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学曲艺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020626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学曲艺3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学曲艺3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学曲艺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学曲艺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曲新韵古曲新韵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欣赏埙、中阮重奏曲阳关三叠 ;小学资源网 2.学习歌曲阳关三叠 。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欣赏古曲阳关三叠 ,了解埙的相关知识;2.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 ,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通过古曲的演唱和欣赏,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认识民族乐器埙和古琴。2.感受音乐的情绪,能分辨主题旋律在音乐中的变化。3.理解梅花三弄所表现的梅花刚毅、坚贞的品格。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讲音乐故事一、导入:讲音乐故事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2.请学生讲故事,教师补充。 (如果学生不了解,由教师讲故事。 )3.问

2、:同学们,听了知音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间的友情,这为下面学唱歌曲阳关三叠做了铺垫。二、欣赏埙曲二、欣赏埙曲阳关三叠阳关三叠1.介绍歌曲背景。小学资源网 2.让学生背诵送元二使安西 ,体会歌词内涵。这是唐代非常著名的一首差别诗,当时被谱曲传唱,称为“阳关三叠“。前两句,点明了送客的时间和地点。初春的早晨,一场细雨使尘埃落定,空气变得湿润清凉;从渭城的客舍放眼看去,到处是青青的柳色,一片生机盎然。诗中柳色的“柳“与留恋的“留“谐音,更表达出诗人对好友元二的依依惜别之情。后两句写在送别的酒席上,诗人劝他多饮几杯,因为从渭城西行出了阳关,再不会遇到熟悉的朋

3、友了,何况此行的目的地,是比阳关更遥远的安西呢?这两句,字面上似乎只是劝酒,实际上却是衷心地祝愿着好友,在那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一切平安。诗中把深沉的情感融入平淡的话语中,更增添了感人的力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3.初听感受音乐,请学生回答全曲意境。4.分段欣赏、分析,感受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完美艺术效果。5.音乐知识:认识吹奏乐器-埙埙是我国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起源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传统的埙多为卵形埙,现在则有葫芦埙、握埙、鸳鸯埙、子母埙等多种,样式美观,工艺精细。三、唱歌三、唱歌1.先听歌曲范唱或录音阳关三叠 。2.让学生跟随录音学唱。3.请学生分析歌曲在调式、节奏、音程等方面的特点。比如,歌曲前面部分较为平缓,音与音之间多为邻音,节奏上先长后短等。应注意使学生总结出这些特点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4.教师辅导学生学会这首歌,全班集体演唱。小学资源网 四、总结并布置下节课的内容四、总结并布置下节课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