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生平讲解词中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47076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迅生平讲解词中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鲁迅生平讲解词中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鲁迅生平讲解词中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鲁迅生平讲解词中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鲁迅生平讲解词中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迅生平讲解词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生平讲解词中(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鲁迅生平讲解词鲁迅生平讲解词各位朋友,欢迎您跟随我的解说,一起去追寻鲁迅的足迹。鲁迅的家乡绍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绍兴古名会稽,据史记记载,古代治水的大禹,曾会集诸候与此地。会稽为会集计议之意。这就是绍兴大禹陵。绍兴也是古越国所在地,这是绍兴龙山越王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艰苦复国的故事在这里广为流传。鲁迅的家在当时绍兴的都昌坊口。鲁迅出生在一个败落的读书人家庭。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曾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官至内阁中书。鲁迅的父亲周伯宜也是一个读书人,但在科举考试中很不如意,只考取过秀才.鲁迅的母亲鲁瑞,是个乡下人,虽然她没读过几天私塾,但她通过自修得到能看文学作品的程度。鲁老太太很少保守

2、,是个很有见识的人,一直得到周家子弟的敬重。1881 年 9 月 25 日,新台门周家诞生了一个男婴。家长给他起名“樟寿” ,字“豫才” ,后改名“树人” 。 “鲁迅”是 1918 年他创作狂人日记时使用的笔名。鲁迅七岁入周家自办的家塾读书,他最早学习的是启蒙鉴略 ,这是一本中国历史的简明读物。鲁迅自幼喜爱绘画, 老鼠娶亲图是幼年鲁迅很喜欢的一张年画。长辈曾赠送鲁迅一本通俗读物二十四孝图 ,成年后的鲁迅曾写散文二十四孝图 ,特别提到了他看过书后的反感。山海经曾被年幼的鲁迅视为“宝书” 。这本书收集了中国上古时代的地理历史神话传说。鲁迅的神话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很多小说取材于山海经中的神话。鲁

3、迅的祖母蒋氏,是一位很会讲故事的慈祥的老太太。每到夏夜,她总会在大桂树下给鲁迅讲故事,她讲的故事给了鲁迅很多的快乐。鲁迅小说故乡中国主人公闰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闰土的生活原型,就是鲁迅家中帮工章福庆之子运水。运水住在有碧绿西瓜地的杜浦村,鲁迅在自家的厨房中,第一次见到了运水,这就是雪地捕鸟的竹匾,养鸡的狗气杀。鲁迅家中的后园百草园,是鲁迅童年的乐园。高大的皂荚树,光滑的石井栏,碧绿的菜畦,短短的泥墙根都是鲁迅美好的回忆。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这里的一草一木,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三味书屋” ,是鲁迅 1217 岁时读书的地方。鲁迅的塾师寿镜吾,是一个“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鲁迅

4、对他十分敬重,他到南京求学以后,回乡时仍时时向老师求教。有一次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先生的批评,鲁迅就在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以自勉,以后再也没有迟到过。鲁迅的外祖母家安桥头村,曾是鲁迅十分向往的地方。在这里,鲁迅能够和许多农民的小伙伴相亲近,和他们一起钓鱼捉虾,与他们一起看社戏。赵庄临河空场、皇甫庄包公殿,2都是经常演社戏的地方。鲁迅在农村的经历为他的农村题材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生活、感情基础。鲁迅本来生活在一个小康之家,但在他 13 岁时,遭受了一场重大变故。鲁迅的祖父为替参加科举考试的儿子贿赂主考官,被清政府逮捕下狱,鲁迅作为家中长孙,被送到舅父家避难。此事刚有所缓和,鲁迅的父亲又病倒了。为

5、了给父亲治病,年幼的鲁迅,经常要从一倍高的当铺柜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药铺的柜台外买药。但是,由于庸医误诊,他的父亲还是病逝了。在家庭的变故中,鲁迅饱尝了世人甚至亲人的冷眼,深深体会到了社会的残酷。但鲁迅也曾说:“我很感谢我父亲的穷下来,使我因此明白了许多事情” 。他毅然选择了与科举不一样的正路,走异路,逃异地, “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鲁迅带上母亲为他筹备的 8 元钱川资,就到南京求学新学去了。鲁迅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他喜欢搜集和购买画册,描摹和观赏美术作品。 海上名人画谱、 古今名人画谱等四部书,就是他用压岁钱和零花钱购买的。鲁迅在“三味书屋”读的是四书 、 五经

