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概念(二)土地估价师考试复习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00623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管理概念(二)土地估价师考试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土地管理概念(二)土地估价师考试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土地管理概念(二)土地估价师考试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土地管理概念(二)土地估价师考试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土地管理概念(二)土地估价师考试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管理概念(二)土地估价师考试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管理概念(二)土地估价师考试复习(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页20102010 年土地估价师考前辅导(精讲班)学习年土地估价师考前辅导(精讲班)学习(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土地管理概念土地管理概念(二二)二、土地管理的任务二、土地管理的任务(掌握)(掌握)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维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土地管理的具体任务包括:1维护土地权益。维护土地权益。依法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是土地管理的根本任务。加强土地登记管理,依

2、法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承办并组织调处重大权属纠纷,查处重大违法案件。 2保护土地资源。保护土地资源。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后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土地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保护好土地资源。因此,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是土地管理的根本任务;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加强对土地的保护,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合理利用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土地需求的同时,防止滥占耕地及其他浪费土地现象,不断提高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是土地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土地

3、管理的基本任务。4规范土地利用行为。规范土地利用行为。通过法律、技术、经济、行政等方面的手段规范土地利用行为,使各项土地利用活动均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确保维护土地权益、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等土地管理目标的实现。5健全土地管理制度。健全土地管理制度。健全的土地管理制度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基础。因此,根据土地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制度,保证土地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土地管理的重要任务。例题:例题:土地管理的任务包括( )等。A依法维护土地权益 B保护土地资源C合理利用土地 D规范土地利用行为答案 ABCD解析: 现阶段我国土地管理的具体任务包括:(1)依法维护土地权益

4、;(2)保护土地资源;(3)合理利用土地;(4)规范土地利用行为;(5)健全土地管理制度。三、土地管理的原则三、土地管理的原则(熟悉)(熟悉)2 页土地管理的原则,是指土地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从事土地管理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是土地管理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之间本质联系的反映,是土地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慨括。目前我国土地管理目前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的基本原则包括:1依法管理原则。依法管理原则。土地管理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土地管理过程要始终贯彻法制原则,严格实施法律监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以土地

5、管理法土地管理法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和物权法物权法为主体的一系列土地法规政策,为依法管理土地提供了法律依据。为主体的一系列土地法规政策,为依法管理土地提供了法律依据。2统一管理原则。土地利用涉及城乡和各行业、各种用途的用地,必须坚持城乡土地统一管理的原统一管理原则。土地利用涉及城乡和各行业、各种用途的用地,必须坚持城乡土地统一管理的原则。则。一方面,把全国土地作为一个整体,实行城乡地政的统一管理;另一方面,要求在土地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合理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密切合作,形成一个相互协作、协调统一的管理结构,发挥整体功能,实现土地管理目标。3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我国实

6、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所有制。土地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因此,进行土地管理,我们必须坚持和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4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原则。土地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实现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原则。土地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切实保护好土地,保护好土地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破坏土地现象的发生;否则这一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从

7、这个意义上来说,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充分、科学、合理、有效利用和保护是土地管理的基本准则。 例题例题 :土地管理的原则包括( )等。A依法管理原则 B统一管理原则C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 D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原则答案 ABCD解析: 目前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1)依法管理原则;(2)统一管理原则;(3)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4)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原则。四、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四、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掌握)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职能,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职能,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一)土地法规与政策的制定(一)土

8、地法规与政策的制定 土地法规与政策是实施土地管理的法律和政策依据。在土地管理中,组织立法和制定综合性政策是行土地法规与政策是实施土地管理的法律和政策依据。在土地管理中,组织立法和制定综合性政策是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包括:1、组织开展土地管理中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的调查研究;3 页2、组织编制土地立法规划,组织拟定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草案和行政规章; 3、负责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中的使用解释工作,研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草案与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协调问题; 4、办理依法由国土资源部受理的行政复议工作;5、组织开展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9、(二)地籍管理(二)地籍管理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土地和城乡地政统一管理的基础工作。地籍管理的主要任务,地籍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为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措施,依法、统一、全面、科学管理土地服务。当前,我国地籍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土地分等定级四方面工作,国地籍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土地分等定级四方面工作,以及在上述工作过程中形成大量数字、文字和图件等地籍资料的整理、归档、应用、更新工作。

