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15525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新课改虽然在课程结构设置,目标设计等很多方面都有较大的改革,给 我们耳目一新之感, 但也确实存在让人忧虑的地方。我简单概括了六点仅供参 考: 一、老师讲得太少,又不太精,学生课堂上的收获在一步步地减少一、老师讲得太少,又不太精,学生课堂上的收获在一步步地减少 过去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讲得过多过细,于是语文课堂就变成了老师不顾对 象喋喋不休的自我倾吐场所,学生也没有思考的空间和话语的权利,只有被动 的接受。人们把这种教学方式叫做授受式或讲授式,贬低者干脆称之为填鸭式 ,把学生当成一只只鸭子来填饱喂肥。而时下对知识的理解,更多的是着眼于 程序

2、性知识而不是结论性知识,即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给学生结论性的东 西,而是教给一些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获得知识。因此便有了“积极提倡自 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这一理念的提出。这是一个革命性的主张, 在实践中也起到了作用。但是中国语文教育的传统倾向于传道授业解惑、班级 人数太多、语文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等结果使这一主张在实际课堂的操作中出现 了偏差。所以,当我们的课程专家提出要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 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 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 ,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

3、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 说有创新;老师讲得少正好又可以掩盖他们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课堂准备的不充 分。结果是,有些地方的课程改革,学生从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反而不如以前 。其实,讲得多并不见得是个错误,多而精彩学生也会喜欢。所以,最近教育 部组织召开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会上强调,要正确处理好接受性学习和自 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关系。我认为应引起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学生的语文基础越来越弱,语文整体水平有所下降二、学生的语文基础越来越弱,语文整体水平有所下降 这几年,语文教学中强调整体把握,注重感悟、熏陶,注重语文学习向课 外延伸,这很好,但不能以此来否定过去的“双基”训练。课程标准

4、在这个问 题上也并没有误导,少提或不提“训练”二字也并不意味着放弃基础积累,而 是认为语文中那些条条框框纯知识性的内容(如语法知识),不必让学生死记 硬背;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接触大量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增加积累。 现在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有些教 材对教师也进行了不恰当的导向:不好好引导研读文本,不注重引导品味语言 ,不认真指导学习文章技巧,练习设计多是大而无当的整体把握,动不动就把 学生引向课外。现在的课堂,热闹的讨论场面多了,琅琅的读书声稀了,扎实 的基础训练少了。经过两年多的课改,有些老师说,学生念错字用错字写错字 以及写病句的现象比过去多了,语

5、文基础不如以前的学生了。难怪有人问:如 果是这样,课改还能叫成功吗? 三、学生语文能力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走向两极分化三、学生语文能力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走向两极分化 现在的课堂上,学生思维灵活了,发言踊跃了,学习气氛空前活跃。老师 的少讲精讲,带来的是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但总的来说,所谓面向全体仍然 只是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主要发言者仍然只是少数活跃分子,而一部分沉默 内向者仍然少有表达自己的机会。细心的老师往往会发现,一节课发言的人次 可能会有几十次,但发言的学生的面并不广。于是,那些主要发言者本来就很可能是老师眼中的“重点生”,同学眼中的语文学习“一等公民”,课改让他 们更多的自我表现,

6、这样他们自然也可能更努力地去学习语文,思考问题,以 使自己表现更佳,赢得老师更多的青睐和同学更多的掌声;反之,那些寡言少 语者,那些语文水平本来一般的同学,更觉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他们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在看别人的“表演”,自己也就不用准备,不 想思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反不如以前,老师的灌输至少对 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有一双耳朵,一支笔。现在老师讲得少了,别人说的对自 己不一定有什么启发。这样下去就隐伏着一种危险:学生中语文能力好的更好 ,差的更差,走向两极分化,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可能就会落空。 四、延伸拓展与课堂教学结合得不自然,有人为做作之嫌四、延伸拓

7、展与课堂教学结合得不自然,有人为做作之嫌 这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旗帜鲜明地提出加强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 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广大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大胆延伸,不断扩展,课堂教 学不再囿于教科书所规定的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和阅读 经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但我们也要看到,不少教师机械片面地 理解语文学习的延伸拓展的思想,特别在一些公开课中,为了延伸而延伸,把 课外延伸这一环节当成语文课堂改革中的一个招牌,担心如果哪一节课没有贴 上这一标签,会被评课者判为不符合课改理念的陈旧课型。所以,一节课时间 再紧,内容再多,必定安排哪怕三五分钟来一下“延伸拓展”,这导致许多延 伸

8、拓展都与本节课堂教学内容缺乏有机联系,缺少整合。这次课程改革所主张 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延伸拓展,要求融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师生的每一个 活动之中,而不是刻意地去做样子。而且,最主要的延伸拓展应该是学生的课 外语文实践,即把课堂所学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内容,而不是在 时间非常有限的课堂上。拓展的本质是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读写,而课堂 主要精力仍然是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课堂上老师总是带着学生尽情奔驰思想 的野马,以吸引学生听课为惟一目的,甚至以为这才是学语文,这才是语文联 系生活,这种理解是有偏颇的,不应该提倡。 五、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基础性的任务无法完成五、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基

