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051068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朱元思书 吴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听写:缥碧 急湍 轩邈 泠泠 嘤嘤 鸢飞 戾天 窥谷 横柯 2、作者作品简介。 3、朗读或背诵。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全都一样的颜色表约数,相 当于“左右”独一无二,绝,极 (也可以翻译为“绝好” )(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二、分段学习并翻译赏析第一段第一段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一样的颜色。用在整数后,表约数,相当于“上下”,“左右”“来” 。独一无二,绝,“极”,可以翻译为“绝妙”乘着船随着江流飘荡完全消散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

2、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的小 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东时而西 。从富阳到桐庐的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译文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 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 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 飘飘荡荡,时而向东,时而向 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路 ,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1、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 色的特征?围绕哪两个字做文章?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全文都围绕着“奇”和“异”这 两个字在做文章。2.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语句是什么?它写 得好在哪里?“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写出了江流宛转,随山形而变,江上小舟,顺 流而下,随流飘荡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

3、醉于 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第一段:第一段:有写景,有叙事有写景,有叙事, ,有抒情。有抒情。写景:风烟俱净,写景:风烟俱净,天山一色。天山一色。叙事:从流飘荡,叙事: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任意东西。抒情:奇山异水,抒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青白色急流的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形容江水非常清澈。汹涌的波浪像奔驰的马甚于箭,比箭还快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 浪势若奔马。译文 水都是青绿色,千丈之深的 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 细小的石

4、子,直看下去,可以看 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 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巨浪像飞 奔的骏马。与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 同工之妙,突出了水流的湍急的语句是什么?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异水?用了什么方法?1、清澈2、湍急侧面描写 比喻水色水皆缥碧水深千丈见底水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夸张正面描写静( 详)动( 略)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

5、时见日。使人看了有寒意的 树,形容数密而绿 。这些山凭依(高峻的)的 地势,争着向上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互相和鸣鸢飞到天上。戾,至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 名利禄的心筹划。流连忘返;“ 反”同“返”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 柯,树木的枝干。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通“啭”,鸟鸣声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

6、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蝉不停的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静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译文 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 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高峻的地 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 伸得最远,笔直向上,直插云天,由此而形成无 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 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 谐。蝉鸣一声接一声不停地

7、叫着久久不止,猿不 停地啼着。那些为名利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 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息下来;那 些忙于处理世俗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 ,就回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 空,即使在白昼,林间仍显得像黄昏一样;在枝 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1.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 百成峰”写山,这样写好在哪里? 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 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 ,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 象。 2、怎样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 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可以 联系历史背景。背景资料:背景资料:

8、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紊乱。一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紊乱。一 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 隐居。吴均一生的仕途也不如意。隐居。吴均一生的仕途也不如意。梁武帝时,他因私撰梁武帝时,他因私撰 齐春秋齐春秋,武帝恶其实录,免其职。后来,他便到石门山,武帝恶其实录,免其职。后来,他便到石门山 中去隐居。中去隐居。这篇文章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字里这篇文章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字里 行间都流露出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中,向往美好大自然的志行间都流露出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中,向往美好大自然的志 趣;同时

9、,也含蓄地抒发了对世间追求利禄之徒的讽刺之趣;同时,也含蓄地抒发了对世间追求利禄之徒的讽刺之 意。意。怎样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 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那些极为攀高的人,看到那雄奇的山峰,就 会平息他那追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 那幽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表现了作者对利禄之徒的蔑视, 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 的高洁志趣。3.读第3段,思考: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奇 山?作者有什么感受?1、视觉2、听觉泠泠的泉声 嘤嘤成韵的鸟声 千转不绝的蝉声 百叫无绝的猿声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横柯上蔽 疏条交映找出二三段“

10、视觉”和“听觉”与朱元思书视 觉听 觉水皆缥碧 游鱼细石 高山寒树 横柯疏条泉水激石 好鸟相鸣蝉转不穷 猿叫无绝奇山异水三.小结课文分析与朱元思书一、富春江秀丽的自然景色: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总领全文) (总写)(分写)水之异二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清澈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流急(总写)(正面 静态 详侧面)(动态 略)(夸张、比喻、对偶)(夸张)山之奇三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泉水激石,好鸟相鸣 蝉鸣千转,猿则百叫(视觉)(听觉)色形声(拟人)(对偶)俯视仰视关于骈体文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简 称骈文。骈文是与散

11、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 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偶句),犹如两马并 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注重藻 饰和用典。由于骈文注重形式技巧,故内容的表达往住受到 束缚。吴均体:吴均的作品却能扬其长避其短,不堆砌辞藻, 基本不用典,自然流畅,清新高雅,形式精美而又内容充实 ,时人效之,号为“吴均体”。关于骈体文: 早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也称骈句 ,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 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 本文就是早期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 ,讲究对仗和声律。 “风烟”两句、“从流”两句、“急湍”两句、 “泉水”直至篇末都是骈句,其余都不是 。通假字词类 活

12、用一词一词 多义多义 古今 异义四、文言积累: 窥谷忘反 千转不穷“反”通“返”,返回 “转”通“啭”,鸟叫声1 风烟俱净(消净、消散,形容词作动词) 2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漂流,名词作动词) 3 皆生寒树(使人觉得有寒意,形容词作动词) 4 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名词作动词) 5 望峰息心(使-平息 动词使动用法)6 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动词作名词) 天下独绝(极 “绝妙”),百叫不绝(断绝 “ 停止”) 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在上面)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指一百)猿则百叫无绝(极言其多)一百许里(上下 左右 来/允许) 蝉则千转不穷(穷尽/贫穷) 经纶世务者(筹划/政治规划)五、成语积累:风烟俱净天下独绝急湍甚箭千百成峰千转不穷百叫无绝疏条交映(万籁俱寂)(绝代佳人)(甚嚣尘上)(峰回路转)(山穷水尽)(不绝于耳)(相映成趣) 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 备的状态。后来形容 消息普遍流传,议论 纷纷。现多指某种言 论十分嚣张。 作业: 1.古文特殊现象整理到预习本上并掌握(检查)2. 三背一默。(检查)3. 大本练习册。(检查)作业本同上学期一样。三背:课文 书下注释 翻译 一默写: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