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基础知识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6053405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标准化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农业标准化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农业标准化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农业标准化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农业标准化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标准化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标准化基础知识(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标准化基础 知识讲座程 箴 华 推广研究员 Tel:13999456818 E-mail: 2010年03月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2007 年4月23日下午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 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实施农业标准化, 保障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我 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我们要从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 略高度,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提高对实 施农业标准化和保障食品安全重大意义的认识,扎 扎实实做好工作,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我 国农

2、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罗云波教授、中国 农业科学研究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叶志华 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讲解,并谈了对实施农业 标准化和保障食品安全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 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解 决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 收,必须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实施农业标准化是 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是增强我国农业市场竞 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条件。只 有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轨道 ,才能加快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才能

3、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经营水平,才能完善适应现代 农业要求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食品安全关系 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实施农业标准 化,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对保障食品 安全至关重要。 胡锦涛强调,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 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要坚持政府大力推动 、市场有效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实施, 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推进农产 品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安全生产,加快推进农业 标准化,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要进一步形成科 学、统一、权威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努力使生产经 营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提高我国 农业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

4、要进一步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广泛普及农 业标准化知识,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示 范区建设,把推进农业标准化与发展农业产 业化结合起来,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 色食品、有机食品,促进优质农产品生产发 展。要进一步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加大农 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力度,加强农产品产地环 境保护,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促进农 业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严格农业投入品管 理,健全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体系,普及农 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识,引导农民合理施肥 、科学用药。 胡锦涛强调,保障食品安全,必须树立全程监 管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工作思路。要 切实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继续推进无公害食品 行动计划、“

5、三绿工程”、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提高 整治成效。要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制度建设,努力建 立健全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严格实施食品质 量市场准入制度,全面落实食品质量市场检验检测 制度。要切实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完善食品安 全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监督,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落到实处。要切实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支撑体 系,搞好食品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检验技术手 段,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机 制,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理 解、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 任感,切实把实施农业标准化和保障食品安 全作为一件大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

6、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对农业标准化 和食品安全的投入,加强农业标准化技术推 广队伍和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各级领导 干部要努力学习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知识 ,加强调查研究,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 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农业标准化和食 品安全工作新局面,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发达国家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措施 随着世界各国对农产品安全、绿色、优质的日益 需求和农业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近30年来,美国、 日本和欧盟各国等发达国家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发 展,它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农产品生产环境标准化 随着人们对生命健康的追求,以及对无污染、无 公害的绿色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发达国家在生产 有机绿

7、色农产品及其它特定农产品时,对农产品环 境实施标准化。 农业生产过程与工艺的标准化 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过程与工艺的标准化非常严 格与具体。如欧盟各国在进行农产品生产过程中, 严格依据国际统一标准(ISO9001)、欧盟统一标 准(HACCP)、国家标准(BRC)、行业标准 EUREPGAP(可以是跨国性的)等,并把这些 标准贯穿于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而且其标准 覆盖率达到98%-100%,使农产品生产的过程,包 括从农作物种子选育和育苗时候的培土到使用的肥 料、农药和农产品加工过程中车间的卫生条件、加 工设备的条件、包装材料、储运时间、温度以及储 存的天数等都要遵守有关食品安全和质量保证标

8、准 ,日本有农产品生产过程和工艺标准化则更加具体 。如日本将农作物生产过程和工艺标准化制定为 区域试验的实施调查标准、特性鉴定试验标 准等,此外,日本在农产品的收获、加工、 收藏方法等方面也制定标准,这些标准经过 审定与登记后,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严格农产品质量的标准化 如果说注重农产品生产全过程标准化主要 是注重产前、产中标准,那么注重农产品质 量标准化则主要注重产后标准。目前,发达 国家无论在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上,还是 所采取的措施上都是非常严格的。 完备农业质量标准保障体系 发达国家除履行ISO9001动植物卫生检疫措 施协议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国际标准以外,其各国 政府还参照国际通行标准

9、,根据本国实际颁布一系 列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的法规和政策,如欧盟统一标 准(HACCP)、国家标准(BRC)和美国的水产 品和禽肉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等,以保证其农产品的 加工生产达到安全与符合质量标准。 建立一个强大的执法体系 发达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农业标准化法规和政策 ,在实际执行中采取了严格的具体执法措施:一是 对不达标农产品采取严厉的惩罚手段。例如,欧盟 国家多年以前就制定法规禁止抗生素残留超标牛奶 上市(其标准为青霉素类药物残留的限量为 千万分之十),牛奶在上市前必须经过检测,如发 现有抗生素的牛奶,该牛奶场不但要停产和要求追 回产品进行销毁,而且要处以罚金;日本所有农产 品进入市场前都要按

