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4--6章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998545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4--6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宏观经济学4--6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宏观经济学4--6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宏观经济学4--6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宏观经济学4--6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4--6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4--6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4-6 章课后题章课后题 第 4 章 经济增长理论课后题1、名词解释经济增长:产量的增加。这里产量的增加既可以表示为总产量,也可以便是为人均产量。2、简答题(2)简述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式答:1.前提假设(1)假设全社会只有一种产品,既是 资本品又是消费品。即假定社会只存在一个生产部门、一种生产技术。 (2)假定只有两种 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两者按照一个固定的比例投入生产,不能相互替代。 (3)假定规模收益不变 ,即单位产品的成本与生产规模无关。 (4)假定不存在技术进步,因而资本 产出比 C 不变。 2.经济增长率 G 的计算令 Y=国民收入,K=资本,I=净投资(从一

2、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 资本存量的变化),S=储蓄 经济增长率 G=Y/Y 储蓄率 s=S/Y 由于储蓄等于投资即 S=I,所以,s=S/Y=I/Y 资本产出比 C= K/ Y 因为资本存量的变化( K)就是投资( I),所以 C=K/ Y=I/ Y 从而 G=Y/Y=( S/Y )/(K/ Y)= ( S/Y )/(I/ Y)= s/C 即 G= s/C 哈罗德认为: “这一方程式是投资必须总是等于储蓄这一事实的动态化的表述”,因而他的理论是以 凯恩斯的理论为依据的,不同的是他将凯恩斯的理论动态化和长期化了,即在公式中引入了时间因素和资本产出比概念,强调了投资既增加收入,又增加生产能力的双重效应

3、。 中心内容哈罗德多马模式的中心内容是要说明:经济稳定增长所需要的条件和产生经济波动的原因,以及如何调节经济实现长期的均衡增长。为此,哈罗德提出了有保证的 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三个概念。 有保证的增长率:是“与人们想要进行的那个 储蓄以及人们拥有为实现其目的而需要的 资本货物额相适应的 ”增长率,其公式可表达为:Gw=Sf/Cr 式中 Gw 代表有保证的增长率, Sf 为人们在一定收入下满意的 储蓄率,Cr 为投资者满意并与其 资本存量相适应的资本 产出比。因而,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人们愿意进行的 储蓄恰好等于投资者预期的 投资需求,经济就可以实现稳定增长。因为在有保证的增长率下,资

4、本家的预期投资需求若恰好等于本期的储蓄供给,就能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实现储蓄与投资相等,从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实际增长率:是单位时间内经济的实际增长率,它是由实际发生的储蓄率与实际发生的资本 产出比决定的。即: G = s/C 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必须: Gw = G 但二者相等是很困难的,因为二者相等只会在偶然的情况下实现,这恰如在“刃锋”上走路,二者相等的均衡道路十分狭窄。正是实际 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的不一致,导致经济的收缩与扩张,产生了经济的波动。 (1)若 G Gw,引起累积性经济扩张。 自然增长率:是在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允许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长期最大增长率,它反映了人口与劳动

5、力增长、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 经济增长的关系。公式为: Gn = Sn/Cn Gn 是社会最适宜的自然增长率, Sn 是一定制度安排下最适宜的 储蓄率 (或投资率), Cn 是最适宜的预期资本 产出比,它体现着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条件下现有的 资本存量能够吸收全部劳动力,实现 充分就业。自然增长率有助于研究长期经济的波动问题。 (1)当 Gw Gn 时,储蓄和投资的 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与技术水平所允许的程度,增长受到劳动力不足和技术水平限制,储蓄过度,经济长期停滞。 (2) GwS=20%7%=S/4=S=28%第 5 章 金融、货币与利率的决定1.名词解释金融市场:是指确定金融工具的价

6、格并进行金融工具交易的场所或机制。2.简答题(2)金融中介机构的主要类型有哪些?金融中介机构主要有:存款型金融机构,这是行个人和机构接受存款并发放贷款的金融中介机构。投资性金融机构,这是指在直接金融领域内为投资活动提供中介服务或直接参与投资的金融机构。契约型金融机构,这是以契约方式定期定量的从持约人手中收取现金,然后按契约规定像持约人赔付或资金返还义务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这是指由政府和政府机构发起、出资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再贵的业务领域内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以贯彻和配合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的金融机构。2.论述题(1)比较古典利率理论和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在

7、分析均衡利率水平决定上的差异答:古典利率决定理论古典利率决定理论:古典利率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认为利率由储蓄和投资所决定,既有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双方共同决定的。按照该理论,只要利率是灵活变动的,它就和商品的价格一样,具有自动调节储蓄和投资,使其达到均衡状态的功能。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基本观点是认为利率属于货币经济范畴,而不属于实物经济范畴,极力主张利率是由货币量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在货币市场中,当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量和现有的货币存量相等时,货币市场就实现了均衡。流动性偏好理论表示利率越低,货币需求量越大,也就是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越大

