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风格特色——以《玫瑰三愿》、《春思曲》为例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25796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风格特色——以《玫瑰三愿》、《春思曲》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风格特色——以《玫瑰三愿》、《春思曲》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风格特色——以《玫瑰三愿》、《春思曲》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风格特色——以《玫瑰三愿》、《春思曲》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风格特色——以《玫瑰三愿》、《春思曲》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风格特色——以《玫瑰三愿》、《春思曲》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风格特色——以《玫瑰三愿》、《春思曲》为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风格特色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风格特色以以玫瑰三愿玫瑰三愿 、 春思曲春思曲为例为例摘要:黄自是中国近代音乐发展历程中一位重要的音乐家、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他的 一生虽然短暂,但他为后人留下了大批宝贵的音乐作品和艺术理念,为我国早期的音乐 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其创作作品广泛有交响乐、器乐曲、声乐曲、清唱剧等等。其中 艺术价值最高的是艺术歌曲,并且这些艺术歌曲直到今天任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 经常唱响在各大舞台。鉴于黄自先生对我国近代音乐和艺术歌曲的发展影响深远,本文 将从黄自的音乐艺术人生、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和几首艺术歌曲的演唱分析几个方面来 研究,分析。关键词:黄自;艺术歌

2、曲;特征;风格;演唱艺术歌曲最早产生于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是绽放在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中的一朵 奇葩。它是一种特定的歌曲体裁,强调抒情性,歌词多采用诗歌,讲究诗与音乐的完美 结合。自 20 世纪初进入中国,经历了被认识、接受、消化的过程,在中西方音乐文化 的多次碰撞和交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个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一方面在西方艺术 歌曲的影响下产生,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思潮,因此有着浓重的时代色彩, 是时代的产物。黄自先生在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中成就突出,对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起到 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三十年代的中国乐坛中有着承前启后的地位。黄自先生努力探讨 如何把西洋唱法与中国语

3、言结合的问题,提出了演唱中国艺术歌曲要“以字行腔”的独 到的科学见解。这一理论至今对声乐的学习、演唱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一、黄自先生的生平以及作品整体艺术风格(1 1)黄自先生的生平黄自(19041938)字今吾,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 1904 年 3 月 23 日出生在江苏省川沙县(今上海浦东)的一个书香门第。父母都是有文化 素养的开明人士,自小黄自就接受父母的严格教育。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得黄自自幼便受 到了良好的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他生性聪明,从小就显示出对音乐和文学,特别是 对古典诗词的爱好。这种对诗歌的热爱,在黄自的音乐创作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 他创作艺术

4、歌曲的重要因素。 1916 年小学毕业后,黄自入北京清华学校,即“留美预备学校”学习。在这里他开 始接触西方音乐,先后参加了童子军笛鼓队,在管弦乐队吹单簧管,在合唱队唱男高音, 并且开始学习和声和钢琴,为今后进行专业的音乐学习和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 些初步的的学习中也逐渐的确立了他以音乐事业为终身职业的意愿。1924 年开始留美生 涯,1926 年进入欧柏林音乐学院专攻音乐理论作曲及钢琴专业,两年后转入耶鲁大学音 乐学校,1929 年结束了学习生活,同时获得了音乐学士学位。同年 6 月留学期满回到国内,先后在沪江大学音乐系、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任教, 在音专任职期间开设了和声学、键盘和声学

5、、高级和声学、配器法和音乐史等十几门课第第 1 1 页页程,几乎包揽了当时全部理论作曲的课程。期间培养出一批对中国近代音乐有着卓越贡 献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包括有他的四大弟子:贺绿汀、刘雪庵、江定山、陈田鹤, 以及钱仁康、丁善德、吕骥、周小燕等我国老一辈著名音乐家。所以说黄自可谓是中国 近代音乐教育的先驱者,他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8 年 5 月 9 日,黄自因染上伤寒症,在上海红十字会医院悄然离世,存年 34 岁。 黄自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艺术之路却光辉灿烂、绚丽多彩。他所留下的音乐作品和 他做出的卓越贡献,为后继的中国音乐家们开辟本民族的音乐道路积累了经验

6、,为音乐 在今后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开端。他一生的创作成就,给予当时乃至今天我国专业音乐 界以重大的影响,在近代音乐发展史中,有着深远的意义。(2 2)主要作品及整体艺术风格黄自从事繁重的教学工作同时,还进行着一系列的理论研究与著作编写,并创作了 大量的音乐作品。如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一个时期内,他陆续创作了抗敌歌 旗正飘飘 九一八等一批爱国主义歌曲,以音乐来鼓舞中华儿女的抗日斗志,在当 时传唱甚广,社会影响极大。这些爱国歌曲,节奏坚定有力,灵活运用和声和复调的写 作技巧,曲式结构层次分明且浑然天成,显示出排山倒海的力量和蓬勃向上的气势。同 时创作的还有我国最早的清唱剧长恨歌和一些艺术

