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十三五规划提纲(修改4)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6059707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新区十三五规划提纲(修改4)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新区十三五规划提纲(修改4)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新区十三五规划提纲(修改4)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新区十三五规划提纲(修改4)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新区十三五规划提纲(修改4)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新区十三五规划提纲(修改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新区十三五规划提纲(修改4)(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安阳高新技安阳高新技术产业术产业开开发发区区“十三五十三五”规规划划写作提写作提纲纲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一)(一)“十二五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经济社会发展回顾1、取得的成就(从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产业推进、创新创业体系建设、空间建设开发、城市功能完善、政策等多角度评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要求:分析准确、到位,评价客观、真实,重点为十三五发展提供基础。 2、存在的问题(分析当前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背后深层次原因。可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改善、资源环境等方面分析;也可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发展动力与活力、开放招商、发展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分

2、析要全面、准确、透彻,将作为十三五工作重点)(二)(二)“十三五十三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判断未来走势,历史地、辩证地认识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十三五”面临的形势和机遇(1)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抓住机遇,积极应对。(2)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孕育重大突破,充分发挥高新区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研发带动作用。 2 (3)全球绿色革命浪潮兴起(第四次工业革命)。关注节能储能、绿色环保、低碳生态、新能源、新材料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方向,把握好结构调整的大方向。(4)现代产业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服务业主导经济正在取代工业主导,注重现代服务业发展带来经济转型

3、的新机遇。(5)借助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调整的新趋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等区域发展模式转变和经济结构升级带来的区域产业分工和资源要素对接机遇;高度重视“互联网+”、“中国制造 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趋势。(6)全球化深度融合,对外开放多元对接2、“十三五”面临的压力与挑战(1)国家对高新区发展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标准越来越高。(2)经济下行的压力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投资消费需求拉动经济能力不足。(3)竞争越来越激烈,区域竞争、行业竞争日趋复杂,科技、人才、市场、资源、发展环境、平台等竞争压力增大。(4)发展要素约束严重。人才、技术、资金、土地

4、、环境等发展要素严重不足,土地空间制约尤为突出。 3 (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占比低,研发中心数量少、研发和引进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低、产业化程度低。(6)思想状况与形势任务要求的匹配度不到位。(干部队伍、企业家队伍的思想状况与精神状态)3、“十三五”发展的比较优势(1)高新区集聚了一批优秀企业,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市场),经济资源丰富,主导产业(装备制造)链基本形成。(2)高新区地处安阳老城区与安汤新城区、安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西南新城十字交汇地带,承接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国务院安阳城市总体规划安阳发展的方向向东、向南,西片区搞好配套服务)(3)科教研发资源优势突出,创新创业基础能力

5、较强。高新区集聚了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国家、省级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产学研一体化态势明显。院校和企业都储备了一批研发成果,成果转化蓄势待发,已具备井喷式发展条件。(4)总部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转型发展前景光明。(5)政府的干事创业意识与产业政策支持二、发展目标和总体要求二、发展目标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 4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十八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以研发创新和产业化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培育创新

6、创业生态,引领新经济增长点,全力提升高新区科学发展水平。(二)发展目标(二)发展目标1、总目标:通过一区多园示范引领,逐步建成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生态文明的科技型现代化新城区,全面建设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2、分目标: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驱动作用明显增强;通过一区多园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产业示范带动作用显著;加快产城融合,现代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3、具体目标(1)科技创新(2)经济发展(3)社会建设(4)生态文明(5)城市建设与管理(6)精神文明建设(7)管理体制创新(三)战略定位(三)战略定位

7、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示范区 5 科技企业创业成长的核心区现代科技服务业引领区推动安阳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和谐生态科技智慧新区1、产业定位:以高端装备制造、研发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引领区,以科技服务业为主导的高成长服务业发展示范区2、功能定位:城区经济发展核心增长极,科技新城,总部经济集聚区,产城融合新城区。3、特色定位:创新服务平台和研发创新高地,以三本三专为依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园,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中心,打造“安阳硅谷”。(四)总体要求和原则(四)总体要求和原则1、总体要求(1)紧紧围绕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定位和发展要求,发挥创新示范、战略引领作

8、用,创新产业组织方式,打造高科技产业增长极。(2)紧密结合安阳总体规划和安阳转型发展实际,立足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有基础,积极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实现创新驱动和内生发展,全面提升经济运行水平和效率。重点解决结构、布局、创新支撑、新技术产业主导、创新园区建设等问题。(3)瞄准国际国内重大经济科技发展前沿,推进创新 6 体系建设,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4)遵循发展规律,加强顶层设计,规划科学合理,制定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发展战略。2、原则创新驱动。率先探索依赖创新驱动经济、城市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自

