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道德生活中的“谦卑”观念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29527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犹太道德生活中的“谦卑”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犹太道德生活中的“谦卑”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犹太道德生活中的“谦卑”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犹太道德生活中的“谦卑”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犹太道德生活中的“谦卑”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犹太道德生活中的“谦卑”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犹太道德生活中的“谦卑”观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析犹太道德生活中的浅析犹太道德生活中的“谦卑谦卑”观念观念摘要:“谦卑”不仅是犹太人的美德之一,而且是犹太道德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甚至被称为是“至高的美德” 。那么,拥有如此地位的“谦卑”在犹太人的道德标准中是被如何定义的呢?出于何种原因犹太人需要遵守“谦卑”这一道德律令?同时,根深蒂固的作为“上帝的选民”的观念岂不与“躬行谦卑”这一道德理想有所矛盾?本文正是从规范道德生活的“犹太智慧书”阿伯特着手,致力于探索这一系列的问题。关键词:犹太人 谦卑 上帝的选民 阿伯特在犹太人那里, “谦卑”是昭示其道德生活的美德之一,而且,“谦卑”还是犹太人道德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正如亚伯拉罕柯

2、恩在其著作大众塔木德中提到的:“谦卑是最高尚的道德,如圣经所说, 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的信息给谦卑的人 (以赛亚书 ,61:1) 。因此要知道谦卑才是至高的美德” 【1】 。我们知道,被称为“犹太智慧书”的阿伯特致力于道德指引:它规范人的行为准则,引导人的生活之路。而正是在这样一部针对个人的道德书中,多次出现了关于“谦卑”这一主题的格言。 “谦卑”这一道德律令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它就是定义贤哲的标准。 阿伯特第四章首节就出现了这样的语句:“本左玛说:何为贤哲?贤哲即向任何人学习者。 ” 【2】能够摈弃身份差异向任何人学习,需要的正是谦卑的态度。 阿伯特第五章第七节

3、则更加具体地列出了贤哲的特征,如贤哲不在比他更有智慧的人之前开口;不在朋友说话中间插嘴;论事当先则先,当后则后;遇到没有学过的也谦虚承认等。贤哲的特征大都以“谦卑”的态度为基础。由此观之, “谦卑”在犹太人的道德生活当中可谓是“重中之重” 。“谦卑”既然是犹太道德生活中如此重要的一个方面,自然不会成为冷冰冰地躺在道德教化书中的一个语词,而事实也是这样。“谦卑”在犹太人那里被赋予了具体且多方面的涵义。接下来就让我们从阿伯特的文本出发,分析犹太人“谦卑”观念的各个方面。首先,犹太人的“谦卑”要求在上帝面前躬行谦卑,即对上帝报以极其谦卑的态度。犹太拉比认为,世界的三块基石分别是:托拉 、为神服务和躬

4、行仁爱。 “为神服务”当然首先是指圣殿中的祭祀工作,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它表示怀抱谦逊之德仰仗上帝之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上帝行事,而其秉持的态度正是一种在上帝面前躬行谦卑的态度。然而,或许有人会问:为何要躬行谦卑?下面的格言给出了全面而有力的回答。 “阿卡维亚本玛嘞列说:当心三件事,你便不致越入罪孽之域:要明白你从何而来,你向何而去,以及在谁面前你将呈文报账。你从何而来?从腐臭的精滴而来;你向何而去?向尘埃和蛆虫之地而去;在谁面前你将呈文报账?在万王之王、神圣的、受称颂的上帝面前。 ” 【3】人“从腐臭的精滴而来” ,因此对自身并没有丝毫值得骄傲的地方;人又“向尘埃和蛆虫之地而去” ,也

5、就是说,人终将死亡,尸体亦会腐烂,死后既然一无所有,难道还不应以谦卑的态度生活吗?最后,人将“在万王之王、神圣的、受称颂的上帝面前呈文报账” ,面对全知全能的造物主,人类除却保持谦卑,又有何选择?由此观之,人类只能对上帝报以极其谦卑的态度。其次,犹太人的“谦卑”要求在他人面前保持谦卑,即以谦卑的态度对待他人,甚至在所有人面前保持谦卑,即使他并非重要人物。犹太人以谦卑的态度对待他人可以说是遵循着先人之遗风。根据阿伯特的记述:“一个人,只要从他的朋友那里学到了一章,或是一项,或是一节,或是一段,或是一句,或者哪怕是一个字母,就应敬重地对待他的朋友。因为我们发现以色列之王大卫便是如此,他从亚希多弗那

