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34485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乌兰县民政局 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一、现况一、现况“十一五”时期是我县民政事业发展较快,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整体提升了民政事业发展水平,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促进了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为“十二五”时期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居民低保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城镇低保标准 238 元,农村低保标准每月 110元。 。医疗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累计救助因病困难群众数量不断增加。避灾疏散场所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养老服养老服务务事事业进业进一步加一步加强强。 。争取投入补助资金, 修建希里沟敬老院,茶卡敬老院。大力推进敬老院向

2、区域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转型。五保供养保障标准明显提高。普惠型的社会福利事普惠型的社会福利事业业全面全面发发展。展。儿童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实现了孤残儿童由家庭分散寄养到集中供养的转变。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积极推进救助管理信息化,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累计救助各类乞讨人员数量扩大。发行各类福利彩票 285 万元。优抚优抚安置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安置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优抚对象优待政策有效落实,按时足额发放抚恤补助金,完善和支付医疗补助制2度。按时发放自谋职业和发放义务兵优待金,接收退伍士兵,有条件时协调有关单位分配工作。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进一步密切军民军政关系,双拥社会化程度不

3、断提高。村民自治机制建村民自治机制建设进设进一步健全一步健全。 。不断深化和完善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大力推进难点村治理工作,在全州率先圆满完成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任务。城城乡乡社区建社区建设设取得新取得新进进展。展。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卫生、教育、劳动、文化、法律等服务普遍进社区。出台乌兰县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城镇和谐社区建设深入推进,社区工作服务用房面积大都达到 350 平方米以上要求,社区工作者待遇明显提高。 地名公共服地名公共服务务体系初步取得成效。体系初

4、步取得成效。在巩固城镇设标的基础上,积极向农村推进,4 个乡镇设置新门牌、路牌,全县设标率 100%,第一轮界线联检工作顺利完成,平安边界创优率 100%。婚姻登婚姻登记记服服务务水平明水平明显显提高。提高。2008 年度被评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婚姻、收养登记合格率 100%,配合计生部门做好了“两免”工作,婚检率居全州前列。社会社会组织组织管理管理进进一步一步规规范。范。社会组织管理坚持培育3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工作思路,指导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自律和诚信建设活动,发挥了社会组织在服务社会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殡殡葬改革管理工作葬改革管

5、理工作进进一步深化。一步深化。以绿色殡葬为主题的生态葬法改革深入推进,殡仪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联合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推出丧葬补助便民举措。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一)指导导思想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后发崛起、全面跨越”、全面建设“平安乌兰”、努力建设“法治乌兰”的总体部署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宗旨,坚持发展和改革,全面实施民政事业现代化战略,进一步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民政事业发展机制,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促进全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6、(二)(二)总总体目体目标标加快民政事加快民政事业发业发展步伐展步伐。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县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民政事业整体水平,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不断健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民政工作体制机制。按照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深化民政管理体制4改革,提高民政部门管理服务水平。根据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客观要求,准确定位民政职能,推动民政部门成为实施社会政策的重要职能部门。进进一步提高社会自治能力一步提高社会自治能力。规范完善城乡基层民主制度,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全面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和谐社

7、区步伐。优化社会组织总体结构,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提高其社会参与和社会服务水平。努力促努力促进进社会公平社会公平。进一步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形成责任明确、政策完善、运行顺畅的社会救助制度。加大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力度,建立社会福利服务网络,探索形成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健全社会捐赠机制。倡导形成群众互助氛围,促进社会扶助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切实完善优抚保障制度,实行城乡一体退役士兵安置办法。三、三、主要任务主要任务“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新型社会福利体系、社会自治管理体系、双拥优抚安置体系和公共事务管理体系等五大体系,提高民政事业整体水平。(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8、建(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设,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社会救助工作管理,加大救助资金投入,强化救助工作保障,发挥好民政工作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基础作用。5健全城健全城乡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建立县乡两级低保信息管理联网,实现网上审批。全面建立村(居)低保救助(联络)员制度,形成县、乡(镇)、村(居)三级低保管理网络。完善困完善困难难群众大病医群众大病医疗疗救助救助办办法。法。把城乡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医疗保险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救助资金使用效率,

9、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管理模式,简化救助手续。开展即时救助,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医疗费用在扣除医疗保险补偿和医院的优惠减免后,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个人自负部分费用给予全额救助。提高提高农农村村“五保五保”供养能力。供养能力。深入开展敬老院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敬老院管理新体制,完成敬老院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推进全县敬老院全部向区域性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转型。提升减灾救灾提升减灾救灾应应急能力。急能力。健全完善救灾减灾工作应急机制、协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监督督查机制。全面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救灾应急队伍、避灾安置场所、减灾宣传阵地、救灾物资储备、救灾装备配置、灾害信息评估、紧急救援、

