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视机的应用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6053587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视机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同视机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同视机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同视机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同视机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视机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视机的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同视机的应用同视机的应用简介简介同视机又名大型弱视镜或斜视镜,是从 Worth 弱视镜演变过来的。同视机的作用:同视机的作用: 主要用于检查斜视弱视患者的双眼视功能, 视网膜对应情况以及斜视度的测定, 根据不同诊断眼位斜视度的变化规律,了解眼球运动功能。 还可以对患者行脱抑制训练、异常视网膜对应矫正训练及弱视治疗。构造构造主要结构分成两大部分,即电源部分及机械转动部分。 同视机底座有一金属箱,其中储藏机器的转动部分及电路,在座上有两个 金属臂连接两个镜筒,每个镜筒均包括目镜、反射镜及画片夹三部分。 镜筒之臂在底座上有刻度盘,其上有两行刻度,一行为圆周度,一行为三 棱镜度,以指明镜筒旋转的角度

2、。两镜筒一般可内转 500 、外转 400 ,镜筒上 附有画片的高度及旋转的刻度,可以上下移动及旋转。 同视机的主要结构是两个镜筒。镜筒可以围绕三个轴做各种方向的运动: 围绕垂直轴做内收和外展两个方向的水平运动;围绕水平轴做上下方向的垂直 运动;围绕矢状轴做旋转运动。镜筒做各个方向的运动都是围绕着眼球旋转中 心的位置进行的。 镜筒内装有一个平面反光镜,与视线呈 45 度角,这样能够使两只镜筒分别 向左右两个方向弯曲 90 度。筒的一端装有目镜,另一端装有画片,中间安放一 只正 7 个屈光度的球镜,使画片置于球镜的焦点上。病人经目镜看到的画片好 象来自无限远,其光线是平行的。 同视机的两个臂控制

3、着画片的水平运动。两个臂可以单独运动,也可以用 锁固定以后做集合或外展的异向运动,还可以做平行运动。通过不同旋扭可以 使画片做垂直和旋转运动。医生能够把镜筒调到各诊断眼位进行检查。原理原理同视机检查的原理是利用两个镜筒将两眼视野分开,左眼看左画片,右眼 看右画片,通过凸透镜将物象投射到两眼视网膜的一定位置上,再通过视中枢 传导到视皮层进行加工、分析、综合。如果有双眼视觉,便可以将分别来自双 眼的物象合二为一,感觉为一个物体,如无双眼视觉,可以借助于同视机面板 的刻度了解患者的斜视度,并对其他一些资料进行分析。同视机装置同视机装置同视机画片根据不同的用途并考虑患儿年龄、智力及视力发育情况而设计、

4、 制作的,包括同时知觉画片、融象画片和立体画片等。2机械照明装置有三种功能: 1可以改变照明的强弱,强光是用来做后像法检查。 2可产生闪烁刺激:即可自由使单眼照明亮灭,也可使两眼交替亮灭,同时亮 灭的频率可有数种。 3可使 Haidinger 氏刷正转、倒转,用于治疗旁中心注视。应用应用同视机可检查斜、弱视患者的三级视机能情况、测定斜视患者的自觉和他 觉斜视角等,以了解患者的弱视程度、是否有异常视网膜对应,确定斜、弱视 患者的治疗方案及判定疗效。 正确的内容主要包括:消除斜视眼的抑制状态,扩大融合范围和矫正异常 视网膜对应等。同视机的训练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闪烁刺激法,亮度不断变 化;另一类是

5、动态刺激法,画片不断运动。 同视机按功能和用途分为三种:标准医用型同视机,具备检查和训练的功 能。普及型同视机,只具备水平方向的检查功能和训练功能。家用型同视机只 具备训练的功能。治疗治疗同机作治疗主要是脱抑制建立同时知觉,纠正异常视网膜对应,增进融合 能力。在调节与辐辏关系上,如果不用调节力的情况下训练辐辏与分开只转动 镜筒角度,目镜前不用加镜片,如在调节固定的情况下训练辐辏与分开则目镜 前插入凹透镜或凸透镜以诱起或迟缓调节。同视机画片同视机画片综述综述同视机画片同视机画片共分四类 .同时知觉画片用于检查双眼同时知觉,按其画片的 大小不等,按视角的不同又分为 3 类:旁黄斑画片:其对应的视角

