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6056155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田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和田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和田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和田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和田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田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田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和田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20112015 年),和田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 发展机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实现科学跨越、 后发赶超打基础、强基层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 五”规划,对乘势而上,加快推进和田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 安、实现新时期“富民强区固边”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 的意义。和田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根 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七届 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和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编 制,主要阐明未来五年和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谋划和重 大部署,是指导和田地

2、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团结全地 区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第一章 立足跨越发展的历史新起点“十一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及艰巨的稳定、发 展和改革任务,全地区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自 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 持一手抓团结稳定,一手抓经济发展,保持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的良好势头和社会政治大局的持续稳定,全面完成了“十一五” 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全地区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崭新局面,是和田历史上发展与稳定的最 好时期。 第一第一节节 “十一五十一五”发发展取得展取得显显著成就著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

3、迈上新台阶。2010 年全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 到 100.59 亿元, “十一五”年均增长 10.9%(2005 年不变价)。一、 二、三产业结构由 2005 年的 45.5:15.1:39.4 调整为 32.917.649.5。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 5000 元,年均增长 9.5%。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达到 6.31 亿元,年均增长 21.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 100 亿元,五年累计完成 310.65 亿元,年均增长 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 20.4 亿元, 年均增长 16.4%。 农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在历届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 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

4、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调整完 善了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形成了以“两个加速、一个突破”为重点 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七项农民增收措施,培育了较为坚实的 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实现了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牧民人 均纯收入预计达到 3150 元,年均增收 300 元以上。粮食总产达 到 107.46 万吨,比 2005 年增加 16.46 万吨,增长 18%;特色林 果面积达到 215 万亩,比 2005 年新增 47 万亩,果品总产量 41 万吨,增长 64%;特色经济作物面积 34 万亩;设施农业总面积 10 万亩,比 2005 年增加 4.65 万亩,产量 33 万吨;肉类总产量 7.14 万吨,

5、比 2005 年增长 34.2%。在国家、自治区扶贫政策的大 力倾斜下,扶贫开发取得重大成绩,累计完成了 1296 个重点村 整村推进任务,解决了 14 万户、68 万农村特困人口温饱问题。 重大民生工程建设成绩显著。 “十一五”期间,新建城乡抗震 安居房 39.17 万户,新建城市经济适用房 12340 套,新建廉租房 15991 套;解决了 115 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天然气入户累计 达到 39092 户,农村天然气入户试点工程稳步推进。全面完成 87 个乡镇卫生院“一够三化”工作,村级卫生室建设稳步推进。 按照“两化三配套”的要求,改扩建农贸市场 30 个,彻底改变脏 乱差的面貌。特别

6、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之后,安居富民、 定居兴牧、富民畅通、天然气利民等一大批民生工程全面启动, 有序推进。2010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 13200 元, 年均增长 11.7%;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整体功能逐步改善, 城镇化率由 2005 年的 22.6%提高到 24.7%。 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 进,五年累计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 9.56 万人,城镇养老、失业、 医疗等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稳步推进,实现3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面实现 了“两基”攻坚目标;“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双语”教育工 作

7、稳步推进。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99.66%,初中学龄儿童入 学率 96.4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44%。全面推进农牧民新型合 作医疗,参合率达 98%以上,参合标准由 2003 年每人 50 元提 高到 150 元,文化、体育、广电事业不断推进, “村村通”、 “西新工 程”等顺利实施,全地区的广播电视覆盖率达 97.7%,人民群众 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5.18。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项目开工 建设或建成投产,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 健全,运输能力明显增强。喀什和田铁路于 2008 年 12 月开工 建设,2010 年底建成

8、通车。公路建设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十一五”期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达 2186.67 公里,先后建成了和 田阿拉尔、G315 线叶城墨玉、G315 线于田民丰等重要公 路。农村公路建设全面铺开,覆盖范围、通达深度大幅提高。和 田机场油库建成投入使用,南航、上航、国航、天航 4 家航空公 司运营和田航线,实现了和田与京沪等大城市直航。水利工程建 设明显加强,38 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 “十一五”期 间新增农灌机电井 733 眼,到 2010 年农灌机电井保有量达到 2493 眼,增强了抗旱保丰收能力。玉河水利枢纽工程、吉音水库、 奴尔水库、阿克肖水库、尼雅水库、达完图水库 6 座

