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2)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34670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会心理学(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会心理学(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社会心理学(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社会心理学(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它是一门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其中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所谓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是指个体或群体对特定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或外显的反应。 学科性质 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两种研究方向:社会学方向和心理学方向的社心研究方法: 科学(science):用系统的方法或程序来求知解惑的一种活动,以描述、解释、预测与控制环境。 方法:观察 (ALLPORT) 实验 (HELP) 调查 (救谁) 档案研究 常识(common sense):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过长期观察等得出的经验。 每个人都是心理学家,因心理学研究的就是日常生活中

2、人们的所思、所感与所为。 另外一种分类: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 我们所提倡的方法:立足于心理生活与心理环境,结合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考虑实验与体验,运用实证与体证,获取规律与提升自我,回归并以运用于心理生活与心理环境中。 研究对象: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以及群体心理 社会认知:自我概念、自尊、刻板印象、晕轮效应、偏见、舆论与谣言等; 社会行为: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从众与服从、侵犯与利他、行为归因等; 群体心理:人际关系、沟通、人际吸引、群体凝聚力、合作与竞争、群体决策等。一、对自我的认知我是谁?(尝试着回答这个问题,答案越多越好)从思辨到实证,再回归体证社会心理学家:主要通过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来

3、获 得自我认同以及自我概念的。(一)自我概念的一般概述1、自我概念的含义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其社会角色的认知。 詹姆斯认为,自我可以分为主我与客我, 主我是个体的主观经验、认识的主体、动力部分、活动过程; 客我是经验的内容、认识的对象(被观察者) 、制约主我活动的部分。 2、自我概念的功能 具有三种主要功能 A 保持内在一致性 B 经验解释 C 期望定向(二)自我概念的理论 1、詹姆斯与米德的自我理论詹姆斯的自我理论:主我(自己认识的自我)与客我(他人对自我的看法)客体我:物质我、社会我和心理我,这三个要素都包括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以

4、及自我追求的侧面詹姆斯认为:三种客我都接受主我的认知和评价,对自己形成满意或不满意的判断,并由此产生积极或消极的自我体验,进而形成自我追求,即主我要求客体我努力保持自己的优势,以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和赞赏。 米德的自我理论: 米德从社会整体及社会和个体的互动视角来定义自我,按照符号互动作用论的思想来解释自我及其形成和发展。 主要观点:A 自我的主客体分化 B 影响自我的两类他人:概化他人与重要他人 概化他人可以很好解释库利的镜像自我的困惑 C 自我形成和发展的三阶段 准备阶段、游戏阶段、社会角色扮演阶段2、精神分析关于自我的概念和理论 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 本我(id),自我(ego) ,超我(

5、super ego) 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危机理论 人的一生要经历一系列自我同一性危机。 八个阶段的危机:基本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怀疑和羞愧、主动感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亲密对孤独、产出对停滞、自我完整对绝望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人际关系轿车,特别强调早期的母婴关系。自我来自与他人接触时所体验的感受,以及对他人评价的反映性评价或感知。 自我与好我、坏我、非我或被拒绝的自我的部分都是人际关系经验的产物。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理论罗杰斯讲詹姆斯和米德的主体我和客体我的概念统整到一起,是自我概念的内涵兼具对象与作用两个方面。一是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

6、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我的方式,对一个人的个性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不是真实自我,而是自我概念。二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只有他们自己才明白的主观世界中,正是这种现象学的实在而不是客观物理决定这人们的行为。 自我概念的四个特点: A 它是对自己的知觉,遵循知觉的一般原理 B 是有组织的、连贯的、有联系的知觉模型 C 自我不是脑中的另外一个人,而是能表征的自我经验 D 自我虽然也包括潜意识的东西,但是主要由有意识的或者可以进入意识的东西构成,它通常可以为人所察觉。 自我差距理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 (三)自我概念的结构 1、自我图式理论(,1977) 自我图式是指自我概念的组成要素,是指个体对有关自己某些具体能力与特征的认知。 可能自我与动态自我(主我) 2、自我概念的组成 施耐德与坎贝尔的实用自我与原则自我罗森伯格的现有自我、期望自我和表现自我伯恩斯的自我概念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