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2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599851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必修二专题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请请按按 CrtlCrtl 键键+ +左左键键点点击)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小题,共 0 分)分)1 (2011 年海南高考 19 题)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 ”这反映了A纸币无

2、法用于购买粮食 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2 (2011 年高考山东文综 11 题)表 2 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 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表 2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 数量(家)723?100153A.2 B.31 C.73 D.1933 (2011 年海南高考 15 题)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 ”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3、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4 (2011 年高考四川文综 16 题)1898 年 8 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 ”清廷的意图不包括A收回通商口岸 B发展民族经济 C维护国家主权 D挽救国家危亡5 (2011 年高考广东文综 15 题)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 ”此“创举”反映了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4、3 小题,共小题,共 0 0 分)分)6 (2011 年高考四川文综 39 题) (60 分)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煤炭在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到 18 世纪,木材一直是最主要的燃料,巨大的木材消耗使森林锐减,引起木材严重短缺。但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毗邻商业中心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储藏集中以及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使煤炭成为木材的替代品。煤炭资源的优势支持了不断扩大的铁器制造和蒸汽机的应用。在这一点上,英国的经验与中国有明显区剐。中国的地理因素阻碍了从木材到煤炭的早期转变,因为中国的主要产煤带在西

5、北地区,离最有经济潜力的长江三角洲相距甚远。(据本特利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煤炭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具体体现,(6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炭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没能扮演类似角色的主要原因。(4 分)材料二材料二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加之外资工业扩大,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进口量迅速扩大,供求关系紧张,价格昂贵,成为洋务军事工业的一大经济负担。1867 年,曾国藩向清廷提出:“挖煤一事,借外国开挖之器,兴中国永远之利,似尚可试办。”l872 年,李鸿章进一步强调若能自开煤矿,则“洋煤不阻自绝,船、厂亦应用不穷”,与塞满卮、求富强“殊有关系”。l874 年,李鸿章、沈葆桢重提“开采

6、煤矿,以济军需”。l875 年,清廷放弃开采煤矿的禁令,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于是,出现了兴办民族煤矿企业的热潮。表 3 18751884 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部分)企业名称开办年份停办年份及原因创办人 直隶磁州煤矿18751883 退股李鸿章湖北兴国煤矿18751879 经费无着盛宣怀台湾基隆煤矿18761892 亏损沈葆桢直隶开平爆矿1878李鸿章徐州利国驿煤铁矿18821886 亏损胡思燮(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兴办煤矿企业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 (6 分)概括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 (4 分) 。7 (2011 年高考山东文

7、综 29 题) (35 分)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91up 高中教育学习平台,您身边的学习助手!(http:/)3材料一 1889 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湖北设铁厂,考虑的厂址是大冶或省城武昌附近的汉阳。1893 年,铁厂最终在汉阳建成投产。图 10 是 19 世纪末湖北省局部区域示意图。材料二 张之洞认为,若铁厂设于大冶, “厂在省外,实缺大员,无一能到厂者。岁糜巨款,谁其信之?若设在省,则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局务皆可与闻” 。据张文襄公全集(2)据材料二

8、并结合时代背景,概括说明“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会对铁厂发展带来什么影响?(5 分)材料三 1955 年 10 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 年 9 月建成投产。2011 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设武汉钢铁厂的历史背景。 (6 分)8 (2011 年江苏高考 22 题) (13 分)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 “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

9、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 ”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 (1932 年初版)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

10、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 (民国二十六年版)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 (

11、3 分)(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 (4 分)(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 (6 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 字左右。 )591up 高中教育学习平台,您身边的学习助手!(http:/)520112011 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 2 2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D 解析:题目反映的主要信息是法币的贬值,通货膨胀严重,所以要换成银元,币制比较稳定, 所以最佳答案是 D。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的话,应该先去买粮食和食品,而不是先

12、去换成银 元。故排除 B。A 不符合史实,排除。C 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2D 解析:从时间(18721911 年)信息上看,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以发展轻工业为主,轻工业以 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所以纺织业应该比较发达,最有可能的是 193,故选 D。3B 解析:抓住关键词“自强” “海防” “根本目的” “ 纾商民之困” ,既求强,也求富,B 选项 最全面概括,吻合题意,故选 B。4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 19 世纪末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本题应结合 19 世纪末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中日战争 后中国需要进行巨额赔款,故一定程度上削

13、弱了对商业、通商口岸的限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 是 A。5B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通过清末的社会舆论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对历史材料的解读和分 析能力。特别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萌芽、重农抑商等历史专有名词的理解,难度较大。解题的 关键在于理解“创举”这个中心词,在材料中指“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 。A 项,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与之无关。C 项,从材料中可知爵位制度在此创举之前 已设,故不选。D 项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主要指皇权不断加强,材料并未涉及,故排除 A、C、D 三项。 “创举”意为发生重大变化,说明当时奖励实业、鼓励工商是当时的创举,同 时说明传统重农抑商观念、政策的

14、转变,到清末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另外 A、C、D 在古 代中国出现,显然与时间限制“清末(鸦片战争后) ”不符。总之,从政府对创办实业人士的 重视,可以明显看出商人地位的提高。故选 B 项。二、非选择题6(1)(10 分)表现:替代木材成为工业化的主要能源;推动钢铁制造业的发展;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推 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等。(6 分) 原因:煤炭资源远离经济发达区域,交通不便;当时中国工业化尚未启动。(4 分) (2)(10 分) 原因:洋务派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困难的需要;洋务派认识到自开煤矿的重要性;清政府政 策转变,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工业革命发展的影响。(6 分) 状况:

15、由官方主导,多数经费不足,经营不善,存在时间短。(4 分)7(1)接近市场(枪炮厂);有技术、人才优势;水运(交通)更加便利,接近燃料地(煤矿)。 (2)减少了办厂的阻力;便于对铁厂的管理和监督;使铁厂的管理和经营带有封建性,影响铁厂的发展。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各种因素。 (4)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53 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集中 力量发展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5)城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6)对汉阳铁厂原址的保护性改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创设了特定的文化环境;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使爱国主义有了新的物质载体;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 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1)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2)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新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日下的感慨。(3)略。内部资料,请勿外传!#XuyUP2kNXpRWX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