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看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6063116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看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看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看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看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看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看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看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看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浅看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推行小红花换分制后的思考东台市幼儿园 摘要摘要 奖励对孩子发展的积极意义已被幼儿教师普遍认同,并在日常生活与教育教学过程中广泛运用。但奖励方式如运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于是试着选择了用累积小红花来换取物质奖励铅笔的换分法,是想把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关键词 物质奖励 精神奖励 换分 两者结合 代币法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挑选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将他们分为两组。A 组的孩子得到了一个许诺,即“画得好,就给奖品” ,而 B 组的孩子们则只是被告知“想看看你们的画” 。3 个星期以后,这位心理学家发现,A 组的孩子们大多不主

2、动去画,他们绘画的兴趣明显地降低了。而 B 组的孩子们则和以前一样愉快地绘画。可见,对于孩子们来说,精神上的奖励比物质上的奖励重要得多,或者说更能发挥持久的作用。后来,心理学家又把这个实验在不同国度、不同兴趣组做过多次论证,结果是相同的。但是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金钱、物质是人人追求的。而我们的孩子们正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被日益同化,所以只有精神奖励而没有物质奖励必然是行不通的。我带这个班的孩子三年,从小班、中班一直到大班。案例案例 1 1:这帮孩子刚入小班的时候,常有人哭闹不止,带动全班一起哭,于是用糖引诱“不哭的小朋友可以吃到一块糖” 。老师手中花花绿绿的糖果立即转移了小朋友的注意,为吃到糖

3、,效果立竿见影。等孩子渐渐长大,到了中班时,糖果便被舍弃,取而代之的是口头表扬和小红花,而小红花的数量则成了小朋友之间相互较量的砝码。进入大班,小红花的频繁使用,让这帮渐渐懂事的孩子对此不再那么重视了,而口头表扬也无法激发起幼儿更多的热情了。无意中看到杂志上有位老师采用了“小红花积分制” ,于是决定效仿,并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作了修改:在幼儿园中,无论活动、午睡、吃饭,还是任何事情,只要比以前的自己有进步,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小红花由小朋友自己保管,2当得到 10 朵小红花时,便可以跟老师换一枚“笑脸” ,当积到 5 枚“笑脸” ,就可以和老师换一支铅笔。同时“告诉”小朋友,铅笔的多少决定了能

4、否上小学,所以希望小朋友努力争取。消息一宣布,小朋友都觉得很新鲜,纷纷议论想要得到铅笔,有的在暗暗为自己加油。果然,第二天,小朋友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态度认真了,吃饭比以前快多了,挑食的小朋友少了,睡觉安静多了,爱劳动的小朋友多了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决定让小朋友有了惊人的变化。当天就有许多小朋友拿到了他们的第一朵小红花,有的小朋友甚至拿到了两朵三朵。很快兑现的承诺让小朋友情绪高涨,个个摩拳擦掌,表示明天要拿到更多的小红花。反思反思 1 1:“小红花积分制”原是无奈之选,想不到竟给了小朋友莫大的动力,小朋友真的是为了那些铅笔而改变的吗?用物质鼓励的方法来刺激孩子的积极性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5、这一招容易在短期内见效,但是从长久发展来看,会挫伤小朋友学习或者对所有事情的兴趣,因为他只是为了物质在“工作” 。 因物质许诺而发展起来的这种行为常常不会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这种被动行为不易巩固,更谈不上发展。如果需要让它维持和发展下去,只有新的,更高级的物质许诺才行,否则小朋友的积极性或兴趣就会立即大打折扣。奖励的方式一定要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用物质奖励的方式偶尔能够刺激小朋友的积极性,但如果总是使用这种方式,就不但丧失了刺激作用,说不定还会使小朋友产生不正确的想法:把任何事都同物质奖励联系起来,为一把糖、几支铅笔而学习,甚至还可能导致品质上的问题。想到这,我不禁要为这样的做法担