6、里学了不过两件事情,便称之为他的老师、他的同伴和他的知己朋友。 圣经说:你原与我平等,是我的同伴,是我知己的朋友。 事无轻重,道理显然:以色列之王大卫的行为是,他从亚希多弗那里学了不过两件事情,便称他为他的老师、他的同伴和他的知己朋友,那么一个人,只要从他的朋友那里学到了一章,或是一项,或是一节,或是一段,或是一句,或者哪怕是一个字母,就应当更加敬重地对待他的朋友。 ” 【4】大卫王身份尊贵,但因从其臣子那里学到了两件事情,便如此尊重他,乃至称其臣子为“我的老师” 、 “我的同伴”和“我的知己朋友” 。贵为国王尚且对人如此谦卑,更何况普通人民,岂不更应以谦卑的态度对待他人。再次,犹太人的“谦卑

7、“要求在自己面前亦要恪守谦卑的本分,保持谦卑的态度理应成为每个犹太人生活的常态。在犹太人看来,厚颜无耻者终将入地狱,而面带羞赧者则会进天堂。谦卑的态度让人懂得自制,并能使人在行坏事之后有忏悔之心。 “谦卑”这一道德律令不仅是一种高于生活的教化,更重要的是犹太人要求其自身达到的一种生活态度。而之所以如此首先缘于“谦卑”本身的高尚与美好。 “西缅说:我一向生长于圣贤们之中,从未见过有比沉默更有利于身心的东西。 ” 【5】当然, “沉默”并不等同于“谦卑” ,但能够做到“沉默” ,需要的不正是胸怀“谦卑”之德吗?因而,尽管圣贤们的言论都可谓智慧之辞,但相比于秉持谦卑态度的沉默,无论如何也只能是相形见

8、绌。由此见得犹太人对恪守本分、胸怀谦卑的重视。然而,我们知道, “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选民”这一观念不仅是犹太人脑海中根深蒂固的一个信念,更是犹太人生活中坚定不移的一条基本原则。如圣经旧约 申命记中的呼喊:“以色列啊,你是有福的!谁像你这蒙耶和华所拯救的百姓呢?他是你的盾牌,帮助你,是你威荣的刀剑;你的仇敌必投降你,你必踏在他们的高处。 ” 【6】而在犹太人为自己撰写的文献中,也多对“上帝的选民”这一观念进行了充分的发挥。以色列人被描述得出类拔萃,而上帝与以色列子民之间的亲密而又独特的关系亦被不断强调。不难联想到, “上帝的选民”这一观念既然如此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犹太人心中并且被不断地强调,岂不与之

9、前一直讨论的其躬行谦卑的道德行为准则格格不入?潜移默化的作为上帝的选民所拥有的特权感又怎能让犹太人将谦卑融成其生活状态?然而,当我们进一步地思考下去, “上帝的选民”的观念与“躬行谦卑”的理想之间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以色列是上帝选中的民族,因此,犹太人拥有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优越感可谓在所难免。表面上,这种优越感似乎与其躬行谦卑的道德律令有所冲突,实际上, “上帝的选民”这一身份其实正是促使犹太人躬行谦卑的深层原因;反过来,躬行谦卑也恰恰是犹太人作为“上帝的选民”这一角色所应做到的第一要义。阿伯特提到:“拉比阿奇瓦常说:人是受到宠爱的,因为他是按神的形象而被创造的,而更大的宠爱在于:他被告知他

