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要素分析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6059881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6.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要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要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要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要素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要素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要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要素分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要素分析第六组陈娜、罗柳青、庞恩帅、王崇臣 一、研究目的中国目前已形成三大都市经济圈,分别为珠 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环渤海经 济圈。其中,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和长江 三角洲(简称长三角)是中国沿海战略中发展最 快的两个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圈至今尚无统 一认定的区域范围,本课题研究取两经济圈内各 自较普遍使用的口径,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指 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 镇江、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 舟山等16个省辖市以上城市,珠江三角洲经济圈 则是指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东莞、惠州、 江门、佛山、肇庆

2、等 9 座城市。 两个三角洲人口只占全国的12.23%,却创造了全 国国内生产总值26.22%,珠三角长三角的经济起飞 对于我国内地中西部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带动和 示范作用。 本文通过研究两个三角洲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及 其他经济指标的分析,找出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与 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长江三角洲与珠江 三角洲经济发展现状的对比,为我国内地中西部的 经济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内容数据的选择 两个三角洲主要范围shape格式图 两个三角洲shape格式主要道路线状图(包括铁 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 两个三角洲shape格式机场、主要港口、海运航 线图 两个三角洲shape高新技术开发区图设

3、计要求 选取两个三角洲的交通网(公路、铁路)进行分析。 选取两个三角洲主要基础设施分析(包括港口、航线等) 选取两个三角洲主要经济指标属性分析 选取两个三角洲的辐射范围,主要铁路、高速公路、机场、高 新技术区以及主要港口的辐射范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珠三角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目前,中国真正能够称得上是发展的成熟的大都市带 的地区,珠三角就是其中之一。 珠江三角洲作为华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1980年到 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 17.8%,不仅高于全省14.5%、全国9.7%的同期平均增长 速度,而且高 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平均增长速 度。珠江三

4、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侨胞 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 场为依托,推动外向型经济高水平、快速度发展。在珠三角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 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珠三角的高速公路网、铁路 网以及主要的港口、航空线路和高新技术区等也是珠三 角的重要经济发展指标。珠江三角洲的交通设施目前,珠三角各城市之间主要靠高速 公路、国家干线公路网以及京广、京九、 广深、广茂等四条铁路连接。高度集中的 城市群、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与便利的交 通环境是分不开的,珠三角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形成了 显著的大都市区化经济特征。这直接影响 到区域内的产

5、业布局、市场分布、消费结 构等经济要素,并对区域内社会资源的优 化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域内部以及区 域与区域外部之间,各种生产要素频繁流 动,形成了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 技术流和信心流。珠江三角洲的主要港口 珠三角也有黄埔港、深圳港、惠 州港、珠海港、南沙港、香港港等 诸多大型海港, 无论是货物吞吐量, 还是港口数量上“与 长三角”相比都 有过而无不及在空运方面,在珠三 角香港、广州、澳门、珠海、深圳 都有大型国际机场; 在陆路方面,广 州是华南地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 香港是国际交通枢纽, 广东省内高速 公路、高速铁路、城际快速干线、 轻轨、地铁等即将或已经开通。一 个四通八达“的

6、珠三角”快速交通网 络将形成。目前,已经形成了广州 为中心的放射形公路,公路网络四 通八达。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 珠三角发达的交通网和相应的基础 设施(港口、航线铁路等)打破了人流 、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不同城市之 间流通而产生的地域上的阻碍。从而使 得珠三角内部甚至外围的产业联系密切 ,促进了经济联系和发展。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 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 ,东到海边,包括上海市、 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 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 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 7500万,是我国重要的自然 和经济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布局 长江三角洲地区处于我 国“T”字型生产力结合部

7、,通 江达海,产业密集,在交通布 局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速 公路以沪、宁、杭三个中心城 市为结点,构成一个大三角, 三个中心又各自成为放射状向 外延伸,伸向各自的引力范围 ,中心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紧密 ,形成一种中心城市联网辐射 的发展格局。 长江三角洲的主要港口 长江三角洲主要港口有:上海港、舟山港、嘉兴港、台州港、南京港、杭州港、绍兴港、宁波港、湖州港、泰州港、南通港、镇江港、无锡港、常州港、扬州港、苏州港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 长江三角洲是全国开发区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三省 市的开发区大部分布局在沿江、沿沪宁高速公路、沪 杭甬高速公路等交通资源周围。以江苏为例,沿江和 沿沪宁线有以下开发区:

8、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仪征经济 开发区、扬州经济开发区、镇江经济开发区、泰州经 济开发区、扬中经济开发区、中国精细化工(泰兴) 开发园区、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靖江经济开发 区、江阴经济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江苏扬子江化 工园区和冶金工业园、南通港闸经济开发区、南通经 济技术开发区、常熟经济开发区、海门经济开发区、 太仓港经济开发区。交通的大发展得益于经济的大发展,反过来,交 通的发展要为经济发展、产业布局服务。公路尤其 是高速公路是现代化经济的催化剂,它不可避免地 要伴随产业群体的聚集并沿轴线方向扩散,形成快 速发展的产业带,使得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对

9、沿线地 区乃至更大范围经济都会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结束语 本课题研究经过很多前期工作,先是研究方向由之 前的研究地震带改成了现在这个课题。由于时间有限, 论文的完成显得比较仓促,课题研究的深度不够,图像 处理能力有待提高,空间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也可能存在 不足。为了力求内容能够更加完整与有价值,本小组成 员经过多次讨论与修改,但由于知识面有限,阅读查找 的文献有限,对GIS相关软件应用不是非常熟悉,技术水 平不高,有些方面的研究难尽人意,希望老师能够给予 批评指正。最后,衷心感谢陈颖彪老师给予我们的悉心指导及提 出的宝贵意见,感谢曾经帮助过我们小组解决软件难题 及论文完成问题的同学们,同时感谢我们小组的每一个 成员的辛勤劳动。希望以后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