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隧道施工组织设计-70doc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20114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隧道施工组织设计-7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某隧道施工组织设计-7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某隧道施工组织设计-7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某隧道施工组织设计-7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某隧道施工组织设计-7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隧道施工组织设计-7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隧道施工组织设计-70doc(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某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编制说明 第一节 编制依?一、二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二、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1999 版)。 三、云南广砚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的 7 项管理办法。 四、工程的有关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和检验评定标准。 五、云南广砚高速公路工程指挥部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六、本公司类似工程的业绩和已有的装备。 第二节 编制范围 衡昆国道主干线广南至砚山段土建工程 10 合同段工程中所规定小那丫隧道的隧道、排水、绿化、防护及环境保护等项目全部工程内容。 第三节 编制原则 一、安全第一的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

2、工方案,特别是断层等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施工安全等。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二、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 ISO9001 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三、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对不同围岩类别的爆破掘进、不良地质条件的处理、两次模筑衬砌等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四、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招

3、标文件对本合同段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采用信息化技术,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建设单位要求。 五、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中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隧道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并做到专款专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六、合理布局的原则 从节省临时占地、减少植被破坏、搞好环保、防止水土流失、认真实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生产及生活场地、房屋布局,做好环境保护和营区绿化。工程完

4、成后,及时平整场地,恢复植被。 第四节 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本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见表 1-1。 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表 表 1-1 序号 规 范 名 称 编 号 1 公路勘测规范 JTJ061-99 2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J033-95 3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J042-94 4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J026-90 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TJ076-95 6 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1986 7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SDJ65-82 8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95 遵循的施工规范、标准表 表 1-2(续) 序号 规 范 名

5、 称 编 号 9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J86-85 10 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CECS38:92 11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程 JTJ034-2000 12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J051-93 13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J053-94 14 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 JTJ054-94 15 公路工程金属试验规程 JTJ055-83 16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J057-94 17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J058-2000 18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J059-95 19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071-98 20 公路

6、工程竣工验收办法 (1995)1081 文 21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22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材料 JT/T203-95 2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96 2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96 25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7-87 2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J119-88 27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T175-92 28 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GB/T700-1988 29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质量及允许偏差 GB/T709-88 30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98 31 用于水

7、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1596-91 32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GB13013-91 3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3787-83 34 道路硅酸盐水泥 GB13693-1992 35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 GB50162-92 36 碳钢焊条 GB/T5117-1995 37 低碳合金钢 GB/T5118-1995 3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39 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GB/T699-88 40 建筑石油沥青 GB494-85 41 排水用芯层发泡硬聚乙烯(PVC-U)管材 GB/T16800-1997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8、工程概况 一、项目地点 本隧道位于 10 合同的小那丫段,本隧道右幅进口桩号 YK197+960,设计标高 1316.61m,出口桩号 K198+465,设计标高 1322.75m,全长 505m。隧道左幅进口桩号 ZK197+930,设计标高 1317.93m,出口桩号 K198+388,设计标高 1325.89m,全长 458m。洞门均采用削竹式洞门。 二、地形地貌 该隧道位于构造剥蚀地貌的尖圆顶状低中山,穿越山脊,地形陡峻,地质作用以构造剥蚀作用为主。 三、气象 本公路路线位于广南县和砚山县境内。广南县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较均匀,冬不甚寒,夏不甚热,雨水充沛,雨量集中,干

9、湿明显。年平均气温 16.6,最热月平均气温 22.5,最冷月气温 8.1,日照率 42%,年平均降水量 1071.7mm,降水量多集中在 510 月,降水量占全年的 83.8%以上。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森林覆盖率 8.8%。砚山县为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6,最热月平均气温 20.9,最冷月气温 8.3,日照率 43%,年平均降水量 1005.9mm,降水量多集中在 510 月。岩溶发育,降水渗漏,地表干旱,干湿气候分明。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衫树等,森林覆盖率 19%。 四、工程地质条件 (一) 地层岩性 该隧道右幅进口及左幅出口端覆盖层约 3.418.6m

10、;右幅出口及左幅进口端覆盖层厚度约 7.78.7m。隧道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岩层富水性中等强,局部富水性较弱。隧道处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推测隧道初地下水丰富。洞身围岩全部为类,本隧道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 (二) 地质构造 测区位于南岭纬向构造体系的西端,各个构造体系的不同规模、不同序次,不同等级的各种构造形迹,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干挠、限制和切割,构成了全区比较复杂的区域构造。隧道处构造发育,在隧道进出口端各有断层经过,岩层破碎。 (三) 隧道围岩情况 小那丫隧道全段为 II 类围岩,围岩为灰黑、黑色炭质页岩、页岩,强风化、碎石状,节理裂隙、页理及片理十分发育,岩层破碎。 五、隧址区水文

