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广角镜头的能力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6032210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广角镜头的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超广角镜头的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超广角镜头的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超广角镜头的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超广角镜头的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广角镜头的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广角镜头的能力(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广角镜头的能力- 作者:大浪淘沙- 发布时间:2004-5-27 23:36:44有经验的摄影家都知道,使用普通焦距的镜头,通常只能拍摄出普通的照片。美国摄影家 L布朗斯坦认为:“要能够拍摄出真正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照片的一个筒捷的方法,是正确地使用超广角镜头。”他认为,“超远摄镜头由于视角非常窄,最适用于体育运动和野外专题摄影,而超广角镜头则是一种多用镜头,它可以用在建筑摄影、抓拍、风光摄影及其他许多场合。” 美国摄影家 M巴莱和 L贾维兹曾给超广角镜头的概念规定过一个范围。他们认为:“超广角镜头是指焦距在 13、20mm 之间,供 35mm 相机使用的可以产生直线影像的镜头。鱼眼镜头由于特殊

2、的视角原因,被摄体常被扭曲,不能形成直线的影像,所以不包括在超广角镜头的范围之内。” 超广角镜头是摄影包中最小最轻的镜头,而使用它拍摄出的作品又具有相当的魅力;因而受到摄影家们的青睐。 超广角镜头有许多优点。首先,它有很宽广的视角。当被摄主体庞大而空间有限的时候,超广角镜头便可以大显身手了。例如,拍摄者站在屋角,就可以拍摄到整个屋内的景物。但须注意,宽广的拍摄角度往往会使远处的景物显得十分渺小,因而这种技巧最好是用于空间不足的地方。对于超广角镜头的这个优点,L布朗斯坦有过一个绝妙的表述,他说:“如果在一个具有高大而集中的建筑物的城市中拍摄,你一定会喜欢用 20mm 的镜头。设想一下,假如你站在

3、曼哈顿的第 14 街上,伸长脖子想要观赏帝国大厦的顶部,如果用50mm 镜头从街对面拍摄,恐怕连大厦的一半都拍不下。但如果用 20mm 镜头,就能把从花岗岩大厅到楼顶尖塔的整座大厦尽收镜中。然而,必须明白,由于会聚线的作用,整个大厦会变得看上去好像是向后倒去。这种效果是能从取景框中看到的。” 由于超广角镜头的有效光圈小,能在任何光圈值上得到大的景深范围。 超广角镜头能够向近距离的物体对焦(其最近对焦距离可近至距胶片表面 20、25cm),因此,拍摄时有利于强调被摄主体。 使用超广角镜头拍照,即使相机的位置有较大的改变,远处背景改变也不会很大,因此,拍摄时有助于选择前景,只要相机位置稍有移动,前

4、景的内容就会大不相同。 对于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物体,用超广角镜头拍摄能使影像变形,并在远处会聚,产生有趣的效果。 此外,超广角镜头能明显地强调透视效果,它能加强物体近大远小的效果,把焦点集中在能够引导视线进入照片中的被摄主体上。 M。巴莱和 l贾维兹总结了巧用超广角镜头的一些方法,使用这些方法能够得到高质量的照片,但却能避免超广角镜头通常给人带来的某种不适感觉。 1。利用畸变作用 人们对于超广角镜头的偏爱或担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会产生的畸变作用。不论景物是否是直线的,它那种“延伸”空间的强烈的视觉印象,有时是很难控制的。然而,只要善于正确利用,大部分观众对这种视觉效果是能够接受的。贾维兹曾利

5、用超广角镜头的这种畸变作用,用 18mm 镜头拍摄塑料动物玩具,夸张了玩具的形象。他采用柯达克罗姆 64 彩色反转片;并有意曝光不足,以使色彩更加鲜艳,使玩具更为诱人。 2。扩展空间 在拍摄建筑物内景照片时,超广角镜头的特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但须注意,在拍摄较狭窄的室内的全景照片时,要保持相机的水平,以尽量减少画面的畸变。因此,即使光线较充足,也要使用三脚架。 如果加用闪光灯的话,要注意保证灯光能覆盖住镜头所能包涵的所有景物,避免出现暗角。如果天花板或四壁是白色的,可用反射闪光照明。如果室内是全暗的,则可用单灯作多次曝光。在相机后面加一只灯有助于增大灯光的覆盖面积。用多灯闪光在有 3 只闪光灯

