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动物行为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行为型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011163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动物行为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行为型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三章动物行为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行为型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三章动物行为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行为型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三章动物行为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行为型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三章动物行为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行为型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动物行为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行为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动物行为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行为型(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章 动物行为学的基本概念1、反射反射是指动物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刺 激所作出的定型的快速反应。在同样的条 件下,同种动物对相同刺激所表现出的反 应型式都是完全相同的。 反射的这种反应不变性是基于反射活 动的严格的解剖学基础,即反射弧。一个 反射弧包括五个环节,即:感受器、传入 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可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 :非条件反射是动物生来就有、在系统发 育过程中所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其神经联 系是固定的,它是最简单的定型行为。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适应 环境变化,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 习而逐渐形成的,其神经联系是暂时的。2.2.动性动性 动性实际上是对

2、刺激所作出的一种动性实际上是对刺激所作出的一种随机的随机的 或无定向或无定向的运动反应,其强度随着诱发刺的运动反应,其强度随着诱发刺 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其结果会导致身体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其结果会导致身体 长轴没有特定的指向。长轴没有特定的指向。 动性虽然是一种随机的或无定向的运动反动性虽然是一种随机的或无定向的运动反 应,但动性的最终结果是使动物趋向于有应,但动性的最终结果是使动物趋向于有 利刺激和避开不利刺激。利刺激和避开不利刺激。3、趋 性趋性是动物趋近或避开刺激源的一 种定向反应。这是一种定型行为。正趋性和负趋性动物对于环境刺激,如光、温度、 湿度、化学物质、地心引力等有明显 的趋近

3、或避开的反应。如果定向反应朝 向刺激的来源,称为正趋性;如果背离 刺激来源,则称为负趋性。趋性的主要特点趋性的主要特点是,它是整个身体的反应, 是整个动物体的定向运动,即朝向或背离刺激源的 运动,因此其运动方向取决于某一刺激。区别趋性和向性不同,向性是指不能移动的生物 的定向或生长反应,或者是其身体某一部分趋近( 正向性)或避开(负向性)某一刺激源的反应。因此 ,一般是在讨论植物定向生长的内容时才用向性 这个名词。 趋性也不同于反射,反射不是整个身体的定向运 动,而是身体的某一部分对某一刺激的定型反应 。4. 横定向:可使动物身体与刺激源方位保持一 个固定不变的角度,但不一定涉及动物的运动 。

4、如光罗盘反应:夏天夜飞蛾总是绕灯光旋转 飞行。5 5、释放行为的阈值和空放行为、释放行为的阈值和空放行为 阈值阈值:释放一个行为反映所必须具有的最小刺激强度。:释放一个行为反映所必须具有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值的变化:一种行为更难于释放时,阈值增加;更易释阈值的变化:一种行为更难于释放时,阈值增加;更易释放时,阈值下降。放时,阈值下降。 阈值的影响因素阈值的影响因素 复杂行为中,阈值受各种复杂行为中,阈值受各种环境刺激环境刺激和动物和动物生理状况生理状况的深刻影响,还受完成某一行为的时间长短。的深刻影响,还受完成某一行为的时间长短。 空放行为:阈值的降低可以导致行为的自发产生,是一种空放行为:阈

5、值的降低可以导致行为的自发产生,是一种无刺激行为释放,是达不到该种行为目的的一种行为。无刺激行为释放,是达不到该种行为目的的一种行为。6 6、行为、行为反应的反应的疲劳现象疲劳现象 狗擦反射实验狗擦反射实验 疲劳现象:由于疲劳现象:由于联络神经元联络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突触传递阻力增加而引起。突触传递阻力增加而引起。 特定刺激疲劳特定刺激疲劳:雀形目雏鸟和蜻蜓稚虫实验,:雀形目雏鸟和蜻蜓稚虫实验, 特定反映疲劳:苍偷燕雀特定反映疲劳:苍偷燕雀实验实验7 7、欲求行为和完成行为、欲求行为和完成行为 动物复杂行为的两个阶段:动物复杂行为的两个阶段:欲求行为欲求行为和和完成行为;完

6、成行为; 欲求行为欲求行为 所有的行为都向满足所有的行为都向满足欲求欲求的方向进行。欲求虽各的方向进行。欲求虽各种各样,但有的是在没有特定的外因触发刺激下,为了维种各样,但有的是在没有特定的外因触发刺激下,为了维 持生物体的心理持生物体的心理- -生理性平衡状态而产生的欲求。基于这种生理性平衡状态而产生的欲求。基于这种从内部产生的欲求而发生的具有浓厚本能色彩的行为,称从内部产生的欲求而发生的具有浓厚本能色彩的行为,称 为欲求行为。为欲求行为。 完成行为完成行为 行为表现于满足欲望方面,把构成这种行为的对行为表现于满足欲望方面,把构成这种行为的对象称诱因或目标。一如饥饿的老鼠在迷宫目标箱中找到食