6、 ,但他说:“孔孟的书我读的最早,最塾,然而倒似乎和我毫不相干” 。鲁迅与老师寿镜吾一样,有抄书的习惯,他曾手抄二树山人写梅歌 。因鲁迅喜欢梅花,堂权祖芹侯为他刻一方印章“只有梅花是知已” ,他还为鲁迅刻印“绿杉野屋”一方。后者是鲁迅自取的斋名。鲁迅读过许多野史、杂说,还关心故乡先贤的遗迹和著作。从广泛的涉猎中,鲁迅奠定了自己学识的初步基础。1898 年 5 月,鲁迅免费考入江南水师学堂。这个号称“水师”的学堂,却与水毫不相干,校内唯一的游泳池,由于淹死过一个学生而被填平了。上面还盖了一座关帝庙用以镇鬼。为了学到真正的知识,1898 年 10 月,鲁迅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读书。在

7、此期间,鲁迅曾到青龙山煤矿实习。在南京,鲁迅接触到了数学、化学、体操等等课程,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这些是鲁迅手抄的部分讲义。鲁迅在南京求学期间,读到了赫胥作的天演论 ,由严复译,鲁迅由此开始接触对他人生影响很深的进化论学说。1898 年,即鲁迅到南京求学的这一年,中国发生了戊戌变法,但仅仅108 天就以失败告终。1900 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清政府与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中国面临亡国的危险。这张揭露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时局图,清楚的昭示了中国已完全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那时的进步人士认为:“要救国,只有维新日本向西方学习卓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习。

8、”1902 年 1 月,鲁迅以第一等第三名的优异成绩从矿路学堂毕业,同年,鲁迅被公费派往日本留学。鲁迅那时曾刻“戎马书生”印一方,表达了他“投笔从戎” 、 “捐躯杀敌”的报国壮志。3初到日本,鲁迅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在弘文学院江南班,鲁迅第一个剪去了象征民族压迫的辫子,并照了这张“断发照” ,并在照片背面亲笔题写自题小像一首: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盘闇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鲁迅发自内心的誓言。身在异国的鲁迅,无法摆脱对祖国的深切怀念和忧思,决心为祖国流血牺牲,贡献生命。鲁迅后来曾重录此诗七次, “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他一生不变的追求。浙江潮是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编印的刊物,鲁

9、迅在浙江潮上发表了不少介绍外国文学和科学知识的论文。 说鈤即为鲁迅在浙江潮上发表的科学论文, “鈤”即是“镭” ,是中国最早介绍居里夫人即其镭的发现的论著之一。鲁迅称镭的发现是“辉新世纪之曙光,破旧学者之迷梦。 ”这是 1990 年新发现的鲁迅地质佚文手稿,这里提到的有关黄河起源的观点,在当时尚属首创。这两本书为鲁迅从日文转泽的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小说:月界旅行与地底旅行 。即从地球到月球和地心游记 。1904 年,鲁迅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学医有两个目的,一是他父亲就是被庸医治死的,他希望救治象他父亲一样被庸医治死的人;二是他觉得新的医学对日本明治维新有很大的帮助,他希望通过新医学

10、的运用传播,提高人们对维新的信仰。照片上为鲁迅曾住过的宫川宅和佐藤宅。照片上的先生是鲁迅在仙台的恩师藤野严九郎。鲁迅在他后来的作品中曾深情的写道:“在我认为我师中,藤野先生是最令我感动的一个” 。他的真挚友谊,给了鲁迅很多的温暖。鲁迅逝世五年以后,在日本朋友的帮助下,我们终于找到了藤野先生。他已是一个普通的乡间医生。他没有想到, “周君”后来竟成为伟大的文学家。鲁迅终其一生也没有再见老师一面。时值日俄战争,日、俄两国为争夺中国东北的土地,在中国土地上作战,一个中国人被当作俄国奸细让日本人杀害。而当时围观中国人的表情是麻木不仁的。独在异乡的鲁迅,在日本仙台看到了反映这件“时事”的幻灯片。这种把中