11、地质条件 隧道区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岩层富水性中等强。ZK49(左 K198+200 右 3 米)钻孔地下水位为 6.2 米,隧道处地下水位埋藏较浅,隧道处地下水丰富。 第二节 主要技术标准 一、道路等级、行车道宽度 (一)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二)设计行车速度:80Km/h; (三)行车道宽度:23.75m(单洞) 二、建筑限界: 隧道设计净跨为 11.2m,净高 7.1m,单侧检修道宽 0.75m,高于路面 0.25m。 三、设计原理 本合同段隧道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以锚杆、湿喷砼等为初期支护,并辅以钢拱架、大管棚、注浆小导管等支护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围岩的

12、自承能力,在监控量测信息的指导下施作初期支护和二次模筑衬砌。隧道排水以排、防、截、堵结合无纺土工布;沉降缝处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防水,施工缝处采用缓澎止水条防水,形成可靠高效的排防水系统。 第三节 隧道设计概况 本隧道设计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分离式隧道。并根据隧道埋深的不同,衬砌类型及长度,右幅由进口至出口方向依次为:洞门 15m、S1 型(明洞)20m、S2 型 20m、S3 型395m、 S2 型 20m、S1 型(明洞)20m、洞门 15m。左幅由进口至出口方向依次为:洞门15m、S1 型(明洞)15m、S2 型 20m、S3 型 358m、 S2 型 20m、S1 型(明洞) 15m、

13、洞门15m。 第四节 本合同段主要工程数量 隧道开挖土石方约 121667m3,衬砌混凝土约 32830 m3,喷射混凝土约 7717 m3,各种型号钢筋约 1514538kg,锚杆、小导管约 256183m,型钢(工字钢)拱架 960 榀。 第三章 安全、质量、工期目标 第一节 安全目标 杜绝因工亡人事故,避免重伤,因工年受伤率控制在 0.5以下。 第二节 质量目标 小那丫隧道工程质量目标为:分部分项工程一次检查合格率 100%,优良率 92%以上,确保工程质量等级达到优良标准。确保本工程为精品工程。 第三节 工期目标 开工日期:2005 年 7 月 15 日。竣工日期:2006 年 10

14、月 31 日。 第四章 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 第一节 工程特点、难点 一、工期紧、施工任务重 小那丫隧道是 10 标段重点控制性工程,它的贯通关系到路基及涵洞施工。 二、工程地质复杂、不良地质地段较多 ZK49(左 K198+200 右 3 米)钻孔地下水位为 6.2 米,隧道处地下水位埋藏较浅,隧道处地下水丰富。左线隧道 K198+030+100 段隧道顶部为水田,地表水丰富且埋深较浅。 三、现场条件较困难 1、本段工程地处重丘区,翻山跨谷,交通不便。 2、场内交通条件较差,且由于场地狭窄,施工临时设施布设有一定困难。 3、施工项目受场地条件的限制,各施工项目间存在一定的干扰,给工序的流水衔

15、接和各项工程的尽早全面展开带来难度。 第二节 施工对策 一、及早进洞,多开工作面、尽早实现贯通 加强洞口边坡防护,及早进洞,并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工序全面配套,突出贯通目标,加大人员、设备等资源投入,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优化施工方案 加强隧道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工作,及时反馈信息,以确定科学、合理的掘进方式和掘进参数,优化施工方案。采取长大管棚进洞方案;对于类围岩采用微台阶上下断面法开挖,喷、锚、网支护,及时封闭成环,并结合地质条件辅以管棚、超前小导管等预加固措施。 三、科学规划、合理投入、保障施工生产 根据小那丫隧道砚山端现有地形条件,科学规划,将进口左线侧

16、面的山体分台阶的开挖,进行必要的挡墙防护、整平后用作隧道施工的加工、生产区,生活营区及办公区。给水管路从小那丫村的小溪引到高压水池中,并在给水管路中间设水泵站,并派专人管理,保障施工用水的供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先进钻、挖、装、运及支护、衬砌设备,全力保障施工生产。 四、加强施工调度、合理安排劳力、周密计划材料。 五、加强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突出质量与安全目标,确保工期。 第五章 施工总体部署 第一节 施工部署的总体思路 一、两个“确保” 一是确保安全和质量目标,二是确保工期目标。 二、达到“三高” 高标准控制施工全过程(用检测控制工序,以工序控制过程,以过程控制整体);高效率建设本合同段工程;高水平建成本合同段工程(一次达标,一次成优)。 三、坚持“四先” 在实施中,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配置来满足设计规范和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要求;用先进的技术与工艺来保证质量要求;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方法,结合本合同段工程特点,统筹考虑,科学安排;用先进的思想观念来统一全体参建职工的认识,不凭老经验、老方法办事,把创优目标全面贯彻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 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