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上海地区河网纵横,水运便捷,早在西晋之前入海口就有渔业...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05070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背景材料]上海地区河网纵横,水运便捷,早在西晋之前入海口就有渔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背景材料]上海地区河网纵横,水运便捷,早在西晋之前入海口就有渔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背景材料]上海地区河网纵横,水运便捷,早在西晋之前入海口就有渔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背景材料]上海地区河网纵横,水运便捷,早在西晋之前入海口就有渔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背景材料]上海地区河网纵横,水运便捷,早在西晋之前入海口就有渔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背景材料]上海地区河网纵横,水运便捷,早在西晋之前入海口就有渔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景材料]上海地区河网纵横,水运便捷,早在西晋之前入海口就有渔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背景材料 上海地区河网纵横,水运便捷,早在西晋之前入海口就有渔业生产和水上军事活动。自从隋唐两朝在上海设县以后,上海商港开始逐渐形成。由于当时吴淞江是上海的主要水道,因此最早的港口位于吴淞江支流顾会浦通达的华亭镇及吴淞江入海口的青龙镇,在宋代华亭镇与青龙镇都曾经是上海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后来由于吴淞江的淤积情况日益严重,吴淞江南岸的支流上海浦(后并入黄浦江)逐渐变成了上海的主要水道,来往的船舶寄锭下锚于今十六铺附近的江岸。明永乐初年,上海水系得到重新整治,形成了以黄浦江为主,吴淞江为辅的新航道。至明中期,经过多次整理黄浦江变得壮阔,海轮可以直抵城下。藉此优良航道,上海港控江襟海,成为南北海运

2、中转的良港。1840 年 (清道光二十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中国被迫向西方列强敞开大门,上海港成为最早开放的五口岸之一。开埠后上海港直接对外的有利条件使其较早地接触了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及先进的物质文明,开始了港口近代化的历程。在开埠后 10 年间,我国对外贸易的重心就由广州转移到上海,上海港从此开始了作为中国第一大港的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我国的长江和北方沿海港口相继对外开埠通商,由于上海港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连接国内外航运的重要中转站。外商在华航运势力以上海为基地,建立了众多的航运公司,他们在上海建立了大量的码头,上海港港区扩展到虹口及浦东沿江地区。1906

3、年至 1920 年上海港先后对黄浦江进行了大规模的航道整治,极大地改善了黄浦江的航行条件,满足了万吨轮进出港的需要,而且长期保持了稳定的状态。到 20 世纪 20 年代,上海港在航道和码头设施、进出港货物吞吐量等方面开始达到国际贸易大港的水准。1928 年上海港进出船舶净吨位已位居世界第 14 位,1931 年跃居第 7 位,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 1400 万吨。1925 年至 1933 年,经上海港完成外贸进出口货值平均占全国港口的 55%,国内贸易货值平均占全国港口的 38%。到1936 年,全国拥有 500 总吨以上的航运企业共 99 家、船 404 艘,其中总部设在上海的有 58 家、船

4、 252 艘;以上海港为始发港或中继港的航线总计在 100 条以上,上海港已是全国航运中心。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港被卷入战争的动荡之中,战争给上海港的发展带来严重破坏,特别是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完全沦陷,上海港也随之成为由日军完全控制的殖民地港口,码头、仓库、装卸设备等均遭到严重的破坏。远东的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遂逐步由上海转移到香港。抗战胜利后,以上海港为中心的国内外航线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客货运一度相当繁忙。但是,在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之后,上海港又转入衰败。新中国成立后,揭开了上海港历史的新篇章。港口的主权回到了人民手中。港口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1957 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

