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123doc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45649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12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项目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12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项目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12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项目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12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项目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12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12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急性职业中毒应急预案.123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项目急性职业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工程名称:工程名称: 反渗透膜生产车间反渗透膜生产车间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 北京韩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韩建集团有限公司 编编 制制 人:人: 编制日期:编制日期: 20122012 年年 月月 日日 审审 核核 人:人: 审核日期:审核日期: 20122012 年年 月月 日日 2目目 录录一、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2 2二、二、 组织机构组织机构.2 2三三、 工作职责工作职责.2 2四四、 应急处置工作程序应急处置工作程序.3 3五五、 食物中毒事件的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预防。.5

2、 5(一)常见的食物中毒(一)常见的食物中毒 .5 51.1.豆角中毒豆角中毒 .5 52.2.发芽土豆中毒发芽土豆中毒 .5 53.3.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中毒 .6 64.4.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6 65.5.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 .7 76.6.河豚鱼中毒河豚鱼中毒 .7 77.7.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8 88.8.黄曲霉素中毒黄曲霉素中毒 .8 8(二)预防措施(二)预防措施 .9 93编制目的: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根据公司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设定于职工食物中毒后的紧急处置,要求相关部门在一

3、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要沉着对应,要在保护自身的前提下,协助防疫部门做好查清毒源工作,防止二次中毒污染,同时要求稳定职工情绪,保障收费秩序的正常运行。一、组织机构1、食物中毒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组长: 杨冬生 副组长:朱军振 吉辉 通讯联络组:金玉保 王贵军 救护组:李洪忠、刘文树、肖巧志 张玉 陈友 贾广金4组长: 杨冬生副组长:朱军振副组长:吉辉金 玉 保联 络 组王 贵 军联 络 组刘 文 树救 护 组肖 巧 志救 护 组肖 巧 志救 护 组贾 广 金 救 护 组李 洪 忠 救 护 组张 玉 救 护 组陈 友 救 护 组二、工作职责A、组长职责:(1)负责应急救援人员的分工与调配。(2)调查

4、发病原因、落实发病人数。(3)根据中毒情况,向公司领导和主管部门报告。(4)向所在地区卫生防疫部门报告。B、副组长职责:(1)在组长出差或外出期间,履行组长职责。(2)密切配合组长工作,抓好落实分管工作。5C、通讯联络组职责:1、负责与各级领导和地区防疫部门的联系。2、保持通讯系统通畅,做好通讯记录。3、拨叫急救中心电话。D、防护救护组职责:1、负责现场救护。2、落实发病人数。3、保护现场。三、应急处置工作程序(一)报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在场人员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通知安保部门、食堂部门负责人 。医院急救: 120办公室:15110125732 食堂负责人:张凤喜 值班电话:13661302

5、938 (1)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2)救护指挥立即召集抢救小组,进入应急状态。(3)判明中毒性质,采取相应排毒救治措施。(4)如果需要将患者送医院救治,联络组与医院取得联系。(5)使用适宜的运输设备(含医院救护车)尽快将患者送至医院。6(6)对现场进行必要的、可行的保护。4、联系小组电话:组长:杨冬生 13810059103副组长:朱军振 13716611032 吉辉 15210531187通讯联络组:金玉保 13810622521 王贵军 13522335922救护组:刘文树 13126983457 肖巧志 13501030401贾广金 15210419533 李洪忠 136710349

6、51 张玉 13810405146陈友 15910325190四、食物中毒事件的预防四、食物中毒事件的预防 (一)常见的食物中毒(一)常见的食物中毒71.1.豆角中毒豆角中毒1、中毒原因:豆角品种很多,豆角引起中毒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豆角中所含的皂素和血球凝集素引起的。2、中毒表现:潜伏期为数十分钟至五小时。主要为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呕吐为主,并伴有头晕、头痛、出冷汗,有的四肢麻木,胃部有烧灼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为数小时或 1-2 天。3、预防措施:豆角开水消毒并烧熟煮透。2.2.发芽土豆中毒发芽土豆中毒1、中毒原因:土豆中含有一种生物碱,叫龙葵素。正常土豆中龙葵素的含量较

7、少,为 2-10 毫克%。当土豆发芽后皮肉变绿,龙葵素含量增高。人一次食用 0.20.4 克可发生中毒。2、中毒表现:一般在进食后十分钟至数小时出现症状,胃部灼痛,舌、咽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中毒者体温升高,头痛,昏迷,出汗,心悸。儿童常引起抽风、昏迷。3、预防措施:土豆应贮存在低温、通风、无直射阳光的地方,防止生芽变绿。生芽过多或皮肉大部分变黑、变绿时不得食用。发芽很少的土豆,应彻底挖去芽和芽眼周围的肉。因龙葵素溶于水,可侵入水中泡半小时左右。83.3.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中毒1、中毒原因:亚硝酸盐可使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因而出现青紫和组织缺