6、忧了,这样真的能让小朋友更好地发展吗?案例案例 2 2:小红花积分制推行以来,小朋友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都在挑战着自己的过去,力求进步。可进步岂是那么容易,慢慢地,有些小朋友的热情就退了下来。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我们许诺:小朋友在活动中如果回答问题次数多的,或者能在活动中不随便讲话,能一直坐得端正的,都可以拿小红花。这下,小朋友又有了动力,积极动脑,争着回答问题,活动的气氛特别地好,不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都坐得端端正正的,就连那些平时怎么都闲不住的3小朋友,只要稍一提醒,都立刻坐好,活动进行起来很是顺利。连休息的时候,都有一些小朋友安安静静地端坐着,等着老师表扬、发小红花;别的小朋友打闹玩耍

7、的时候,他们也会在一旁静息,用眼睛看着老师,希望能拿到小红花。这下让我为难了:谁都知道这些小朋友是故意做出来给我看的,目的只是一朵小红花,这样的行为我应该给予嘉奖吗?或者视而不见?反思反思 2 2:这样的情况真的是我始料不及的,六、七岁的孩子为了目的想出了各种方法。可是这是我的目的吗?我难道只是想要一些上课安静、不捣乱、循规蹈矩的孩子吗?我的小红花的作用难道就在这儿吗?我这样算不算频繁地滥用奖励呢?有人指出:奖励的滥用容易产生“德西效应” , (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

8、规律称为德西效应)导致奖励变得微不足道,对幼儿失去原有的吸引力;使幼儿对奖励产生依赖心理,被奖励所左右,甚至把得到奖励看成是学习的目的,产生对奖励物的关注与贪求,一切以奖励为目的,丧失内部动机。要做到奖励频次得当,必须把握奖励的时机。如果幼儿没有内在行为动机,或者内在动机不强,教师不得不从外部激励幼儿,推动幼儿道德行为的产生和保持,这时采用奖励是必要的。但如果幼儿已经认可道德行为本身,已经具有内部动机,此时就没有必要奖励幼儿,以免弄巧成拙,不仅不能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反而会削弱幼儿的内在动机。我有些迷茫了。案例案例 3:3:小红花的激励作用在少数几个小朋友身上起到了非常明显的好效果,他们不仅表现

9、突出,更能时时以 “小红花”的标准提醒自己,要求进步,力争小红花。很快地,就有一名女小朋友换到了第一支铅笔。为了鼓励其他小朋友,我们在所有小朋友面前对她大大地表扬了一通,同时再次提醒小朋友努力地争取小红花,也告诉大家老师已经兑现了承诺。她手中的漂亮铅笔引来了大家羡慕的眼光,感叹声不断“哇!好漂亮的铅笔!” “璨璨真棒!” “我马上也能换铅笔了!” “我已经有 3 个笑脸加 6 朵小红花了!”不少的小朋友都拿出了自己的小红花来数“一个,两个,三个”4虽然有的小朋友小红花数量还很少,可是看到他们认真地数小红花的样子,让我们觉得似乎这个方法还是不错的。这次“事件”以后,小朋友的表现又比以前好多了,个

10、个都在努力拿到更多的小红花。无意间听到休息时有几个小朋友在聊天,甲小朋友说:“我已经有了 2 个笑脸加 8 个小红花了,我再得 2 个小红花就能得到 3 个笑脸了,然后我再得 2 个笑脸就可以换铅笔了!”乙小朋友也赶紧去数自己的小红花,然后很自豪地告诉别人:“我有 4 个笑脸没有小红花,我再得 1 个笑脸就能换铅笔了,我的比你多。 ”甲小朋友又说:“我要换绿色的铅笔。 ”乙说:“我要红色的。 ”这时旁边有几个小朋友也听到了,立即插进来说“我要蓝色的” “我要黄色的” 。一旁的我没有说话,这些小朋友谈论的都是铅笔,我不禁在想:难道小朋友们就仅仅是为了铅笔吗?难道吸引他们的就只是铅笔而已吗?我的目

