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31)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29782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3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3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3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3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3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3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31)人书俱老 林散之草书精品手卷读曼殊上人诗集有感八首赏析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 王 罡赏析提要:远看气势,苍雄豪劲;近看章法,开合有致;细看点画,笔墨精妙。这幅长卷是巅峰之作,是稀有之作,是精品之作。作品先后 4 次参展著录。林散之先生“大器晚成”,有“草圣”之称,正是因为成名很晚,近一个世纪的苦灯寒窗造就了他草书的形、神、气、韵、意、趣,并使之超清越明,直逼宋人。也正是因为他的草书深邃隽永的意韵和超凡脱俗的境界,才让世人对他的草书欣赏越久,感受越深,认识越高。他对中国草书艺术的贡献真可谓“功莫大焉”。为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人们在南京江浦求雨山建立了林散

2、之纪念馆,在马鞍山采石矶建立了林散之艺术馆。21992 年 12 月,专门成立了林散之研究会,研究林散之草书,推广林散之草书。1974 年 3 月,林散之先生创作的这幅草书手卷读曼殊上人诗集有感八首,尺寸为 22.5200,约 6 平方尺。落款林散之,印有“散之印信”(白文)、 “大年”(朱文)。单款,绢本,长锋羊毫笔,宿墨。裱工精湛,品相十品。手卷正文内容是林老 1971 年写的八首诗:读曼殊上人诗集有感四首茫茫尘海幻微波,卅五年华一刹那。万劫丛中灰未冷,香花放出曼陀罗。已作沾泥絮不飞,慈悲心愿妒娥眉。如如自了诸天相,时向空林泣子规。生逢浊世可怜身,承愿能来注梵经。一点微情忘未了,于无人处听

3、弹筝。南游两度到蛮荒,佛国神州记渺茫。万里归来残衲在,西湖风月旧灵光。又感四首怜才生小太清狂,七字诗成数十行。鬓影衣香无限泪,人间情种算三郎。日日窗前燕子笺,三生石上补因缘。佛言有色原无色,天女维摩总解禅。3离恨天中有漏因,善才童子是前身。可怜孽海尘缘在,不画英雄画美人。孤义危词译拜轮,美人香草托灵均。应知江上风尘客,几夜灯前独怆神。林散之先生的这八首诗讲述了曼殊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曼殊,全名苏曼殊(18841918 年),是中国近代的一位奇人。他身世隐秘,成长凄苦,遭遇独特,经历坎坷,性格复杂;他是一个天生的情种,为情所困,为情所苦,为情而离,为情而死。苏曼殊工诗善画,又精通英、梵、日等文字

4、,有苏曼殊诗集等。草书手卷读曼殊上人诗集有感八首是巅峰之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林散之先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习、扬弃、创新,草书艺术达到了巅峰,形成了“瘦劲飘逸”的“林体”草书。1972 年,林散之草书毛泽东词 清平乐 会昌得到郭沫若、赵朴初、启功等大家的称赞。1973 年 1 月, 人民中国杂志日文版显著位置刊登林散之的草书,从此林散之名扬日本,进入了一生最辉煌、最得意的时期:日本书法代表团专门来南京拜访林老,到北京与启功、赵朴初、吴作人等名家切磋交流, 江上诗存刻印本完成,草书手卷李白草书歌行、草书许瑶诗 论怀素草书、草书自作诗 4论书绝句等佳作迭出。这个时期,党和人民给了林散之先生很高的荣

5、誉,林老心情舒畅,身体硬朗,精神焕发。草书读曼殊上人诗集有感八首就是在这种艺术、精力、心情舒畅的状态下完成的。据有关心理学家分析,高峰时期创作的作品相对稳定,好坏差别不大,精品力作较多。草书手卷读曼殊上人诗集有感八首正是如此,客观地再现了林散之先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草书艺术的最高水准。草书手卷读曼殊上人诗集有感八首是稀有之作。手卷是文人雅士的把玩之物,通常用于案头自赏或与密友交流。林散之很少创作手卷,查看了 1985 年出版的林散之书法选集、1997 年出版的林散之书法集和 2003 年出版的林散之书画集,这 3 本书法集一共只出版过 10 幅不同的手卷。在林散之专场拍卖会上手卷见得不多,平时画

6、廊里、拍卖会上手卷更为少见。其原因之一是林散之先生出名后,要作品的人很多,林老一般是送条幅或对联,有时只写几个字。从这个意义上讲,林老这幅手卷极有可能是送给重要人物的,或者是有特殊原因,在特殊情况下,很用心地创作而成。说这幅手卷是稀有之作还体现在内容和绢本上。目前在展览、拍卖、画廊,以及行内流通中,都没有见过这种内容的作品,在绢上创作手卷更是少5之又少。草书手卷读曼殊上人诗集有感八首是精品之作。一是点线美。无论是横画竖画,还是一捺一撇,都十分有力。线条既细又圆,圆中又带一点方,转弯处如折钗股,还有不少地方出现锥画沙、屋漏痕式的线条。二是墨色妙。时浓时淡,枯湿相生,如第二首诗中的“时向”、第三首

7、诗中的“生逢”是浓墨。第四首诗中的“残衲在”和下面的“西湖”,枯笔与浓墨强烈对比。第二首诗的最后一个字“规”,墨色更为精彩,左浓右淡,上枯下浓,中间浓四周淡,黑中发亮,枯中有润,如果用放大镜看则更加奇妙。三是动感强。笔笔蠕动,形态各异,宛若群仙赴会,摩肩接踵,你靠着我,我倚着你。四是章法好。疏密有致,疏密结合,手卷开头第一首诗是比较密,第二首诗是相对密,第三首诗是比较疏,倒数第二首、第三首诗是特别密,最后一首诗是特别疏。通篇是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结合,浑然一体!这幅作品最早于 1994 年 11 月 23 日刊登在新华日报第八版。之后于 2011 年 8 月在北京参加“黄宾虹与林散之、李可

8、染艺术展”,出版在同源异彩黄宾虹与林散之、李可染艺术研究和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这幅作品现由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中国著名画家、收藏家宋玉麟先生6收藏。相关链接: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3)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4)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5)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6)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7)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8)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9)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0)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1)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2)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3)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4)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5)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

9、(16)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7)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8)7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9)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0)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1)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2)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3)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4)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5)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6)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7)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8)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9)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30)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32)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33)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34)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35)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36)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37)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38)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39)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