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定土楼项目规划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35000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永定土楼项目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永定土楼项目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永定土楼项目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永定土楼项目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永定土楼项目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永定土楼项目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永定土楼项目规划(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永定土楼项目规划一、一、福建土楼整体概况:福建土楼整体概况:福建土楼,包括闽南土楼和一部分客家土楼,总数约三千余。通常是指闽西南独有约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筑承重生土墙壁所构成的群居和防卫合一的大型楼房,形如天外飞碟,散布在青山绿水之间。主要分布地区以中国福建西南山区,客家人和闽南人聚居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地带,包括以闽南人为主的漳州市,闽南人与客家人参半的龙岩市。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 、 “世界建筑奇葩” , “世界上独一

2、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风格奇异的土楼民宅散布在闽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闽西南的南靖、平和、华安、漳浦。最为著名的就是永定的客家土楼,其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土楼,俗称“生土楼” 。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它是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楼顶覆以火烧瓦盖,经久不损。土楼高可达五六层,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楼聚居。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 46 座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福建永定县占三群两楼,南靖县和华安县占三群楼,包括分布在永定县的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等

3、,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不单是最常见的圆形土楼,还包括了方形土楼、交椅形土楼等,覆盖了完整的土楼群建筑样式。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均在初溪土楼群,直径 66 米的集庆楼已届 600“高龄” ,直径 31 米的善庆楼则仅有 30 年历史。 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

4、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中国“福建土楼”2008 年 7 月 6 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 32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永定土楼的特点:二、永定土楼的特点:永定土楼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分方楼圆楼两大体系,其中有殿堂式楼、五凤楼、长方形楼、正方形楼、三合式楼、五角楼、六角楼、八角楼、纱帽楼、走马楼、日字形楼、曲尺形楼、吊脚楼、半月形楼、圆形楼、前圆后方楼、前方后圆楼、椭圆形楼等 20 多种建筑形式,永定被称为一座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在众多的土楼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凤楼、大

5、的方楼和圆楼。 五凤楼是一种“三堂两横式”的组合楼房,在永定比较突出的有裕隆楼、福裕楼等 10 多座。它们的构造特点是在中轴线上,前、中、后堂与轴线两翼横楼连成一体,前低后高。楼顶歇山从后到前,呈五个层次,层层迭落。屋角飞檐,形如鸟翅,所以称五凤楼。整楼构造体现了强烈的主次等级观念,比一般的方楼更显得气势轩昂、典雅高贵。 在各类土楼中,最令世界各地游客惊叹的就是当地人称为圆寨的圆形土楼。这种圆楼大部分分布在金峰溪流域的乡镇。圆楼外高内低,楼内有楼,环环相套,最具特色,其通风采光、抗台风地震、防卫功能比方楼好,赢得了许多中外专家学者、文人墨客精彩纷呈的赞颂和比喻:犹如古罗马的城堡,直指云天;犹如

6、黑色飞碟,从天而降;犹如朦胧古月,悬于东方;犹如一座古井,永不干涸;犹如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博大精深。 永定每一座作为单体的土楼都各自形成独特奇异的审美客体和艺术魅力。而以自然村落为单位,以圆楼为主体形成的方圆土楼群,青山怀抱,绿水环绕,田园烘托,既壮观,又抒情,其诗情画意和豪迈气概,让人留下许多遐思和无穷的想象空间。初溪土楼群由数十座土楼组成。建于 1419 年的单元式的集庆楼等 5 座圆楼与其它土楼依山势而建,与青山、绿水、梯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神奇古朴、美丽的画卷。被评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的湖坑镇,土楼种类繁多,土楼群体更为壮观。南溪土楼群错落有致地布局在一条小河两岸的狭长地带,贯穿

