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改善两个环境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33751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着力改善两个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着力改善两个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着力改善两个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着力改善两个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着力改善两个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着力改善两个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着力改善两个环境(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着力改善两个环境深刻理解和把握 着力改善“两个环境 ”的现实意义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 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 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核心概念之一:发展环境 l 风清气正 开放文明 l 政治生态好,各级干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执行力,心无旁骛干事业,严格遵守纪律, 不做有损形象和发展环境的事; l 治安形势好,市场规范有序,社会安定和谐,群众安居乐业,业主放心经营; l 投资环境好,尊商重商、安商富商氛围浓厚,各部门各单位都能尽职尽责、高效办事, 热情周到服务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称心满意; l 文明素质好,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

2、俭自强、敬业奉献成为人们的自觉行 动,进一步打造诚义燕赵的品牌。 核心概念之二:生态环境 l 天蓝水净 地绿山青 l 空气质量好,城乡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明显增加,尽快告别乌烟粉尘,迎来蓝 天白云,让人们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l 水的质量好,河流水系、近岸海域得到全面治理,饮用水源地得到严格保护,工业废水 实现达标排放,生活污水及时有效处理,努力做到河畅其流、水复其清,让老百姓喝上干 净卫生的水; l 大地绿化好,全省绿化面积明显增加,森林覆盖率较快提升,城乡绿荫环绕,道路绿树 成行,燕赵大地到处呈现绿意和生机。 邢台市l “还邢台青山绿水,走生态发展之路” 平乡县l “自行车名城、梅花拳

3、源地、生态化水乡” l “车城水乡” l “林中平乡” l 一个地区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聚集各种生产要素的过程,而支撑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总 是向环境优越的地区聚集。 核心理念: l 深刻理解和把握 l 现实意义 一、对河北经济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 二、正确分析形势,切实增强加快我省区域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加快推进环境建设,着力改善“两个环境”(一)河北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分析l 根据“竞争发展阶段”理论 l 一个经济体的发展一般要经历资源推动、投资推动、创新推动和财富推动 4 个阶段。 l 人均 经济推动力 l 第一阶段 1000 美元以下 要素推动 l 第二阶段 10004000 美元

4、 投资推动 l 第三阶段 40006000 美元 创新推动 第四阶段 6000 美元以上 财富推动 从河北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看 l 2010 年人均 GDP 为 4200 美元 l 2011 年人均 GDP 达 4600 美元 l 邢台市 2011 年人均 GDP 为 2642 美元 l 河北经济发展正处于从资本推动型向创新推动型转变的关键时期。 人均 GDP4000-6000 美元 意味着 l 1、整体方向:经济发展面临“发展之坎” l 国际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 GDP 达到 4000 美元之后,经济发展将会出现两种 趋势,面临“发展之坎” ,可能继续保持稳定上升甚至加速增长的趋势,也

5、可能徘徊不前, 出现振荡。l 可能出现“中等收入陷阱” l 中等收入陷阱: l 它指的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 变,出现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人力资本积累缓慢、城市化进程受阻、产业升级艰难以及金 融体系脆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持续增长动力不足和社会矛盾频出,从而出现经济停滞徘 徊的一种状态。 l “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十个方面的特征,包括: l 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 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人均 GDP4000-6000 美元 意味着 l 2、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发生新的变化

6、。 l 要素驱动 l 投资驱动 l 创新驱动 l 财富驱动l 技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经济发展的组合动力发生变化:投资主导/工业推动 人均 GDP4000-6000 美元 意味着 l 3、产业结构出现新的变化。l 第三产业上升为主导产业。 l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在 GDP 中的比重将呈明显下降趋势,产业结构的重 心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这是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的规律。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看,重 工业的比重逐步提升;从整体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将逐渐取代第二产业而居于主导地位。人均 GDP4000-6000 美元 意味着 l 4、劳动力与就业结构出现新的变化。l 伴随着人口

7、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 进入了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阶段, 此时,为积极提高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源相关的一切领域,都发生了重大调整,特别是在劳 动分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储蓄、消费、投资、社会保障等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人均 GDP4000-6000 美元 意味着 l 5、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出现新变化。 l 人均 GDP 达到 4000 美元后,经济体发生的一个直观明显的变化,就是中等收入阶层 崛起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并且这个中产阶层迅速扩大。l 中产阶层是市场消费的主体,具有强劲的购买力,是消费需求持续扩大的主要来源。 同时,中产阶层的形成,是推动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形”向“橄榄形”

8、转变、促进社会稳 定的重要因素。 人均 GDP4000-6000 美元 意味着 l 6、对外经济结构出现新变化。 l 对外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已经开始从“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经济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l 一国的经济发展归根到底还要取决于本国资本的积累能力和资源使用效率。 综上所述: l 河北经济在未来五年已经进入到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 阶段。 (二)河北社会发展所处阶段分析 社会阶段生存型 1949-1978 建设型 1978-2009 发展型 2010-2050 基本特征摆脱贫困; 农业社会,工业化起步; 食品短缺,尤其是粮食短缺 温