7、歌曲,包括思乡 、 春思曲 、 玫瑰三愿等。另外,黄自还写了大量的中小学教材歌曲和社会性题材的歌曲,发表 过许多篇音乐理论论文和著作,如天伦歌 、 四时渔家乐 、 牛 、 养蚕等。艺术 歌曲是黄自作品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也是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成就的一个方面。 黄自的艺术歌曲风格雅致,技法精湛,结构规范严谨,句法清晰。他要求艺术歌曲的写 作务必要使音乐的意趣、节奏、句法等等一一与歌词吻合,同时还要利用和声、伴奏将 情感很透彻的表现出来。伴奏是艺术歌曲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起到渲染气氛, 深化主题的作用,甚至可以独立成篇,浑然成趣,所以黄自非常重视和声织体的形象性。 往往用特定的音型或更

8、复杂、更精致的织体来表现歌曲的意境与内涵。黄自音乐创作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一部分当属抒情类艺术歌曲,西洋的写作技法与中 国传统音乐元素有机结合,清新雅丽。他选用中国近代诗人的抒情诗歌做歌词,在文学 性上具有浪漫与传统相结合的特色,音乐语言不排斥西方音乐的和声与调式,在音调、 节奏和句法结构等方面都与歌词的语言和意境结合巧妙,体现出中国艺术歌曲特有的音 乐风格和艺术特征。黄自还善于根据诗词的内容,抒写不同的意境 用不同的方式传达某 种民族的韵味,开阔处慷慨雄浑、刚健豪放。他写了大量古典诗词的艺术歌曲,如花 非花 、 峨眉山月歌 、 点绛唇赋登楼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等,这些诗 词洗练优美、音韵

9、和谐又朗朗上口,内涵外延深广,其音乐语言凝练、和声变化丰富、 旋律流畅动人,极具艺术的美感,堪称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精品。 黄自的艺术歌曲大都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巧妙地融进西方作曲技法,使其歌曲听 起来既有民族传统的风格韵味,又有西方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充分体现了黄自在音 乐创作上的美学趣味。黄自喜欢用分作上下阕的词体诗歌谱曲填词,这些艺术歌曲大都 有精致的前奏诗词,上下阕间有短短的间奏,结束时有余犹未尽的尾奏。而且句法清晰, 结构严密,词曲结合极为讲究,有学者将其称之为“黄自体”歌曲。他不但喜欢选用清 丽典雅、富含韵味的现代诗词托物寄情,更擅长出神入化地用现代音乐结构反映古代题 材与风

10、格。在他所熟悉的创作领域,倾吐民主、博爱、天伦之情。无论是选用近代诗词 创作还是选用古代诗词谱曲,在处理词曲的关系时,黄自都努力实现音乐的音调、节奏 与诗词的声调、韵律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完美结合。为了能较为深入地了解黄自艺术歌曲 的风格特色,下面我们以其经典之作玫瑰三愿 、 春思曲为例,来分析他的创作特 点及演唱风格。第第 2 2 页页二、 玫瑰三愿的风格特点(1 1)创作背景 玫瑰三愿创作于 1932 年淞沪之战停战之后,是一首小提琴协奏曲、钢琴伴奏的 抒情独唱曲。词作者是著名词人龙沐勋(龙七) 。作者在上海国立音专任教时,看到音专 校园内玫瑰凋零,境况凄惨落寞,触景生情,因此心中感伤而作玫瑰

11、三愿 。随即黄自 作曲,做成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歌曲生动的刻画了一位柔弱无力、不甘命运安 排的女子憧憬美好未来,希望得到他人的关爱的心境。旋律优美,词曲紧密结合,情景 交融,特别是精制的速度、力度安排为演唱者提供了发挥歌唱技巧的良好条件。 (2 2)作品分析此曲为二段体结构,音乐明朗安静,于典雅、抒情中道出了玫瑰自在绚烂、留住芳 华的美好愿望。前一段是温柔的吐露、宁静的绽放,后段则带着急切的热情,直抒胸臆, 唱出心中的愿望。A 段是叙事性的段落,E 大调,音乐在“玫瑰”的动机中展开,优美抒 情而略带伤感,第二句是第一句情绪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烂开在碧栏杆下”把玫瑰花 显得更加娇艳夺目