6、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3。拍摄动体 超广角镜头强烈的立体效果为拍摄动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 手段。它能减弱中远景中物体的动态,却同时大大夸张了近景中物体的动态。拍摄时能有意识地考虑到这一点,会使照片产生强烈的动感。 4拍摄远景风光 用超广角镜头拍摄远景风光,具有视野开阔的感觉但拍摄时须注意准确配光和防止眩光。由于有大面积的天空,靠单镜头反光相机的内测光来 测量曝光,势必造成严重曝光不足。对于超广角镜头来说。最理想的测光工具是一个手持的入射式测光表,因为它可以不受景物中差别较大的反射光的影响。如果用的是自动曝光相机,则需要用曝光补偿装置来调整曝光。 如使用遮光罩,只要非常小心地选择相机的角度,也能避开

7、眩光。有时还可加用偏振镜以保持天空的反差层次。 提高拍摄位置,使相机保持一定的俯角,往往可以消除眩光。也可以将太阳或其他会产生眩光的光源安排在取景框的边缘部位,利用镜头本身的衰变,以减弱眩光,也可以用手遮住太阳,并使用三脚架或较高的快门速度以避免相机晃动。在消除眩光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可考虑在构图中创造性地利用眩光。 使用超广角镜头拍摄风光,还会出现前景或背景的较为明显的变形。此时,可用调整相机的角度和位置来解决。另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超广角镜头巨大的景深范围,往往会使每一个分散的景物都同样清晰,而这并不一定是我们所期望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认真地选择相机的位置和尽量开大光圈,便能避免这种现象

8、。 5使建筑物产生夺张的效果 用超广角镜头拍摄建筑物,能产生戏剧性的效果。明显的变形使静止的建筑物带有运动的气氛,造成了夸张的效果。 平时站在地上仰望高耸的建筑物,由于屋顶远离地面,建筑物的四边看上去好像很自然地会聚在一起,然而,在视觉上我们还是知道建筑物的外墙是平行的。如果把相机倾斜,建筑物的墙壁便会产生会聚,因此,用超广角镜头拍摄建筑物时,只有把相机垂直,才能拍出较好的效果;或者索性把相机尽量倾斜,少许的倾斜往往会造成一种拍摄失败的误解,而大幅度的倾斜反而会获得一种夸张的效果。 此外,亮度较低的建筑物会给曝光带来困难。一般来说,景物静止不动的话,手持相机用 l15 秒或更慢的速度曝光,也是

9、有可能的。由于超广角镜头对影像有缩小的作用,能使因相机的振动而产生的影像模糊减到最小限度。这一特点,允许摄影者使用慢速胶片和小光圈进行拍摄。 有效地使用广角镜头的建议- 作者:大浪淘沙- 发布时间:2004-5-27 23:44:41美国著名的新闻摄影家汤尼斯比纳在最近出版的新闻摄影采访任务一书中谈到广角镜头时指出:“我认为,如何有效地使用好广角镜头并不容易。当一位摄影者使用广角镜头时,我能马上判断出他是否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摄影者。因为使用这种镜头比使用其他种类镜头更难拍摄出优秀作品。如果能够非常好地掌握这种镜头,就能拍出优秀照片,你将成为一个优秀的摄影记者。许多摄影记者往往以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

10、使用这种镜头,他们实际是在尚无初步使用经验的情况下就企图超越。在拍摄成组图片报道时,不应只会使用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而不会使用这两种镜头之间的各种镜头。要有节制地使用广角镜头,并用 35mm 至300mm 之间的镜头作为补充。应在提高照片质量的前提下使用广角镜头,充分发挥广角镜头的性能,使它成为一只具有通用性的镜头。广角镜头的景深特别大,就是说,画面中的大部分物体都能拍摄清楚,这对我们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拍摄照片十分有利。35mm 广角所以特别受人青睐,因为它所拍摄的照片变形较少,15mm 或 20mm 超广角镜头,则有较明。显的变形现象,因此不适合拍摄新闻照片。 斯比纳积三十多年的摄影采访经验

11、,曾八次采访英国总统就职典礼,四次采访罗马梵蒂冈教皇选举。他的照片曾获 450 枚奖牌、奖状(其中包括著名的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他告诫摄影爱好者:“不要以为只要用上了广角镜头就能理所当然地拍出好照片。对摄影者来说,拍摄之前首先应该经常考虑在什么场合使用什么镜头。我是非常有节制地使用广角镜头的,常以其他各种镜头作为补充。鱼眼镜头只 在特殊情况下才使用。使用广角镜头,一定要事先考虑成熟,并从它的概念上加以理解,认为使用它可使照片具有更完美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就能使你接受新的挑战,从而提高你的照片的质量。” 在今天的新闻摄影报道中,记者们确实越来越喜欢使用广角镜头了。因为在他们争先恐后地围住采访对象时

