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考试卷六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96243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卷六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卷六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卷六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卷六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卷六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卷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考试卷六(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微生物学考试卷六医学微生物学考试卷六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学号学号 成绩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分,共 15 分)分) 1. General transformation: 2. LD50: 3. Widal test: 4. Cytopathic effect (CPE): 5. Antigenic shift:二、填空(每空二、填空(每空 0.5 分,共分,共 15 分)分) 1. 细菌的测量的单位是 ,按形态分可分为 、 、 ;其基本结构包 括 、 、 和 ,其特殊结构包括 、 、 和 。 2. 培养基依物理性状分为 、 、 三种;按用途分 、 、 、 、

2、等。 32. Th1 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有 、 、 等,在促进细胞免疫应答中起主要作用; Th2 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有 、 、 、 ,在 IL-2 的参与下诱导 B 细胞 产生特异性抗体,形成体液免疫。 4. 超抗原的三个基本特征: ; ; 。三、最佳选择题(每题三、最佳选择题(每题 1 分,共分,共 30 分)分) 1、有关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有细胞壁,无肽聚糖; B:有细胞膜并富含胆固醇; C: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器; D:细胞核内含染色体遗传物质; E:无核膜、核质为裸露的环状 DNA。 2、关于电离射线杀菌的机制,错误的是:( ) A:电离射线能产生

3、高能,释放大量热量; B:电离射线的穿透力强; C:电离射线可破坏微生物的核酸; D:电离射线可破坏微生物的酶系统; E:用于消毒灭菌的电离射线包括 X 射线、 射线和阴极射线等。 3、关于胎盘球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是 IgM; B:一般不会引起型超敏反应; C:通常从健康产妇的胎盘和婴儿脐血中提取;D:主要用于麻疹、甲肝等病毒性疾病的紧急预防; E:免疫效果不如高效价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4、关于霍乱弧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碱性蛋白胨水可作为选择性增菌培养基; B:霍乱弧菌耐碱不耐酸;C:取霍乱患者粪便标本悬滴法观察,可见“鱼群状排列”现象; D:El Tor 生物

4、型霍乱弧菌有芽胞形成,抵抗力强; E:革兰氏染色阴性。 5、目前已知的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 ) A:破伤风痉挛毒素; B:破伤风溶血毒素; C:金葡菌肠毒素; D:肉毒毒素; E:志贺氏菌毒素。 6、产气荚膜杆菌的培养特点是:( ) A:血平板上形成 溶血环; B:在牛乳培养基上产生“汹涌发酵”现象; C:在含亚碲酸钾培养基上形成黑色菌落; D:采用 SS 进行分离培养; E:培养基中需加入煌绿。 7、对绿脓杆菌的特征错误的叙述是:( ) A:菌体一端有鞭毛; B:氧化酶试验阳性; C:可产生脂溶性色素; D:抵抗力强,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E:通过接触引起医源性传播。 8、支原体与病毒的

5、相同点是:( ) A: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B:体积微小,能通过滤菌器; C:细胞膜中含有大量胆固醇;D:对抗生素敏感; E:含有两种核酸。 9、国内较常用的检查梅毒的 USR 试验使用的抗原是:( ) A:梅毒螺旋体抗原; B:非致病性螺旋体抗原; C:变形杆菌 OXK抗原; D:类脂质抗原; E:绵羊红细胞。 10、下列检测病毒的方法中,不是检查病毒抗原的一项为:( ) A:直接免疫荧光; B:RIA; C:反向间接血凝(RPHA); D:EIA; E血凝抑制实验。 11、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是:( ) A:空气传播; B:经血传播; C:虫媒传播 D:粪一口传播; E:垂直传

6、播。 12、下列病毒中不属于虫媒传播的病毒的是:( ) A:登革病毒; B: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C:人类乳头瘤病毒; D:森林脑炎病毒; E: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13、以下有关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病毒核酸为一 ssRNA,分 3 个阶段; B:鼠为传染源; C:野鼠型发病多集中于秋冬季节,家鼠型发病多集中于春夏季节; D:野鼠型发病多集中于春夏季节,家鼠型发病多集中于秋冬季节; E: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直接接触传播。 14、HSV-2 主要潜伏于:( ) A:骶神经节; B:三叉神经节; C:颈上神经节; D:局部淋巴结; E:肾 15、叠氮脱氧胸苷(AZT)治疗

7、 AIDS 的药物机理是:( ) A:抑制病毒的逆转录酶; B:抑制病毒核酸; C:抑制病毒蛋白质合成; D:阻止病毒的出芽释放;E:干扰病毒的合成。 16、用鸡尾酒疗法治疗艾滋病,病人症状好转,寿命延长,但血液中仍可查到病毒,主要原因是:( ) A:病人出现抗药; B:不能坚持用药; C:长期服用抑制造血功能; D:不能杀死神经细胞和巨噬细胞内的 HIV; E:使用期限不够长。 17、朊病毒的化学本质是:( ) A:核酸、蛋白质; B:核酸、蛋白质、糖脂; C:核酸; D:活性蛋白质; E:糖蛋白。 18、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 ) A:肽聚糖; B:蛋白质; C:鞭毛; D:菌毛; E:脂

