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做社会企业家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03913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做社会企业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习做社会企业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习做社会企业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习做社会企业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习做社会企业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做社会企业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做社会企业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供提供“半农半半农半 X X 的生活的生活”撰稿:陈统奎撰稿:陈统奎我是英国文化协会在中国举办的“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班”学员,参加了 2010 年在南京举行了初级班和高级班,后来我在南风窗上发表社会企业 在中国一文,介绍来自英国的社会企业理念。 “做社会企业的人都是因为关注 社会问题,并发现商机,然后决定我来做 。这是一种天然的使命感。 ”项目 官员彭艳妮这样解释, “社会企业最核心的是使命,商业手段只是解决社会问题 的方式。 ” 正如英国社会企业家 Dai Powell 对我们中国学员阐述的那样:“经济体任 何行业都可以有社会企业,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政府管不到,私营企业也管不 到,需要社会

2、企业来填补这些空白。社会企业对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有很 大影响。 ”这个影响是什么?阿育王基金会总裁比尔德雷顿回答:“社会企业 家不会满足于授人以鱼或授人以渔。他们除非把捕鱼业革命化,否则不会罢休。 ” 我原来是一名记者,却梦想做社会企业家,这是为何?我创建了博学生态 村及其发展理事会,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开发了海南岛第一条山地自行车 赛道,修建了用于培训农民的文化室并请姚明题写牌匾,还开张了花梨之家农 家乐,自己投资并吸引其他乡亲一起建设民宿,此外还带领蜂农创立“火山村 家蜂”蜂蜜品牌一个小山村开始走向全国大舞台,很多人惊讶:真是很特 殊的一个创业者耶,他搞一个生态村,还说什么社区营造、

3、社会企业等一堆新 概念,少见! 为此,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罗家德称我为“知识返乡青年” 。创建博学生态村创建博学生态村事实上,我创建博学生态村,正是出于一种社会使命感。 我的老家在海南岛。我用“记者的眼睛”看到了海南岛一种不公平的社会 现象“富旅游,穷岛民” ,国际旅游岛这个国家战略让海南迎来史无前例的大开 发,但是岛民基本上无从参与,长久下去将被边缘化,更多的农民将成为失地 农民,他们原有的家园盖起一个个五星级度假酒店或高尔夫球场、风景区的同 时,他们却被晾在一边。我出生的海口市火山口地区博学里,是一个古村落, 也面临被征地搬迁的危险,但我带头说不,拒绝了一个投资约 300 亿规模的旅 游项

4、目。 我们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自己发展。2009 年底,我带领乡亲们创建博学 生态村发展理事会,搭这个平台,一是组织培训村民,让博学里农民转型为 “知识型农民” ;二是作为外界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接受中心,用社会 的资源和力量来帮忙一个传统农村的发展和转型,对抗蛮横的资本,实践一种 民有民享民富的发展模式。后来知道,英国近年来社区公司成为一种风潮,即 用社会企业的理念来发展社区产业。但 2009 年起步的时候,我还没接触社会企 业理念,当时只有一个朦胧的概念:我们要自己发展,不要成为资本的奴隶; 我们要自己当老板,不当打工仔!启蒙我走向“生态村道路”的是一个叫“桃米生态村”的台湾小山村,

5、它 距离日月潭不过 15 分钟的车程。1999 年台湾 921 地震后,一对夫妻记者 廖嘉展和颜新珠,放弃台北的繁华,放下笔杆子,创办台湾新故乡文教基金会, 与在地居民一起打造出来的一个“社区理想国”。地震前,桃米是一个传统农 村,经济凋落,年轻人纷纷逃亡都市谋生,还因为埔里镇的垃圾填埋场在村落 附近,自嘲为“垃圾村”。如今,桃米变成了游客青睐的“世外桃源”,一年 游客量超 50 万人次,光旅游这一块营业额就有 1 亿多新台币,即 2200 多万人 民币。 2009 年 9 月,我第一次来到桃米生态村时,震撼了。记得那是一个傍晚, 我在台北淡水河边看着夕阳发誓,我要学习廖嘉展和颜新珠这对夫妇,