6、是 100,能够投射到旁 黄斑区。黄斑画片:其对应的视角是 3050。中心凹画片:其对应视角是 10 融合画片用于检查二级双眼视功能。每张画片都设计一个特殊部分称为控制点。控制 点的位置也分别为中心控制点,黄斑控制点和旁黄斑控制点。融合画片(二级画片)主要用 于融合范围的检测及训练, 按视角大小分为二级 10 度、5 度、3 度画片。 立体视画片这类画片是检查立体视觉的。每一对画片的图案存在水平差异,水平视差被视 觉中枢感知会产生深度知觉。较复杂的画片看上去会形成不同深度的平面。 .立体视画片 包括一般立体视画片及随机点立体视画片,前者用于立体视的定性测定,后者用于立体视 锐度的测定 同视机检

7、查法 测量他觉斜视角:检查前戴矫正眼镜, 将一对同时知觉画片置于左右 镜筒,注视眼镜筒固定于 0 o 处。然后交替点灭光源,调整镜筒至两眼都不见有眼球移动,斜眼侧镜筒臂所指的度数为他觉斜视角。 检查用画片: 十字画片,后象画片, Kappa 角画片等 黑丁格刷(Haidinger 刷) 是利用视网膜内视现象所设计的,其构造是通过一片极化滤过3片及深蓝色玻璃,注视时可以看到视野中有两只三角型的深棕色小刷,患者不能以黄斑中 心凹注视,看不到此刷或虽看到但移到视野周边。检查检查同视机检查常规同视机检查常规在为病人作同视机检查以前应该了解与双眼视有关的一般情况。 1病史:发病时间和发病情况。 2检查视

8、力,交替注视或是单眼注视以及注视性质。 3遮盖试验:检查患者是否存在隐斜视,显斜视,恒定性斜视或是间歇性斜视,以及眼外 肌麻痹。 当病人坐在同视机前检查时,我们应该知道病人的一般情况,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诊 断方面的错误。例如:当遇到显斜与隐斜界限不清楚的病人,同视机检查发现这类病人的 双眼视觉严重受损,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双眼可能经常处于斜视状态下。如果医生熟 悉情况,能够较好地指导病人进行检查,可以节省时间,且比较容易发现异常状态。 如果医生认为病人可能存在双眼视,(例如斜视发病晚,而且是间歇性的)先做主观检查, 让病人推拉同视机的操纵杆其主观斜视角与客观斜视角相吻合,医生就可以得出明确的

9、结 论。如果两个检查结果不一致,医生应该怀疑病人存在异常视网膜对应或抑制,记下检查 结果以便进一步检查分析。 首先调好患者的下颌托,额托,令患者注视目镜中的画片,调整仪器把所有刻度盘的 指针都调到 0o,特别要注意垂直和旋转的刻度盘,调整下颌托的高度,使病人的眼睛正好 对准同视机的目镜,也便于医生观察病人的眼球运动。目镜的距离要等于病人的瞳距,斜 视病人的瞳距是双眼分别处于原在位时的瞳孔距离。两只镜筒内灯光的亮度应该相等或者 弱视眼前的灯稍亮一些。检查双眼视异常的病人要注意,病人的头位应该保持正直,特别 是那些平时有代偿头位的病人,更要注意这一点。下颌既不内收也不上举,医生要便于观 察病人的角

10、膜映光点。如果眼镜影响医生观察病人的角膜映光点,可以用拇指稍微向上推 眼镜,必要时可以摘掉眼镜,把合适的镜片插入同视机镜片槽内代替眼镜。同视机检查法同视机检查法1测量他觉斜视角:检查前戴矫正眼镜,调整颌台高度、瞳孔距离,使两 侧镜筒适合眼的高度。将镜筒臂移到 0 o 处,并将一对同时知觉画片置于左右 镜筒光源,如狮子和笼子。将斜视眼侧镜筒转移到和其视线相一致位置上,注 视眼镜筒固定于 0 o 处。然后交替点灭光源,注意观察眼球运动情况,调整镜 筒臂,令左右眼单独注视各自画片至两眼都不见有眼球移动,此斜眼侧镜筒臂 所指的度数为他觉斜视角。 如一眼视力不良,不能固视画片,或因偏心注视不能用中心窝固

11、视时,可根据 角膜反射点确定斜视角,此时可取下镜筒的乳白色玻璃和画片。这种情况无法 排除 Kappa 角的误差。有眼球震颤或其他固视动摇情况时,也不能准确地侧出 他觉斜视角。 尽管镜筒上有+7D 接目镜消除其调节,但画片和眼距离很近,由于心理因素仍 可出现近感性辐辏。因此,在内斜视情况下测得的度数比实际度数要大,外斜4视时其度数要小。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时,可选用任何引起其注意力的画片,并 耐心启发患儿,使其合作。 2测量自觉斜视角:用同时知觉画片,如狮子和笼子,将注视眼镜筒固定 于 00 处,令被检者手持另侧镜筒手柄,将狮子装入笼子中,此时镜筒臂所指的 度数即为自觉斜视角。如果两个画片不能重合时