10、灾情监测、预警、救助捐赠等工作体系建设,修订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建立县、乡(镇)二级减灾、防灾、救灾信息网,实现救灾工作信息化,积极推进6救灾物质储备库建设。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和减灾救灾综合协调能力,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二)(二)坚坚持适度普惠原持适度普惠原则则,深化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建,深化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设在大力发展养老服务的同时,全面启动孤残儿童福利保障政策的制订实施工作,加快提升社会福利服务水平。推推动动城城乡乡老老龄龄事事业协调发业协调发展。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十二五”期间,要采取政府主导、社会集资、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推动社会化养老工作,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

11、务基本覆盖,2015 年,力争享受机构养老服务人员达到老年人口总数 3-5%。积极鼓励社会兴办养老服务产业,全县非营利性民办养老福利(服务)机构床位数占全部床位数的比重达到80%以上。推推进进儿童福利事儿童福利事业业健康健康发发展。展。积极探索孤残儿童的家庭养育模式,深入探索研究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具体政策。大力大力发发展慈善捐展慈善捐赠赠事事业业。 。加强慈善组织自身建设,建立健全慈善组织自律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努力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健全流浪救助人健全流浪救助人员员管理机制。管理机制。着力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不断提高救助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社会化水平。加大救助站基建项目建设推进力度

12、,力争在 2012 年完成。县级财政部门要确保救助经费。7规规范福利企范福利企业发业发展。展。通过加快福利企业的改革发展,扩大残疾人集中就业,创造适合福利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培育出一批企业制度完善、管理水平先进、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市场竞争的福利企业,使我县福利企业的残疾人就业水平、残疾职工权益保障和经济总量有较大提高,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市福利企业前列。(三)健全基(三)健全基层层政政权权建建设设体系,构建和体系,构建和谐谐社区和村(居)社区和村(居)围绕“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建设目标,建立健全社区组织,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推进社区自治管理,努力构筑城乡基层社会管

13、理和公共服务的平台。深化居民自治和社区自治。深化居民自治和社区自治。加强居委会规范化建设,保障居委会的办公场地、活动场所、工作经费。推进居委会公共服务设施改造,中心城区居委会办公及综合活动用房建筑面积逐步提高。完善社区民主自治和民主选举制度,加强居民会议制度、居委会工作评议及居务公开等各项制度建设。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和谐社区示范创建率达 80%。完善城完善城镇镇社区服社区服务务和保障。和保障。大力推进社区为民服务项目和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逐步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社区公共服务的功能。解决好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各项社会保险待遇。8加加强农强农村基村基层层民主建民主建设设。

14、。进一步提高村委会选举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水平。理顺村党组织、村委会和村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探索建立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大力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创建活动,激发农村基层社会的活力。积积极推极推进农进农村社区建村社区建设设。 。采用“一村一社区”的模式,建设一批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村容村貌环境良好的新型农村社区。(四)健全双(四)健全双拥优抚拥优抚安置体系,安置体系,维护优抚维护优抚安置安置对对象合法象合法权权益益要积极探索创新双拥共建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大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力度。进进一步做好做一步做好做实实双双拥拥工作。工作。不

15、断创新双拥工作机制,深化“爱心献功臣”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拥军优属活动。大力推进法律拥军、智力拥军、行业拥军、社区双拥共建。建立城建立城乡乡一体的一体的优优待和待和抚抚恤恤标标准。准。落实好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改变二元结构,取消优抚对象优待和抚恤的城乡差别,实行城乡统一的标准发放办法。完善退役士兵安置完善退役士兵安置办办法。法。制订城乡退役士兵社会化就业和自谋职业的优惠办法,开展退役士兵就业服务和上岗前培训工作,巩固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的成果。进一步科学确9定补偿金比例,使发放标准与户籍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完善完善优抚对优抚对象医象医疗疗保障制度。保障制度。将重点优抚

16、对象纳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大病救助体系,全面实行“一站式”结算服务。(五)健全社会事(五)健全社会事务务管理体系,提高管理体系,提高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范化法制化水平按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文明服务,不断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推推进进地名公共服地名公共服务务体系建体系建设设。 。行政区域调整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的要求,努力打造核心城镇和特色区域经济中心镇。平安边界创优活动要继续保持在全省领先地位,实现界碑一体化设置,按时完成第二轮县际界线联合检查任务,保证边界的稳定和繁荣。深化深化殡殡葬管理体制改革。葬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殡仪服务场所建设,巩固和扩大全县丧事严管区范围,稳步推进丧事集中办理工作。大力推大力推进进婚姻登婚姻登记规记规范化建范化建设设。 。进一步抓好婚姻登记规范化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婚姻服务行为,优化服务环境,保持婚姻登记率和合格率都达到 100%。积极创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示范单位”,争取于 2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