11、国人作为看客和示众材料的情景情景,令鲁迅深受刺激。他意识到,一个精神麻木的国民,体质即使如何健全,都不会起来反抗的。首先应该改变的是人民的精神。 “善于改变精神的要推文艺” 。鲁迅决定弃医从文,于是,他就到东京去开展文艺运动了。这是鲁迅在东京时期的老师章太炎,鲁迅曾听他讲授过文字学。1906 年夏,鲁迅奉母命回乡,与朱安女士成亲。鲁迅后来说:“这是我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有好好的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鲁迅结婚后几天就带他的二弟周作人返回东京。河南月刊是河南籍留日学生在东京所办的刊物。 ,鲁迅在河南月刊上发表了人之4历史 、 摩罗诗力说 、 科学史教篇和文化偏至论等文言论文。这些论

12、文后来收入鲁迅的杂文集坟 。这四位是鲁迅喜欢的四个作家:俄国作家果戈里,波兰作家显克微支,日本的作家夏目漱石和森鸥外。在夏目漱石曾住过的宅子里,鲁迅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 ,这是鲁迅的第一本翻译小说集,由银行家蒋抑卮资助出版。1909 年,鲁迅从日本回国。回国后,鲁迅在逝江两级师范学堂任化学、生理学教员,兼日本植物学教员翻译。1910 年 7 月,鲁迅回到绍兴,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生物教员。1912 年11 月,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政府教育部总长蔡元培邀请鲁迅到教育部任职,鲁迅应邀来到南京。1912 年 5 月,南京临时政府北迁,鲁迅随教育部来到北京。鲁迅在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二科

13、科长,主管博物馆、图书馆、文艺等方面的工作。这是鲁迅与同事合拟的“国徽图” ,和他亲笔撰写的“国徽图”说明书。这是鲁迅为北大设计的校徽图案,至今北京大学仍沿用这个标志作为北京大学的象征。1912 年 7 月,教育部决定在国子监设立历史博物馆。鲁迅等主持的筹备处设于国子监彝伦堂。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是我国第一座国立博物馆。鲁迅对京师图书馆的改组、迁徙、付出了大量劳动,新馆在鲁迅的努力下在方家胡同开馆,为今天国家图书馆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这是章太炎送给鲁迅的条幅,章太炎幽禁于北京期间,鲁迅多次前往探望,并劝止了章太炎一次怒而绝食的行动。这是鲁迅收藏的部分文物。鲁迅还做过大量整理古代文化遗产的工作。这是他

14、收集的部分砖刻、碑铭拓片,据统计,仅鲁迅籍校的古籍手稿就有近 800 种,6000 余张,这是鲁迅辑较的谢灵运集 ,鲁迅辑较的古籍仅出版的就有 8 种之多。俄国十月革命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 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新青年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刊物。做为重要撰稿人,鲁迅在该刊上发表作品 50 多篇,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照片上这六位先生是新青年杂志主编:其中,陈独秀、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胡适首倡白话文,钱玄同就是催促鲁迅创作狂人日记的老朋友。初到北京,鲁迅住在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绍兴会馆。在这里,鲁迅完成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18 年 5 月,

15、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上发表,这篇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篇小说” 。由此鲁迅一发而不可收,写作了大量形式全新、思想独特的作品,正是这些作品,使他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9 年,经过鲁迅多方奔走,购得新街口八道湾十一号宅,同年 11 月与用作人一家迁入。5在这里,鲁迅写作了一篇著名小说阿 Q 正传 , 阿 Q 正传已成为世界文学名著,一经发表,很快获得了崇高的国际声誉。 阿 Q 正传已被译为英、法、俄等多种语言。这是阿Q 正传的英、法、俄、日译本,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把阿 Q 正传推荐给法国欧罗巴杂志时说:“这部讽刺写实作品是世界的。 阿 Q 正传 是高超的,艺术的作品。

16、 ” 。1923 年 9 月,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呐喊出版,其中,共收录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 、 阿 Q 正传 、 故乡等小说共 15 篇。1923 年 8 月,鲁迅与周作人失和,租居砖塔胡同 61 号,后又迁至阜城门内西三条 21 号,后辟为我馆的鲁迅故居,是鲁迅在北京的最后一处寓所。1924 至 1925 年,鲁迅创作的祝福等 11 篇小说,收入他的第二本小说集彷徨 ,它集中反映了鲁迅这个时期的心情。这是彷徨的封面,由鲁迅的学生陶元庆设计,鲁迅赞赏的认为:“实在非常有力,看了使人感动。 ”鲁迅从 1920 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八所大、中学校兼课,主要讲授中国小说史。其讲义中国小说史略后结集出版,结束了“中国小说历来无史”的局面。鲁迅以渊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