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派的兴起;研究报告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606425 上传时间:2017-08-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纳兰派的兴起;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纳兰派的兴起;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纳兰派的兴起;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纳兰派的兴起;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纳兰派的兴起;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兰派的兴起;研究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纳兰派的兴起课题题目: 纳兰派的兴起 研究类型: 文献性研究报告 学科领域: 中国语言文学系 指导老师: 肖老师 学 校: 武汉情智学校 班 级: 高一【4】班 组 长: 王世杰 杨一涵 组 员: 毛鸣 1调查背景:一、为什么纳兰派会兴起?纳兰性德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课题之一,从 1997 年至今十年间纳兰性德研究又有了新的成果,我们将从纳兰性德研究的方向、主要出版物、主要战将等几个方面进行数字分析,论述纳兰性德研究的最新趋势。 近年来,读纳兰词、研究纳兰成为一种时尚,海内外尤其是知识界出现了许多“纳迷会”和“纳兰吧”,流传着“看王家卫电影,读张爱玲小说,吟纳兰性德词”之说。二 、性德研究百

2、花齐放 在过去的十年间,纳兰性德的研究一直持续升温,一共发表了 220 多篇论文,其中关于纳兰性德词的论文有 140 多篇,占纳兰性德研究的一半以上,我们将纳兰性德研究的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是关于纳兰性德词的研究;(2)是关于纳兰性德诗的研究;(3)是关于纳兰性德的文献学研究【纳兰性德作品的一些注释、考证等】(4)是关于纳兰性德的经历对他的影响(5)是关于卢氏,江南才女沈婉对纳兰性德诗风的影响(6)其它二;目的与其意义为什么他出身豪门,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而留在人世间的词作却充满了无尽的惆怅之情?“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近年来纳兰性德研究受到众多学者关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

3、学者加入到纳兰性德研究的行列。在这些学者中,以以下等人的研究尤为突出。如;顾贞观:陈维嵩:周之琦;况周颐: 王国维:陈廷焯:陈梦渠等近代学者王国维就纳兰性德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晚清词人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相门翩翩公子;江湖落落狂生;清初第一才子;千古伤心词人2纳兰性德作为当朝重臣纳兰明珠的长子,本该一生注定荣华富贵,繁花著锦。作为皇帝身边的,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

4、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但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淡泊名利,在内心深处厌恶官场的庸俗虚伪,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纳兰一生虽懂骑射好读书,却并不能在一等侍卫的御前职位上挥洒满腔热情。是专家认可,二十世纪有名的国学大师梁启超与王国维都有经典评价。梁启超评价是“清初学人第一 ”,作为学者达到无人企及的地位。王国维都承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能与北宋词人相媲美的只有一个人。有人认为研究纳兰的称为兰学。可以看出在学术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二是传世之作。在十九岁时,就开始编印了通志堂经解,二十二岁时完成,有一千八百多卷,共一百四十多种

5、。这是学术界备受瞩目的新秀,文学创作是诗词文兼工。有三百多首词与诗,三十一岁的短暂生命留下这么宝贵的遗产。在民间受欢迎吗?三是粉丝团庞大。百姓心中受欢迎看一首诗,写这首诗的是曹寅,与纳兰是文友。“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这是纳兰的词集名字。说明他的词当时是无人不传唱。这是不是互相吹捧?还有许多证明。当时传写,遍于村校邮壁。连小学校旅馆的墙上都在题写。只有北宋的词人柳永可以比。纳兰的词也达到这样的井水吃处,无不争唱的地步。二人的词还传到国外,朝鲜有评价,“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这是第三个特点。四是千古伤心词人,几百年后,在民间还有庞大的粉丝团,那么他的词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6、三;活动计划王世杰 杨一涵;负责上网查阅资料王世杰 杨一涵;负责邀请指导老师参与并询问老师相关问题王世杰 杨一涵 负责整理资料王世杰 杨一涵 负责将讨论结果写为研究报告并上交毛鸣 负责打酱油四;研究过程综述我从小时候开始读纳兰词,但凡大凡多愁多情而心思柔软细腻的人,无法抗拒“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这样 的句子。 也曾对纳兰颇有微词,只是不喜他太过多愁善感,毕竟是生于温柔富贵乡之中的贵公子,哪有什么潦倒身世,家国仇恨。那些哀感顽艳不过是为了抒发闺阁间的轻愁浅恨罢了。后来读多了纳兰词,逐渐体

7、会到这个中的冷暖滋味。纳兰一生为情而生,为情而亡,他的人生澄明透彻不染铅尘,那些所谓的富贵荣华,不过是留给后世的谈资。从五代至两宋,婉约派名家众多,工于技巧用典的亦不在少数,然而又有几人能如纳兰这般,词中字句,词外人生,用情,唯有一个真字,无怪乎王国维说他“ 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就是 这个真字,足以让多少后世痴男怨女 为之黯然神伤 ,心旌摇曳。 其实纳兰本身亦是一首词,或是清雅小令,或是哀怨长调,字字句句,皆是传奇,足以倾倒众生。 3最喜欢那一句“清风朗月,辄 思玄度” 。不知多年以后的纳兰 性德回忆起这句话时是怎样的心情,欣然,悲伤,抑或是些许慰藉?在下一个清风朗月之时,伊人早已

8、不在,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一是真情,情感特别充沛,容易引起强烈共鸣。二是自然,像“人生若只如初见”,读来似乎天然。自然是表现特点。王国维说是“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写情”。三是追忆,纳兰似乎总在往事的回忆中。追忆是基本思路。四是伤心,很多人都这样评价,“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我们读来,也会被感染,甚至也不忍读下去。这样的出身相门的翩翩公子,应该生活在温柔富贵乡,却有人生几大悲剧。一是仕与隐的矛盾,二是三次爱情的悲剧,初恋的失败、与卢氏的婚姻、与沈宛的爱情。许多词是为初恋写的,后来这段恋情夭折了,第二次最令他一生忠情的是卢氏,婚姻只三年,卢氏难产去世了。许多悼亡词是

9、为她而写的。纳兰的词对她的追忆成了后半生的爱情主旋律。卢氏去世后,爱情生活是长期的空白,直到与沈宛相遇,才重新燃起了对爱情的向往。纳她为外室,不过很快发现爱情不能替代,只有卢氏是唯一爱情,任何人不能替代。最后以痛苦结束。了解了他一生悲剧人生,我们才体会到他词中的痛惋。纳兰三十一岁的生命在清的文坛上像流星一样划过。纳兰因病去世,正是妻子死后八年的日子。卢氏去世八周年的忌日里,他追随妻子去世。我想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纳兰不会再伤心了,可以与爱妻卢氏永远厮守在一起了。他的词为人们留下伤心的理由。情感的共鸣是没有时空阻隔的。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就是他笔下的雪花,轻灵飘逸,孤洁绝尘,奈何来也匆匆

10、,去也匆匆,或许纳兰本就不属于这世间,这人世的污淖,容不下一个最纯粹的灵魂。五;成果纳兰性德以他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加之爱妻卢氏早亡,后续难圆旧时梦,正如他说的梦好难圆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以及文学挚友的聚散,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对求之却不能长久的爱情,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导致了他优美的诗风,以及纳兰派的兴起六;参考书目纳兰性德纳兰性德词集纳兰词笺校饮水词笺校(修订本)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纳兰性德词选西风独自凉 渌水亭畔金缕曲 当时只道是寻常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