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 赏析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46054093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语文 赏析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3高考语文 赏析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3高考语文 赏析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3高考语文 赏析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3高考语文 赏析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语文 赏析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语文 赏析课件 新人教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章赏析的方法题目的类型指明赏析的方向自选角度赏析答题方式用文章内容诠释取材主题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方式无论哪种都要答出效果(对文章内容产生的影响 )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1)“巨人”的述说 简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语言描写 (2)“老狮”的画像 谈谈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肖像描写 (3)他者的视角 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侧面描写 分析语言描写,要抓住文章语言特点,理解文中较 抽象语句,挖掘其隐含意义,这对认识人物形象起 重要作用,近而凸现主旨。肖像是具体人物的形象,包括五官、衣着服饰等 ,是一个人的内在性格、品质的外化。肖像描写 体现着任人物的精神,对刻画人

2、物形象起重要作 用。 侧面描写是为了突出主要人物,写女佣说的话,写 他房间的布置,下楼的习惯性动作等让我们从另一 个角度了解贝多芬。他的生活、他的不幸、他对音 乐的挚爱,和他的坚韧意志、崇高品格。请你从取材和语言两方面,对本文做简要赏析。 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 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我去 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喜欢 它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 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 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侯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 入了全新的明天。明天会是怎么样呢?当然,多半还 要

3、看你自己的。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 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 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 明天。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 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然而,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我们还要用行为去创造 记忆。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情、责任感,以及创造性 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把这一天深深xing qin( )( )进记忆里。我们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 实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吗?为此,每每到了一年最后的几天,我都是不肯再去扯日历 。我总是把这最后几页保存下来。这可能出于生命的本能 。我不愿意把日子花得净光。你一定会笑我,并

4、问我这样 就能保存住日子吗? 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成酒;保存岁月最好 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成永存的诗篇或画卷。取材文章取材人们生活中“用日历”这样的小事,却从中揭示出 生命的意义,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语言(风格)寓丰富的情感于平时的语言当中,。文中的语言 是平时的却蕴涵着作者对日历、对人生的真挚感情,读来 让人感到亲切有意味。(修辞、表达技巧)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设 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请赏析“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 抚摸得平展展的”这句话 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过一棵树。那是一个已被水珠打 湿的傍晚,我

5、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枝干像盘龙一样的榕树 ,它的庞大的树身盖住了一大片庄稼。和煦的风从耳边 掠过,心霎时像一泓明静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乱的日 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了下来。这时,风是最美的问候,把 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似乎把 人的每一缕思绪都变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了。从此,每当 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 把风拟人化,把情感具体化,反映出作者抛却烦恼后的 平和心境。根据全文,就文末“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所蕴 含的作者观点作出简要评价。 这种高楼大厦的新神话拔地升天,也正把我们的天空挤 压和分割得狭窄零碎,正在使四季在隔热玻璃外变得暧 昧不清,正在使田野和鸟语变得十分稀罕和

6、遥远。清代 张潮在幽梦三影中说:“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 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如此清 心和雅趣,似乎连同产生它的旧式宅院,已经永远被高 楼大厦埋葬在地基下面了。全球的高楼居民和大厦房客 们,相当多已习惯于一边吃快餐食品,一边因雪想堵车 ,因花想开业,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 想开发区批文。当然,在某一天,我们也可以步入阳台,在铁笼般的防盗 网里,或者在汽车急驰而过的沙沙声里,一如既往地观花 或听蝉,月下吹箫或霜中饮酒,但那毕竟有点像勉勉强强 的代用品,有点像用二胡拉贝多芬,或者是在泳池里远航 ,少了一些真趣。这不能不使人遗憾。遗憾是历史进步身 后寂寞的影子。

7、 含义 历史是发展进步的,但在进步的同时也回留下不少遗憾 。评价辨证的态度,时代的眼光,深刻的反思。如果将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简要 赏析。 那么,卖旧书的人,这部切梦刀真就有什么用处,你 为什么不留着,留着给自己使用?你把它扔在街头,夹杂 在其他旧书之中,由人翻拣,听人踩压,是不是因为你已 经学会了所有的窍门,用不着它随时指点? 那边来了一个买主。 “几钿?” “五百。” “贵来!”他惘惘然而去。 可怜的老头,切梦刀帮不了你的忙,我听见你的沙哑 的喉咙在吼号,还在叹息:“五百,两套烧饼啊!” 不删好,从文章结构看,章卒显志。作者对“切梦刀”的 认识有一个过程,结尾“切梦刀”