8、多糖。19、菌落是指:( ) A:不同种细菌在培养基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B:细菌在培养基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C:单个细菌在培养基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团; D:单个细菌细胞; E:从培养基上脱落的细菌。 20、将牛奶加热至 62维持 30 min,其目的是:( ) A:使牛奶中蛋白质变性,易于吸收;B:杀灭牛奶中所有的微生物;C:杀灭牛奶中的病原菌; D:使牛奶不含活菌;E:防止或抑制微生物在牛奶中生长繁殖。 21、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周期过程,正确的描述是:( ) A: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及释放; B:吸附、脱壳、生物合成、成熟及释

9、放; C:吸附、接合、穿入、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 D:特异性结合、脱壳、复制、组装及释放;E:结合、复制、组装及释放。 22、病毒由局部向远离侵入门户的其他部位传播主要是通过淋巴血液系统及( ) A:向组织间隙扩散; B:沿神经扩散; C:水平传播; D:细胞与细胞融合; E:垂直传播。 23、下列对麻疹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麻疹病毒包膜上有 H 和 F 刺突,但无 N 刺突(无神经氨酸酶活性); B:麻疹患者有两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时,体表不出现红色斑丘疹; C:麻疹是急性传染病,但极少数患儿于病愈 217 年后可出现慢发感染患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D:儿童接

10、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可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隔 67 年不必再次接种加强免疫 E:麻疹自然感染后,患者可获得牢固免疫,持续终生。 24、伤寒患者进行粪便病原菌分离培养最佳时间为:( ) A:潜伏期; B:发病第 15 天; C:发病第 510 天; D:发病第 1421 天; E:发病第 28 天。25、类毒素是指:( ) A: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B: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C:细菌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D: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E: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26、产生 干扰素的细胞是:( ) A:淋巴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

11、:肥大细胞; E:郎罕氏细胞。 27、有关细菌耐药性质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由耐药传递因子(RTF)和耐药决定因子组成; B:RTF 和 F 质粒的功能相似,编码细菌的菌毛; C:R 质粒的转移是造成细菌间耐药性传播的主要原因; D: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 R 质粒基因突变所致; E:耐药决定因子可编码细菌多重耐药性。 28、带菌者是指:( ) A:体内带有正常菌群者; B:病原菌潜伏于体内,不向体外排菌者; C:体内带有条件病原菌; D:感染后临床症状明显,可传染他人; E:感染后临床症状消失,但体内病原菌未彻底清除,不断体外排菌者。 29、肉毒毒素的致病机制是:( ) A:抑制细

12、胞蛋白质的合成; B:阻碍乙酰胆碱的释放; C:激活腺苷酸环化酶;D:与抗体 Fc 段非特异性结合; E:破坏 CD4+T 细胞。 30、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型微生物是:( ) A:支原体; B:衣原体; C:螺旋体; D:立克次体; E:细菌。 四、问答题(共四、问答题(共 40 分)分)1.简述细菌、真菌与病毒的主要区别。简述细菌、真菌与病毒的主要区别。(8 分分)2.以毒性噬菌体为例,描述噬菌体的溶菌过程。以毒性噬菌体为例,描述噬菌体的溶菌过程。(8 分分)3.简述立克次体的共同特征简述立克次体的共同特征(6 分分)4.简述简述 HBV 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13、12 分分)5.简述狂犬病病毒的致病机理简述狂犬病病毒的致病机理(6 分分)医学微生物学考试卷六参考答案医学微生物学考试卷六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分,共 15 分)分) 1. General transformation: 普遍性转导:供体菌任何片段的 DNA 都有同等机会装入噬菌体内,通过 噬菌体进入受体菌体内,完成遗传物质转移的过程。 2. LD50: 半数致死量: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途径,能使一定重量的某种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所需的 最少细菌数或细菌毒素量。 3. Widal test: 肥达氏试验:用已知的伤寒沙门氏菌 O、H 抗原和甲、乙、丙型副伤寒菌

14、的 H 抗原与不 同稀释度的病人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根据抗体滴度高低和早期与恢复期抗体增长情况以辅助诊断伤 寒和副伤寒。 4. Cytopathic effect (CPE): 致细胞病变效应:指病毒在敏感细胞内复制并大量增殖,导致细胞病变甚 至死亡的现象。 5. Antigenic shift: 抗原转变:甲型流感病毒每隔数十年发生抗原性大变异而产生新的亚型。抗原转变 可分为大组变异(HA 和 NA)和亚型变异(仅 HA 变异,而 NA 变异小或无)两种。二、填空(每空二、填空(每空 0.5 分,共分,共 15 分)分) 1.微米 球形菌 杆形菌 螺形菌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浆 核质 荚膜 芽胞 鞭毛 菌毛 2.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 营养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厌氧培养 基3. IL-2 IFN- TNF- IL-4 IL-5 IL-6 IL-10 4.激活具有特异性 T 细胞受体 V 的 T 细胞;不需要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