10、照标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分级 ,对等外级的农产品是不允许进入市场销售的,而 只能作为加工原料;美国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督执法 则把重点放在对污染、疾病、加工、残留、守法和 经济欺骗6个危险领域进行“关键控制”。二是实行农 产品质量识别标志制度。法国是欧盟国家中实行农 产品质量识别标志制度最严格的国家之一,它对于 优质产品,使用优质标签;对于载入生产加工技术 条例标准的特色产品,使用认定其符合条例的标准 合格证书。美国、日本等国家在绿色、优质农产品 进入市场前也实施识别标志制度。 国际贸易游戏规则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技术标准, 谁控制了技术标准,谁就掌握了进入市场的主动权 。针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进入发达

11、国家市场的速度 日益加快的趋势,发达国家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农 业标准,借以抵制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进入其市场。 这些农业“技术壁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 为了抵御发展中国家的茶叶、蜂蜜等农产品进入 本国市场,欧盟在近年宣布禁止使用的农药从旧标 准的29种增加到了新标准的62种,茶叶农药标准最 少含量比原标准提高了100倍以上;欧盟要求进口 国家的蜂蜜中的氯霉素不能超过0.1个PPB(千亿之 一),也就是说10万吨蜂蜜里不能有一克氯霉素含 量。 制定严格的质量认证和检测程序 发达国家为了限制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冲击其国内 市场,往往会建立一套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检测程序 。如美国目前已

12、建立了近60种认证体系,尤其在实 行HACCP管理后,要求所有对美国出口的农产品企 业都必须获得HACCP的资格认证;欧盟、日本等国 家也有类似的规定。 制定了严格的标签和包装标准 欧、美、日等国家都有严格的标签法规,对标签 不符合规定的产品,不允许进口。欧、美、日等国 在包装上也有严格的规定。如欧盟1999年对所有来 自中国的货物木质包装实行新检验标准,要求木质 包装不得带有树皮,不得有直径大于3毫米的虫蛀 眼,木材必须热处理,使含水量低于20%。 环保标准不断升级 由于目前世界各国对全球环境的日益关注 ,发达国家制定了大量的环保标准。如欧盟 目前已启动了ISO14000环境管理系统,它规

13、定凡是达不到该系统标准的农产品不允许进 口;而美国则规定,凡进口到美国的鱼类及 制品,必须贴上有美方证明的来自无污染水 域的标签。充分认识农业标准化在新阶段农业和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石。国 内外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标准化 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 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是新世纪新阶段推 进农业产业革命的战略要求。 推进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要 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个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实现

14、 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实现这个目标,一项很重要的 工作就是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包括农产品生产及加工、流 通的标准化。要以农业标准化带动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区域化 ,进而推动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 推进农业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因农药残留、兽药 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导致的农产品污染和中毒事 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建立起与中国农业和农 村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验 检测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在这三大体系中,农产品质量安 全标准体系具有基础性的作

15、用。 推进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 推进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农业标准化既源于农业科技创新 ,又是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 体。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可以成倍地提高 推广应用的覆盖面。同时,标准的提高又会 推动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时期推 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农 业产业化的实施过程,既是农产品生产、加 工、流通行为标准化的过程,也是规范千家 万户农民生产行为和应对千变万化农产品市 场的过程。没有农业的标准化,就难以实现 农业的产业化。 农业标准化是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调节 农产品进出口的重要手段。我国加入WTO后 ,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了安全标准的 挑战。2002年我国90的农产品出口企业, 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同时 ,由于我国标准“门槛”低,加之检测能力弱, 客观上为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入我国市场提供 了便利。在此形势下,加快建立符合国际规 范和食品安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使其承担 起扩大出口、调节进口的作用,已成为当务 之急。 推进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快 推行农业标准化,是推动和促进现代农业建 设的重要力量。现代农业,不仅要求农产品 品种要标准化、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化,农业 生产管理也要标准化,还要求农业市场规范 、农村经济信息建设也要标准化。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