12、,说明无同时视功能,其表现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只看到一侧画片,另一种是看到两个画片但不能重合。仅 仅单眼注视到画片,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是由于患者有水平或垂直斜视, 目镜的角度与斜视的角度不一致,患者不能看到画片,这时要调整好目镜的角 度与患者的斜度相一致,另一种可能是单眼抑制。 3同时知觉功能检查:首先用同时知觉画片进行同视机检查,令患者注视 一侧画片,用运动手柄推动另一侧目镜,使两张画片重叠,这个角度一般是患 者的自觉斜角,医生通过交替点灭法,观察角膜反光位置,来判断患者自觉斜 角与他觉斜角是否相同,如果相同,说明患者有正常视网膜对应,再进行融合 范围及立体视检查;如果不同,说明患者没

13、有正常视网膜对应。自觉斜视角与 他觉斜视角相差在 5 度以下者可认为正常。 4、融合功能的检查:使用二级画片,10 度画片用于周边融合功能检查,3 度画片可用于中心凹融合功能检查。检查前,使患者认清两张图形的特点,然 后移动镜筒,至两张画片重和,此时将机器锁住,并使之产生两臂等量的辐辏 和分开,转动旋钮直到两张画片不再重合,就是其辐辏和分开的最大限度,也 就是融合范围,正常融合范围:辐辏平均为 25 o30 o,分开为 4 o6 o,垂 直分开为 24,旋转为 15 o25 o。 5立体视的检查:立体视是一项具有深度感觉的高级视功能,临床上多采 用二维视标测定,种类繁多,有些属定性检查,有些属

14、定量检查,可测出立体 视觉的灵敏度,以秒弧度为单位,度数越小,灵敏度越高。选择自觉斜角,先 用视差较大画片进行检查,逐渐过渡到视差较小的画片,这样可以检测出真正 的立体视锐度。把两张立体视画片放入插片盒内,双臂摆在融合点附近,以便 形成立体视觉,病人能够自然地产生立体视无须医生提示,如果医生提示,仅 用一眼看到的物象也可能产生一定深度印象。 6对于麻痹性斜视患者,为寻找麻痹肌及亢进肌,应进行九个诊断眼位的 检查,由于同视机能使患者头部固定,器械上又装有使镜筒向九个不同注视方 向转动的旋钮,所以可以把患者的视线指向任何方向,准确地检查出自觉斜角 和他觉斜角。后天性新鲜的麻痹性斜视,依据同视机检查

15、结果,能很快识别麻 痹肌。先天性麻痹斜视,由于发病较早,许多病例往往合并续发改变,单纯依 据同视机检查结果不能准确判断其麻痹肌与亢进肌,必须结合眼球运动、复视 像、Hess 屏等综合分析,作出合理的诊断。 一般情况下,单纯水平斜视检查三个位置,即正前方,左转 15 o(双臂同 时左转 15 度,也就是一个臂向外转 15 度,一个臂向内转 15 度),右转 15 o, 分别记录二眼注视时的斜度。垂直斜视需要进行九个诊断眼位检查,应记录七 个注视位的水平、垂直及旋转斜度用井字格表示,应同时分别查其二眼注视时 的斜度。同视机训练同视机训练综述综述5是矫正视功能的重要方法。视功能矫正的内容包括:(1)

16、消除斜视眼的抑制状态;(2) 扩大融合范围;(3)矫正异常视网膜对应;(4)弱视训练等。 同视机训练有许多方法,通过近代视觉心理学和视觉电生理学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这些 治疗方法的认识,视网膜感受器对运动视标和亮度变化的视标非常敏感,也就是说刺激图 象的亮度不断变化,例如:时隐时现或一闪一灭,或者刺激图象不断地上下或左右运动; 围绕抑制眼的黄斑上下或水平移动画片,这两种形式都会增强图象对抑制眼黄斑的刺激。 按照以上观点可以把同视机训练方法划分为两类:一类闪烁刺激法,亮度不断变化;另一 类是动态刺激法,画片不断运动。脱抑制训练脱抑制训练1闪烁刺激法选用同时知觉画片,宽 5 度,例如拖拉机和房子。把两侧镜筒摆在客观斜视 角上,双眼正位时摆在 0 度,即正前方(健眼注视拖拉机,当熄灭拖拉机时,另只眼不出 现眼球运动就能注视房子) 。使两镜筒灯光亮度不断变化,变化方式有以下几种:交替点灭, 一侧(即视网膜黄斑抑制的眼)点灭或同时点灭。自动闪烁频率开始较低,以后逐渐提高。 抑制眼前的画片亮度应该比对侧眼高一些,使两眼前的画片亮度存在一定差别,这样也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