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6010868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1.个体行为具有哪些特点? 不连贯性、环境依赖性、隐蔽性、应变性、复杂性、难以描述和度量性。 2.主要的传记特点有哪些内容?它们对员工表现有什么影响? 传记特点 bi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即个人特点(如年龄、性别、 婚姻状况等),它们是客观的,而且很容易从员工的个人档案中得到。 (1)年龄 年龄与离职率:年龄越大,越不愿意离开现有的工作岗位。 年龄与缺勤率:年龄与缺勤率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缺勤原因的影响。 一般年长员工在可以避免的缺勤方面低于年轻员工,不可避免的缺勤率却相对 较高。 年龄与生产率:绝大多数的工作,所需要的身体技能不会

2、随年龄的增长而急 剧下降,从而对生产率造成影响。人们的身体技能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 但可以因工作经验而得到弥补。 年龄与工作满意度:在专业技能工作中,满意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 在非专业技能工作中,满意度呈 U 型曲线。 (2)性别 女性与男性在工作生产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在工作满意度方面也没有明显 差异。女性的离职比例与男性相似,但是,女性与男性相比缺勤率更高。 (3)婚姻状态 已婚员工与他们的未婚同事相比,缺勤率和离职率更低,对工作也更为满意。 但是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进一步调查,如已婚和单身之外的情况等等。 (4)任职时间 任职时间与生产率间成正相关。 任职时间与缺勤率之间成负相关

3、。 任职时间与流动率之间成负相关。 任职时间与工作满意度之间成正相关,其预测效度高于年龄因素。 3.对比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发射和社会学习理论之间的差异。 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和社会学习理论都是用来解释一个人是如何学 习这一行为过程的。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大量研究是 20 世纪初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进行的, 该理论指个体对那些通常并不产生反应的刺激做出回应,从根本上是建立条件 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当有吸引力的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多次相互匹 配时,中性刺激物就会变成条件刺激物,因而拥有无条件刺激物的性质。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指被期望的、主动的行 为带来了

4、奖励或避免了惩罚。该理论认为行为是结果的函数,行为结果是否得 到强化影响着这一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即强化可以巩固行为并增加其重复的可 能性。 社会学习理论指个体可以通过观察和直接经验两种途径进行学习,其中榜样 的影响是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榜样对个体的影响包括 4 个方面:注意过程、保 持过程、动力复制过程、强化过程。 三者之间的差异为:(1)经典条件反射是被动的,产生于人们对具体的、 可识别的事件作出的反应,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反射行为。(2)操作性条件反 射指的是主动或者习得的行为,而不是反射性或者先天的行为,而且,在具体的行为之后如果能提供令人满意的结果,会增加这种行为发生的概率。(3)社 会学

5、习理论认为个体不仅通过直接经验进行学习,还通过观察或者聆听发生在 他人身上的事情而学习,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扩展,也就是说,该理论也认为 行为是结果的函数,不过同时承认观察学习的存在以及知觉在学习中的重要性。4.什么是人格?人格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人格是个体对他人的反应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总和,它常常通过个体表现出来 的、可以测量的人格特质。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成年人的人格是由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构成的,同时 还受到情境条件的调节。 5.人格特质论和类型论的区别。 人格的特质论与类型论其实是两种描述人格的理论,特质论主张人格可以通 过有限的几个特质加以描述;而类型论则认为人格可以划分为互不相容的几种

6、 类型,如外向,内向;头生子后生子等。特质论推崇量的分析与连续的维度; 而类型论则把类型之间看作是互相独立、分离的,偏重质的研究。但是两者都 注重按不同的特征对人格加以分类和描述,它们经常被相提并论,因此称为特 质类型理论。 6.简述卡特尔的人格特质论。 (1)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1949 年卡特尔 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 16 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制定了卡特尔 16 种人 格因素测验(16PF Catell 16 Personality Factor Test)。 (2)卡特尔认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 16 种特质,只是在不同人身的表现 有程度上的差异。所以,他

7、认为人格差异主要表现在量的差异上,可以对人格 进行量化分析。 7.简述荣格的荣格类型论。 荣格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倾型,外倾型的人重视我在世界,内倾型的人 重视主观世界。荣格还把人的心理活动氛围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四种基本 机能。感觉告诉我们存在某种东西,思维告诉我们它是什么,情感告诉我们它 是否让人满意,直觉告诉我们它来自何方和向何处去。内外倾和四种机能的组 合构成了人格的 8 种类型: 外倾思维型 一切活动都依赖理智思考,其主观基础是集体潜意识。尊重 客观数据,在追求理想和观点时感情容易受压抑。数学家,工程师和会计属于 这种类型。 内倾思维型 容易受来自主观的思想影响,其客观基础是集体

8、潜意识,创 造性思维由此产生。这种人较冷漠,孤僻,不大考虑别人。 外倾情感型 这种人特别喜欢和睦的人际关系,总是为人热情,乐于助人, 主动而又富于想象力,但常常因循传统价值观。 内倾情感型 这种人较沉静,不易接近,难以被人理解,气质属抑郁质。 但其内心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常在宗教和诗歌中表达其深刻情感。 外倾感觉型 主要以外部现实的感觉为标准,喜欢追求欢乐,贪嘴好食。 但对外部感觉敏锐。 内倾感觉型 较看重事物的效果,而不太看中事物的本身。喜欢对客观现 象做主观解释。往往通过艺术形式表现自我。如某种颜色就会引起他的快乐或 悲哀的主观情绪。外倾直觉型 这种人善于利用外部机会,在外部事务中有创造性,

