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6041741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新民市周坨子镇打造“幸福周坨子”的调查与思考【摘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建设幸福农村,实施民生工程,是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举措。创新社会管理,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是加强社会建设、不断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两者不仅在价值取向、基本要求、实现

2、目标上高度一致,而且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关键词】创新社会管理 民生工程 幸福感 思考幸福感是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如今已成为周坨子镇百姓内心的真实感受。周坨子镇党委、政府按照“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和部署,把幸福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坚持用发展创造幸福、用幸福评估发展,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当年的贫困之乡在短短三年时间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和脱胎换骨的变化,走到了推进幸福建设的前沿,成为辽沈地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典型,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2一、幸福源于欣欣向荣的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离不开产业发展、产业富民的有力支

3、撑。加快主导产业发展步伐,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几年来,周坨子镇把设施农业作为自己的主导产业,使设施农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规模化逐步向标准化、示范化、品牌化、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成就了当地农民的致富梦想。周坨子的设施农业发展之路是一条打破传统,披荆斩棘的艰辛探索之路。一是勇于革新。往日的周坨子,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百姓只能靠天吃饭,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2008 年,在徐占海书记的带领下,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开始打破常规,探索农业发展的新思路。他们通过走访农户、调查研究、参观考察、科学论证达成这样的共识:发展以棚菜生产为主导的设施农业是周坨子地区改变落后面貌,实现产业富民的必由之路。传统

4、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革新之举打开了周坨子快速发展的序幕。二是苦干实干。实践出生产力,周坨子的产业发展离不开苦干实干的抓实力度。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无私忘我,与群众并肩作战,使设施农业发展不断掀起新的高潮。2008 年,韩坨子村占地 1400 亩的 106 个暖棚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拔地而起,奏响了设施农业发展的凯歌。随后的两年半时间里镇党委提出的“用三年时间发展暖棚 3 万亩,寒富苹果和葡萄 2 万亩,冷棚 1 万亩”的“321”工程发展目标提前实现,使设施农业真正地成为了周坨子镇的支柱产业。2011 年当地农民人均收入 13500 元,仅棚菜一项人均增收9200 元。昔日的穷乡僻

5、壤如今已是另一番别有洞天的风景。三是创新转型。规模有了,设施农业还面临着农民经营水平不高,产品没有形成品牌化、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周坨子镇党委、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3势,坚持“抓调整上规模、抓管理上档次、抓培训上水平、抓服务出效益、抓常规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同时,以科闻有机示范园的有机产品为龙头,进一步加强产品、技术的创新,打造周坨子镇“绿色、无公害、有机”的瓜果菜品牌。同时发展了大量农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他们连结农业生产和市场流通的桥梁作用,使得产品和市场得以有效衔接。四是超前谋划。无远虑,必有近忧。2012 年,周坨子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

6、初步构想。示范园区将重点发展高效种植业、休闲观光农业等主导产业,突出体现精品生产、示范推广、生态保护、就业增收、休闲观光和统筹发展等六大功能,经过 3-4 年建设,将形成“四区一带”的农业空间布局,改变农业功能单一的现状,形成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等多功能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这必将为幸福周坨子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二、幸福源于百姓至上的民生关怀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民生关怀,日益成为一座桥梁,一条纽带,使政府和百姓融为一体。几年来,周坨子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民生工程, 时刻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最高褒奖,殚精竭虑,倾情尽力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绘制了一幅绚烂瑰丽的民

7、生蓝图。一是便利的服务平台。周坨子镇于 2008 年组建了政务服务中心,目前已经构筑了覆盖全镇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全镇现设有 9 个便民服务站、41 个便民服务点,四年累计为群众代办事项 2 万余件,受理农技咨询 2000 余人次,提供有价值的科技信息 3000 余项。同时,镇政府还购进了一台面包车,作为4“便民服务 110 直通车” ,为不便到镇里办事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开通“公用邮箱一点通” ,群众可以随时上网查询政策法规、学习农技知识、提出解决问题建议。三级便民服务网络的建立,使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工作进一步具体化、常态化,为全镇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周到细致的服务。二是多样的扶贫

8、方式。周坨子镇坚持“输血式”和“造血式”扶贫相结合,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和困难户“一对一”地结对子,经常深入到帮扶对象家中,共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 600 多件,送去钱物总计 50 多万元。为使帮扶工作更加到位,镇党委组织广大党员向困难群众发放“干群连心卡” ,把政府各服务窗口的部门职责、负责人姓名和联系电话印到卡片上,群众有困难可以直接电话求助。在扶贫帮困工作中,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干群联系户”活动,帮助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的贫困户筹集生产资金,实施“造血式”帮扶,现已帮助 62 户贫困户筹措资金 20 万元、协调贷款 30 多万元。三是多彩的乡村文化。周坨子镇十分注重开展群众喜

