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电教课录制须知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05278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中学电教课录制须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实验中学电教课录制须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实验中学电教课录制须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实验中学电教课录制须知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实验中学电教课录制须知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中学电教课录制须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中学电教课录制须知(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中学电教课录制须知徐善栋一、摄影人员须知准备阶段1、摄制人员事先应和教师沟通,了解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活动范围及学生是否有上讲台活动的情况,然后进行适当的策划(如机位、景别等),做到心中有数,免得到时造成摄像画面的被动。2、注意教室的光线情况,尽量把教室的灯都开起来,这样可以减少摄制画面的噪点,提高画面质量。为了避免背光现象,两台摄像机要放在光线亮这一侧的窗户边。3、确定摄像机的机位。二台摄像机的分工:一号机主要负责教师画面,二号机主要是负责学生画面。如有实验,可架设第三机位。4、正式开始前几秒,拍摄教师机位的摄影师倒计时喊“3

2、、2、1” ,两位摄影师必须在听到“1”时同时按下摄影机。在拍摄过程中,无论发生任何状况,摄影机都不能停,直到听到教师机位的摄影师喊“关机” ,才能停止拍摄。5、录制过程应该安排“场记” ,记录下整节课出现问题的时间、具体环节等情况。6、摄影师要提醒教师,哪些区域是拍不到的。拍摄阶段1、教师机位一般采取中景为主,当教师板书、演示实验或操作课件画面时则采用近景的方式,从而清晰的反映细节。并且当教师放课件的时候,根据课件内容的多少,拍摄课件的画面要停留片刻,使今后的看片者能完整了解课件的内容。2、学生机位,大多以全景为主。当学生个别回答问题、小组实验、讨论、练习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时则采取近景、中景

3、,同时要注意抓拍好与教学活动相关的个别学生的瞬间动态(如脸部神态、表情等)。3、在上课拍摄过程中,有时有长时间的学生自习、朗读、做实验时间,这时就要求两台摄像机不要长时间的固定一个画面不动,造成画面的呆板和以后看片者的看片疲劳。两位摄像师要擅于寻找学生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精彩画面,通过推、拉、摇等摄像手法,操作速度应该比较缓慢,调节画面的近、中、远景变化,这样使整个画面就显得丰富多彩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两台摄像机也不要分工过于明确、各司其职,只要当时谁的距离角度好,也可以适度“越权” ,教师机拍学生两面,学生机拍教师画面。4、无论哪位摄影师发现教师或学生(尤其是个别学生)有问题,一定要及时喊

4、停、指出错误并立即改正。如果录制时间较短,不超过 10 分钟,那么应该重新录制。如果超过 10 分钟,那么摄影机不要停,纠正错误,继续拍摄。5、录制教师机位的摄影师要及时取得“场记用表” ,根据实拍时间确定是否需要补拍部分镜头。二、教师须知1、着装应得体。第一教师应该避免穿红色的衣服,红色的衣服色彩鲜艳,容易引起混色。第二服装要庄重大方,应尽量避免穿一些低领、敞胸的衣服。2、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仪态得体。录制动态画面时,很容易出现对焦跟不上造成画面模糊,所以在录课时教师应尽量减少活动范围,移动时用小步子,慢一些,让技术人员能够跟得上调节设备。最好能够做到:动则不说、少说,说则不动、少动。3、教师

5、要规范举手投足、站行坐立的姿态。4、使用普通话,减少口头禅,不要用方言窃窃私语。5、把握好时间。一是要按时,师生要提前到演播室,安排座位,试用课件,确保能按时上课。二要掌握好时间长短。根据学段要求,初中课堂以 45分钟为宜。所以教师上课时间应达到 47-48 分钟,否则一旦上课环节出现问题,后期制作将很难到达预设时间。同时,教师应该听从摄影师安排,一旦时间不足以完成后期制作,必须延时拍摄。6、教师应在听到拍摄教师机位的摄影师倒计时喊“3、2、1”后,等待 5-10 秒再开始上课。下课时,学生起立,师生说“再见”此时,教师、学生必须定格 5-10 秒钟,给摄影师一个关机的时间,千万不能让学生坐下