10、是按神的形象而被创造的。 圣经说:因为神造人是照自己的形象造的。 以色列是受宠爱的,因为他们被称作神的儿女 。而更大的宠爱在于:他们被告知他们被称为神的儿女 。 圣经说:你们是耶和华你们神的儿女。 以色列人是受到宠爱的,因为他们被授予宝物。而更大的宠爱在于:他们被告知他们被授予以之创世的宝物。 圣经说:因为我所给你们的,是好教训,不可离弃我的法则。 ” 【7】以色列被称作“神的儿女” ,是指以色列是上帝选中的民族,因此是受宠爱的;以色列人被授予宝物并被告知他们被授予宝物,因此是受宠爱的,这里的宝物指的是托拉 ;而践行托拉之律法则是躬行谦卑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 托拉乃是犹太人之谦卑与敬畏的代名

11、词,对托拉智慧的学习能够使一个人在灵魂的各个方面达到更高的品质,其中就包括“谦卑” 。由此看来,正是因为以色列是受宠爱的“上帝的选民” ,他们则更应践行托拉从而躬行谦卑,因为托拉是上帝赐予以色列人的好教训,是不可离弃的法则。另一方面,只有躬行谦卑才有资格学习并践行托拉 ,从而不愧为“上帝的选民”并完成作为上帝选民的诫命。因为谦卑是研习托拉的学者所必备的 48 项资质之一,这一点在阿伯特第六章第五节中有详尽的说明。显而易见,以上论证是架构在“作为上帝的选民” 、 “践行托拉 ”以及“躬行谦卑”这三个要素之上的。无论是正面论证犹太人作为上帝的选民正是其躬行谦卑的深层原因,还是反过来论证躬行谦卑是犹

12、太人作为上帝的选民所应做到的第一要义,践行托拉始终是论证的过渡点以及支点。因此,在这番论证之后,我们又不得不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秉持谦卑的态度从而达到践行托拉的要求之上。“拉比以利亚撒说:要满怀激情地去学习托拉 ;要懂得如何应对异教徒。 ” 【8】尽管那些信仰异端的人并非上帝的选民,但他们中确有通晓托拉的,因此虽是犹太人,仍然必须先学习,然后才能应对这些异端之人。也就是说,哪怕是对付异族异端之人,亦应秉持谦卑的态度。而“拉比约西说:置自身于托拉学业之中, 托拉是不能自动遗留给你的。让你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上天之名。 ” 【9】一个人始终都应执着于对托拉的学习,即使他出身于贤哲的家庭。因为智慧并非如

13、财产般可以作为遗产而保留,它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哪怕出身显贵,亦应以谦卑的态度学习托拉 。并且,即使掌握了大量托拉的智慧的贤哲也不应为此而感到骄傲,学习了很多托拉的知识的普通人就更没有资格归功于己,因为学习托拉乃是每个人的本分。人便是为此而被创造的。因此, “希列说:名声,欲扬反失;学问,不进则退;不读经,毋宁死;而盗用经典冠冕者,终将遭灭顶之灾。 ” 【10】凡不坚持努力研读托拉的将会连已领悟的部分也失去;凡不坚持努力研读托拉的都该死,因其乃是明知故犯;凡盗用托拉之冠冕者,必将遭受死亡的惩罚。在学习托拉的过程中,始终都应保持极度谦卑的态度。可见,尽管以色列是上帝选中的民族,但这并没有

14、让以色列得到特殊的恩宠,更没有让犹太人成为自命不凡的狂妄之徒。相反的,犹太人在其日常生活与学习等各个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秉持着极度谦卑的态度。参考文献:【1】 亚伯拉罕科恩:大众塔木德 ,盖逊译,傅有德校译,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 246-247 页。【2】 阿伯特4:1,阿丁施坦泽兹诠释,张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第 53 页。【3】 阿伯特3:1,阿丁施坦泽兹诠释,张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第 36 页。【4】 阿伯特6:3,阿丁施坦泽兹诠释,张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第 85 页。【5】 阿伯特1:17,阿丁施坦泽兹诠释,张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第 23 页。【6】 申命记33:29【7】 阿伯特3:17,阿丁施坦泽兹诠释,张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第 48-49 页。【8】 阿伯特2:14,阿丁施坦泽兹诠释,张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第 34 页。【9】 阿伯特2:12,阿丁施坦泽兹诠释,张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第 33 页。【10】 阿伯特1:13,阿丁施坦泽兹诠释,张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第 2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