9、常能鼓 励别人取得较大成就,爱好广泛,但缺乏耐心。 内倾直觉型 思想常脱离现实,不易被别人理解,甚至在好朋友眼里他也 是个谜。他们常对事务产生主观的潜意识感受,关注主观体验的神秘背景和离 奇的幻想。无法与别人有效地交流。 8.简述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 荣格认为,人格包括三个层次: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 意识 ego:意识包含知觉,记忆等,是个人与其环境现实保持联系的知觉 以及无数的其他经验组成。这是些被压抑或者被遗忘的知觉的,过去世世代代 积累起来的那些经验的影响。 人格面具(Persona),隐藏着真我,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按照他认为别人希 望他那样去做的方式行事; 阿尼玛(Anima

10、),表示男人的女性特征; 阿尼姆斯(Animus),表示女人的男性特征; 阴影或称为阴暗自我(Shadow),是人格中一种具有兽性的低级的种族遗传, 包括一切不道德的欲望,情绪和行为。荣格认为正是阴影迫使人们去做那些通 常不容许做的事。 个人潜意识 personal unconscious:曾经被意识而后被压抑的经验,或 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意识印象的经验组成。 集体潜意识 collective unconscious:遗传下来的,集体共有的潜意识。 反映了人类在以往的历史进化过程中的集体经验。 9.简述霍兰德的人格工作适应性理论 约翰霍兰德的人格-工作适应性理论(personality-job

11、theory)认为: 个体的人格特点与他的职业环境之间需要相互匹配:不同个体在人格方面存 在着本质的差异;工作具有不同的类型;当工作环境与人格类型相互协调 时,会产生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和更低的离职倾向。霍兰德将人格分为六种类型, 认为人格应当与工作相匹配。 霍兰德职业人格类型 类型偏好个性特点职业范例现实型需要技能、力量、 协调的体力劳动害羞、真诚、持 久、稳定、顺从、 实际机械师、钻井操 作工、装备线工人、 农场主研究型需要思考、组织 和理解的活动分析、创造、好 奇、独立生物学家、经济 学家、数学家、新 闻记者艺术型需要创造性表达 的模糊且无规则可循 的活动富于想象力、无 序、杂乱、理想、 情

12、绪化、不实际画家、音乐家、 作家、室内装饰家社会型能够帮助和提高 别人的活动社会、友好、合 作、理解社会工作者、教 师、议员、临床心 理学家企业型能够影响他人和 获得权力的言语活动自信、进取、精 力充沛、盛气凌人、 独断专行法官、房地产经 纪人、公共关系专 家,小企业主常规型规范、有序、清 楚明确的活动顺从、高效、缺 乏想象力和灵活性会计、业务经理、 银行出纳员、档案 管理员 10.什么是能力?什么是智力?什么是创造力? 能力:个体完成某一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智力:个体所拥有的各 种认知能力(如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的整合。人们把运用一切已知信 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

13、人价值的产品能力,称为创造力。 11.简述主要的智力结构理论。 (1)独立因素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独立因素说又称为智力的单因素理论,人的智 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整合的能力,如“智商理论”和 “认知发展理论”。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是 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独立的发展。 (2)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理论。他 认为,智力可分成 G 因素(一般因素)和 S 因素(特殊因素),G 因素是不同智力 活动中所共有的因素,S 因素是在某种特殊智力活动中必备的因素。智力是单 一的一般因素和一

14、系列特殊因素的统一。 (3)群因素论 美国心理学家 LL.瑟斯顿是著名的心理计量学家,他凭借着多因素分析的 方法,突破过去的智力因素理论的框架,并提出了他的“基本能力 “( Primary abilities)学说。瑟斯顿认为,个体的智力可分析为几种基本 能力因素,这些基本能力因素的不同配搭便构成每一个人独特的智力整体。瑟 斯顿则提出智力包括七种平等的基本能力。瑟斯顿所提出的七种平等的基本能力是:计算(N)、语词流畅(W)、语 词理解(V)、记忆(M)、推理(R)、空间知觉(S)和知觉速度(P)。 (4)智力三维结构模式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J.P.Guilford)在二十余年因素分析研

15、究的基础上于 1967 年创立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理论: 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产物三个维度去考虑。 智力活动就是人在头脑里加工(即操作过程)客观对象(即内容),产生知 识(即产物)的过程。 智力的操作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 5 个因素; 智力加工的内容包括图形(具体事物的形象)、符号(由字母、数字和其他 记号组成的事物)、语义(词、句的意义及概念)、行为(社会能力),共 4 个因素; 智力加工的产物包括 6 个因素,即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蕴 含。这样,智力便由 465120 种基本能力构成。 (5)智力层次结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弗农(Vernon)提出智力层次结构理论。弗农把斯皮尔曼的一般 能力因素作为最高层次,在这个层次之下包含了两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育方 面的能力因素、操作和机械方面的能力因素;第三层是小因素群;第四层是特 殊因素。由此可见,弗农的智力层次结构理论只不过是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的深化。 12.论述人格、能力在管理中的应用。 (1)人格与工作岗位应该匹配; (2)人格与组织特性应该匹配; (3)在人员选聘中需要重点测试员工的能力; (4)重视培训工作对于员工能力的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