8、氧现象。2、中毒表现:潜伏期 30 分钟-3 小时,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青紫,呼吸困难,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有的昏迷,抽搐,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3、预防措施:不吃腐烂变质蔬菜。加强宣传、不要误食亚硝酸盐。4.4.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1、病原菌:沙门氏菌属是很大的一组细菌,其中最常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有鼠伤寒,猪霍乱,肠炎沙门氏菌,付伤寒甲、乙等。这种细菌在外环境中的生活力较强。在水、牛乳及肉类食品中能生存几个月,其繁殖的最适温度为 37。乳与乳制品中的沙门氏菌经巴氏消毒或煮沸后迅速死亡。2、中毒食物和污染源: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多由动物性食品,特别是肉

9、类引起(如病死牲畜肉、熟肉制品),也可由家禽、蛋类、奶类食品引起。3、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潜伏期一般 12-24 小时,短的数小时;长则 2-3 天。前驱症状有恶心,头痛,全身乏力和发冷等。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腹痛,粪便为黄绿色水样便,有时带脓血和粘液。9一般发热 38-40。重病人出现寒战,惊厥,抽搐和昏迷。病程为 3-7 天,一般预后良好。但是,老人,儿童和体弱者如不及时进行急救处理也可导致死亡。4、 预防措施:防止食品被沙门氏菌污染;控制食品中沙门氏菌的繁殖;彻底杀死沙门氏菌。5.5.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含组胺高的鱼类主要是青皮红肉的海产鱼类。如鲐鱼、青鱼、沙丁

10、鱼、秋刀鱼等。(1)、中毒原因:这类鱼含有较高量的组氨酸,经有些细菌作用,在适宜的条件下鱼肉中的组氨酸经脱羧酶作用产生组胺和类组胺物质-秋刀鱼素。(2)、中毒表现:组胺中毒与人的过敏体质有关。中毒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扩张。潜伏期为数分钟至数小时,特点是发病快,症状轻,恢复快,少有死亡。主要症状为皮肤潮红,结膜充血,似醉酒样,头晕,剧烈头痛,心悸,有时出现荨麻疹。一般体温不高,多于 1-2 日内恢复。(3)、预防措施:加强鱼类食品卫生管理;过敏体质的人不能食用;对容易产生大量组胺的鲐鱼去毒。106.6.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变形杆菌食物中毒1、病原菌:变形杆菌属包括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莫根

11、变形杆菌、雷极氏变形杆菌四群。变形杆菌为腐物寄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粪便、食品等均可检出该菌。人和动物的带菌率可高达 10%左右,肠道病患者的带菌率较健康人更高,为 13.3-52%。2、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与动物性食品有关。特别是熟肉制品和凉拌菜等。也有病死家畜肉等。3、食品被污染和中毒发生的原因:在烹调制作食品过程中,处理生、熟食品的工具、容器未严格分开使用,使制成的熟食品受到重复污染。或者操作人员(不讲究卫生)通过手污染熟食品,受污染的熟食品在较高的温度下存放较长时间,细菌大量繁殖,食用前不再回锅加热或加热不彻底,食后引起中毒。4、中毒表现:潜伏期一般为 12-16 小时,短者 1-3

12、 小时,长者 60小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头晕、头痛、全身无力。重者有脱水、酸中毒、血压下降、惊厥、昏迷、腹痛剧烈,多呈脐周围部的剧烈绞痛或刀割样疼痛,腹泻多为水样便,一日数次至 10余次。体温一般在 38-39。发病率的高低随着食品污染程度和进食者健康状况而有所不同,一般为 50-80%。病程比较短,一般 1-3 天,多数 24 小时内恢复。5、预防措施:防止食品被变形杆菌污染;控制食品中变形杆菌的繁殖;彻底杀死变形杆菌。117.7.黄曲霉素中毒黄曲霉素中毒黄曲霉素为分子真菌毒素。我国规定大米、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允许量标准为 10ug/Kg,其他粮食、豆类及发酵食品为 5ug/Kg。婴儿代乳食品不得检出。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品、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量标准为 15ng/kg。3050ua/kg 为低毒,50100ug/kg 为中毒,1001000ug/kg 为高毒,1000ug/kg 以上为极毒。,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 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