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白沙示范片规划编制要点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6058248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白沙示范片规划编制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白沙示范片规划编制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白沙示范片规划编制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白沙示范片规划编制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白沙示范片规划编制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白沙示范片规划编制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白沙示范片规划编制要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白沙示范片湖南省两型社会示范区白沙示范片规规划划编编制要点制要点一、一、项项目位置与定位目位置与定位衡阳白沙片区功能定位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城乡统筹样板区等。规划范围为原湘江农场和代管农业村、岳屏镇、湘江乡、雨母山乡、白沙洲街道部分和东阳渡镇。规划区面积 137 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控制在 60 平方公里以内,起步区 10 平方公里。二、二、编编制内容制内容示范区规划编制要在规划理念、规划内容、技术标准、实施手段等方面积极大胆地创新,率先探索出反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的规划编制成果和建设管理模式。主要编制内容如下:(一)区情评价与综合分析。全面

2、阐述示范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和经济社会基础情况;在深刻理解两型社会内涵的基础上,对本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客观系统的评价;从改革创新的要求出发,综合分析制约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问题和瓶颈问题。(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先行先试、自主创新的原则,面向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大需求,突出区域特色,主题突出,体现对整个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的示范及带动作用。(三)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示范区的发展以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和快速发展为建设主题,结合国务院批复的长株潭城

3、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从国际视野出发,2确定规划期内示范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总体思路和阶段目标和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论证示范区的建设规模,并量化为具体的任务指标。根据示范区建设与发展目标,确定示范区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工作任务,力求在产业选择、功能布局、基础设施、节约用地、能源消耗、生态环境等这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重点是针对示范区辖区内土地、水、能源、矿物及生物等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制定任务,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的利用,鼓励废弃

4、物资源化开发利用,发展低碳经济;通过技术集成和推广应用,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国家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集约用地、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特别注重对原生态环境(如基本农田、重要林地、重要水源地和基本水系等)的保留、保护与利用。其中,环境保护的内容,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要专门编写规划环境影响篇。(五)主导产业与示范项目。突出加强支柱性高新技术产业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速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在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创意产业,解决就业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等方面进行探索与示范。依据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和

5、重点领域,确定一批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好、科技含量高、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示范区建设成效的优先项目和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六)空间布局与交通组织。城镇空间布局要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区域统筹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要有利于区域性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为产业发展,尤其是为区域产业链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功能分区与布局要满足区内外交通的合理需求,减少交通出勤率,减少物流成本。尽量采用清洁型、大运量、低能耗的公共交通模式,如重视轨道交通、水运交通、管道运输等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交通运输3模式,重视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效对接,发挥综合交通的优势。(七)两型特色等专项内容。示范区规划,要有别于传统的规划编制模式,除了

6、在各项具体规划内容中体现两型社会的要求外,要专列一章内容来概括本规划中体现两型社会特色的内容,集中反映整个规划的两型特点。三、三、规规划期限与成果划期限与成果(一)规划期限。近期 2010 年2015 年;中期 2016 年2020 年;远期 20212030 年。远景 2030 年以后。(二)编制深度与成果。示范区各示范片区规划的编制深度要达到城市规划中分区规划的编制深度,其中,示范片区内起步区的规划编制深度要达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深度。编制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附件包括说明书、专题研究报告等。四、工作四、工作进进度安排度安排(一)前期准备与现场调查 (5 月 4 日-5 月 12 日)

7、按照分区规划的编制深度要求收集现状资料,学习“两型社会”规划编制的技术要点。前期调查拟分为 3 个组进行。(二)方案阶段 (5 月 13 日-6 月 5 日)依据编制办法的要求,完成规划初步方案,编制相关专题报告,提交院内讨论审查。在方案阶段由院组织外出参观学习,以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三)规划成果院内方案审查后,修改完成规划成果,提交委托方,由委托方按程序要求报审,按程序审批完成后出具正式成果。4附:城市分区附:城市分区规规划的要求:划的要求: 城市城市规规划划编编制制办办法法 ( (2006 版)版)城市分区规划第三十八条 编制分区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布局、片区特征、河

8、流道路等自然和人工界限,结合城市行政区划,划定分区的范围界限。第三十九条 分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确定分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土地使用性质和居住人口分布。(二)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用地界线和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三)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用地范围和控制原则;(四)确定主要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控制范围和工程干管的线路位置、管径,进行管线综合。(五)确定城市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座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确定主要交叉口、广场、公交站场、交通枢纽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和规模,确定轨道

9、交通线路走向及控制范围,确定主要停车场规模与布局。第四十条 分区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件,以及包括相应说明的附件。 城市城市规规划划编编制制办办法法实实施施细则细则 ( (1995 版)版)第四章 分区规划5第二十二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完成后,大、中城市可根据需要编制分区规划。分区规划宜在市区范围内同步开展,各分区在编制过程中应及时综合协调。第二十三条 分区范围的界线划分,宜根据总体规划的组团布局,结合城市的区、街道等行政区划,以及河流、道路等自然地物确定。第二十四条 分区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和总体规划一致。第二十五条 分区规划需收集以下基础资料:(一)总体规划对本分区的要求;(二)分区人口

10、现状;(三)分区土地利用现状;(四)分区居住、公建、工业、仓储、市政公用设施、绿地、水面等现状及发展要求;(五)分区道路交通现状及发展要求;(六)分区主要工程设施及管网现状。第二十六条 分区规划文本的内容(一)总则:编制规划的依据和原则;(二)分区土地利用原则及不同使用性质地段地划分;(三)分区内各片人口容量、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列出用地平衡表;(四)道路(包括主、次干道)规划红线位置及控制点坐标、标高;(五)绿地、河湖水面、高压走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的保护管理要求;(六)工程管网及主要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要求。第二十七条 分区规划图纸(一)规划分区位置图。比例尺不限,表现各分区在城市

11、中的位置;(二)分区现状图。图纸比例为,内容为:分类标绘土地利用现状,深度以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6地标准中的中类为主,小类为辅;市级、区级及居住区级中心区位置、范围;重要地名、街道名称及主要单位名称。(三)分区土地利用规划图。图纸比例为,内容为:规划的各类用地界线,深度同现状图;规划的市级、区级及居住区级中心的位置和用地范围;绿地、河湖水面、高压走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的用地界线和保护范围;重要地名、街道名称。(四)分区建筑容量规划图。标明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及分区界线;(五)道路广场规划图。规划主、次干道和支路的走向、红线、断面,主要控制点坐标、标高;主要道路交叉口形式和用地范围;主要广场、停车场位置和用地范围;(六)各项工程管网规划图。根据需要分专业标明现状与规划的工程管线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标明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