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11 元素周期表》课件(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053875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联盟]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11 元素周期表》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名校联盟]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11 元素周期表》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名校联盟]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11 元素周期表》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名校联盟]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11 元素周期表》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名校联盟]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11 元素周期表》课件(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校联盟]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11 元素周期表》课件(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联盟]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11 元素周期表》课件(人教版必修2)(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18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18341907)俄国化学家。 1834年2 月7日生于西伯利亚托博尔斯克,1907年2月2日卒于 彼得堡(今列宁格勒)。1850年入 彼得堡师范学院 学习化学,1855年毕业后任敖德萨中学教师。1857 年任彼得堡大学副教授。1859年他到德国海德堡大学 深造。1860年参加了在卡尔斯鲁厄召开的国际化学家 代表大会。1861年回彼得堡从事科学著述工作。 1863年任工艺学院教授,1865年获化学博士学位。 1866年任彼得堡大学普通化学教授,1867年任化学 教研室主任。1893年起,任度量衡局局长。1890年 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外国会

2、员。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总 结出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 )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 性的变化,这就是元素周期律。他根据元素周期律于 1869年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 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 务。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激起了人们发现新元素和研究无 机化学理论的热潮,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在化学发展史上 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 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 元素周期表。1955年科学家们为了纪念元素周期律的 发现者门捷列夫,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 186

3、9年2月 门捷列夫(俄)的第一张周期表 1871门捷列夫(俄)的第二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 1、原子结构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个横排和纵行呢?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排和每一个纵行 所含的元素种类是否相同呢?7横排、18纵行2、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A、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 的顺序由左到右排成一个横排。 B、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 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成纵行。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具有相同电子

4、层数而又按照原子序数递 增顺序由左往右排列的一系列元素(每 一横排称为一周期)。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1、周期:它们分别位于第几周期?为什么? 第二周期两个电子层第四周期四个电子层【课堂练习】第三周期三个电子层第1周期:2 种元素第2周期:8 种元素第3周期:8 种元素 第4周期:18 种元素 第5周期:18 种元素 第6周期:32 种元素第7周期:26种元素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周期(横向)三三 长长 三三 短短 一一 不不 全全1 81 71 61 51 41 31 098765211 211 111 010 910 810 710610 510 489 - 10 38 88 71 21

5、1431765418 8 2M L k38 2L K22K18 68 58 48 38 28 15 45 35 25 15 04 93 63 53 43 33 23 15 65 53 83 72 01 98 07 97 87 77 67 57 47 37 25 7- 7 14 84 74 64 54 44 34 24 14 03 93 02 92 82 72 62 52 42 32 22 1周期的结构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 周期2、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 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成纵行(除 第8、9、10三个纵行叫做第族外,其余 每个纵行为一族)。A , A

6、 , A , A ,A , A , A 稀有气体元素族(纵向)主族:副族:第VIII 族:零族:共七个主族B , B ,B , B , B ,B , B 共七个副族包含(8、9 、 10)三列七七 主主 七七 副副 零零 八八 族族11010910878777646454428272611211110710610510489- 10380797574737257 - 7148474342414039302925242322218584838281535251504935343332311716151413987658654361810288875655383720191211431765418

7、 8 2M L k38 2L K22K1I AII AIII AIV AVAVI AVII A0III BIV BV BVI BVII BVIIII BII B主族副族八 族零族族的结构三三 长长 三三 短短 一一 不不 全全七七 主主 七七 副副 零零 族族元素周期表请写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二周期第A族第四周期第A族【课堂练习】第三周期第A族1、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取决 于该元素的 (A)最外层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B)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 (C)次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 (D)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D【课堂练习】2、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 (表中数字为原子序

8、数),其中X为35的是AD2、推算原子序数为6,13,34,53的元素在 周期表中的位置。第6号元素: 6-2=4 第二周期第A 族。第13号元素: 13-10=3 第三周期第A 族。第34号元素: 34-18=16 第四周期第A 族。第53号元素: 53-36=17 第五周期第A 族。元素 名称原子 符号核电 荷数原子结构 示意图最外层 电子数电子 层数碱 金 属 元 素锂31钠111钾191铷371铯551LiNaKRbCsLiNaKRbCs元素 名称原子 符号核电 荷数原子结构 示意图最外层 电子数电子 层数碱 金 属 元 素锂312钠1113钾1914铷3715铯5516LiNaKRb