9、闻乐见、便于参与的文体活动。几年来, “七一”党建大会、国庆秧歌大赛、新春联欢会已成为全镇不成文的“规定动作” 。镇里的促和谐文艺宣传队、秧歌队、 宣传简报 、宣传文化长廊等无不彰显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百姓因此有了更加充实的精神家园,社会也更加和谐稳定。四是优良的村屯环境。村容村貌的改观直接影响着百姓的生产生活,村民的经济条件好了,自然会追求居住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自 2008 年以来,周坨子投资 2000 余万元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 3000 万元改造新彰公路和 42 条100 公里的村级公路,极大地改善了全镇的农业生产条件和交通环境。在全镇范围实施“硬化、美化、亮化、净化、绿化”工程打造优质

10、的人居环境,开展5“生态优美镇”创建活动,通过广播、宣传栏、标语、发放环境保护小卡片等多种形式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2011 年,周坨子镇作为新民市河西地区验收路线之一,顺利通过了国家环保部生态市技术检查评估验收。同时,镇政府结合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了大坨子村整体改造项目,计划投资 1.6 亿元将大坨子村整体搬迁到周坨子村,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切实让百姓真正体会到“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生活”的深刻变化。三、幸福源于卓有成效的基层党建基层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在凝聚力量、化解矛盾、实现社会长治久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周坨子镇紧紧围绕全镇发展稳定大局,抓基层、打基础,

11、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确保了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一是过硬的领导干部队伍。镇党委领导班子通过推行“四个一线工作法”(开展工作到一线、征求意见到一线、解决困难到一线、组织活动到一线)不断加强同广大群众的血肉联系。镇党委坚持对村党组织实行“双向承诺、双向监督、双述双评”管理制度,奖罚分明地把村干部工资和工作业绩挂钩,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造就了一批素质过硬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二是一流的农村党员队伍。广大农村党员是新农村建设的先锋队。周坨子镇通过开展以“读一本好书、学

12、一门技术、包一户贫困户”的“三个一”活动、记民情日记 ,组织开展党员“六争六创” 、星级比赛、 “三看三找三比”等一系列载体活动,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基层党员干部。同时,着眼于长远,做好6发展党员和后备干部工作,保持了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三是创新的基层组织模式。周坨子镇充分发挥党员在不同产业中的示范领导作用,构建了“支部+产业基地” 、 “支部+协会” 、 “支部+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模式,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目前全镇在农业产业基地、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建立党组织 6 个,真正做到了“产业发展到哪里,党支部就建设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哪里” 。五是风清气正的廉政勤政环境。在徐占

13、海书记“廉政向我看,勤政跟我干”豪迈誓言的带动下,周坨子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各项工作置于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对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坚持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开展经常性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通过组织学习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党委书记讲廉政党课 、拍摄廉政教育情景剧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奏响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强音。四、幸福源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百姓眼里,平安是最大的幸福。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既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必要条件。周坨子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稳定环境方面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其工作特点,即 “全” 、

14、“细” 、“多” 、 “动” 。所谓所谓“全全” ,就是覆盖全面的五级工作网络。,就是覆盖全面的五级工作网络。成立了“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 ,下设社会服务中心和社会管理中心。各村成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站” ,各自然屯组建了“社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公共事业管理员”三只队伍,设置“中心户”和“信息员” ,从而形成了 “镇、村、屯、组、中心户”五级工作网络,确保社会管理服务的全覆盖。中心成立至今,共处理各类矛盾纠纷 275 起,排查隐患 11 起,成功调整人民内部矛盾73 例,移送梁山法庭 1 例,开展环境整治 4 次,消防出警 18 次,信息员上报有价值的信息 300 余条。所

15、谓所谓“细细” ,就是细致规范的管理机制。,就是细致规范的管理机制。镇党委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工作制度、激励制度、监督制度、考核制度四项细致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要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天轮流带班,中心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开展一次督查督办,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对各村服务点、信息员进行考核评比,开展“争豆比赛” ,年终根据累计得豆数作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分为五个级别,最终以得星数表示工作级别,星数越多,级别越高。并对工作中连续5 年以上获得三星以上的代理员和信息员,积极研究探索 60 周岁以后发放生活补贴的奖励政策,以此激发村、组干部及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具有周坨子特色的激励机制。所谓所谓“多多”

16、 ,就是多元化的管理主体。,就是多元化的管理主体。周坨子镇党委、政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高度重视聚集各方力量,组建了由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党员、退休老支书等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员成为成员的平安协会,各村由本村的辈分老、威望高、群众关系好、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员组成了说和团和调节组,义务调节民间纠纷和邻里矛盾,并由退伍复员军人、民兵骨干组成了治安巡逻队,负责辖区内的治安巡逻。特别是用多年老访户加多年老支书这一搭配,可谓独具匠心,堪称高招。通过放手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建设的主体,构建了“政府、社会组织、基层群众”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所谓所谓“动动” ,就是动态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就是动态化的信息管理方式。镇党委、政府按照“打防并举、预防为主”的工作思路,建立起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成立了消防巡逻队,在全镇的主要街道安装电子摄像头,建立电子信息数据库并为每户建立家庭档案,通过及时上报更新矛盾纠纷、生老病死、突发事件等数据,实现了管理信息动态化。遇到突发性紧急事件,信息员第一8时间报告,便于中心采取应对措施。利用腾讯 Q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