5、 1649.4 万吨,超过解放前的最高记录;1966 年达到 3697.2 万吨,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港口。与此同时完善了港务监督系统,航道施工能力和施工技术在原有浚浦局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提高,形成了专业建港设计和施工队伍,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港口机械制造厂,外轮理货和船舶检验的业务能力、范围和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港更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浦东的开发开放,更是推进了上海港的腾飞。到 1999 年上海港已经稳居大陆港口首位,集装箱年吞吐量 421.6 万国际标准箱,跃居世界第 7位。进入新世纪之后,上海港在正确的发展战略指引下,正在大踏步地赶超世界先进的集装箱港口。 档案

6、分布 馆藏历史档案中有关上海港方面的档案约 500 余卷,从其来源来看,主要涉及以下全宗:上海市政府(Q1),上海市公用局(Q5),上海市社会局(Q6),上海市参议会(Q109),旅沪同乡会全宗汇集(Q117),上海市政府统计处(Q124),淞沪警备司令部(Q127),上海市警察局(Q131),上海市警察局闸北分局(Q145),上海市警察局提篮桥分局(Q149),上海市警察局新市街分局(Q153),上海市警察局新泾分局(Q155),上海市教育局(Q235),永安纺织有限公司(Q197),中国纺织建设公司(Q192),浦东塘工局(Q203),上海市公所(Q209),上海市港务局(Q211),上海

7、市都市计划委员会(Q217),善后救济总署渔业善后物资管理处(Q460),上海市轮船运输业同业公会(S148),上海市轮船商业同业公会(S149),上海市内河轮船商业同业公会(S150),上海市转运报关业同业公会(S161),上海市渔轮商业同业公会(S382)等政府机构、工商业机构及同业公会档案全宗,案卷所属时间为 1920 年至 1954年。此外,还有零星材料散布在其他案卷之中。 档案介绍 馆藏中文历史档案中有关上海港档案的内容大致包括港口设施设备、港口工程、港政管理等方面。一、港口设施。鸦片战争前,上海港设施处于半自然状态,1845 年,外滩沿江开始建驳船码头。19 世纪 60 年代后,轮

8、船航运渐兴,外商相继建造浮趸轮船码头,其后方辟有堆场仓库,20 世纪开始在上海港内兴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固定码头,万吨级泊位和多层宽容仓库时有建造,部分码头还采用吊机作业。至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港设施已具备相当规模,跻身世界大港前列。馆藏相关档案的主要内容有:上海市政府关于调查码头、轮船设备文件;上海市政府关于市有码头设施文件;善后救济总署物资管理处关于码头设备管理及复兴岛码头设备文件;上海市渔市场关于港口内浮筒设置文件;上海市招商局船舶统计表;上海港口大全等文件。二、港口工程。上海港的港口工程包括黄浦江整治、疏浚、码头工程、航道管理等方面。相关档案的主要内容有:1、航道管理。1920

9、 年江苏省淞沪警察厅、上海宝山县知事批准上海浦滨公益会水上救生局成立专门办理黄浦江水上救生事宜文件。抗战胜利后,由于黄浦江上航行的巨轮汽艇经常发生任意高速航行的现象而造成激浪,致使其他船只相互相撞损坏,甚至发生船毁人亡的惨状,故上海市警察局发出“取缔黄浦江中轮船汽艇任意高速航行,而确保一般船只航行安全”的训令。1928 年上海市轮船商业同业公会为要求装置浮筒、整理黄浦江航道、确保黄浦江航道畅通事与江海关港务司等单位的往来函。1934 年上海市渔市场为黄浦江设置浮筒事与实业部及江海关往来函。实业部明确规定,黄浦江内浮筒一律归江海关所有,不得私设浮筒。欲使用者得向江海关承租。上海市政府严禁沿浦划船