9、主创新发展之路。示范辐射。实施一区多园,继续大力引进科技、产业、资金和人才等要素资源,形成有效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通过要素辐射、产业合作和模式输出等方式,示范带动区域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把握产业分工与融合的规律,大力发展产业链融合与分工形成的新产业(业态),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专业集聚。以产业和功能的专业化集聚为导向,大力推进已开发空间优化和新开发空间创新,规划、建设、改造、提升一批专业园和主题功能区,打造产业高地、技术高地和功能高地。绿色低碳。围绕国家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机制,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倡导绿色办公和低碳生活

10、,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开放带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合 7 作领域和空间,创新合作方式、模式,主动融入商业创新网络,吸引国际资本、技术和人才参与到科技型企业创业中,建设开放新体系。人本和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包容失败,充分激发活力和创造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发展方向:实现五大转变(1)从注重招商引资向注重招商引资与招商引智并重转变,更加突出高端人才引进与培育;(2)从依赖外部力量向借助外部力量和培育域内企业、整合内部资源并重转变,更加突出内生发展;(3)从注重经济指标向注重经济、科技指标并重转变,更加突出科技创新;(4)从“散”而“全”的初始发展状态

11、向“特”而“聚”的集群集成发展转变,更加突出专业化、特色化;(5)从工业主导的产业体系向服务业主导的产业体系转变,更加突出总部经济和现代科技服务业。 三、三、“十三五十三五”发展重点与任务发展重点与任务(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以创新发展为核心,瞄准产业发展需求,建造创新平台,提供创新服务,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各类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构建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集聚互动、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并驾驱动、科技创新与产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8 1、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创新创业顶层设计。(政策、政产学研、众创空间

12、、安阳硅谷打造)2、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培育科技服务业做强做大。(依托 互联网+ 等新技术新模式构建最广泛的创新平台。)3、加强研发基地与研发中心建设,引导全市重大创新资源,向安阳高新区集聚。4、加快创新型人才建设,完善产业升级的人才支撑体系,全面提升产业的素质和水平。 5、加快创新示范园建设,推动创新创业集聚发展。6、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二)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二)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1、推进装备制造高端化,率先实现“中国制造 2025”(智能化、自动化、复合化、数字化、个性化)2、加快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化、新型化发展3、推进生物科技创新发展适

13、应个性化定制新态势,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改造提升工业化,实现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高附加值化;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使发展更加绿色、低碳、循环,坚决淘汰资源能源消耗高、投资效率低的企业,腾笼换鸟,实现资源整合。 9 4、大力发展节能储能、环保、新材料产业,加快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5、加速制造业服务化,实现由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单一制造向综合服务方式转变。6、推进总部经济集聚发展7、推进产业集群创新与产业组织方式创新(三)加快发展高成长服务业,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三)加快发展高成长服务业,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1、推动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商业服务业功能升

14、级。2、建立现代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创建以新型融资模式为内容,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方向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构建以政府引导基金为重点的多层股权融资服务体系;以改制为突破的多层上市融资服务体系;以盘活国有资产(土地、厂房)实现重新投资为重点的现代金融平台体系(风投、互联网金融)。3、加快电子商务发展(领军人物培育、品牌打造、平台搭建、规模发展、培训基地)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实现“三个提高”:即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提高生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 10 4、推进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与物流园区发展(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

15、、个性化)5、大力发展现代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身、养生等医养结合)、教育服务业6、加快发展现代文化、创意、动漫产业,会展、博览7、加快商务中心区、商贸走郎建设(四)推进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现代化(四)推进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现代化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强化功能区划分,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构建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创新城市管理流程)2、推进城市发展与产业优化升级相统筹,实现产城融合。3、全面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发展发挥高新区的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加

16、快产城融合;突出区域发展的城市属性,全面提升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能力,发展商业、居住等生活配套设施,推动基础设施现代化;完善社会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使园区逐步发展成为融科技创新与创业、产业示范、社会发展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新城。 11 空间。(加快棚户区改造、回购闲置土地、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飞地发展。) 4、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建设精品城区。(路网、水网、电网及配套设施;景观亮点、绿地、广场、城市公园、超市、购物中心、商务区;学校、医院、体育娱乐中心等)5、推进生态发展、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洪河改造、湿地公园、中水利用、海绵城市、绿色建筑、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建设)6、加强城市管理与服务创新,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新水平(城市形象、市容市貌、科技创新、依法治市)(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改善民生(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改善民生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2、提升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水平3、加强文体民政等事业4、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劳动、养老、医疗、基本生活保障,特别是被征地农民的生活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