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技术与进展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6035840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生物技术与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现代生物技术与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现代生物技术与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现代生物技术与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现代生物技术与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生物技术与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生物技术与进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 现代生物技术与进展能力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1.在形成卵细胞的减数分裂中,细胞质遗传物质的分配特点是 有规律分配 随机分配 均等分配 不均等分配A.B.C.D. 解析:由于在减数分裂中细胞质分配的不均等性,使细胞质基因的分配是随机的,是 不均等的分配。 答案:C 2.(2004 年广州综合测试题)有三个盛放葡萄糖液的密封瓶,已知一瓶混有酵母菌, 一瓶混有乳酸菌,一瓶只有葡萄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气泡的瓶子肯定混有酵母菌B.发热的瓶子肯定混有乳酸菌 C.只盛放葡萄糖液的瓶子能量会增加D.混有乳酸菌的瓶子物质种类会减少 解析:发热

2、的瓶子不一定混乳酸菌,当有酵母菌存在时发酵过程中也放出热量,只盛 葡萄糖液的瓶子能量不会发生变化,混有乳酸菌的瓶子物质种类会增加。 答案:A 3.(2003 年新课程理综高考题,6)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目前 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 量水平。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A.有丝分裂B.分化C.减数分裂D.全能性 解析: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培养一段时间后,脱分化,通过细胞分裂, 形成愈伤组织;脱分化的愈伤组织继续培养,又可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再分化形成 的试管苗,移栽到地里,可以发育成完

3、整的植物体。由愈伤组织发育为完整的植物体体现 了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是无性繁殖的过程,不涉及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 生物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的一种分裂方式。本题解决的关键是要了解植物的组织培养 过程。 答案:C 4.(2004 年广东模拟题)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A.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B.将成熟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 C.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 D.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适宜的温度等外界条件 解析:植物细胞只有脱离了植物体,在一定的外部因素作用下,经过细胞分裂形成愈 伤组织,才能表现出全能性,由愈伤组织细胞发育、分化出新的植物体。 答案:D 5.(2

4、004 年广州综合测试题)下列哪些技术或过程与试管婴儿的形成有关 体外培养 人工授精 胚胎移植 正常妊娠A.B.C.D. 解析:科学家们把卵细胞从母体内取出,在试管内与人工采集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 成胚胎,把胚胎植入母体子宫内,孕育成婴儿产出,这便是试管婴儿,所以试管婴儿的形 成包括。 答案:D 6.(2003 年上海高考题,1) “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基因测序工作是指测定A.DNA 的碱基对顺序B. mRNA 的碱基排列顺序 C.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D.DNA 的基因排列顺序 解析:人类的基因组是指人体 DNA 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人类基因组计划就 是分析测定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

5、因核苷酸在组成上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碱基不 同,因此测定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实质上是测定 DNA 碱基的序列。 答案:A 7.甲性状和乙性状为细胞质遗传。下列四种组合中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甲乙F1呈甲性状 甲乙F1呈乙性状 乙甲F1呈甲性 状 乙甲F1呈乙性状A.B.C.D. 解析:细胞质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即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子一代均表现母本性状。 答案:C 8.(2004 年天津模拟测试题)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基因工程操作中为了获得重组质粒,必须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露出的黏性末 端可以不相同 B.若要生产转基因抗病水稻,可将目的基因先导入到大肠杆菌中,再转

6、入水稻细胞中 C.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的新品种一定不是单倍体 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具有缺陷的体细胞进行全面修复 解析: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出的黏性末端肯定相同,生产转基因抗病水稻是直接 将目的基因导入水稻细胞中。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 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答案:C 9.(2003 年新课程理综高考题,7)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 因的做法正确的是 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将编码毒素蛋白的 DNA 序列,注射到棉受精卵 中 将编码毒素蛋白的 DNA 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的体细胞, 再进行组

7、织培养 将编码毒素蛋白的 DNA 序列,与细菌质粒重组,注射到棉的子房并 进入受精卵A.B.C.D. 解析:基因工程一般要经历四个步骤: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 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所以在导入目的基因前,首先要获得目的 基因即本题中的编码毒素蛋白质的 DNA 序列,然后要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即与细菌 质粒重组。完成上述两步以后才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即棉的体细胞或受精卵,目的基 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可随受体细胞的繁殖而复制,所以上述操作是正确的。将毒素 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没有获得目的基因,将编码毒素蛋白的 DNA 序列,注射到棉 受精卵中没有将目的基因

8、与受体细胞结合,所以是错误的操作。 答案:C 10.(2004 年黄冈调研题)在用酵母菌进行家庭酿酒的过程中,从密闭的发酵罐中检测 到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 163,图中 P、Q、R 三曲线依次代表物 质 浓 度酿酒时间P QRO图 163A.CO2,C2H5OH,O2B. CO2,O2,C2H5OH C. C2H5OH,O2,CO2D. C2H5OH,CO2,O2 解析:在发酵过程中,先通入氧气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进行繁殖,当菌量达到一定 程度后,不再通入氧气,开始发酵二氧化碳和酒精,浓度越来越大,所以选 A。 答案:A 11.(2004 年徐州第三次质检题)在下列基因操作的四个基本步

