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炉中煤.ppt

jiups****uk12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90KB
约15页
文档ID:46061246
炉中煤.ppt_第1页
1/15

郭沫若郭沫若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 开贞,四川乐山人现当代著名作 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五四”运动后,郭沫若与郁 达夫、成仿吾等人发起组织新文学 团体“创造社”郭沫若参加过北 伐战争、南昌起义1928年旅居日 本,从事学术研究抗战爆发后回 国,投身于救亡运动建国后长期 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并继续从事 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工作主要代 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 原》《蔡文姬》等,现有《沫若文 选》十七卷行世《炉中煤》是诗人对祖国的恋歌写于1920年12月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1914年初,郭沫若怀着“报 国济民”的抱负东渡日本留学由于国内政治的黑暗 和社会的腐败,诗人的理想无法实现,才华未能施展 但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和思念祖国十月革命的炮 声和“五四”运动的爆发,使他看到了祖国的希望和 胜利的曙光,虽然他未能亲自参加国内的五四运动, 但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却冲击着他,振奋着他《炉 中煤》就是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他把这 时期的诗,集为《女神》,于1921年8月出版,这是郭 沫若的第一部诗集,也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第一座 丰碑一 初读,感受意境与情感1.把握画面——想象诗句的画面 2.感受深情——感受诗人的情感二 再读,进入情境,体味感情1.整体把握,读准语音。

2.体味情感,注意语速 三 思考,深入领悟主旨1.诗人将自己比作“炉中煤”,是 抓住了它怎样的象征意义? 2.祖国常常被比作母亲,作者为什 么把祖国比作“年轻的女郎”? 炉中煤炉中煤的象征意义的象征意义1.1.象征作者火红、炽热、旺盛、象征作者火红、炽热、旺盛、 熊熊燃烧的爱国激情熊熊燃烧的爱国激情2.2.象征作者为人类奉献光与热象征作者为人类奉献光与热, ,燃燃 烧成灰烧成灰, ,殒身不恤的献身精神殒身不恤的献身精神年青的女郎年青的女郎的的象征意义象征意义1. 1.象征经过五四运动战斗洗礼后的生象征经过五四运动战斗洗礼后的生 机勃勃的祖国同时,也是诗人热恋机勃勃的祖国同时,也是诗人热恋 、追求的对象追求的对象2. 2.不仅表达了对祖国深切真挚的眷恋不仅表达了对祖国深切真挚的眷恋 ,也反映出作者对,也反映出作者对“ “五四五四” ”精神的肯定精神的肯定 和对祖国新生的信念和对祖国新生的信念3.如何理解“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 也不要辜负我的思量”? 前一句是写祖国对于诗人的养育之恩,这是 诗人思念祖国的基础因为是在对作为喻体的“ 年青的女郎”倾诉,所以这里也比喻性地用了“ 殷勤”不辜负”三字表达了报效之意。

后一句的“思量”,不仅是指对于作为地理 概念的祖国的思念,不仅是对山川土地的思念, 而且是具有更深含义的一种期望,是希望祖国为 断发展,日益强盛、进步,所以用了“也不要辜 负” 4.怎样理解“炉中煤”的前身、过 去和今朝? 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过去“活埋在地 底多年”,今朝“总得重见天光”从字面上讲, 讲的是煤的形成过程,其深层含义是说自己原本 是国家有用之才,但在过去黑暗现实的压迫下, 爱国之情深埋心中,不得抒发,空怀报国之志, 却无报国之门今朝,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祖 国焕发出新的青春,诗人的爱国情感不可抑制地 喷发而出,报效祖国的时机终于来了 四 品味,领悟意趣1.有人说在这首诗中,“燃”字是最富 于动感的一个词,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在这首诗中,“燃”字给人的形象感受是炉火跳动 ,光热四溢,“炉中煤”的生命在“燃”中得以显 现,得以升华这个“燃 ”字,还可让人想象到一 颗滚烫烫燃烧的心,表达出诗人对祖国眷念之深, 思渴之切在第四节中,这个“燃”字出现在“常 常思念”之后,又使人感到诗人有一种对于暂时不 能投身国内火热斗争而坐卧不宁的心情运用第二人称,显得更直接、亲切,好似面对 面进行赞美、倾诉,更感人。

2.在诗中,作者运用第二人称进行抒情 ,你能说说它的作用吗? 重唱与照应的表达效果• 重唱:(每节首句相同)加强了作品的抒情意味 • 照应:(首节和末节结尾一致)强调 了诗句的内容,强化读者印象 • 两者使作品韵脚更整齐,节奏更规律 ,结构更完整小结:小结:献身之情报效之情忠诚之情眷念之情作者的感情脉络这首诗以奇特的艺术形象,由生活中不互不 相干的事物为喻体,构成艺术形象及所抒发情感 炽烈程度反映出来在诗人眼中,似乎并不计较 两个比喻体在生活中的真实关系,而是更注重喻 体内在个性特质,“炉中煤”是炽烈燃烧的象征 ,“年青的女郎”一向是令人倾慕、思念的对象 诗人借此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爱国激情,毫 无牵强生涩之感诗人如此的艺术构思,热烈奔 放的情绪,是与“五四”之后狂飙突进的革命文 艺思潮及诗人本身的浪漫气质分不开的 小结:小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