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46722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研究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重要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因而实践有效性是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根本指标。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重视实践主体因素、建立实践过程合力机制、加快理论成果向实践效果转化,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的现实对策。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以社会中的人为生成者和被生成者,本质属于人类教育实践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开始步入重视提升有效性的科学发展之路。将实践性与有效性有机结合的实践有效性机制,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提

2、升和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科学体系。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内涵实践性是人类活动的根本特性。有效性,即效度(validity) 。实践有效性又可称为实践效度,是指人类活动的实践效果程度,可以用质化或量化指标来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即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取得的实践效果程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机制,涵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活动的实践效度,具体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效果程度;辅导员工作的实践效果程度;学生日常品德修养的实践效果程度;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效果程度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多要素性,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机制的高度综合性。二、高

3、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研究的必然性分析完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评价应包含实践有效性评价和理论成果水平评价两个方面,但应以实践有效性评价为主。原因如下:1.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本质来看。目的性、实践性和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特性,其中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种活动方式, “物质生产是人和动物区别的基础,但精神生产是人的真正生产,是人和动物的最后的最高的区别。 ”显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活动,以受教育者的意识领悟和精神生成为实践的最终结果。对于这种精神生产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实践有效性机

4、制无疑是符合其本质要求的评价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本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探索出的教育规律等理论成果,始终为实现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而服务。2.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对象来看。现实的具体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对象,实践是人的本质实现的根本途径。实践活动内在地参与了人的生成。个人的一切生产生活技能均由社会实践而来,在人类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主体通过教育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教育对象经由教育活动而实现自身发展,教育主体和对象都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论证和发展了自己的实践本质,提升了自身的精神生产实践能力。因而,从实践效果而非理论效果出发来考量人类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是符合马

5、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的必然选择。3.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来看。适应超越规律本质要求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性评价。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指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必须适应并超越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现状的规律,简称“适应超越规律” 。教育者必须遵循适应超越规律的要求,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大量的认识和交往实践活动去认知和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现状,继而通过细致耐心的教育改造实践活动去超越受教育者的现有思想品质层次。因而,适应超越规律本质要求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性评价。认识和交往实践活动与教育改造实践活动的效果,决定着适应超越规律的实现程度。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现状1.高校思想政治教

6、育的实践有效性走上了可持续提升之路。近年来,在中宣部、教育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策方针指引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已经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人为本,重视教育对象的发展需要与个性特质,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与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界的共识理念。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有了明显和可持续的提升。2011 年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的第二十年,教育部对全国 140 所高校进行的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向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认同;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爱国主义持续高涨;道德素质明显提升,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85.9%的学生表示参加过

7、志愿服务活动。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状况整体呈现积极、健康、向上态势。但是,新世纪新形势下,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面临的一些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主要表现为:第一,大学生政治素养教育的实践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尚不丰富,理论思维不够成熟,因而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有待进一步加强。调查表明,大学生中有 14.8%的人几乎每天了解时事新闻,24.8%的人每周了解时事新闻,56.3%的人偶尔了解时事新闻,4.2%的人不了解时事新闻。在问及“你是否

8、喜欢参加各种类型的选举活动”时,只有 28.6%的大学生选择“比较喜欢” 。第二,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有效性仍显不足。受到诸多因素以及大学生以往已有的观念认识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效果仍不显著,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矛盾性日益凸显。他们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实践中却又不完全反对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价值取向。第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有效性亟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较强专业性的教育工作,其有效开展必须依靠具备过硬素质的心理学专门人才。但在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量由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来担当,从而使其专业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同时,多数学校并未建立起健全的心理健

9、康教育的常规机制,将心理健康工作定位于少数问题学生的疏导层次,导致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预防性及普遍性教育功能。2011 年 5 月,由近万名大学生参与投票,中国大学生网发布了2010-2011 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调查显示,仅有 2%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没有心理困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的思考1.确立以实践有效性为导向的高校思政教育的系统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求实务实的工作态度,任何华而不实和不切实际的做法都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要求教育者必须踏踏实实地

10、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社会发展的现实中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问题,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基本规律。 (2)个性与个案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密不可分。提高针对性,就是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因人施教,同时还要求教育者因事、因情况施教,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找到解决个体问题的特殊规律。 (3)辩证与发展原则。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要求教育者正确认识教育对象发展中的个性特质,以辩证与发展眼光来看待教育对象,对问题学生不丧失信心,对优秀学生不掉以轻心,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长期可持续的效果。特别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个人观及心理教育等方面,要密切关注大学生观念与心理的

11、发展变化,及时改变教育方法或制订新的教育方案。 (4)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教育对象的内在素质得到提升,这就需要对教育对象的内心潜质进行了解和改造。培养健康的心理与形成先进的思想和优秀的品德是同一德育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和加强心理学知识积累,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以学生的心为先导,达到和谐共进的教育境界。2.重视实践主体因素,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的关键。人是教育活动的最主要因素。 “教育双主体论”主张,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均是教育活动的实践主体。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在同一时间、空间以及同一情境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处于一

12、个统一体中。因而实践主体因素包含教师主体因素、学生主体因素及主体间质因素。教师主体因素,主要应从教师主体特性开发的角度考量,充分研究和挖掘思政教师的主体特质,积极鼓励教师自觉自主发展教育主体特性,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因而要进一步重视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素质硬、道德品质高、业务素质精、综合能力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学生主体因素,应从大学生主体积极性开发的角度考量,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潜在与内在主观能动性,并要善于营造和收集各种有利的文化和环境因素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以深化学生的主体体验。

13、同时要加强双主体间质因素建设,为师生的有效沟通广开渠道,提倡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与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为实现双主体之间的高效沟通扫清障碍。3.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现实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内容繁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队伍、党团组织以及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密切合作。实践中各方力量仍然未能有效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不足,工作方式与形式单调,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实效提升受限。建立高校思政教育合力机制,定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综合会议,制定部门沟通制度,形成协同工作局面,可以有效整合各方力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效果。4.促进

14、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果向实践效果的转化,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有效性的推动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转化,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回到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同时也是接受实践检验、修正和进一步丰富发展的过程。运用教学理论传授、教学实验法、教学模式与行为研究等方法,可以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果向实践效果的转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总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的研究,还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本质,并给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有效性的丰富实践经验,有助于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的。与此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因而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在教育实践中的科学与协同发展。参考文献1景中强.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廖志成.和谐社会视野下加强大学生政治责任感培养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3).3 (英)卡尔.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原理m.郭元祥,沈剑平,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