6、回老家 创建生态村,让生我养我的博学里古村落打造成享誉全中国的观光乡村。从台 湾回来一个多月后,我就真的回海南岛创建了博学生态村发展理事会。你可能 不相信,我们村集体没有一分存款,我却号召村民修建一条耗资数百万的山地 自行车赛道,这个从零出发的故事堪称“创业经典案例”。我们村委会党支部 书记王传生是一个“智多星”,他给我出了三条主意,一、所用土地请村民捐; 二、施工资金先请施工队垫付;三、物料费向村民借款。 我这样说服村民捐土地:“假如你有一亩地,你捐了 2 分修路,但发展后, 你剩下的 8 分地比现在一亩地还值钱。”村民们个个是“理性人物”,一条长 3 公里,宽 3.5 米的山地自行车赛道所

7、有土地,他们轻轻松松地捐出来了。按 我们当地征地标准计算,差不多 200 万元。向村民借款买物料铺路就更显社区 团结与合作的力量了,我自己带头借了 2 万元,理事会理事们纷纷带头借款, 有的近万,有的几千,最少一个 100 元,我们很快凑了近 10 万元,不到 3 个月 就把一条山地自行车赛道修出来了。3 个多月后的 2010 年 2 月 26 日,我们就 承办了海南省自行车联赛山地越野赛,轰动海南岛。 这里面的关键问题是,我们怎么敢“负债发展”?奥秘是,我在桃米生态 村学习到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对的事情,做,就对了如果你能感动自 己一定能感动别人,只要你勇敢走出第一步,一定有人支持你。海南记者

8、范南 红为我道破其中玄机:“这个世界,所有人都喜欢锦上添花,不喜欢雪中送炭, 这是人之常情。 ”果然,当我们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后,区政府马上将我们列文明 生态村优先发展试点,并由副区长挂点,拨款修建文化室;省台办则邀请桃米 生态村代表来海南与我们缔结姊妹村;省自行车运动协会也给我们捐款;不久 前,我们派 2 名理事赴台湾学习,我在微博上成功为他们募到机票款真的, 只要你能够成功迈出第一步,一定有很多人愿意“成人之美”! 大家一定感兴趣,我们后来是怎样把欠款和借款换掉的,施工费用我们用 政府拨款换掉了,省自行车运动协会的捐款我们继续用于路面改造,而村民借 款部分我们一直到 2011 年 7 月份才

9、还清,海南岛中线高速从博学生态村经过, 征地补偿款村集体提留 2%,我们有了这笔收入才有能力清还村民借款。老实说, 当初我并不知道有这笔钱,只是抱着一个念头一定有办法解决,至于那个 办法是什么我不知道。 “船到桥头自然直!”这是创业过程很重要的一个信念, 因为你总是在有限资源的局限下做事,关键是你怎么凭借自己的智慧,借用他 人的资源和明天的资源来解决今天的问题。 博学生态村愿景是,从一个传统农村,转型成为一个结合有机农业、生态 保育和休闲体验的观光乡村。博学生态村位于海南岛海榆中线 18 公里西进 3 公 里处,地处“海口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内,是一个拥有 300 余人的火山口古村落,目前以传

10、统农业为产业特色,热带水果包括荔枝、黄皮、菠萝蜜等,热 带瓜菜以佛手瓜为主要产品。这里古道幽幽,野生荔枝林郁郁葱葱,在喧嚣的 大都市茫茫碌碌的人们,走进这里,心灵会被深度抚摸、洗涤,重拾安宁、优 雅和从容。今天,你到博学生态村,可以在新落成的文化室上读到我撰写的行 动口号“让人民看见财富,再造魅力新故乡” ,并能看见姚明题写的牌匾。不一样的不一样的“花梨之家花梨之家”2010 年 12 月,博学生态村创建一周内之际,我们第一家农家乐“花梨之家” 开张试营业。我们没有走商业化的道路,而是把自家庭院整理了一下,并为厨 房添置了必要设备,就是一家“农家乐”了。为什么起名为“花梨之家”呢? 原因是,我

11、爸爸是个花匠,在院子里培养了 200 多棵盆景,其中以海南黄花梨 树为顶级品种,“世界第一木”,育有 60 多棵,每棵被人估价在万元以上。这 些花梨盆景不仅美化了庭院,而且是我爸的代表作,也算是家庭财富的象征。 常常有朋友问我,你们的农家乐有什么特点,真的跟别人有不一样吗,真 的值得去一趟吗?其实,我们农家乐除了火山口美食特色,更强调人情味,营 造一种宾主相谈甚欢的气氛,而不是冰冷的顾客与店主的关系。基于此,我们 住宿部分不叫“家庭旅馆” ,而叫“民宿” ,强调这是主人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 给你住的,减去商业味道,以民宿为平台交朋友,彼此讲故事,分享人生。 2011 年 7 月,我第二次访问台湾