8、。当利率降到某一程度时,货币需求会无限大,人们不愿持有其他资产,而只愿持有货币,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当货币供给固定时,利率高低就取决于货币需求:如果货币需求曲线向上移动,则利率上升,反之则下降。当货币需求不变时,利率高低就取决于货币供应量:如果货币供应增加,利率会下降;反之亦然。因此利率高低就有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所决定。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纯粹的货币现象。因为货币最富有流动性,它在任何时候都能转化为任何资产。利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利率因此为货币的供给和货币需求所决定。凯恩斯假定人们可贮藏财富的资产主要有货币和债券两种。流动性陷阱对利率的影响:凯恩斯在指出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利

9、率的递减函数的情况下,进一步说明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趋于无穷大。因为此时的债券价格几乎达到了最高点,只要利率小有回升,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债券购买就会有亏损的极大风险。于是,不管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有多大,人们都将持有货币,而不买进债券,债券价格不会上升,利率也不会下降。这就是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在这种情况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投资、就业和产出都没有影响。(2) 简述新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思想答:从动力角度看,新增长理论可以分为四类:技术类(外溢和发明)模型、分工类模型、贸易类模型和制度类(金融制度、分配制度、产权制度)模型。可见,新增长理论已突破了传统增长理论所强调的动力因素(

10、劳动数量、资本存量) ,转而强调比较“软”的动力因素(人力资本、分工、贸易和制度等)。同时,新增长理论也突破了传统的增长动力机制(完全竞争机制)提出了垄断性竞争机制和正费用交易(协调)机制。就供给层面效应的假定(规模收益递增)与外部机制(完全竞争等)之间的匹配上,新增长理论做了不同的选择。如技术外溢模型用溢出效应平抑了收益递增与完全竞争之间的紧张;而分工模型(borland 和 young)引入交易费用来冲消收益递增性,进而使收益递增与完全竞争得以相容;另外一些模型(aghion 和 howitt)则放弃了完全竞争,代之以垄断竞争,让需求力量进入了增长模型中,即以需求层面的递减性来抑制供给层面

11、的报酬递增性。这个思路体现了重大的变化:由 walras 的恒等分析范式向 keynes 的均衡分析范式的转变,但这个转变是不彻底的,没有涉及到最终需求。就供给层面规模收益递增的内部机制探究上,新增长理论没有作特别的论述,只是将内部机制产生的结果体现在生产报酬递增性函数上。这正是本文所要关注的方面:生产报酬递增何以得到出现。就增长动力因素的选择上,新增长理论非常强调技术因素,也注意到了制度因素,并且也认为制度安排和技术进步在长期中是互动的,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不可或缺因素。不过,对制度进行内生化处理及经验性研究显然是不成熟的。另外,新增长理论在技术和制度的共性方面缺乏研究。事实上,技术和制度都是人

12、类所创造的“知识” ,而对知识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这也是本文所关注的方面。其一,新增长理论将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引入增长模式,认为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可以产生递增收益并使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进而总的规模收益递增 ,这就说明了经济增长持续的和永久的源泉与动力。其二,新增长理论 对新古典增长理论 的一个重要修正是,放弃了技术外生化的假定,突出技术的内生性,强调大部分技术或知识经济主体源于利润最大化的有意识投资的产物。其三, 新增长理论 指出了边干边学以及知识外溢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厂商可以从自己的投资活动中学会很多东西,其知识存量是投资量的函

13、数。其四,新增长理论 强调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新增长理论认为,国与国之间发展对外贸易不仅可以增加对外贸易的总量,而且可以加速世界先进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使参与贸易各国的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水平得到迅速提高,获取边干边学和知识 外溢效应。其五,与 新古典增长理论 不同的是,新增长理论 重新确立了政府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该理论研究总结出一套维持并促进长期增长的 经济政策。第 6 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名词解释LM 曲线:在 LM 曲线左上方的任何一点,都表示货币市场的货币需求小雨货币供给,即 LM。LM 曲线:LM 曲线是一条用来描述在货

14、币市场均衡状态下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2.简答题(3)分析 LM 曲线的斜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Y=m/k+hr/k 斜率是 k/h 1、k 大 k/h 大LM 陡峭,即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高,交易需求曲 线陡峭,从而 LM 陡峭。 2、h 大k/h 小LM 平缓,即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高,投机需求曲线 平缓,从而 LM 曲线平缓。3 计算题考虑下属经济结构:C=0.8(Y-T);投资 I=20-0.4r;政府支出 G=10;税收T=20;货币供给 M=50;货币需求 L=(0.5Y-r)P。(1)求 IS 曲线方程、政府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2)假定 P=2,求 LM 曲线方程;(3)求平均利率和均衡收入(产出) ;答:(1) IS 曲线方程:根据 Y=C+I+G=0.8(Y-T)+20-0.4r+10Y=70-2r政府支出乘数:KG=1/(1-)=1/(1-0.8)=5税收乘数=KTX=/(1-)=-0.8/(1-0.8)=-4(2)LM 曲线方程:根据 L=ML=(0.5Y-r)p=50=(0.5Y-r)*2=50Y=50+2r(3)解 IS 和 LM 曲线方程组Y=70-2r Y=60Y=50+2r r=5均衡收入为 60,均衡利率为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