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健康宣教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6052789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生健康宣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医生健康宣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医生健康宣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医生健康宣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医生健康宣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生健康宣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生健康宣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支气管扩张张健康宣教支气管扩张(支扩):大多继发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 复发生支气管炎症、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 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咳血。可能累及肺部多个 区域,称为弥漫性;也可能仅累及一、两个区域,称为局限性。典型的支扩只 引起中等口径的支气管的损伤,但经常见到更细小的支气管也会形成瘢痕和被 破坏。一发病机制:支气管壁的直接受损或呼吸道正常防御机制被破坏而间接受损,即可导致 支气管扩张。呼吸道的防御机制包括呼吸道表面的细胞纤毛,其不停地前后运动,将被 覆在呼吸道表面的稀薄粘液(痰)排出呼吸道,也就将沉积在呼吸道粘液内的

2、 有害颗粒、细菌排出体外。无论呼吸道直接或间接损伤,支气管壁出现慢性炎症,使支气管的弹性丧失, 导致呼吸道扩张、松弛和膨出呈薄壁的囊袋状;炎症还可增加粘液分泌;由于 纤毛细胞被破坏,这些粘液聚集在扩张的呼吸道内,滋养了细菌的繁殖。细菌 进一步损伤气管壁,导致了感染与支气管损伤的恶性循环。综上所述,支气管 扩张的不可逆是因为:粘液分泌(痰)增加、细胞的纤毛被破坏、支气管壁因 慢性炎症被破坏。二病因: 有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类病因。1.先天性病因:以下遗传性疾病可引起支扩,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 (Kartagener syndrome) ,此病使支气管壁的纤毛运动障碍,从而导致支扩。肺 囊性纤维化的

3、一小部分病人可发展成严重的支扩。Young 综合症,临床表现类 似囊性纤维化,其病症包括:支气管扩张、鼻窦炎和生育力低下(精子缺乏症) , 这与支气管和输精管内含大量粘稠分泌物阻塞有关。甲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患者 因不明原因也极易发生支扩。其他少见先天性病因还包括:原发性免疫缺陷; 支气管扩张有时还可合并炎性肠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偶见克罗恩氏病。2.最常见病因是获得性病因,即严重的或反复发作的呼吸系统感染引起, 其中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发病率最高。其他病因包括:免疫功能缺陷、机械因素 (如:因呼吸道肿瘤或吸入异物而导致的呼吸道梗阻,吸入有毒烟雾、吸烟, 吸入硅石、煤粉等有害颗粒) 。3.另偶见累及

4、大气道的疾病,即: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常发生在哮喘病人身上,其是一种对曲霉菌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可引起痰栓阻塞呼吸道,导致 支气管扩张。最近研究显示,吸烟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是支扩的高危因素。三支气管扩张分型:根据病变严重程度的不同,支气管扩张分为三型:纺锤形(圆柱形)支, 最为常见,为轻度的发炎支气管使远端渐细的正常支气管形态被破坏;静脉曲 张形支扩,支气管壁呈串珠状,这是因为支气管扩张部与狭窄部混存的形态; 囊状支扩,以严重的、不可逆的周围支气管呈球囊状为特征,可伴有或无气液 平。四症状: 支气管扩张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原发症状常出现在幼儿或少 年时期,但病人多在 20 岁以后被确诊。症状在肺

5、部感染后呈逐渐加重,持续多 年。最典型的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咯血,反复发作的发烧与胸痛,伴有或 无肺炎、消瘦、贫血。多数病人表现是慢性咳嗽,咳痰,痰可呈白色、黄绿色,可伴有恶臭味或带 血,改变体位(如卧床、侧身等)时明显。咳痰量与病变累及范围和是否并发感染有关,通常是晨重暮轻,并常因脆化 的、多血管化的支气管壁损伤而伴有咯血,喀血可能是首发症状,甚至是唯一 的症状,有致命性。广泛支气管扩张的病人可出现喘鸣或气短,已发展成肺心病或呼衰的患者还 会出现易疲劳、倦怠、呼吸困难,这些症状在活动后更明显。90%的长期咳脓痰者患有支气管扩张,70%的支扩病人每天都会咳痰。支扩 患者在初期易于感染流感嗜血