9、山区控制性 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其中吉音水库主体工程 2010 年底正式开工建设。塔里木河流域和田河综合治理工程加紧实 施。电源结构进一步合理,波波娜 15 万千瓦水电站、华电 5 万 千瓦应急电源建成投产;城乡电网不断完善,建成了和田莎 车 220 千伏输变电工程,实现了与全疆电网联网。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积极建设绿洲人工生态林, 加大荒漠植被的封育保护,重点实施了“三北”重点防护林、退耕 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由 2005 年 1.01%提 高到 1.42%,耕地保有量达 17 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 22.72%,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8.43 平方

10、米;万元生产总值能4耗由 2005 年的 1.72 吨标煤下降到 1.59 吨标煤,五年下降 7.6%。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开放空间不断 拓展。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企业改制面达到了 99%。非公有制 经济较快发展,注册私营企业数由 2005 年的 509 户增加到 1871 户,从业人员达到 2.02 万人,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税收 1.3 亿元,占税收收入的 38 %。招商引资突飞猛进,五年累计到位资 金 47.5 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五年累计达 5930 万美元。旅游开 发力度加大,建成了策勒县达玛沟小佛寺、沙漠观景台、玉石文 化墙、热瓦克佛寺等一批旅游景点,累计接待国内游

11、客 290 万人 次,其中入境旅游人数 5 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 3.12 亿元。 社会政治大局持续稳定。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维护稳定的一系列决策 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中认 真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主题教育活动,平等、 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始 终保持对“三股势力”、 “四种分子”的严打高压态势,落实“敢打、 会打、猛打”的工作要求,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的主动权,确保 了和田近 11 年社会大局稳定,为经济社会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 社会环境。五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做

12、好和田地区各项工作,推动经济 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必必须须始始终终坚决地贯彻执行党中央、自 治区党委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 央和自治区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必必须须始始终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 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用好重要战 略机遇期,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 快发展;必必须须始始终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 社会事业,把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心实 意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必必须须始始终终坚持正确处理发展5改革稳定关系,牢固

13、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始终保持高压严 打态势,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强化和落实各项维稳措施,坚定 不移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必必须须始始终终坚持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 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坚定不移地高举民族大团结的 旗帜,倍加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团结稳定、和谐发展的大好局 面;必必须须始始终终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着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团结一切可以团 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 保证。 第二第二节节 面面临临千千载难载难逢的逢的历历史机遇史机遇新时期、新阶段,和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三大历史性机 遇。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带

14、来的新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 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专门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了 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提出 特殊支持政策。作为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 开为和田地区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 机遇。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带来的新机遇。中央召开的全国对 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全方位、高层次推动对口援疆工作,进一 步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形成经济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 育援疆、科技援疆协同推进的全方位援疆机制。北京市、天津市 和安徽省对口支援和田地区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必将促进全 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民生极大改善。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

15、开发战略带来的新机遇。新时期, 新阶段,国家召开了西部大开发会议,明确今后 10 年要深入实 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在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民 生改善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带领和田与西 部地区一起进入大开发的新阶段,为和田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 了良好的政策平台。在面对机遇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发展中仍存在一6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和 克服。一是贫困面大,自我发展能力弱;二是人口总体素质不高, 人才严重匮乏;三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滞后; 四是生态环境脆弱,随着“十二五”时期经济跨越式发展和新一 轮人口出生高峰期到来,可持续发

16、展压力增大;五是维护社会稳 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要从政治和历史的高度把握机遇, 乘势而上,牢固树立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雄心壮志,努力推动 全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第二章 指导思想、战略选择及总体目标 第一第一节节 指指导导思想和思想和发发展原展原则则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 会、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 委(扩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为主线,牢固树立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雄心壮志,始终把推 动科学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把改革开放作为促进发 展的强大动力,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把维护社会稳 定作为发展进步的基本前提,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创新发展模式、 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努力推进和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 久安。 坚持科学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