9、饱-小康; 农业社会向工业化转变; 工业品相对短缺;小康-富裕; 工业化后期; 公共产品短缺; 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产品不足 判断是否进入发展型阶段的基础性标志 判断指标判断指标指标参考值河北首度达标年经济发展水平人均 GDP超过 1000 美元2001 年 1000 美元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50%1996 年 48.48% 产业结构一、二、三次产业比重第一产业15% 第三产业40%2009 年 13.0:52.1:34.9就业结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50%2006 年 44%城镇化城镇化率 40%2007 年 40.25%l 河北发展阶段的转变: l 由建设型阶段步入发展型阶段 发展型阶段的

10、主要特征: l 社会生产不再主要依赖生产要素 l 的大量投入,l 而是依靠技术 l 进步、制度 l 创新等。在这种更宽广的视角下,社会政策被界定为直接影响社会福利、社会机构和社会关系 的转变,以及民众获得充足收入、稳定生活和公平发展机会的一种集体干预。发展型新阶段的社会需求结构 开始转型升级 l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l 从生活必需品到耐用消费品的升级 l 从私人产品到公共产品的升级 l 从追求物的发展到追求人的自身发展的升级 对河北省来说,意味着 l 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但全社会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发展的 目标逐步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 二、正确分析形势,切实增强加快我省

11、区域发展的 责任感和紧迫感 形势分析 l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 SWOT 分析 l 优势 Strength l 劣势 Weakness l 机遇 Opportunities l 威胁(挑战)Threats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SWOT 分析模型内部能力外部因素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ies)SOWO挑战 (threats)STWTl 1、从国际经济形势看,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改变。 l 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l 新的科技革命浪潮迅速兴起 l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加速 l 产业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 l 有利于我们更大范围地利用国际

12、资本、资源、技术和市场。 l 2、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 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l 综合判断国内外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 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资金供给 充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步伐加快,市场经济体制不 断完善,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l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l 3、河北省区域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l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l 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已经上升

13、为国家战略; l 冀中南地区被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 l 4、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南资北移”呈加速趋势看,我省具有吸引资金和产业转 移的良好区位条件、资源环境和产业基础。(一)国际因素分析 l 欧债危机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 l 全球市场需求低迷可能成为常态 l 世界能源资源竞争更加激烈l 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 l 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 l 世界经济复苏将经历缓慢复杂曲折的过程。 奥巴马的岩上之屋 l 2009 年 4 月 14 日于乔治敦大学发表了岩上之屋 (“The House Upon a Rock” )演讲, 阐述美国经济复兴战略,即美国“经济之屋”要建立在坚实的

14、“实体经济之岩”上。要重 塑美国 21 世纪全球领导力的经济发展战略,不能建立在依赖 40%公司利润来自金融部门 等虚拟经济基础上,而是要基于高素质人才和创新支撑的实体经济。 l 提出“引领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的国家就能领导 21 世纪全球经济”. l 要培育那些“重要程度异乎寻常的战略性产业” .l “在竞争日益激烈和残酷的今天,创新具有从未有过的重要意义,通过创新领域的投资能 够播撒美国未来进步的种子” 。 l “再制造、再出口、再创新就是回归根本”.l 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超出预期: l 危机是经济全球化内在矛盾不断累积的一次大爆发。全球化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地球村” 。 然而,这个“地球村

15、”缺少有效治理结构,逐步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 l 1990-2000 年实体经济失衡;2001-2007 年虚拟经济失衡 l 金融全球化时期,华尔街取得动员和配置全球金融资源的中心地位,由于缺少全球金融 监管的有效框架, 不能从全球治理层面上解决好失衡根源及调整责任,最终会导致一 次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性大危机。 危机挤压了我国结构调整的时间和空间 l 我国经济是危机波及区中基本面较好的经济体之一。但这场危机既启动了我国经济全面 转型,也挤压了我国结构调整的时间和空间。 l 美国对华摩擦,目的是要打开我国市场的大门,让我为全球失衡买单:A.全面贸易战, 会严重伤害美国和世界经济。B.美元大幅贬值,

16、会严重影响美元的信心。C.迫使人民币大 幅升值,会严重伤害中国经济和就业。D.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率接近零,大量购买长 期债,将对我输出通胀和泡沫经济。 l 我外储大量增加,外人认为是人民币不升值和不扩大进口的结果,从而影响到世界经济 和就业的增长。为此,迫使我升值。我下一步国际收支和外向型模式调整势在必行。 l 世界和中国”高增长、低通胀“基本结束,去泡沫化导致全球需求萎缩,潜在 GDP 下调。 我人口红利、环境红利、技术红利将发生重大变化,内需红利、城镇化红利前景仍是未知 数。 l (二)国内因素分析 l 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存在下行 压力,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经济金融潜在风险不容忽视,节能减排形势更趋严峻。 l 1、国家宏观调控面临“两难”选择和“三角”难题。 l 2、省域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 l 3、投资拉动经济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