12、桃米生态村,民宿主人罗树海跟我说,他的民 宿 90%是回头客, “他们都说回来看老朋友” ,这是经营民宿的一个“秘诀” 。 我让家父带头开“花梨之家”农家乐,目的是示范效应,吸引更多农户转 型。它要告诉博学生态村的村民,从传统农村转型向生态旅游村这个梦想是真 实的,而且有一天是可以梦想成真的。有了带动,现在博学生态村很多人家也 动起了盖农家乐和家庭旅馆的念头。很有意思,我们开业之初,有些村民讲风 凉话说,“这个农家乐是开起来养蚊子的吧?”岂料,我们短短几个月营业额 就超万元,村民开始关心,并询问“营业额的 5%上交村公积金”这个承诺我们 是否兑现。一万元在很多人眼里不是什么钱,但它却是我们村一

13、般农家一年的 总收入。 我们开“花梨之家”农家乐,便是以社会企业理念为指导,希望通过先行 先试,来带领一个传统农村的转型。当然,这家农家乐必须生意盈门,必须盈 利,它才有说服力。我们不是做公益,而是改进生产和生活方式,得有收入。 再有,市场是慢慢做出来的,尤其是知名度是日积月累的。做民宿和农家乐, 它不是暴富行业,而是一种可持续的生存和谋生方式,它的成功离不开乡村居 民与外界朋友的互动,并通过口碑营销来积累一批忠实的回头客。这些是我最 想让农民们明白的道理,但农民不喜欢听你讲道理,他们要看到活生生的案例。 因此“花梨之家”是博学生态村第一只“小白鼠”,幸运的是,我们起步比较 顺利。 2011

14、年春节,我在老家过年,刚好做服务员,接到了各种层次的客人,给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2 类人,一类是来自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中产以上家庭, 他们对我们原生态、家庭味的“农家乐”非常喜欢,拖家带口而来,小孩看着 我们家满院子的盆景兴奋地不得了。上海一家高科技公司总经理也带一家子来, 他对我说,我们就是向往这种自然的农村味,你建一个全新的“农家乐”我们 反而不来了。另一类人是海口本地人,他们有的来了就进厨房检查冰箱等设施,甚至放话说,冰箱里一只鸡都没有就开农家乐?我听了肚子都笑饱了,我们的 鸡养在荔枝园里呢。这些本地人说的最多的话是,都没有什么设施嘛。你看, 意见和上海那位总经理完全相反。其实,我也生

15、活在上海,我也向往农村“古 早味”,“不建设”正是我的决策。开业以来,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总有客人 驾车前来“花梨之家”品尝垂涎已久的黑山羊火锅午餐。另外木薯汤、腌海南 粉、黑山羊、永兴豆腐、农民自种青菜等,让宾客赞不绝口。 2011 年春节前,大学毕业的二弟陈统夸返乡当“花梨之家”经营者成了海 南当地的新闻人物。南国都市报以大学生回家当农家乐总经理对他的举动 进行了报道。毕业后的半年时间,二弟现在苏州一家咖啡馆当见习生,之后当 了一名“返乡大学生”。清华大学社会系教授罗家德跟我说,台湾生态社区营 造有 3 种模式,一种是政府推动型,成功率小;一种是 NGO 帮扶型,较容易 成功,桃米生态村即是

16、成功范例;另一种是,返乡知识青年型,成功概率最大, 台湾有很多成功案例。中国大陆还没有一例社区营造成功范例。二弟算比较早 迈出步伐的一员。今年 8 月,他被邀请参加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小鹰计划” 培训班,罗家德为这个班授课时,当众表扬了二弟的勇敢。 为什么经营“花梨之家”需要大学生呢?台湾乡村民宿发展协会理事长吴 乾正是“绿色民宿”的成功经营者,他说:“经营民宿最大的困难不是资金, 而是在人。民宿其实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创意乡村生活产业。”因 此,一个观光乡村能否成功,关键要看有没有一批“知识型”农民,最便捷的 一条道路是,由返乡大学生做先锋队,带来乡民脱胎换骨,实现飞跃。这正是 我和弟弟的使命。他在家里负责具体经营,而我则做投资者和博学生态村“外 交部长”,负责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等外部资源。我很清楚,任何一个社区 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但只要社区的居民透过挖掘藏在深处的社区个性, 找到感动自己的发展元素,找到地方资源的魅力,一定能感动别人。 2005 年大学毕业在上海工作后,我每年回故乡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 都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