6、。7、上课走动时不要长时间挡在学生机机位的前面,在讲台附近讲课时距离第一排学生至少 2 米;如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应距离该学生至少 2 米;尽量避免“教师学生摄影机”三点一线的情况。以免影响拍摄效果。8、叫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摄影师提示教师拍不到的区域,教师不要叫这个区域的学生。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最好等学生把话说完之后再说。(有师生互动要求的,也应遵守该原则)学生回答问题结束,教师最好等待 1-2 秒再继续授课。9、教师授课过程中,如果出现错误或问题,应该当时当地立刻纠正,不要事后再补拍。10、板书要简洁、正规、系统、逻辑。用于课堂授课的课件,应以简单、适用为主,不必有复杂的交互,PPT 的

7、线性流程即可。11、注意提问的节奏与秩序。有的教师提问速度很快,往往是很紧迫的“你说” “你来” ,当学生回答又很简单时,摄像人员会就跟不上调整摄像机,出现刚对准这人又叫起了那人的现象。还有同时站立多个学生回答问题时,站立的学生往往相互遮挡,或者彼此距离太远,摄像人员很难及时找到拍摄对象。较好做法是有规律的提问,比如用“开火车”的方式,一排排一列列地有序进行,可以让摄像人员很容易地拍摄下一个镜头。12、录制结束后,教师要和场记沟通,将本节课出现的问题、需要删减的环节及时告知后期制作人员。关于场记,教师应该自主安排同学科的教师。场记主要职责是记录下本节课开始、结束的时间,以及授课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8、。13、教师课堂请学生回答问题,不能多次叫一名同学,以免观众造成误解。三、学生须知1、学生应该注意上课状态与三姿。写字时头不能低在桌子上,站立时不能歪着身、低着头。个别学生上课打哈欠,也要避免。2、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起立、面向镜头,然后再回答。使用普通话,声音响亮,语言流利。切忌不可边站边答。如果是读书,切不可用书本挡住头。3、小组活动时要注意面向镜头。学生都面向讲台时,两台摄像机可很容易地捕捉教师、学生画面,当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学习时有的学生背向镜头,挡住了镜头,使活动的内容无法录制。对于此,小组活动时应让学生分别面向两台摄像机,留出足够的空间,让摄像人员能够拍到学生的活动过程与内容。4、尽

9、量避免桌凳移动产生的噪音。学生起立回答问题,尽量少移动桌凳,因此产生的噪音在录像中显得非常的刺耳。5、学生人数必须控制在 45 人以下。6、学生应该积极举手回答问题。7、学生活动、回答问题过程中,如果出现错误或问题,应该当时当地立刻纠正,不要事后再补拍。电教课场记用表授课教师学 科课 题开课时间教师机位学生机位时 间授课环节故障原因时 间授课环节故障原因结束时间场记人员注意:时间一律记作几点几分。待听课结束后,开课时间改为 00:00,其他时间以此为准进行换算。场记应该在授课完毕后及时将教师授课实际用时告诉摄影师,以备是否需补拍。四、摄影常识光线处理在教室里,为了有较好的投影效果,常常用窗帘将

10、窗户遮严,将投影屏幕前的灯光关掉,只靠远离投影屏幕的灯光和显示器本身的亮度照明。这样,整个教室光线较暗,光线色温也不正常。而低亮度下拍摄带来了投影内容曝光过度和教师曝光不足的矛盾。如果我们以投影内容的曝光要求为基准进行曝光,教师的面部就会比较暗;如果以教师面部的曝光要求为基准进行曝光,投影内容就会过亮甚至无法看清画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 4 种:把计算机信号直接接入切换台教室中投影内容大多是教师用计算机输出的信号。我们可以使用带视频输出的显卡或其他转换器,实现计算机信号直接接入切换台。为保证过渡自然,可采用淡入、淡出、混合等特技进行切换。后期补拍和编辑在第一次拍摄时,以教师面部的曝光

11、要求为基准进行曝光,多机位进行切换实录。随后对有投影出现的细节补拍,用插入编辑的方法进行修改。同样要选好编辑点,使过渡自然、顺畅。区域布光法对教师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给予较强的布光,而对投影区给予较暗的布光或不布光。最好使用聚光灯,而不要用散光灯,以避免影响投影区域的光线。有条件的可以使用追光。改善投影仪质量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选用高亮度、高分辨率的投影仪,这样就可以在较亮的环境下拍摄,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曝光不足和投影内容曝光过度的矛盾。拍摄技巧1、景别的运用 课堂教学录像的景别一般可分为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全景:表现的是某一被摄对象(如课堂、人物等)的全貌。主要用于事物全貌的