7、象称诱因或目标。一如饥饿的老鼠在迷宫目标箱中找到食 物并放入口中而吃掉,这种使欲望得到满足的最终行为便物并放入口中而吃掉,这种使欲望得到满足的最终行为便 称为作完成行为。称为作完成行为。 欲求行为和完成行为的差异欲求行为和完成行为的差异 完成的时间长短完成的时间长短 行为的方式行为的方式 是否存在疲劳现象是否存在疲劳现象 不明显的欲求行为和完成行为不明显的欲求行为和完成行为 乌鸦筑巢乌鸦筑巢8 8、动物行为的动机、动物行为的动机 行为动机的概念:行为动机是指动物行为的内存因素,它以行为动机的概念:行为动机是指动物行为的内存因素,它以结构特征、生理状态和后天的经验作为基础,在表现某一特结构特征、

8、生理状态和后天的经验作为基础,在表现某一特定行为前内部的待机状况。定行为前内部的待机状况。 引起动物行为改变的因素:引起动物行为改变的因素:外因外因、内因内因和和时间时间 外因:外部刺激,如正在求偶的野鸡,当敌害突然出现时,它们能放外因:外部刺激,如正在求偶的野鸡,当敌害突然出现时,它们能放弃求偶逃避敌害。弃求偶逃避敌害。 内因:个体发育、病伤、学习等,如血糖浓度和渗透压的改变与动物内因:个体发育、病伤、学习等,如血糖浓度和渗透压的改变与动物的饥饿、饮水动机相关;发育、成熟程度和激素分泌与动物的求偶动的饥饿、饮水动机相关;发育、成熟程度和激素分泌与动物的求偶动机有关。机有关。 行为的时间性:行

9、为的时间影响行为动机感受刺激的阈值,某一行为行为的时间性:行为的时间影响行为动机感受刺激的阈值,某一行为间隔时间越长,行为的动机越强烈;间隔时间越短或频繁出现一种刺间隔时间越长,行为的动机越强烈;间隔时间越短或频繁出现一种刺激,行为动机就会减退或造成疲劳。激,行为动机就会减退或造成疲劳。 动机的特性:可逆性,如饥饿动机的特性:可逆性,如饥饿 行为动机的研究方法:直接观察行为动机的研究方法:直接观察 动机的冲突动机的冲突折衷行为,折衷行为,如三刺鱼保卫领域行如三刺鱼保卫领域行 为为 行为动机的原则行为动机的原则 特异势能原则:特异势能原则:特异势能是执行某种行为所需的能特异势能是执行某种行为所需

10、的能 量,这种能量在刺激未出现前在动物体内储存。执量,这种能量在刺激未出现前在动物体内储存。执 行某种行为所需能量积蓄越多,动机越强;行某种行为所需能量积蓄越多,动机越强; 等级原则:等级原则:适应于本能行为,说明行为的结构关系适应于本能行为,说明行为的结构关系 (先后秩序和主从关系);如繁殖行为(求偶、交(先后秩序和主从关系);如繁殖行为(求偶、交 配、筑巢)配、筑巢) 负反馈原则:负反馈原则:适于摄食及学习行为。如狗的饥饿引适于摄食及学习行为。如狗的饥饿引 起的摄食过程。(激素的负反馈调节)起的摄食过程。(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可逆性是动机的独有特征,对个体发育 ,伤病和学习过程来说,都不是不

11、可逆 的过程。动物在同一时刻只能做一件事 ,这就是说,两种行为不能同时发生。 但两种不同的行为动机却常常在体内发 生冲突,并导致动物表现处所谓的折衷 行为。动机动机的测定的测定 动机的动机的强度强度及其及其变化变化 动机的测定方法动机的测定方法 取食量取食量 对苦味食物的忍耐限度对苦味食物的忍耐限度 奔向食物的拉力和速度奔向食物的拉力和速度 电击量电击量 压杆速率压杆速率 混合法混合法9 9、刺激过滤刺激过滤 很多夜蛾从蛹中羽化出来后只能生活很短很多夜蛾从蛹中羽化出来后只能生活很短 的时间,常常不需要再吃食物,对它们来的时间,常常不需要再吃食物,对它们来 说,唯一的使命是寻找雌蛾交配,因此具说