9、Cs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碱金属 (1)碱金属的原子结构LiCs核电荷数逐渐增多 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但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相异点)(相似点)原子结构 有何异同 ?钠 钾 与氧气 反应 剧烈燃烧,火焰呈色,生成 色的固体 更剧烈燃烧,火焰 呈 色与水反 应(绿 豆大一 块) 在水面上、 成 银白色、在水面上 四处 、滴入酚酞 溶液呈 色 在水面上、 成银白色、在水面上四 处 、滴入酚酞溶液呈 色,有微弱 爆炸,钠、钾化学性质比较黄淡黄 紫浮浮熔熔游游 红红甚至有燃烧钠与钾都能与氧气、水发生反应,但反应的剧 烈程度不同。物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碱金属原子的

10、结构可推知。碱金属元素最外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的阳离子,所以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元素及水发生化学反应。 2Na + O2 Na2O24Li + O2 2Li2O(2)碱金属的化学性质1)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 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与O2的反应 单质与氧气反应反应程度 Li Na K Rb Cs更为复杂K2O、K2O2、KO2Li2O更为复杂Na2O、Na2O2越来越剧烈性质差异又是怎 样造成的呢? 详见课本P7页与水的反应2Na + 2H2O 2NaOH + H2 2K + 2H2O 2KOH + H2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

11、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碱金属元素单质:Rb碱金属元素的主要物理性质元素 名称元素 符号核电电 荷数颜颜色和状态态密度 g/cm3熔点OC沸点OC锂锂Li3银银白色, 柔软软0.534180.51347钠钠Na11银银白色, 柔软软0.9797.81882.9钾钾K19银银白色, 柔软软0.8663.65774铷铷Rb37银银白色, 柔软软1.53238.89688铯铯Cs55略带带金色光泽泽, 柔软软1.87928.40678.4有何相似 性和递变 性?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相似点递 变 性颜色硬度密度熔沸点导电导热性密度变化 熔沸点变化Li Na K Rb

12、 Cs均为银白色(Cs略带金色)柔软 较小较低强 逐渐增大(K特殊)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2钾的化合物最大用途是做钾肥。硝酸钾还用于做药。1.锂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锂有机化学中重要的催化剂。 锂制造氢弹不可缺少的材料。锂是优质的高能燃料(已经 用于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和超声速飞机)。3铷铯主要用于制备光电管、真空管。铯原子钟是目前 最准确的计时仪器。碱金属元素的用途: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Li 、Na、K 、Rb、Cs),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 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 ,原子 核对 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 失电子的能力逐渐 。 增多 最外层电子 增强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失 电 子 的 能 力

13、 逐 渐 增 强根据卤素原子结构,推测氟、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 所表现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思考与交流物理性质 1、颜色:逐渐加深 问题:试推测砹(At)的物理性质。 黑色或灰黑色,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 剂,有一定的挥发性。结论: 1、卤素单质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2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即氢化物稳定性次序为 :HFHClHBrHI那么, Cl2与I2,Br2与I2比较,谁的氧化性更强?你如何设计实验去检验?(提示:类比金属的置换反应)实验实验现现象实验结实验结 论论 1、NaBr+少量新制的饱饱 和氯氯水,振荡荡 2、KI+少量新制的饱饱和 氯氯水,振荡荡 3、KI +加

14、入少量新制的 溴水,振荡荡上层液体颜色变浅, 下层液体呈紫色。化学方程式:2KI+Cl2=2KCl+I2, 2KI+Br2=2KBr+I2氧化性: Br2I2氧化性: Cl2Br2上层液体颜色变浅, 下层液体呈紫色上层液体颜色变浅, 下层液体呈红棕色氧化性: Cl2I2结论:氧化性强弱 Cl2Br2I2,那么F2呢?你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去分析吗?结论: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族单质氧化性强弱顺序 为: F2Cl2Br2I2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的金属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 金属性逐渐增强,其单质的金属性逐渐增 强。本节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

15、,随着核电荷数的增 加,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单质的氧化性逐 渐减弱。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有密切关系,那 么,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有关系吗?问题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什么?以 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C612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1/1836)质子(相对质量为1.007)中子(相对质量为1.008)相对原子质量相对质子质量+相对中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量数(A)质子数(Z)+十中子数(N)32放射性同位素钬 的原子核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Ho67166 我们知道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 原子的总称,即质子数相同,请大家想一 想中子数是否一定相同呢?2. 离子电子数阳离子(Xc+):电子数=阴离子(Xc-): 电子数=如:某M 2核外18个电子,质量数32,则 中子数为多少?Z = 18 - 2 = 16N = A Z = 32 - 16 = 16质子数-C质子数+C质子中子电子H11H12H13问题:氕、氘、氚结构的异同?氢元素的原子核原子名称原子符号 质子数(Z )中子数(N ) 10氕 11氘 或D12氚 或TH11H12H13统称为 氢元素单独称为核 素互称为同位 素核素:把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称核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