12、介绍或展示,如课堂的环境、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教态等,强调的是课堂的氛围、情景,揭示事物互相之间的关系。此景别在课堂录像的开头、结尾及中间环节都会用到。中景:是表现人体膝盖以上部分或一个场面局部的画面。中景与全景相比,表现的范围缩小了,进一步接近了被摄主体;画面中展示的除了被摄主体外,还有与主体有关的周围环境,此时环境和背景因素起着辅助、陪衬或烘托的作用,并与主体一起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中景主要是用来揭示主体人物的情绪、身份以及动作目的。如用中景拍摄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情景,不但可以表现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表情和神态,同时还可显示邻座学生的反应(如表情、动作等)。近景:是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13、。它与中景相比,画面表现的空间进一步缩小,内容也更趋单一。它主要是用来表现含人物面部表情的动作和变化等,可给人以交流感。如学生回答问题、朗读、做作业、做实验;老师讲课、写板书、做演示实验等。这是课堂录像中最常用的一种景别。特写:是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是对事物细小部位的放大,给人以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强化观众对所表现的形象的认识和感受,加深记忆。如板书内容、实验现象、师生的面部表情和神态等。2、镜头的运动和运用摄像机常用的拍摄方式有推、拉、摇、移、跟等几种,恰当地运用镜头,才能达到好的拍摄效果。摇镜头:所谓摇镜头,就是摄像机位置不动,借助于三脚架上的云台,按某一方向水平或垂

14、直转动摄像机所拍摄到的镜头。其画面效果犹如人们转动头部环绕四周或将视线由一点移向另一点的视觉效果。其目的就是通过摄像机的运动将画面向四周扩展,使画面更加开阔,给人完整的印象。如为了强调课堂上学生活动或反映整个课堂气氛,就可用这种拍摄方式拍摄全景来完成。当然,在用该方式拍摄时应注意画面起幅和落幅时的停顿(一般为 35 秒)和画面内地平线的水平,同时还应控制好使用的次数与转动的方向,摇镜头过于频繁地使用或来回摇动都容易使观众感到不适。推镜头:所谓推镜头,就是通过变焦使画面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逐渐向被摄主体接近的一种拍摄方法,其目的就是“引导”甚至“强迫”观众对被摄体的注意,有突出主体、强调局部的作

15、用。如用于引导观察板书、挂图、投影、人物表情或动作以及实验现象等。由于推镜头是通过画面的运动来引起观众对某个形象或教学环节的注意,因此,其应有明确的表现意义,那种没有任何意义,仅仅是为了表现摄制技法而推的镜头应该避免。拉镜头:与推镜头相反,拉镜头是通过变焦使画面的取景范围和表现空间由小到大、由近变远的一种拍摄方法。它强调的是主体与整体以及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如起幅是学生专注的眼神,然后再慢慢拉开,落幅是这个学生在专心做实验的近景;又如起幅是老师,慢慢拉开到老师与学生在交谈,最后落幅是课堂内学生激烈讨论的全景等。拉镜头在一个镜头由小景别向大景别连续的变化中保持了表现空间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画面表现上

16、具有无可置疑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跟镜头:跟镜头就是摄像机镜头跟随运动的被摄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其特点是画面始终跟随一个运动的主体(老师或学生等),并且要求这个被摄对象在画框中要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上,以利于展示运动主体的神情变化和姿态变化,如拍摄老师在课堂上巡视、学生表演节目等。拍摄时要注意把握好焦距的调整(自动档除外),以免图像模糊不清。移镜头(移动拍摄):移动拍摄是将摄像机架在可移动物体(如装有滑轮的三脚架)上并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考虑到画面的稳定性,在课堂实录中一般不太使用这类镜头,只有当被摄体被前景挡住无法正常取景时才使用。 组合拍摄:组合拍摄是指在一个镜头中有机结合推、拉、摇、移、跟等几种不同摄像方式的拍摄方法,用这种方式拍摄的画面也叫综合运动镜头。如在拍摄学生分组讨论这一教学环节时,可先用全景表现课堂中热烈的讨论气氛,然后随着老师走动可使用跟镜头跟上,当老师走近某一组学生时,再用推镜头推至中景表现出老师和学生讨论的情景。3、镜头的组接和特技的运用对于一些用单画面难以完全展示的教学环节,如师生对话等,可用画中画或左右画的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