10、文件;上海市港务局关于上海市内木驳、划舢管理办法,航道秩序安全罚则;抗战胜利后上海市政府关于黄浦江船只避风区域、严禁沿浦停泊木筏文件、上海市社会局关于黄浦江及苏州河划船执行办法等文件。1930 年为了保障埋设在黄浦江水底电线的安全而绘制的通用机器公司闵行厂基附近黄浦江水道图,该图根据 1937 年以前浚浦局图复绘而成。2、黄浦江及苏州河疏浚。1929 年上海市政府关于疏浚高桥界浜港口、南浦江以及疏浚庆宁寺码头卷、老南码头、龙华嘴垃圾码头等文件。当时浦东高桥地区黄浦江淤沙严重,影响黄浦江中船舶行驶,而庆宁寺码头狭窄,不利于轮渡停靠,档案中有上海市政府关于疏浚工作的批示和调查材料等。抗战胜利后 1

11、946 年上海市参议会关于疏浚黄浦江、苏州河议案,主要内容是抗战期间黄浦江、苏州河一直没有疏导与修理,以至河道淤塞、河床狭窄、码头腐朽,亟待清理疏浚。浚浦局为此将最近一年的工作成果及未来的黄浦江疏浚计划上报市参议会。抗战胜利之后上海市政府关于疏浚南市浦西沿江地带、码头区域、蕴藻浜、杨树浦港等文件。南市沿江一带由于淤塞严重,影响交通,亟待疏浚,但是浚浦局挖泥船有限,所以无法及时疏浚。由于八年抗战,沿浦各码头亟待疏浚,但浚浦局经费有限,无力承担大规模疏浚工作,拟向沿浦各码头开征疏浚费。由于杨树浦港的疏浚有利于灌溉、航运及居民饮水,故上海市政府决定对杨树浦港进行疏浚。3、码头工程。1916 年上海浦

12、东塘工善后局规划沿浦公渡码头案。1919 年浦东塘工局关于建造浦东庆宁寺公共码头、西渡码头、永兴码头文件。三、港政管理。鸦片战争以前,上海港的港政管理处于萌芽状态,市泊机构及江海关均以航政管理为主兼顾港政。1843 年上海开埠后,随着港口设施及规模不断扩大,港政管理的内容逐步增加,包括指泊、港口治安、管理码头建筑事务、管理沿浦岸线、防疫等。相关档案的内容主要有:1、港口规划。上海市公用局关于港务局新商港计划报告,1929年上海市政府港务局制定的上海新商港区域计划书规定了上海新商港的范围为东沿黄浦江、南界鹅浦、西界中山北路,北界蕴藻浜,在此区域内将开挖船坞、仓库,并将修筑相应交通设施;上海市都市

13、计划委员会关于上海市港口研究报告;上海市政府关于开放、调查港口文件;上海市政府关于防护港口规则;浦东塘工局关于考察上海港进出交通状况文件;上海市政府关于外国军舰驶入我领海、领空暂行规定;关于沿海港口开放及港口互惠条约等文件。2、港口治安。上海市警察局关于港口运输检查、航行规定、船舶管制训令;上海市警察局关于舰船非经准许不得进入港口的文件;上海市警察局关于水上警察与港口警察职权纠纷案件;上海市政府关于上海港口盗窃成风、秩序混乱要求警察局严加管理,上海市港务整理委员会关于防止港内盗窃成风办法等文件。3、码头建筑及岸线管理。上海市港务局关于码头管理文件;上海市公用局关于在日晖港、吴淞小沙渡设立渡口文件;商办上海内地自来水公司关于岸线使用权事与上海市港务局往来函等。4、卫生防疫。定海旅沪同乡会关于申请棺柩出口护照检疫证问题致江海关卫生局、港口检疫所的函件等文件;公共租界工部局卫生处关于港口运送病死猪及其他食物的规则事项;1929 年上海市港务局关于取缔工部局向黄浦江倾倒垃圾文件;1931 年长江上游发生水灾致使水质受到污染,上海市卫生局为预防黄浦江上游水质被殃及,要求上海各水厂采取措施以保证市民饮水安全文件;上海市政府及卫生局等有关部门关于禁止向上海港及有关航道倾倒垃圾的有关文件等。(倪红、戴志强编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