10、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1、开展土地登记。、开展土地登记。土地登记是依法对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提出申请,进行审批、注册登记,确认土地登记是依法对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提出申请,进行审批、注册登记,确认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发放土地证书的法律程序。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发放土地证书的法律程序。根据土地登记办法 ,开展土地总登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其他登记和土地他项权利登记;负责土地证书监管。 土地登记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土地登记,是指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土地登记,是指将国有土地使用权

11、、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的行为。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的行为。前款规定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国有农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农用地使用权(不含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十七条规定, 土地权利证书包括:土地权利证书包括:国有土地使国有土地使用证;用证;集体土地所有证;集体土地所有证;集体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使用证;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2、研究解决历史遗留和新出现的土地权属问题的政策界限,负

12、责确定土地权属,承担调处重大土地权属纠纷;开展土地确权、土地权属纠纷调处工作。 3、开展全国土地资源调查、变更调查及土地条件调查等专项调查工作,负责对土地资源状况进行评价。 4、开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及时提供建设用地规模扩展等监测数据及分析成果;开展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土地权属状况及其变更情况的统计工作,及时开展统计分析,提供耕地变化为主的土地资源利用统计数据。5、建立地籍信息资料公开查询制度及土地登记查证制度;掌握地籍管理工作动态,开展调查研究。4 页例题:例题:土地管理的基础是( )。 ( (2009 年年 土地管理基土地管理基础础与法与法规规 试题试题) )A地价管理 B地籍管理 C土地执

13、法监察 D土地用途管制答案:答案:B解析:解析: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三)土地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三)土地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1、土地规划、土地规划在土地管理中,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计划是土地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计划在土地管理中,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计划是土地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计划的具体内容是:的具体内容是:研究全国和重点地区国土综合开发的政策措施,编制全国性及区域性的国土观划和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拟定土地供应政策;指导、审查和编制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土地复垦规划、土地整理规划、未利用土地开发规划等专项规划。2、土地用途管制、土地用途管制实行土地

14、用途管制是保护耕地的重要措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是保护耕地的重要措施。土地用途管制是在依法认定土地现状用途的基础上,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土地的预期用途和土地使用条件,对土地用途的变化进行管制,严格控制农用地,特别是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确立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核心,是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用途转变进行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核心,是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用途转变进行严格控制。控制。(1)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的目标)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的目标 土地利用整体效率最大化土地利用整体效率最大化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有效配

15、置。土地作为稀缺的不可移动的资源,其有效配置可从两个角度来有效配置可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是从土地使用者角度,二是从社会或宏观控制者角度。考虑:一是从土地使用者角度,二是从社会或宏观控制者角度。土地用途管制既考虑了每一个土地使用者的切身利益,又从宏观上考虑了社会整体利益,从二者的结合上追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目标。保护耕地保护耕地当前,保护耕地和保证粮食安全是我国最大的战略任务。目前,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的核心目标是严格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的核心目标是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确保耕地总量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实施耕地占补平衡,

16、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消除土地利用中不利的外部影响消除土地利用中不利的外部影响土地利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外部性,土地用途管制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可根据土地资源的自然特性、经济和社会条件,就要合理地划分土地用途区,对每一用途区的土地使用类别、使用条件、使用强度等加以规定和限制,促进生态平衡,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5 页(2) 土地用途管制的特点土地用途管制的特点 强制性。强制性。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用途管制正是基于土地的特性、土地国情、市场失灵及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而提出的,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措施确保其实施,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措施确保其实施,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带有明显的强制性。系统性。土地利用系统属于典型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要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