7、 6 个行政村,除环极楼、衍香楼、振福楼等圆楼外,还有长方形、正方形、八角形、椭圆形、前圆后方形等100 多座大型方圆土楼。它们与秀丽的山河景色互为映衬,充分表现了楼与山水、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三、永定土楼的功能:三、永定土楼的功能: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小社会。客居异地的客家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的自给自足,而土楼的结构及功能充分满足了这个小农经济的特色需要。楼内的水井、厨房、仓储、卧室、粮食加工房、柴火间、猪牛舍、厕所等设施一应俱全。全家族人在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同时,又尽享几代同堂、合家团圆的天伦之乐。客家人居住在土楼,见在土楼和长城差不多,是用糯米、石灰、蛋清和泥土混合而成的外

8、墙,内部是用黄木和杉木,夏可抵暑气,冬可抵冽风,还可自动调节室内的温度。 客家土楼防御性能比较好,一楼不开窗,楼内水井粮具备,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土楼,俗称“生土楼” 。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它是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楼顶覆以火烧瓦盖,经久不损。土楼高可达四五层,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楼聚居。 福建土楼多具完善的防御功能。其外墙厚一至二米,一二层不开窗,仅有的坚固大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为防火攻,门上设有漏水漏沙装置,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如今,土楼早已不再是堡垒,但那些完备而精

9、致的防御设施,仍让人们拍案惊奇。 永定土楼从古代至解放前,是客家人自卫防御的坚固楼堡,土楼用土石夯筑,不用钢筋水泥,但牢固如石。土楼的大门是用十厘米厚的杂木制成,外钉铁板,有的楼门上还装有防火水槽。圆形土楼一、二层不开窗户,有双层的外层开窗,除用于通风纳光外,也便于狙击入侵之敌。土楼最高层处设有瞭望台,以便了解敌情。土楼除防范外还有防火、防震、防兽和通风采光等作用。而且冬暖夏凉,是一种特独的建筑。是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史料记载,一次震级测定为七级的地震使永定环极楼墙体震裂20 厘米,然而它却能自行复合。这足见土楼的坚韧。 圆形土楼是客家人居住的典范民居。圆形一般由二、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

10、套。外圈高约 10 多米,高三至四层,共有一二百个房间。底层是厨房和餐房,二层是仓库,三、四层是居室。二圈两层,均有 3050 个房间。中间是祖堂。是婚丧喜庆的公用场所。楼内有水井、浴室、磨坊等设施。四、初溪土楼群简介:四、初溪土楼群简介:初溪土楼群位于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它们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呈现出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一九九九年二月,这里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成为永定客家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申报地之一。 其中的集庆楼建于明永乐 17 年(1419 年) ,距今已有 580 多年的历史,是客家土楼中年代最久远的土圆楼之一,其结构十分独特,楼里有 72

11、 部楼梯,一户一梯,非常合理,令人称奇。 村内最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有朱氏的继善楼和反围龙式的积善堂等;继善楼是由旅印尼华侨朱氏十七世祖维干公之二子琪源公等五昆仲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动工兴建;民国三年(1914 年)落成,继善楼依山傍水而建, 坐北向南,占地面积 2680 平方米;共有房间 70 间;继善楼采用了中轴对称的横向方形布局;是两层夯筑杠子屋楼房,俗称“七杠楼” ;其建筑规模和建筑艺术以及营造的文化氛围为粤东地区少见而闻名遐迩。另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居民建筑是善庆楼,该楼约有 110 年历史;建筑面积 500 平方米;共 22间,是一座堂前向外周匝式的反围龙式建筑,其建筑结

12、构在传统客家围龙屋建筑中别具一格;在粤东客家地区极为少见。 一、集庆楼初溪村徐氏三世祖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公元一四一九年),距今五百八十余年,为永定现存圆楼中年代久远又结构特殊的一座。一般圆楼,小的设置两处公共楼梯,大的设置四处楼梯,底层相通且层层环廊通达,相互往来,十分方便。唯独此楼,按底层每户从一楼到四楼各自安装楼梯,各层通道用木板隔开,七十二道楼梯把全楼分割成七十二个独立的单元。房间、楼梯、隔墙全用杉木材料构建,全靠邻隼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竟也穿越了近六个世纪的风霜雨雪,与厚达二米的生土墙一起依然挺立。初溪土楼群形成于13 世纪初,同样依山而建,土楼与层层梯田构成壮丽景观,气势磅礴恢宏。

