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武官职、品级介绍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6005097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文武官职、品级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清代文武官职、品级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清代文武官职、品级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代文武官职、品级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文武官职、品级介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代中央官职(文官)1、内阁:大学士:正一品。清代名义上的宰相,满汉各两人。 协办大学士:从一品。满汉各一人,在六部尚书中简派,仍兼尚书。 学士:从二品。满六人,汉四人,均兼任礼部侍郎。 侍读学士:从四品。满四人,蒙汉各二人。 侍读:正六品。满十人,蒙、汉军、汉各二人。 中书:正七品。满七十人,蒙十六人,汉军八人,汉三十人。2、军机处:军机大臣:雍正十年设,从满汉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等官员中特简,无定员(通常 为 3-6 人) ,为清代实际上的宰相。世称“大军机”。 军机章京:军机处办事司员,从六部司官、内阁中书及其他中央机关抽调任用。满汉各十六人,各分两 班,领班章京称“达拉

2、密”。军机章京世称“小军机”。3、六部:尚书:从一品。满汉各一人,共为六部长官。清代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 左、右侍郎:从二品。满汉各一人,六部副长官。 郎中:正五品。六部郎中按司分设,为各司主管。吏、礼、兵、工四部各四司,户部十四司,刑部十八 司,共四十八司。 员外郎:从五品。各司副主管。 主事:正六品。各司司官,无定员。 笔帖式:下级官员。4、都察院:左都御史:从一品。中央检察机关长官。满汉各一人。 左副都御史:正三品。都察院副长官。满汉各二人。 六科给事中:正五品。都察院司官。 御史:从五品。职掌纠劾官吏。设十五道御史。每道满汉各一人。与六科给事中合称“科道”。5、总理各国事务

3、衙门:总理各国事务王公:特简,无定员。办理对外事务。 总理大臣:以军机大臣兼领,无定员。 总办章京:满汉各二人。 帮办章京:满汉各一人。 章京:满汉各十人。6、其他机构:(从略) 包括理藩院、詹事府、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翰林院、通政使司、国子监、钦天监等。清代地方官职(文官)1、总督: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者为从一品,加大学士衔者为正一品。辖一至三省。清代总督例兼右都 御史,加兵部尚书衔。全国共设总督八人,清末加设东三省总督,另有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世称“制 台”、 “制军”。2、巡抚:从二品。加兵部右侍郎衔者为正二品。每省一人,为一省之长。清代巡抚均兼右副都御史,加 兵部右侍郎衔。世称“

4、抚台”。3、学政:全称提督学政,又称提学使,掌一省教育事务。每省一人,以侍郎、京堂、翰、詹、科、道、 部属等官员中进士出身者派充,三年一任。世称“学台”。4、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从二品。即藩司,每省一人,掌一省民政、财政。为总督、巡抚的辅助官员。世称“藩台”。 经历:正六品。布政使属官。 理问:从六品。布政使属官。 都事:从七品。布政使属官。5、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正三品。即臬司,每省一人,掌一省司法、刑狱、监察、驿传。为总督、巡抚的辅助官员。世 称“臬台”。 经历:正七品。按察使属官。 知事:正八品。按察使属官。6、道:道员:正四品。职掌:弹压地方、命令军队、维持地方治安、监督府州县。世称“道台”、 “观察”。7、府:知府:从四品。一府行政长官。 同知:正五品。知府属官。 (清时内乡县衙属此级别) 通判:正六品。知府属官。8、直隶州:知州:正五品。直隶州行政长官。直隶州有属县,直隶于省,与府平行。 州同:从六品。知州属官。9、散州:知州:从五品。散州无属县,分隶各府,与县平行。州同:从六品。知州属官。 州判:从七品。知州属官。10、县:知县:正七品。一县行政长官。 县丞:正八品。知县属官。主管粮马、征税。 主簿:正九品。知县属官。主管户籍、巡捕。 巡检:从九品。掌巡逻缉捕、维持治安。 典史:未入流。掌监察、刑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