12、,有时也只能用广角镜头。在不能接近被摄主体时,记者们常常高举相机,使用 20mm 或 24mm 镜头从头顶拍照,经过放大剪裁也可以得到有用的照片。使用广角镜头的边沿偷拍,也是一个不打扰被拍对象的好办法,因为至少在目前,许多人还认为只有面对镜头时才会被摄入照片中。 有人认为 24mm 广角镜头是新闻报道的最佳镜头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景深极大,可以同时记录人物与环境气氛。但须记住,即使是广角镜头,景深也总是有限的,因此,学会使用超焦距拍摄法,比依靠景深有更多的优越性。 人们常说,广角镜头造成夸张的透视效果,远摄镜头则缩短被摄体的平面。英国摄影家罗恩斯皮尔曼认为,透视效果只同被摄体与镜头的距离有关,

13、并不涉及到焦距,只是因为广角镜头经常用于透视非常明显的狭隘场面,远摄镜头主要是从远距离拍摄,才造成了夸张的印象。他说:“如果你分别用广角镜头和远摄镜头从问一距离拍摄,那么透视效果将是一样的。” 对于上述观点,英国摄影家 GL韦克菲尔德曾通过 55mm 标准镜头与广角镜头的对比来证明过。他用两种镜头在同一视点各拍一张照片,用广角镜头拍的较大视点的照片,显然与另一张大不相同。初看之下,似乎两张照片的透视不一样,然而实际这是一种错觉。 如果把广角镜头拍摄的负片的一部分,放大到同标准镜头拍摄的负片放大的照片尺寸相同,两者透视的一致性就一目了然了(如图 61 所示)。 知道了这一点,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

14、便可以放心地使用广角镜头而不必担心会出现透视的改变。 关于近距离摄影的问题,韦克菲尔德指出:“广角镜头往往可以在很近的距离 上调焦。例如,24mm 平面算起的,实际上如的最近调焦点可近至 250mm。由于这一距离是由胶片头前表面算起,远不足 200mm。在这一距离内物距与像 距之比约为 8:1,这与 55mm 镜头在最近调焦距离上 获得的物距与像距之比大致相同。”因此,韦克菲尔 德认为,“如果不用接圈或皮腔,要把物体的影像拍 得大一些,使用广角镜头并没有什么优越性。此外, 由于使用广角镜头,镜头与被摄体的距离太近而很 有可能使摄影师或相机的影子落在被摄体上面。”这 是必须引起注意的。斯皮尔曼认

15、为,使用广角镜头时,靠近被摄体 时用聚焦屏对焦非常容易,在远距离拍摄时就比较 困难。但如果我们把广角镜头当标准镜头用,就不 会遇到问题。对于近摄,靠聚焦屏对焦就像使用普 通标准镜头在较远的距离拍摄一样方便。在较远的 距离拍摄,景深往往是很大的,因此,只要靠调整 距离标尺就能很容易地取得清晰影像判断上的 错误可能要比一面观看聚焦屏一面调焦小得多。 使用广角镜头拍摄建筑物等,必须使相机保持 纵向的绝对水平,否则近视点会造成剧烈的透视变 化,在照片上使垂直线产生严重的会聚现象。在取 景器上这种情况往往并不一定看得出来,只有当负 片放大后或幻灯片投影出来时,这个缺点才较为明 显。实际上,照片上出现线条

16、会聚现象并不是歪曲原 景物,而是一种自然的透视效果。它之所以被看成 歪曲,是因为人们知道一个楼房的垂直线不会会聚, 并希望在不合适的视点拍的照片上看到垂直线都是平行的。然而,适当的会聚现象反而使照片显得真实 c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柯达陈列室中悬挂着一幅赫梅尔的柯达大楼的片,看起来好像顶部比底部还宽一些,用尺子量一量照片,结果证明顶部和底部的宽度正好相同,这就说明稍微有点会聚比完全没有会聚看起来反而更真实. 用广角镜头拍摄垂直物体,如出现严重的会聚现象,则会破坏画面。一组全都指向同一点的树(为了把树顶摄入画面,不得己把相机高仰,就会出现这种情况),看上去很不自然。L布朗斯坦提出的解决办法是:找一个较高的地方,使拍摄者能在接近被摄体中部的高度上拍摄。另一种办法是向后退,使拍摄者能在不用抬高相机视角的情况下把整个景物收入画面。为了避免水平线条的会聚,就得使相机的背部,也就是底片的平面与被摄体各条垂线构成的平面平行。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种能控制透视的广角镜头,它能配合带皮腔的专业相机起到提升和横向移动镜头板的作用。用这种镜头拍摄,你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