媒体(资源)的作用和运用:(百度图片)http:/ (百度搜素瑶族)http:/ /5106.htm 设计意图、依据:利用姐妹艺术“有声的文字语言” 。让学生更直观自然地了解了关键

7、词,盘王、长鼓、长鼓舞等。二.学习新知1.好看的风光,好听的乐曲,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舞蹈非常有特点,被喻为“有音无影” 。也就是根据动听的音乐联想出舞蹈的场景。那么如此美妙动听的旋律又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学生带着疑问,欣赏视频介绍瑶族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曲作家刘铁山的短片。教学媒体(资源)的作用和运用:上网收集下载的中央电视台主持走访曲作者刘铁山的视频短片。(百度视频)http:/ T9SA4/ 设计意图、依据:借助于视频短片的记者采访,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了乐曲的创作背景,以情激趣,丰富了对音乐的理解。2.再次聆听:分段聆听并随着音乐做该主题主奏乐器的演奏动作,学生感受、体验乐曲不同部分的不

8、同情感。并自觉完成 p11 页课后习题。教学媒体(资源)的作用和运用: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用各自喜欢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百度搜名曲介绍瑶族舞曲)http:/ (百度搜索瑶族舞曲)http:/ 设计意图、依据:提高学生记忆旋律的有效性。三.巩固练习1.拓展延伸:把课内外有机融合,拓宽学习渠道,提升课堂立意,播放其他形式的瑶族舞曲并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为学生介绍新稻子演唱组的成长经历,并播放在青歌赛上演唱的瑶族舞曲改变的歌曲。学生与教师共同欣赏其他形式的瑶族舞曲并和老师一起观看。教学媒体(资源)的作用和运用:充分利用网络优秀资源,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及对美好生活的向

9、往。(百度视频)http:/ 小组探究 自主活动学生展示收集的瑶族资料鼓励小组探究情境导入汇报小组合作汇报整理的资料看风光片媒体的应 用学生 ppt白板课件演示教师与学生共同观看学生的汇报并评价课件2.情境导入 了解新知欣赏瑶族风光片、视频播放,了解乐曲创作背景及作曲家。3.初听全曲 感受音乐初步感受聆听乐曲,小组合作回答问题。4.分段聆听 记忆乐曲认识瑶族长鼓、学习它的基本节奏型5.再次聆听 逐步深入再次整体听赏,表现创造音乐。6.拓展延伸 提升课堂聆听欣赏瑶族舞曲改编的音乐作品,提升课堂氛围。教学反思、总结本课通过视频短片采访曲作者,学生很直观的了解了乐曲的创作背景,这一环节的设计效果非常

10、好。学生印象深刻。在听唱想大比拼音乐游戏中,学生都积极踊跃的参与进来,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团队合作意识,而且能够做到用心聆听音乐,并根据老师给出的题目认真做答,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参与,聆听音乐,我还加进了学生拍长鼓节奏的方式为瑶族长鼓舞伴奏,学生不仅了解了瑶族长鼓典型的节奏型,并能随着音乐充分感受瑶族舞曲的音乐风格.本课的教学不足之处是让孩子了解西洋管弦乐器的相关知识部分渗透的还不够具体,因为学生平时对西洋乐器的接触不是很多,况且现在的音乐多采用电声伴奏,因此在教学时,只是在音乐游戏环节时,让学生去听辩乐器的音色,并说出它的名称,而老师没能再运用图片、音响等

11、可视可听的素材,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每一种乐器,这是很大的遗憾。另外,有些主题的配器,我自身也不是非常肯定的说出来,含糊不清,还需要再反复推敲教材,反复聆听乐曲,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欣赏。另外,有的相关知识拓展起来,45 分钟的时间就显得格外的紧张,因此,有的教学环节没有细致的进行完善,这也是令我遗憾的事情,还有白板的定位问题,有的时候课前一忙乎,再从新定位确实很麻烦的。在课后,我收集了一个介绍西洋管弦乐器的资料,有图片,有音响,这正好添满本课的空缺部分,学生学起来会更有精神,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用视觉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谢学校教学部门领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到的鼓励和帮助,

12、特别是在教学中如何运用白板为教学服务,无论是从课件制作、技术维护、理论指导、以及教学活动的实际操作使用上都耐心细致的帮助我,使我能够灵活的去利用和使用,令我的课堂气氛更加热烈,更大的发挥了音乐课堂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教师个人介绍:省份: 辽宁省 学校:阜新市细河区民族街小学 姓名:邹泉职称:中学高级教师通信地址: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民族街 41-3本人自毕业以来一直从事音乐教学工作,教学中能够认真的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技巧。每一节课我都做到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案例,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百度搜索给我的音乐教学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与实惠,教材、教学参考上没有的音乐素材我都能够在百度搜索中找到理想的答案,这些都为我的音乐课堂增加了活力,让我的教学更轻松更有效。孩子们喜欢上了音乐课。同时,在搜索素材的过程中使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从中体验到了快乐,百度搜索已成为我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使用百度搜索辅助我的全部工作,为明天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