9、础性的任务无法完成 过去的课堂教学,一般都预先设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方 案都围绕这一目标来展开,这当然有其合理性,学生至少可以一课有一得;但 这也有不足的地方,如果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过于明确,过于单一,那么教师的 作用就容易被强调得过分,学生的主动性将受到扼制,因为课堂教学的每一步 都必须按照教师的预设来进行,不允许随机应变调整教学目标。所以人们批评 过去的语文教学像表演,特别是一些公开课,老师简直是在背台词,学生也是 根据课前排练按部就班举手发言,显得很“假”。这次课程改革要求语文课堂 教学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 行自主学习,这就使课堂上

10、不可预料的因素比以往大大增加,可能导致语文课 堂的“失控”即不能完全按预定计划进行教学而影响预设的教学目标,这 就需要教师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这几年的公开课中,一节 课听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每节课 应该有一定目标,但这个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学习任务不能太多。而所谓目标 ,根本上应立足于语文,即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背诵和积累名家名篇 ,接受一点真善美的教育。通过一节语文课的学习,如果能让学生实实在在认 几个字,记几个词,学几个好句子,背诵一二优美段落,就可以说完成了语文 课的“基础性任务”。 六、评价改革跟不上,成为制约语文课程改革的六、

11、评价改革跟不上,成为制约语文课程改革的“瓶颈瓶颈”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评价建议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指导新一轮评价改革的纲 领性内容。可惜一是不具体,没有语文的特点,语文评价改革的担子仍然落到 各试验区头上。而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改革的积极性也有高有低。这就使得这 次语文课程评价的改革收效甚微。评价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非常普遍,即教 师受训获得了一些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课堂教学也有一些新面貌,但临到评价 时仍然是老办法,一张试卷定终身。评价改革跟不上的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应 试教育的影响和升学的压力,考试选拔的功能并没有淡化,在新的社会压力面 前,升学竞争甚至更加激烈,广大师生、家长不可能不重视考试分数。

12、理论上 可以说考试不等于评价,但学习在当前早已变成一种功利行为,学生考不好, 成绩上不去,把课改说得再好也不会有吸引力。所以当语文课程改革开展得轰 轰烈烈,而我们看到的却仍然是一张张试卷,一道道练习,感受到的仍然是那 么沉重的升学竞争时,我们的笑容就会凝固。评价问题也确实不仅仅是语文课 程能够解决的问题,甚至也不是仅仅是基础教育能够解决的问题。课改后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应对之策:课改后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应对之策:1、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拒绝教条。分析,拒绝教条。讲与不讲,讲多与讲少,精讲与泛讲,要依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不能教 条的贯彻不满堂灌的精神。在讲课文的

13、时候,难免有即兴发挥,45 分钟满满当当讲完,也 未尝不可,讲一种写作方法时候,只讲个 10 分钟,再让学生自己讨论、实证,也行。语文 课应该是最自由的课,不能搬教条而扼杀了其生命力。 2 2、抓住语文的语言本质和工具性特征。、抓住语文的语言本质和工具性特征。语文说到底还是一门语言,语言交际工具,要学好 就必须得用,就得多读多写,在用中掌握要领和技巧。作为一种工具,其基本规律即语法 也应该要讲,对语言的品味和琢磨重的个人心得,但老师也应该要讲些方法,并且要多讲 ,让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中掌握语言精髓。还有写字也要重视,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 习惯。 3 3、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整体推进。其、有教

14、无类,因材施教,整体推进。其实语文学习更多是一种兴趣的培养,只要学生对语 文老师产生了兴趣,就会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兴趣,那么,对语文的学习自然会主动,其 语文成绩和能力自然就上去 了。这有点像林黛玉作诗的诀窍:功夫在诗外。不管怎么说, 只要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他,他自然会上心,还有 无动于衷者,单独谈话,一直到说服并跟随全班一起学习,这样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的加 剧。 4 4、延伸拓展适可而止,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反过来检验语文学习情况。、延伸拓展适可而止,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反过来检验语文学习情况。与其每堂语文文科都 搞一搞延伸拓展,还不如动员学生从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检

15、验语文学习情况,譬如说做个 有心人,查验广告语言是否妥当,是否有错字,平时说话是否表述清楚能让人听懂,听人 说话说话时能不能听出语病来等。 5 5、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也注重教学的生成性。、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也注重教学的生成性。教学既是技术,也更是艺术。一堂课一定是 要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否则就无法确定方向,加大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但也不能拘泥与 这个目标,因为课堂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要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让课堂有张力,能让学 生有意外的收获的话,那么这堂课就超额完成任务了。 6 6、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摒弃把考卷份数作为学生语文成绩的唯一依据、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摒弃把考卷份数作为学生语文成绩的唯一依据。其实, 一个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上来了的话,他的考试成绩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字写得好的应 该得到肯定,作文写得好的应该得到肯定,朗读出色的也应该得到肯定,喜欢阅读特别是经典著作的也要肯定,等等。语文是塑造人的灵魂和精神的,不能以一样来评价学生语文 学得好不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