8、帮不了你的忙一句,使 主题明朗,观点鲜明。“两套烧饼啊”,形象地传达出在 人们的心目中“切梦刀”并无真正的价值。删掉好,这样可以避免将作者的观点直接呈现出来,使 文章含蓄,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给读者留 下较大的想象和思索空间。 “贵来!”他惘惘然而去。 已经传达出作者对“切梦刀的意义的怀疑和否定,文章 至此已经完整,表达已经清楚,没必要再写下去。文中成功地运用了寓庄于谐的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 一个雨夜,赛艾姆坐在书房的书架前,开始翻阅起旧书。 他叼着支土耳其大雪茄,厚厚的嘴唇不时喷涌出一阵烟雾 。柏拉图记录的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关于“认识自我”的一 段对话引起了赛艾姆的注意赛艾姆掩卷深

9、思,心中油 然漾起一种对东西方哲人圣贤敬佩的感情。“认识你自己。”他嘟囔着苏格拉底这句名言,猛地从座 椅上站了起来,展开双臂大声叹道,“对!我必须要认识 自我,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灵,这样我就抛脱了一切疑惧 和不安,从我物质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从我血与肉的 具体存在中找出我的抽象实质,这就是生命赋予我的至高 无上的神圣使命!”赛艾姆像害了场热病,眼中闪烁着酷 爱“认识自我”的狂热光芒。他踱到邻屋,像座塑像一样伫立在穿衣镜前,凝视着镜 子里鬼一般可怕的自我,并默默地估量着自己的头形、 面庞、躯干和四肢。赛艾姆的这种塑像神态持续了半小时,空灵缥缈的“认 识自我”,仿佛给他灌注了一套足以揭示自我灵魂

10、秘密 的奇异、升华了的思想,并使他心里充满了理性之光。 他平静地启动双唇,自言自语地说:“嗯!从身材上看 ,我是矮小的,但拿破仑、维克多雨果两位不也是这 般吗?我的前额不宽,天庭欠圆,可苏格拉底和斯宾诺 莎也是如此;我承认我是秃顶,这并不寒碜,因为有大 名鼎鼎的莎士比亚与我为伴;我的鹰鼻弯长,如同伏尔 泰和乔治华盛顿的一样;我的双眼凹陷,使徒保罗和 哲人尼采亦是这般;我那肥厚嘴唇足以同路易十四媲美 ,而我那粗胖的脖子堪与汉尼拔和马克安东尼齐肩。 “不错,我的身体是有缺陷,但要注意,这是伟大的思想 家们的共同特点。更奇怪的是,我与巴尔扎克一样,阅读 写作时,咖啡壶一定要放在身旁;我同托尔斯泰一样

11、,愿 意与粗俗的民众交际攀谈;有时我三四天不洗手脸,贝多 芬、惠特曼亦有这一习惯;我的嗜酒如命,足令马娄和诺 亚自愧弗如;我的饕餮般暴食暴饮使巴夏酋长和亚力山大 王也要大出冷汗。”又沉默了片刻,赛艾姆用肮脏的指尖点了点脑门,继续发 言:“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实在。我拥有迄今为止人类 历史上的伟人们的种种品质。一位拥有这么多伟大品质的 青年是一定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的。 “睿智的实质是认识自我。伟人们把宇宙的这一伟大思想 根植于我心灵深处,并激励我开始去干伟大的工作。从诺 亚到苏格拉底,从薄伽丘到雪莱,我伴随着伟人们一起度 过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我不知道我会以什么样的伟大行动 开始,不过一个兼备

12、在白昼的劳作和夜晚的幻梦中所形成 的神秘自我和真正本性的人,无疑是可以开创伟业的 是的,我已经认识了自己,而神灵也已洞鉴了我。啊!我 的灵魂万岁!自我万岁!愿天长地久,诸事如愿!” 赛艾姆在屋里踱来踱去,他那丑陋的脸上荡漾着欢乐的光 泽,嘴里不时发出一阵像猫啃骨头时的欢快叫声。他反复 吟哦着阿比阿拉的一段诗文:尽管我是这个时代的晚辈 ,创业祖先的未竟之业,总会历史地压在我的肩背。 过了一会儿,我们的这位赛艾姆穿着他那肮脏的衣服倒卧 在乱七八糟的床上,进入了鼾声如雷的梦乡。作者以漫画式、喜剧性的艺术手法生动地描述了赛艾姆 “一本正经”地完成了滑稽可笑的“自我认识”过程, 尤其是对赛艾姆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更是幽默风 趣,从而引导读者更深刻领会作者寄寓在这一人物形象 上的严肃的人生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