13、初溪原名粗溪,意即粗溪,有着粗心大意的含义,由于寓意不好,所以改成现在的名字初溪。 集庆楼堪称初溪土楼群的代表,由经营纸业的徐姓人所建,建筑规模比周遭的要大得多。土楼以隔板分隔成 72 个单位,与上述的土楼设计不同。现在已无人居住,作为土楼博物馆之用。与别处土楼不同的是,楼内没有水井,只能从楼旁的河边打水,而且仅得一道大门,与其他土楼有 3 至 4 道大门不同。从对面山头的观光亭能一览依山而建的初溪土楼群,土楼或大或小,或方或圆,一览无遗,景象叫人陶醉。 在此后数百年间陆续夯造的土楼,所有的楼层都是环环相通的。集庆楼这种聚族而居又彼此独立的模式,在动荡年代里,既消除单门独户的恐惧心理,又避免了

14、一般土楼没有私密空间过度嘈杂的缺点,实在是两全其美的创造性设计。 集庆楼的房间、楼梯、隔门全用杉木构建,相邻处全靠隼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在穿越将近 600 年的风霜雨雪后,依然与厚达两米的生土墙一起巍然屹立,显得古老而不破败。初溪村里最年轻的土楼是善庆楼,建于 1979 年,一楼走廊及天井全部用同一规格的方形花岗石铺就,采光通风的效果极佳。走进善庆楼,犹如置身于阳光明亮的广场。善庆楼与集庆楼相邻,在善庆楼的衬托下,集庆楼的沧桑之美震撼人心,更显得雄浑庄严而又恬静幽深。 二、善庆楼为华侨捐资助建于一九七九年,一楼走廊及天井全部由同一规格的方形花岗岩铺就,通风透光性能极佳。高大峻伟的方圆土楼,山

15、坡上层层叠起的梯田,田地里碧绿的禾苗,群山、清溪,还有在村中延伸象土楼一样饱经沧桑的河卵石小道在此交融,荡漾着悠远的中原遗风和敦厚的客家民风。坐南朝北,占地约 630平方米,土木结构,高三层。底层廊道与天井以方形花岗石铺面,外墙以石灰粉刷,别具一格。 三、 绳庆楼。正方形土楼民居,建于 1799 年,坐南朝北,占地1482 平方米,土木结构,由内外 2 座正方形土楼组合而成。 四、庚庆楼。圆形土楼民居,建于 1840 年,坐南朝北,占地约660 平方米,土木结构,高三层。 五、共庆楼。六角形土楼民居,建于 1949 年,坐南朝北,土木结构。四层,前低后高,正面四角,后面二角,全楼 152 个厅

16、、间,只设 1 个大门出入。五、初溪土楼群项目规划:五、初溪土楼群项目规划:“初溪景区”是永定旅游的核心产品之一。该主题景区以“水岸山村、世间桃源”为主题,建设成为土楼原生态观光园。除提供世遗村落的参观外,着力营造土楼人家的生产、生活形态。土楼、小桥、流水、青石板路与梯田、青山、蓝天、白云接为一体,是客家古村落独特韵味的集中体现。1、土楼村落编年史。初溪土楼群在北面山坡上,距小溪越近,所建的土楼规模越大,年代也越久,以后建造的土楼依山就势逐渐向山势较高的南面扩展。可通过编年牌外置及主动式的宣传引导,引导游客深入了解明清土楼古村落的风水格局、聚散关系以及客家人的族群关系。在不作大的基建情况下,深度挖掘村落文化内涵,使游客获取更生动、更深入的体验。在村落史的文化阐释上,强调“土楼共庆”的主题(初溪所有土楼均带庆字)。2、项目东部区域设置“三鹿园” ,回溯初溪之村史典故“三鹿引路”所以才有徐姓在此建村,初溪之名由此而来(初的繁体字即为“麤”)。除放养野鹿外,园内同时展现闽西特有的珍稀动物(如云豹、短尾猴,鬣羚、黑翅鸢等),让游客深刻体会到永定良好的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