12、,唯一的使命是寻找雌蛾交配,因此具 生物学意义的唯一刺激就是雌蛾分泌的性生物学意义的唯一刺激就是雌蛾分泌的性 信息素,它们的嗅觉器官已经特化到了只信息素,它们的嗅觉器官已经特化到了只 对这种单一的刺激起反应的程度。对这种单一的刺激起反应的程度。 单食性和寡食性的寄生动物也有类似的情单食性和寡食性的寄生动物也有类似的情 况。况。 每一个动物在任何时刻都会面对无限量的外每一个动物在任何时刻都会面对无限量的外 界刺激或环境信息,但在信息的海洋中,对界刺激或环境信息,但在信息的海洋中,对 动物有用的信息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对动物有用的信息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因此对 动物来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有选择地

13、对动物来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有选择地对 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刺激过滤刺激过滤。 刺激过滤刺激过滤是指动物有选择地接受外界刺激或是指动物有选择地接受外界刺激或 环境信息。环境信息。 动物的两种器官承担着对外界刺激进行过滤动物的两种器官承担着对外界刺激进行过滤 的功能,的功能,感觉器官感觉器官和和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分别对,分别对 应于应于外周过滤外周过滤和和中枢过滤中枢过滤。 外周过滤:外周过滤:有些感觉器官常对某些刺激毫无感受能力,但对有些感觉器官常对某些刺激毫无感受能力,但对另一些刺激却非常敏感。另一些刺激却非常敏感。 例如例如蝙蝠蝙蝠和和蛾类蛾类能够感受高频声波;能够感

14、受高频声波;蜜蜂蜜蜂能够看到紫外光;能够看到紫外光;响尾蛇响尾蛇能对红外光作出反应,并能敏感地分辨摄氏能对红外光作出反应,并能敏感地分辨摄氏0.0050.005度度的温差;大多数的温差;大多数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嗅觉要比人的嗅觉敏锐得多;很的嗅觉要比人的嗅觉敏锐得多;很多多昆虫昆虫由于复眼视细胞的特殊结构而能感受偏振光;有些由于复眼视细胞的特殊结构而能感受偏振光;有些鱼鱼类类可以感知它们周围的电场。此外,可以感知它们周围的电场。此外,蜜蜂和迁移蜜蜂和迁移鸟类还具有鸟类还具有依据地球磁场进行定向的能力。依据地球磁场进行定向的能力。 意义:减少动物对无关刺激做反应的能量消耗意义:减少动物对无关刺激做

15、反应的能量消耗 化学感受器化学感受器:通过嗅觉、味觉感受器来感知空气或水中的化学物:通过嗅觉、味觉感受器来感知空气或水中的化学物 质,与动物求偶、通讯、摄食和防御相关。如雄蛾用触角感知性质,与动物求偶、通讯、摄食和防御相关。如雄蛾用触角感知性 外激素;哺乳动物用下丘脑感知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变化。外激素;哺乳动物用下丘脑感知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变化。 光感受器光感受器:原生动物、环节动物(蚯蚓)、棘皮动物体表有感光:原生动物、环节动物(蚯蚓)、棘皮动物体表有感光 细胞;其他各类动物的感光感受器则是感光细胞和不感光细胞组细胞;其他各类动物的感光感受器则是感光细胞和不感光细胞组 合中一起,形成眼:合中一起

16、,形成眼:眼点:涡虫,只有感光功能、眼点:涡虫,只有感光功能、复眼:大复眼:大 部分的节肢动物,由许多小眼组成,感知光的强弱,偏振光,可部分的节肢动物,由许多小眼组成,感知光的强弱,偏振光,可 以成相。以成相。脊椎动物的眼:感知光,成相、判别距离。脊椎动物的眼:感知光,成相、判别距离。 热感受器热感受器:蝮蛇和颊窝和蟒蛇的唇窝数尺内温度的微弱变化。:蝮蛇和颊窝和蟒蛇的唇窝数尺内温度的微弱变化。 声波感受器声波感受器:如水母的平衡囊(感受次声波)、蜘蛛的刚毛、昆:如水母的平衡囊(感受次声波)、蜘蛛的刚毛、昆 虫的鼓膜、鱼类的侧线和陆生脊椎动物的耳。虫的鼓膜、鱼类的侧线和陆生脊椎动物的耳。外周过滤的感觉器官外周过滤的感觉器官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