6、菌,而继发感染通常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继之是 粘膜炎莫拉菌,最后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并发症: 肺内小气道的反复感染和炎症反应,可导致肺炎、瘢痕形成和 肺功能减退。严重的肺瘢痕化和肺功能减退最终导致右心衰竭,即所谓的肺心 病。形成肺进行性囊性纤维化的非常严重的支扩多见于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其损 害肺功能可致血氧含量降低和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此即所谓的呼吸功能衰竭。五诊断:医生会根据病人现在或过去的症状和表现考虑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听诊检查 常可闻及呼吸音异常,医生还会针对性地做一些检查以明确诊断、评估病变范 围和部位。胸部 X 线片示最常采用的检查,但偶尔胸片表现正常。目前,胸部高分辨 CT 已取代了传

7、统的支气管碘油造影术成为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金标准,CT 即可 明确诊断,又可判定病变部位、程度和范围。诊断支气管扩张后,还会做一些检查探究引起支气管扩张的病因,这些检查 包括: 1. 测定血中的某种蛋白含量 2. 检查是否有 HIV 感染或其他免疫功能障碍性疾 病 3. 测定汗液中的盐含量,其在囊性纤维化病人中表现异常 4. 鼻和支气管或 痰涂片和细菌培养 5. 若支气管扩张仅局限在一个区域,如一叶肺或一个肺段内, 就应行支气管镜检查以除外吸入性支气管异物或肿瘤 6. 其他关于粘膜纤毛结构 和功能损害的检查。7.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 8. 对有家族史、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幼儿囊性纤维化的病人表现时,

8、需作基因测 定,以排除肺囊性纤维化。六预防:尽早诊治易于导致支气管扩张的疾病,可防止其发展或减低其严重性。有超 过半数的支扩病人在儿童期即可准确诊断和积极治疗。但必须说明的是:一些 支气管扩张的病人是不可预防的。 1. 改善生活质量,良好的营养状况无疑可明显减少支气管扩张的发病率,故应 建立科学的饮食观(详见本站的关于饮食预防肿瘤的文章)和保持正常的体重 指数。2. 预防接种:儿童期接种麻疹、风疹、百日咳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肺炎 球菌疫苗。在儿童患有严重的麻疹、百日咳或其他肺部感染后,应立即拍胸片。3. 早期治疗:在肺部感染初期早期应用适当的抗菌素(即不可滥用,也不可不 用)有助于预防支扩

9、和减轻其发作的严重程度。 4. 治疗原发病:患有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者,适当应用激素和抗真菌药可减轻支气管损伤,预防支扩。对于免疫球蛋白缺乏综合症者,接受免疫球蛋白注 射可预防感染的反复发作。 5. 呼吸道保护:避免吸入有毒烟雾、有害粉尘、忌烟等,即可预防支扩又可减 轻其发作。尽管并没有证据证实吸烟可引起支扩,但很显然,吸烟会刺激病人 的支气管,加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适当采用有抗菌功效的洗手液洗手。6. 避免气管内误吸:要及时阻止儿童口含硬物,以免误吸入气管内造成继发性 支气管扩张。避免服用过量镇静剂、醉酒和使意识丧失或胃肠道反应的神经科 药物,还有,不要向鼻腔里滴注凡士林或矿物油,以防误吸到

10、肺内不能排出。7.保持呼吸道通畅,平时有痰尽量将痰液咳出,以减少感染;若发现咳嗽加剧, 痰量明显增多,提示合并有感染加重;亦有痰量虽不多,但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如发热、乏力、精神不振等,提示感染加重,引流不畅,应及时就诊。肺动脉栓塞健康宣教肺动脉栓塞(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肺动脉栓塞多发生在下肢或盆腔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上,急性肺栓塞病死率高达 20%30%,病死率位居第 3 位。 1.心理护理 肺栓塞多为发病较急,病情危重,伴有严重胸痛,呼吸困难及对环境陌生,病人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应主动关心、体贴病人,加强沟通,及时告知治疗目的及意

11、义、治疗后积极信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早日康复,但有部分轻症无临床症状病人及家属对肺栓塞的严重性缺乏足够认识,常常麻痹大意,疏忽治疗,造成严重后果,本组 60 例病人中有 5 例不配合治疗、检查而猝死。对此,要耐心向病人讲解该疾病相关知识,使病人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2. 休息指导 病人休息的房间应该舒适、安静,空气新鲜,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加重病情。急性期 2 周3 周应有效制动,绝对卧床休息并限制探视,尽量减少搬动和机体活动,病人一切生活由护士协助,包括饮食、洗漱、大小便、床上翻身均应在床上,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及下肢过度屈曲防止血栓脱落,再发生肺栓塞。饮食