12、,绚丽多姿。B 段是玫瑰的“三愿” ,转入 #c 小调。说出玫瑰的愿望, 音乐表现出热情和期待。 “我愿那妒我的无情的风雨莫吹打”音乐委婉、气息悠长、情绪 略显激动。旋律发展很平静舒缓,可是到“妒”的出现,作者采用了六度大跳来强调, 随后旋律急进下行,节奏也稍显紧张,好像要迫不及待的说出下面的话。 “我愿那爱我的 多情游客莫攀摘” ,是前一句的变化移位,比较温柔,音乐恳切、优美、饱含温柔,表现 出玫瑰花温柔可爱的一面。 “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是全曲的高潮,有无限感慨之意, 音乐充满激情而凄婉。这里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并且此后一直保持在较高音区,节奏 也忽然慢了许多。作为全曲的高潮,我们也可以

13、感受到玫瑰花那依依不舍的心情以及留 恋生活的热情,也表现出希望保存生命的强烈愿望。当旋律和重复发展将情绪推向顶点 后, “好教我留住芳华”的旋律跌入低音区,以低沉、忆恋而捎带伤感的情绪结束在钢琴 弱奏的主和弦上,仿佛是一声哀叹,是对身世的伤感。 (3 3)演唱处理 歌唱者在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要注意研究歌曲本身所特有的发展手法和情绪、力度 的低回迂进,用悠长、连贯的气息,符合歌曲意境的心境表达作品。开始句“玫瑰花, 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 ,似轻叹,似低唤,用含蓄、赞美的声音在心中唱出玫瑰花的 娇艳。第二句“烂开在碧栏杆下”的“开”字,力度加强、速度放慢,需要歌者在歌唱 中把吸气的感觉较强,让

14、腔体打开的更加充分,把一栏欲滴的玫瑰展现在眼前在唱“三 愿”时注意处理好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力度由中强弱强,用气息的控制表达出玫 瑰的激动、温柔、凄婉之情。其中“红颜常好”中的“红”字跨越一个八度,演唱时在 气息上要提前做好准备,在中低音区也要保持住声音的高位置,以保证声音的流畅,饱满 而富于弹性。最后一句“好教我留住芳华”的“好”音区偏低,气息不容易下来,这时 要使头腔共鸣与胸腔共鸣相一致,在保持统一的基础上,放松稳当地常好这一句,以求 达到这首艺术歌曲所要表达的的意境。三、 春思曲的风格特色(1 1)创作背景 春思曲创作于1932年,由黄自先生作曲,韦翰章先生作词。描写的是少女思念 远方情

15、人,心中充满惆怅、寂寞、期盼和向往,是一首借景抒情的歌曲。歌词优美典雅, 含蓄缠绵。“潇潇夜雨滴阶前,寒衾孤枕未成眠,今朝揽镜,应是梨涡浅,绿云慵掠,懒贴花 钿。”这是歌曲的前半部分。绵绵的春雨下了一夜,孤独的少妇一夜无眠,早晨醒来消瘦 无神,懒得梳头和打扮了,活脱脱的一个伤感的中国女子形象呈现在面前。第第 3 3 页页(2 2)作品分析此曲为再现二部曲式,歌曲的前奏部分,钢琴伴奏右手以连续不断的十二八拍的和弦 同音反复,带出了左手的主旋律。歌声随着连绵不断的雨滴音型与旋律同时逐渐响起, 形象地描绘了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一位柔弱的中国女子倚楼而站的画面。雨滴的音型 描绘,既是景象,又是少妇哀怨

16、而伤感的心境,它始终衬托着歌唱旋律。第一段,共四 句。曲作者选用了非常细腻的节拍,构成的小三度音程弱起,生动地衬托出歌词“潇潇 夜雨滴阶前”的“雨滴”声和少女触景生情的感受。第二小节,歌声高音弱起,旋律逐 渐下行,钢琴在低音重复,“雨滴”的音型至于旋律中间,在进行中和声不断作细腻的 色彩性变化。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句的开始,声乐旋律和钢琴部分与第一句完全一样,直 到最后一字“梨涡浅”的“浅”字,由原来的小字一组 a 变为降 a,调性也转换到了 f 小 调。第四句,旋律断断续续,衬托出“懒贴花钿”的形象。第二段,钢琴右手“雨滴” 音型变为象征杨柳随风飘荡的、更具流动性的音型。调式调性依然频繁转换,情绪逐渐 起伏,到“忆个郎远别已经年”的“郎”字达到全曲高潮,表达了少女对远方情人的热 烈思念。结尾,声乐逐渐消失,钢琴左手再现乐曲开始“潇潇夜雨”旋律,右手也回到 “雨滴”的音型,全曲结束在一个非常弱的低音 d 音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