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文章的五个得分突破点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31812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文章的五个得分突破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申论文章的五个得分突破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申论文章的五个得分突破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申论文章的五个得分突破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申论文章的五个得分突破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申论文章的五个得分突破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文章的五个得分突破点(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申论文章的五个得分突破点一、提纲或框架一、提纲或框架审题、立意后不要马上动笔,要进行充分的构思,写出提纲。即理清思路,建构框架,审题、立意后不要马上动笔,要进行充分的构思,写出提纲。即理清思路,建构框架,完成布局。这是最为关键的。考生成绩的高低在考场上能不能列一个写作提纲,我想各位完成布局。这是最为关键的。考生成绩的高低在考场上能不能列一个写作提纲,我想各位要考出好成绩要先写好一个提纲,提纲是筋骨,提纲是蓝图,提纲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所在,要考出好成绩要先写好一个提纲,提纲是筋骨,提纲是蓝图,提纲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所在,议论文的提纲第一是标题,标题是龙的眼睛,必须有神,反映文章主题的紧扣中心,这是议

2、论文的提纲第一是标题,标题是龙的眼睛,必须有神,反映文章主题的紧扣中心,这是好的标题。好的标题。好处是:心里有数,便于控制;快速成文;不跑题。好处是:心里有数,便于控制;快速成文;不跑题。梳理思路,策划提纲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费时间的过程,但一定不梳理思路,策划提纲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费时间的过程,但一定不能省略,有道是:磨刀不误砍柴功!能省略,有道是:磨刀不误砍柴功!提纲的内容提纲的内容( (文章的框架文章的框架) )1 1。标题。标题2 2。开头总论点。开头总论点3 3。分论点及其对应的材料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分论点及其对应的材料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4 4。论证结

3、构。论证结构5 5。结尾。结尾二、标题二、标题标题必须是中心论点,或者反映中心论点。主题力求醒目、简练。标题必须是中心论点,或者反映中心论点。主题力求醒目、简练。(1)(1)回避总论点的万能标题回避总论点的万能标题由由现象引发的思考现象引发的思考问题引发的思考问题引发的思考问题带来的启示问题带来的启示对对现象的反思现象的反思反思反思现象现象透视透视现象现象为为开开“方方”抓抓“药药”例:例:由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思考由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思考、对承德扶贫模式反思对承德扶贫模式反思、以科学发展观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招商引资工作领招商引资工作(2)(2)表达总论点的题目表达总论点的题目介词短语式:介词短

4、语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动宾式:动词动宾式:动词+ +宾语宾语树立树立观观开创开创局面局面例:例: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转变政府职能,切实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切实依法行政、多管齐下,多管齐下,切实维护社会公正切实维护社会公正主谓式:主语主谓式:主语+ +谓语谓语的核心是的核心是的关键在于的关键在于例:例:利用外资的关键在于提高质量利用外资的关键在于提高质量、追求有质量效益的速度是经济工作的重点追求有质量效益的速度是经济工作的重点文章标题关键词标准表述 高度重视*工作,切实维护* 大力加强(推进、提高),确保* 全面推进*,加快*发展 加强领导,求真务实,扎扎

5、实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大力实行科技兴垦战略,推动农垦经济全面发展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统计改革与建设 锐意进取、积极开拓,努力提高经济信息服务质量 采取积极行动,共创美好家园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构筑育人精神家园 抢抓机遇,扎实工作,推进我市气象工作再上新台阶 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提升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政务信息化水平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确保一方平安三、开头三、开头最好是单刀直入,简单明快,开门见山,直接揭示文章主题。文章的成败,判卷老师最好是单刀直入,简单明快,开门见山,直接揭示文章主题。文章的成败,判卷老师的感受就是开头第一段的论点,最大的要求就是简单明快。的感受就是开头第一段的论点,最

6、大的要求就是简单明快。1 1。开头的结构:一般有三层,。开头的结构:一般有三层,首先交代文章的事件提起,根据材料得到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发生了某某事件,这样首先交代文章的事件提起,根据材料得到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发生了某某事件,这样写非常自然具体。写非常自然具体。第二层、揭示主题,由某问题看出相当严峻。第二层、揭示主题,由某问题看出相当严峻。第三层、谈主题的影响或危害。第三层、谈主题的影响或危害。第一层事件,第二层主题,第三层影响或危害。第三层视情况而定。第一层事件,第二层主题,第三层影响或危害。第三层视情况而定。一段也可,两段也可,最好是一段一段也可,两段也可,最好是一段2 2。开头常用的方法。

7、开头常用的方法叙开叙开( (最常用最常用) ):概述申论材料的主要内容或反映的主要问题引出文章。:概述申论材料的主要内容或反映的主要问题引出文章。引言:名人名言,引出论点。引言:名人名言,引出论点。设问:设问:万能句式:万能句式:近年来近年来/ /目前目前/ /最近一段时间,最近一段时间,XXXX 现象现象/ /情况频繁出现情况频繁出现/ /形势严峻,导致造成形势严峻,导致造成。究。究其原因,则存在多个方面其原因,则存在多个方面由此由此/ /针对以上导致针对以上导致原因,我们认为原因,我们认为迫在眉睫应当迫在眉睫应当提上议事日程应该重视提上议事日程应该重视我们必须我们必须四、结尾四、结尾结尾关