12、指导 指导病人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饮食, 少食生、硬及含鸡骨、鱼刺等食物,以防损伤消化道黏膜,引起消化道出血。保证疾病恢复期的营养,如牛奶、鸡蛋、瘦肉等食物,避免食用含丰富维生素 K 的食物,如菠菜、甘蓝、肝等食物,特别是在华法林治疗期间,因维生素 K 摄入增加可减少华法林的作用,华法林作用是抑制 K 依赖性凝集因子的合成而引起。3. 溶栓、抗凝治疗期间的指导 溶栓、抗凝是治疗肺栓塞主要手段,出血是溶栓、抗凝治疗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告知病人及家属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指导及时发现出血倾向,及时报告,如大小便的颜色、有无皮下、牙龈、鼻腔出血,避免自伤性出血,指导病人用软

13、毛牙刷刷牙,禁止揉鼻,避免用力排便。告知用药前、中、后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以及凝血功能的目的和意义,并行心电监护,观察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定期复查动脉血气及心电图,注意胸痛有无减轻,如胸痛轻,能够耐受,可不处理;但对胸痛较重、影响呼吸的病人,应给予止痛处理,以免剧烈胸痛影响病人的呼吸运动,持续氧气吸入 2 L/min4 L/min,观察呼吸困难有无缓解。溶栓、抗凝治疗的病人应避免反复穿刺抽血,既增加病人痛苦又增加局部出血的并发症,可皮下留置管针,以便给药及反复采血检测,这样可避免病人痛苦和出血,腹部皮下注射速碧林注意吸气时注射,可减轻阻力,防止皮下出血,注射后压迫 5 min

14、10 min,并尽量避免肌肉注射。4. 溶栓治疗后的指导心理护理:溶栓后病人临床上自觉症状减轻,均有不同程度的想下床活动的愿望,这时病人应了解溶栓后仍需卧床休息,以免栓子脱落,造成再栓塞。有效制动:急性肺栓塞溶栓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松动,极易脱落,要绝对卧床 2 周,不能做双下肢用力的动作及做双下肢按摩。另外,要避免腹压增加的因素,如上呼吸道感染,要积极治疗,以免咳嗽时腹压增大,造成血栓脱落;吸烟者劝其戒烟;卧床期间所有的外出检查均要平车接送。做好皮肤护理:急性肺栓塞溶栓后,卧床时间较长,要注意病人皮肤保护,如床垫的软硬度要适中,保持皮肤干燥、床单平整。在护士的协助下,每 2 h3 h 翻身 1

15、 次。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破损。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消毒液擦地,每日 2 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特别是进行静脉穿刺时,避免发生静脉炎。5.出院指导 病人出院后要做到:定期随诊,按时服药,特别是抗凝剂的服用,一定要保证按医嘱服用;自我观察出血现象及注意早期出血症状,注意饮食,不可服用影响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强心剂等3;按照医嘱定期复查抗凝指标,了解并学会看抗凝指标化验单;平时生活中注意下肢的活动,有下肢静脉曲张者可穿弹力袜等,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液滞留,血栓复发;病情有变化时及时就医;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戒烟、禁酒,保持乐观情绪;积极治疗诱发疾病:慢性心肺疾病(如风湿性心脏

16、病、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下肢静脉病变(炎症、静脉曲张)、骨折等诱发病因。间质性肺炎的健康健康宣教:间质性肺炎是一种世界疑难疾病,目前缺乏肯定的或特异性的药物治疗,呈进行性加重的发展趋势,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最后常因呼吸衰 竭而死亡,预后极差,平均生存年限仅为 3-5 年。间质性肺炎患者早期必须通过合理正规以及适合自己的药物治疗以控制疾病的发展,但中医俗称“三分治、七分养”,虽然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但日 常生活调理亦极其重要,不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延缓及控制肺纤维 化的发展进程以提高生存率。1、首先,沟通最重要。要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加强知识的宣教,通过通俗 易懂的言语,很好的跟患者沟通,使患者能正确了解到关于自己疾病的危险因 素、发病机理以及康复治疗的意义,提高患者疾病的认知度,避免患者产生恐 惧心理,并告知患者家属多鼓励患者、理解患者,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呼吸功锻炼及运动指导。指导患者掌握正确呼吸功锻炼方法,争取做到 有氧锻炼,并循序渐进、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