11、的也就在于此吗?反思反思 3 3:如果小朋友把铅笔当作“终极目标” ,那么对幼儿最有吸引力的还是物质的奖励。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如果一直没有物质的刺激,也许根本没有办法激发他们的兴趣,所以只有选择把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也就是“代币法” 。 而我认为代币法是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的最好的一种方法,我想它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当幼儿表现出好的行为时,不是立刻就能满足他的要求,而是延迟满足,幼儿必须要持续地努力才能达到目标,可以培养幼儿的进取心和忍耐力,让幼儿从中体验到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不断努力才行。也降低了物质奖励对幼儿的刺激,反而强化了幼儿的自我成就感。因为每当幼儿

12、通过努力得到小红花和笑脸时,都能体验到一种喜悦感。于是我想:继续下去,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呢。案例案例 4 4:小朋友为了小红花都积极表现,我们老师也都觉得挺欣慰。我们会时时地问问小朋友们小红花的数量,经常性地提醒小朋友要努力争取小红花。很快地,有第二个小朋友来找老师换铅笔了,她拿出了 5 个笑脸跟我说“老师,我换铅笔了。 ”我习惯性地要求这个小朋友把 5 个笑脸数一遍,当她把55 个笑脸排好在桌上的时候,我瞥了一眼那些“笑脸”,突然发现其中有 2 个笑脸和我们平时发的笑脸不太一样,仔细一看,果然,比我们发的要小许多。我又想起昨天我询问小朋友小红花数量的时候,因为她的数量多,所以我记得她才 3个

13、笑脸。我没有声张,只悄悄地把其他两位老师叫来验证了一下,证实了这不是我们所发的“笑脸” 。我问她:这 2 个笑脸是哪来的?她回答说:老师发的。我严肃地说:哪个老师发的?她说:不知道。我又问:到底是哪儿来的?她说:我捡来的。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我忽然明白了,原来还是这铅笔惹的祸。也许她只是想早点换到铅笔,所以“出此下策” ,却没有想到被老师发现了。反思反思 4 4:就是为了铅笔,我们的小朋友居然想到了“欺骗”!我真的没有想到事情会演变到这样的地步。其实 5 岁左右的孩子,这样的行为只是一种简单的“唯我”心理,一种单纯的“利己主义” 。这是孩子在没有建立成熟的道德观前的一种自发行为,而不是一种自觉

14、的行为。在这种不好的倾向还在萌芽期的时候,正是我们给孩子树立是非观的绝好时机。而这个问题的实质不在于“撒谎” ,在于孩子“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思维方式。想到这,我开始害怕起来,到底是赢得铅笔过程重要还是结果更重要?案例案例 5 5:小朋友手中的小红花越来越多,保存小红花就成了一个难题,老师又不许小朋友带回家。有不少小朋友都常常丢掉一、两朵小红花,甚至还有的把笑脸弄丢,又不敢告诉老师,因为老师说过,要自己保管好,丢了自己负责,于是回家告诉家长,说有个小朋友拿了我的小红花,家长也就相信了,第二天来找那个小朋友兴师问罪,这边的家长也不依了,凭什么说是我家宝宝的拿的,我家宝宝从不做这种事情,说

15、着家长吵起来了。反思反思 5 5:一张小小的红花引发了许多的问题,甚至引发了“社会战争” ,连家长都参与进来,说白了,还是为了最后的那一支铅笔。案例案例 6 6:我们的小红花换分制推行以来,得到了我们不少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纷纷表示这个方法很好,小朋友都有了明确的目标,就连在家里的表现都好多了。6有位妈妈告诉我们,她的宝宝昨天对她说,她已经有了 3 个笑脸加 6 个小红花了,马上就能换到铅笔了。她听了很高兴,就对她说:如果你能得到一支铅笔,妈妈就奖励你 100 元。旁边正好有家长听到了说:是啊,我也是这么对我家宝宝说的,只要拿到一支铅笔就带他去一次肯德基。反思反思 6:6:绕了一大圈还是回到了

16、原地。原来就是希望通过小红花这样的精神奖励来代替或者与物质性的奖励相结合,没有想到结果是这样。心理学家德西在 1971 年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 1 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我国教育家陈佑兰先生说过:“物质奖励会降低儿童对行为标准的内化,阻碍认知能力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发展。 ”可是无论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总比不奖励要有效得多。哥伦比亚大学的盖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