8、键是言简意赅情真意切,给人回味。结尾关键是言简意赅情真意切,给人回味。常用词:综上所述总而言之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等等。常用词:综上所述总而言之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等等。方法:三层方法:三层第一层概括总结,收束全文第一层概括总结,收束全文第二层强调和深化主题,把第一段的话翻新,从反面来说也可以,不这样做的话怎么第二层强调和深化主题,把第一段的话翻新,从反面来说也可以,不这样做的话怎么怎么样,三两句话总结全文。怎么样,三两句话总结全文。第三层提出希望或者发出感慨。第三层提出希望或者发出感慨。结尾的万能句式:结尾的万能句式: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解决农

9、民工问题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建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解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社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社会和谐之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会和谐之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 (五五) )过渡过渡1 1。材料反映了。材料反映了问题。反映的主要问题是问题。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说明了一个重要现象:说明了一个重要现象:2 2。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问题主要体

10、现为: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3 3。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是以下问题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发生:造成这个。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是以下问题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发生: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何以如此呢?原因何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何以如此呢?原因何在?( (注意设问句的使用注意设问句的使用) )4.4. 党和政府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克服这些问题:党和政府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克服这些问题:五、公文式申论文章一、讲话稿一、讲话稿1 1。特点。特点权威性: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实施本级的决定,对分管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权威性: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实施

11、本级的决定,对分管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思想性:领导讲话一定要有理论色彩思想性:领导讲话一定要有理论色彩周全性:考虑到方方面面,讲问题要全面周全性:考虑到方方面面,讲问题要全面鼓动性:激励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动性:激励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象性:对象性:2 2。结构。结构标题标题( (多为主题句多为主题句) )称谓称谓( (同志们先生们、女士们朋友们等,视具体情况而定,尽量全面同志们先生们、女士们朋友们等,视具体情况而定,尽量全面) )主体主体开头:开门见山,提出问题简要概括讲话的背景、目的、任务开头:开门见山,提出问题简要概括讲话的背景、目的、任务为什么:分析所讲问题发生的原因为什么:分析所

12、讲问题发生的原因怎么样:提出措施怎么样:提出措施结尾:强调主题表示态度表示感谢抒发感情展望未来结尾:强调主题表示态度表示感谢抒发感情展望未来二、公文二、公文意见:无行文方向意见:无行文方向报告:上行文报告:上行文( (概述内容要详细概述内容要详细) )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经验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经验请示:上行文请示:上行文( (请示内容要详细请示内容要详细) )通知:下行文通知:下行文( (通知政策要详细通知政策要详细) )通用结构:通用结构:标题标题( (多为主题句多为主题句) )主送机关主送机关( (可以省略可以省略) )主体主体概述问题概述问题分析原因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提出对策结尾:需请上级机

13、关批准、批复或予以批转等结尾:需请上级机关批准、批复或予以批转等制发机关与成文日期制发机关与成文日期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中国农民脱贫的出路在哪里?思路之一是着眼农村自身的经济建设,通过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和扶贫贷款,大力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小城镇”。思路之二是利用城市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加速城市化步伐,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尽快转移,城乡经济统筹发展。两种思路,就是两种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战略,在农村与农民问题这个关系国民经济的根本大计的首要问题上,两种思路中的任何一种都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孰优孰劣,值得深入思考。城乡经济统筹发展,

14、这是个新提法、新思路,具有很强的有针对性。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对城市、居民实行一种政策,对农村、农民实行另一种政策。长期实行这种“一国两策”的结果,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社会结构,城乡不能交融,城乡差距很大,实际上形成了两个市场、两个社会,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户籍制度等体制性障碍没有改革,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仍在继续。最近几年来,东部沿海城市发展很快,日新月异;但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还相当落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一些对新阶段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观点和新思路,其中就包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

15、发展。报告指出,就现阶段来说,必须把转移农业人口作为今后繁荣农村经济的一大重任。有专家指出,这是在新阶段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思路,离开了这个思路,要想在十几年内的时间内把我国农村建成小康社会,是很难做到的。另一方面,从发展“小城镇”的思路来看,中国若要遍地都去发展“小城镇”,总有一天会面临无土可耕的危机。我国的城市化不能仿效美国模式,因为美国的土地资源要比我国丰富得多。但如果只着眼于农村自身建设来发展“小城镇”,实际上就是“让农村关起门来搞城市化”,还是不能消除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这不符合中国国情。从 2005 年 1 月 1 日起,各地区将统一使用人口统计中的常住人口计算人均

16、 GDP,并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长期以来以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 GDP 将成为历史。农民工对城市 GDP的贡献将被承认,他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将由城市的公共财政加以解决,这将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性举措。要通过改革,使城市向农民开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这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与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工农业商品供应充足,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各方面的条件已逐渐具备。应该深化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敞开城门镇门,让农民走进来。这篇文章写的是比较好的。其突出优点是“理据相谐” 、 “有立有破” 。作者紧扣主题,将给定材料中列出的问题加以梳理,围绕“发展农村经济要以加快农村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