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9855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调查实践报告教育,这一宏观而又微观的简单字眼,至人类诞生之日便镀金成为了人类延续生存的“衣食” 。教育学告诉我们,从广义上讲,人类早期的一切模仿行为都可以归结到教育之范畴,奴隶社会“庠序之教”后日趋昌盛的学校教育,更是俨然上升为定义国家发展安危的“生命符” 。到了近现代,国家软实力所带表的国际竞争力更是让各国狠抓教育这一永恒且价值空间广阔的社会生产力。20 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展开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无声的话语权向人们宣誓“知识经济”的无限生命活力。中国作为世界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伟大复兴、和平崛起是我们的必由和光荣之路,因而,重视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举全国之力建设

2、世界一流大学,乃是走好走顺此路的“敲门砖”和通行证。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从 2001 年启动以来,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可以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从而避免重蹈是改非改的覆辙,实现较高水平进展,关键在此次的教改工作。基于此,借助假期实践的机会,我通过采访和询问的方式,以家乡的中小学师生作为对象,对我国中小学教育进行了实践调查。现将调查报告总结于下。2 月 18 号,我以西南大学学生的身份普通的身份,进行了假期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许多,听到了许多,也有了很多的感受。社会实践,从一开始的充满憧憬,到真正经历的深刻体会,再到结束之后的满载而归,无一不让我感

3、慨万分,收获良多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筹备阶段之前,我就对它早有耳闻。每次听完师兄师姐们的声色描绘,心中那份决定要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信念就越坚定。一来,我可以趁此机会锻炼自己,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二来,可以广泛交友,建立真正的良好长久友谊。另外一个理由,说得动听、伟大一点,那就是想借此机会提前接触社会,向当地的居民带去我们点滴的爱心,向社会奉献我们大学生应有的微薄力量。通过调查,我得出了一些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的 问题。一,多数教师学生观不当在调查中,我们设置了“你觉得现在的学生调皮捣蛋多吗?”等问题,面对这一问题,认为现在的学生比以前的学生调皮的占 64%。这一数据说明,多数教师对现在的学

4、生存在误解,众所周知,中小学的学生充满了好奇心,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特别需要老师或者他人的正确引导和监督,而很多老师因为教育观念老化等多种原因,一票否决,认定现在的学生调皮捣蛋,厌恶学习,而不去顺应时代的发展接近学生、理解学生,用心与心的交流揭示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对症下药,实施正当的导引。再次,现在学生调皮捣蛋和现行的教育方式密切关联。求知的欲望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学校教育是容器性;学生的求知欲是先天的,因而小孩越小越对周围的事物好奇,应该说这是一个最宝贵的成长因素。然而我们的学生经过学校教育,却越来越不愿学习了,追述其中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弊端:小学当容器,初中成容

5、器,高中用容器。由此更多的扼杀了学生的童真和灵气,违背了人性。当然,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孩接触的信息量日益增大。随之而来的社会不良影响也随之加大,正因为如此,老师和家长的科学教育更加重要,然而当下由于教师地位的相对低下及工资待遇的低廉让很多老师不得不从事第二职业维持生计,把最重要的教书育人作为第二职业,忽视甚至无视学生的成长。从家长的层面来说,商业社会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得不让多数农村的父母奔走他乡,挣钱养家糊口,形成了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阵容。也是造成学生捣蛋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说,教育方式、家教不够,教师方法不当;校园生活枯燥;家庭教育、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想吸引别人关注;独生、家长外出,家长外出等

6、社会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厌学、没有目标。老子天下第一的逆反心理。生活、心理压力的爆发,社会影响和社会诱因的无限扩大,导致学生较之于以前更加逆反。问题集中于学校、家庭、自身、其他四个方面,社会、学校、家庭等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二 ,教学矛盾重重我们通过采访和询问后发现,当今中小学教育至少还存在着以下矛盾。1、教师层面的矛盾:长期以来,由于教师持续发展性培养机制的缺席,教师的读书数量太少,所读的内容太局限。实际上大多数农村教师,很少发现有老师有学科以外的书。因此,我们明显地看出,农村教师的学习问题需要及时引起关注和解决。否则,将会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接收信息的单一性和输出信息的多样性之间影响教育

7、长足发展的矛盾。再者,现在的教师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知识单一,教学手段单一,而且现在的培训都是所谓的“专家” ,只知道一个学科,甚至只知道一个学科的教材的教学。因而,所接受所储藏的信息量很少。我们又知道现在的教学所需要的信息量又是多样的,复合的,全面的。很明显,前后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2、教材层面的矛盾:我国中小学现行的教材编写要求是素质型,使用过程却是应试型。在我们的具体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与教材编写不一致的现象,表现为只抓考试分数而不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片面追求所谓的中考、高考升学率。编写者是站在教育“城市化、现代化”的角度去编写教材的,即使有的编者有农村经历,但毕竟已经多年离开

