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与法律体系的完善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34699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与法律体系的完善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与法律体系的完善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与法律体系的完善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与法律体系的完善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与法律体系的完善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与法律体系的完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与法律体系的完善(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内内容容 摘摘要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趋成为人们的焦点,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食品安全涉及多部门、多层面、多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有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食品安全形势的发展需要,作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核心,食品卫生法 对体系内其他法律规范、规范性文件的指导作用也有所降低,因此加强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2008 年 4 月 20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 草案 并广泛征求意见。本文在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食品安全问

2、题的成因及根由,提出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制度和内容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立法建议。关关键键词词: 食品安全 监管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食品安全法2目录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及现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内容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及现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内容.5 5(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5 51 1、农产品、禽类产品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农产品、禽类产品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5 52 2、制造食品的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添加有毒物质的情况屡屡发生、制造食品的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添加有毒物质的情况屡屡发生.5 53 3、病原微生物控

3、制不当、病原微生物控制不当.6 64 4、生物技术产品的出现、生物技术产品的出现.6 6(二)我国食品安全现行法律体系内容(二)我国食品安全现行法律体系内容 .6 6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7 7(一)法律体系缺少系统性和完整性(一)法律体系缺少系统性和完整性 .7 7( (二二) )法律结构层次不清法律结构层次不清 .7 7(三)有关法律专业性不强,条款较笼统,多年不修订,操作性不强(三)有关法律专业性不强,条款较笼统,多年不修订,操作性不强 .8 8(四)法律中的罚则较轻,威慑力不够(四)法律中的罚则较轻,威慑力不够 .8 8三、发展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4、的建议三、发展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建议.9 9(一)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必须重新构建法律体系(一)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必须重新构建法律体系 .9 9(二)关于(二)关于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草案的意见草案的意见 .10101 1、制度更科学、制度更科学.10102 2、处罚更严厉、处罚更严厉.10103 3、责任更明晰、责任更明晰.1010(三)完善(三)完善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的建议的建议 .11111 1、高标准建立制度、高标准建立制度.11112 2、遏制权力不作为、遏制权力不作为.11113 3、诉求渠道待拓宽、诉求渠道待拓宽.11114 4、处罚力度要强化、处罚力度要强化.11

5、11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2123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与法律体系的完善从 1996 年英国爆发的疯牛病到1997 年香港禽流感以及2001 年欧洲爆发口蹄疫以及苏丹红等事件,食品安全已成为目前公共健康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重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看到世界性的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的同时,应清楚的意识到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上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也应引起各级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从国内的食品安全立法和行政监管的发展动态上看,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已迈入了综合监管与具体监管相结合的新阶段,这表明了我国政府与时俱进、切实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心。我国目前的

6、食品安全监管较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缓、问题较多,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还是在于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笔者认为,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应当把在整体上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的保障体系作为食品安全工作重点和战略目标来实现。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及现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内容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及现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内容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于 2008 年 4 月 20 日向社会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新法的着力点在于,首先是强化预防,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藏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以及和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相关的事项都建规立制;其次是强化生产经营者作为保证食品安全

7、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特别是对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而建立畅通、便利的消费者权益救济渠道,特别是确立惩罚性赔偿制度;草案还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但在监管体制上还没有人们期待的突破之处。(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依据全国消费者协会投诉热点分析,2007 年全国消协系统共受理食品方面投诉76435 件,其中涉及食品安全的有2364 件,比 2006年增长 28.9%。主要问题表现在:1 1、农产品、禽类产品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农产品、禽类产品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尽管我国已经 于 2006 年 1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但 目前农产品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

8、1)化肥、农药等对人体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中 。( 2)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在一些地方在种植中滥用激素类农药以保收成,在养殖中乱用激素和其他药物以增加产量却使农畜产品却受到污染。( 3)重金属污染,即在农禽产品中含有超标超量的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的重金属物质。42 2、制造食品的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添加有毒物质的情况屡屡发生、制造食品的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添加有毒物质的情况屡屡发生(1)加工食品使用劣质原料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如:用病死畜禽加工熟肉制品;用“地沟油 ”加工油炸食品等 。( 2)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可供食品加工用的添加剂品种及

9、其用量和在产品中的残留限量,超量使用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曾有在面粉中超限量添加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 ”;在腌菜中超标量多倍使用苯甲酸;在饮料中成倍超标使用的化学合成甜味剂等等。 (3)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适用范围的化学物质(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身体有害)。例如:为使馒头、包子增白使用二氧化硫;为使大米、饼干增亮用矿物油;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使之增韧、增亮,延长保存期;为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吊白块 ”(一种化工原料,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钠)等等。3 3、病原微生物控制不当、病原微生物控制不当食品的原料和加工程度决定了它具

10、备一定的微生物生长条件,食品加工制造过程和包装储运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如一些奶制品生产加工及包装条件简陋,屡屡造成食品变质;又如我国发生的集体食物中毒有很大部分是由微生物引起。在我国,易造成食物中毒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尤其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更容易发生。4 4、生物技术产品的出现、生物技术产品的出现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险,同样带来了安全性问题。如今,转基因食品早已摆上了人们的餐桌,比如人们大量食用的番茄、甜椒,大豆粉、大豆油等大豆制品。尽管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害,但有关转

11、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目前人们所担忧的是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转基因产品是否对人体无毒、无副作用,转基因产品与非转基因产品是否“实质等同 ”无显著差异。从国内外对转基因生物的研究来看,转基因食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潜在危险:可能损害人类的免疫系统(标记基因);可能产生过敏综合症;可能对人类有毒性;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有害;对人类和人体存在未知的危害。食品卫生法仅对 104 种农药在粮食、水果、蔬菜肉等 45 种食品中规定了允许的残留量,总含291 个指标;而国际食品法典则对 176 种农药在 375 种食品中规定了 2439 条农药残留标准。5(二)我国食品安全现行法律体系内容(二)我国食品安全现行法律体系内容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是指有关食品生产和流通的安全质量标准、安全质量检测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