9、骤中,不需要进行碱基 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B.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解析:用人工方法使体外重组的 DNA 分子转移到受体细胞,主要是借助于幼苗或病 毒侵染细胞的途径。在此过程中不需要碱基互补配对。 答案:B 12.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A.产生新的细胞壁B.细胞膜发生融合 C.细胞质发生融合D.细胞核发生融合 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完成,首先把来自两个植物的细胞融合为一个杂种细胞,然 后把这个杂种细胞培养成一个新的植物体。而题目中所指的是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细胞 融合开始于脱去细胞壁,结束于杂种细胞的形成,杂种细胞的形

10、成在细胞壁形成之后。 答案:A 13.动物细胞融合的目的中最重要的是 A.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B.制备单克隆抗体 C.培养新物种D.生产杂种细胞 解析:动物细胞融合主要是为了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以培育新品种,而最重要的还 是来制备单克隆抗体。 答案:B 14.紫罗兰的胚表皮颜色有黄色和深蓝色之分。将胚表皮为黄色的紫罗兰花粉授到胚表 皮为深蓝色的紫罗兰雌蕊上,所得后代的胚表皮为深蓝色;将胚表皮为深蓝色的紫罗兰花 粉授到胚表皮为黄色的紫罗兰雌蕊上,所得后代的胚表皮为黄色。紫罗兰的胚表皮颜色的 遗传属于 A.显性遗传B.伴性遗传 C.细胞质遗传D.随机遗传 解析:可根据细胞质遗传区别于细胞核遗传的特点

11、。F1总表现出母本性状,所以紫罗 兰的胚表皮颜色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 答案:C 15.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微生物,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生物。下列有关自然界中 各种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都无成形的细胞核 B.只有附着在豆科植物根部的微生物才能进行生物固氮 C.所有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均属于分解者 D.维生素是某些微生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生长因子 解析:微生物所包含的类群十分庞杂,既包括没有细胞结构的,如病毒等,又包括原 核生物界、真菌界以及原生生物界的生物。自生固氮微生物存在于土壤中。硝化细菌属于 微生物,但不是分解者。 答案:D16.在基因工程中,切割载体和含有目的基

12、因的 DNA 片段时,需使用 A.同种限制酶B.两种限制酶 C.同种连接酶D.两种连接酶 解析:用同种限制酶切割运载体和含有目的基因的 DNA 片段,可使二者产生互补的 黏性末端,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重组 DNA。 答案:A 17.基因工程中,科学家常用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A.结构简单,操作方便B.繁殖速度快 C.遗传物质含量少、简单D.性状稳定,变异少 解析: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随着受体细胞的繁殖而复制,由于细菌等微生物繁 殖速度非常快,在很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 答案:B 18.关于单细胞蛋白叙述正确的是 A.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的蛋白质B.经过发酵生产的微

13、生物菌体 C.是微生物细胞分泌的抗生素D.单细胞蛋白不能作为食品 解析:解答此题需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分析:第一,单细胞蛋白是利用淀粉或维生素 的水解液、制糖工业的废液、石化产品等为原料,通过发酵获得大量的微生物菌体,所以 不是特指微生物的某种蛋白质或抗生素;第二,单细胞蛋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如真菌蛋 白可作为食品。 答案:B 19.(2004 年北京海淀适应练习题)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的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选用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分别处理含目的基因 DNA 和运载体 DNA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

14、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解析:抗虫基因、抗病基因、贮藏蛋白的基因、干扰素基因等都是目的基因。处理目 的基因 DNA 和运载体 DNA 的酶相同。 答案:B 20.人们将苏云金杆菌中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成功培育出抗虫棉。这个过程中 利用的主要原理是 A.基因突变,DNARNA蛋白质B.基因重组,DNARNA蛋白质 C.基因工程,DNARNA蛋白质D.染色体变异,DNARNA蛋白质 解析:基因工程是一种技术手段,而不是生物学原理。 答案:B 21.内质网内连核膜、外连质膜的结构特点适于 A.参与细胞内某些代谢反应B.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C.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D.扩展细胞内膜面

15、积,有利于酶的附着 解析:该题所列选项均与内质网有关。解答时应注意分析题干中“内连核膜,外连质 膜” 。 答案:C 22.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解决不同生物之间的_问题 A.亲缘关系远B.生殖隔离 C.地理隔离D.组织分化 解析:由于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因此有性杂交无法实现远源杂交,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就可以避免远源杂交的不亲和性。 答案:B 23.植物体细胞杂交是利用不同物种的两个体细胞融合成为一个杂种细胞的过程。该过 程是指 A.不同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的融合B.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的融合 C.完整的两个体细胞的融合D.植物花粉细胞的两两融合 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对象是体细胞,杂交时,由于

16、细胞壁会阻碍体细胞杂交,应 首先去除。去除细胞壁的部分就是原生质体。 答案:B 24.下列各组生物中,细胞里没有核膜的一组是 A.草履虫B.变形虫和酵母菌 C.念珠藻和大肠杆菌D.牛和大白菜 解析:细胞里没有核膜,一般为原核生物,选项中只有念珠藻和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答案:C 25.在动物发生的免疫反应过程中,特定的抗原可引起动物产生特异性抗体。生物膜中 可作为抗原的是 A.蛋白质B.糖类C.脂类D.磷脂 解析:作为抗原需具备三大特点:异物性、特异性和大分子性,在生物膜中具有此特 点的是蛋白质。 答案:A 26.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区别在于 A.培养基不同 B.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 D.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只能培养成植株 解析:动物细胞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其中通常含有葡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