8、了农村,他的视野、思想已经被城市化,因此教材的理想与实际脱节。3、学生层面的矛盾:升学率高压下产生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的求知欲望被侵蚀抹杀,我们的学生经过学校教育,却越来越不愿学习了,思前想后,我们便会发现我国现在对学生的教育存在严重的弊端:课业负担沉重,生活学习压力大,学习快乐感消失殆尽,未遵循教育发展规律。4、评价层面的矛盾: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提倡的方向趋势是全面性,实际操作的手段是原始落后的。工作在于认可,不认可的工作没有谁愿去做,因而评价起着导向作用。新课程更要求体现人性化,更要求做到全面性,然而我们现在的评价却大多还是采用的比较原始的终结性量化评价。这不仅与新课程不符,而且违背

9、了人的本性需求。5、社会层面的矛盾:人口压力形成教育需求的大众性和教育资源的稀缺性。由于我们国家人口太多,由于现代文明加速推进,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欲望越来越高,尤其家长人人望子成龙,都希望自己孩子受到较多的教育。然而,现状却与这种希望大相径庭,教育资源严重滞后于人们的需求。这样就导致我们不得不将选拔功能纳入了我们的教育功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偏离了应有的主线。因此,管理者不得不以考分高低评价教学,教师不得不以应试应对评价,学生不得不以死记来获取高分。 6、理念层面的矛盾:我国缺乏本土的教育理论,现行的教育理论均来至于对西方的采纳借鉴,因而教育理论的采用具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我们现行的教育改革,尤其

10、是我们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不管是相关讲话还是相关专著还是我们的现行教材,照抄照搬西欧的东西太多,就如教材的编写者就是如此直言不讳。然而,我认为,正是这种生吞活泼,导致了我们教育的很多困惑,甚至障碍,因为他们是纯自由王国,而我们确是一个政治高度统一的国度。水土不服,就必然会导致消化不良。三,解决对策有不少的人认为,这次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观念的变革。的确,观念很重要,没有观念就没有行动,但我们要说,有了观念未必有行动。因为观念如果不内化,观念就只是存在于表象形式,存在于表象形式就无法变成意志品质,当然就无法转化为行为,尤其无法转化为持久的行为。如果我们把认同看成是接纳或者吸收的话,内化就是输出或者表演

11、。因此,要将新课程精神全面落实,务必通过深层的研究和全面的探索,做到将新课程理念从认同层次转变为内化行为。当然,这需要反复强化和持久的锻炼。不然,轰轰烈烈的宣传,热热闹闹的培训,辛辛苦苦的讨论,其结果还是竹篮打水,前功尽弃。 我们的教师全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加之大多数又不注重再学习,因而很多老师都是思维呆板,知识僵化,不会创造,没有灵气。所以我们面对新课程,我们的老师深感不适应,尤以现有的认知结构最为突出。比如学科的综合问题,知识的整合问题,操作的技巧问题,技术的创新问题,教学的机智问题,学习的情感问题,等等,总是不能做到纵横跌宕,得心应手。因此,我们认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的每一位老师务必要真

12、正地做到自我的解构与建构。当然,这是一项需要长期、艰苦的付出,而且有可能是我们无法逾越的鸿沟。但如果我们畏葸不前,不去努力,不是危言耸听,我们的课改就会必然失败。 我认为,新形势下,为了取得基础教改的实质性成果,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一是个人才会进步,二是才适应要求。其中,不管网络发展怎么快,读书是学习的不可取代的最好形式,即便是当今最发达的西欧国家也一样。我认为,从教师有“什么”书就可以看出教师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内容。要督促、激励、满足教师的专业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学习才能真正实现,这是大家公认的,不需赘述。然而,据我们调查,教师对学习的认可度并不大,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教师,他们大

13、多都没有读书学习的习惯,也没有什么书可读,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大部分教师认为有时间读书,可他们几乎都把不读书的原因归结为受社会影响。因而,我认为现在的大多数教师还没有真正认识学习的必要,还没有从内心产生读书的欲望。因此,我认为,我们的管理者、校长要重视教师的学习。途径之一就是要采取制度、评价、考核的办法督促教师学习;其二,对教师的学习行为要多认可多激励;三,学校要尽量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学习。此外,教师进步缓慢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被认可的机会太少。我们提倡设置教学目标时要做到以“跳一跳摘桃子”为标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现在的大多数教师却很少有机会“摘到桃子” ,尤其是上级表扬通常是划指标,不管你

14、单位的组织群体进步如何,表扬指标总是一沉不变。因此,我们认为,作为管理者、校长我们要更多地关注教师成长,要通过鼓励、嘉奖的办法引导,甚至张扬教师的点滴进步。要通过正激励,使教师产生正向“加速运动” 。实现教师的发展,关键要加强高校师范专业的建设,建立建成教师发展性课程及评价方式,让教书育人的过程同时成为教师进步发展的过程。实现快乐教书,幸福生活,甜蜜工作。从心理和职业上提升教师形象和地位。其次,加大教育投入,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教育投入犹如古木之根,活水源头,唯有持续健康的教育投入才能从根本上促成教育的发展。因此,努力实现教育计费投入占 GDP4%的目标,保障教育经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重要性用任何话语来形容都是苍白无力的。我认为,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关注教育,思考教育,献计教育,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院系:文学院 2009 级汉语言文学(2)班姓名:李本能学号:2220093080111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