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fresh现有社团文化及其起源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994915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fresh现有社团文化及其起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探讨fresh现有社团文化及其起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探讨fresh现有社团文化及其起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探讨fresh现有社团文化及其起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探讨fresh现有社团文化及其起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讨fresh现有社团文化及其起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fresh现有社团文化及其起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Fresh 已经发展了十年,在一个工科学校里能够生存并发展到如此程度,Fresh 独特的社团文化功不可没,本文试图从学校背景、构建历程等方面分析社团文化对于 Fresh 的重要性。关键词:Fresh、社团文化、WS 的精神、高校环保社团随着 Fresh 的曝光率在全国高校环保社团圈子中逐渐增加,对比 04 年及以前的 Fresh,现在的 Fresh 在外界看来可以说是风光无限,甚至有同样出身于学生环保社团的资深的环保人士感叹:“在工科背景的学校里,一个环保社团能生存并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实在令人惊叹。 ”在一个实用主义思潮占主流的省份,在一个理工科背景的学校里,一个以主张对大自然和我们生

2、存、生活的环境施以人文关怀为信条的学生社团(除非有特殊说明,否则下文中提到的学生社团均指环境类社团) ,除去一些客观因素和时机影响之外,是什么促使它发展到现在的程度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外在看起来,是因为在具有满腔激情的同时也拥有清醒头脑的新鲜血液的不断加入,而内在,则是因为 Fresh 拥有其独特的社团文化。我们认为,社团文化是使有了一定历史和经验积累的 Fresh 得以继续稳步发展的精神基础。但我们同时可以看到,对每一个学校来说,她的学生都会因为该学校的氛围而形成其独有的特质,而以所在学校的学生为会员基础的学生社团,其文化必须要符合这个学校的学生自有的特质,否则,一种无法得到社

3、团内部广大会员认可的社团文化对这个社团来说没有存在的意义。在很多过往的案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学生社团尤其是环保社团一旦形成了一种符合自身特殊情况并能通过在其内部得到广泛认可而形成良性循环使之不断传承下去和自我更新的社团文化,那么这个社团就能稳步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来,Fresh 的社团文化犹如一棵树的树干,最重要的结构分为三层:最内里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家的氛围,在树干上则是髓部,这点与大部分优秀的高校社团无论是不是环保社团是共通的,尤其是在绝大部分的环保社团里都自我提倡“先做朋友再做社团”的理念,这种友情再进一步就是家人般的相处了,这是一个社团团队融合、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最外层的则是最表

4、面化的形象部分,以树干来看就是外面的树皮和木质部,就是展示给所有人看的无分内外东西,包括头巾会旗筷袋等,这是一个社团的外在包装,尤其是以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起家的 Fresh,对外的自我宣传时形象塑造相当重要,另外,与树皮和木质部中含有的一项附属结构维管束类似,相同的着装能大大提高一个团队中成员之间对彼此的认同度;中间的部分同样重要,相当于分生区和形成层,如果对初中生物课还有印象就会记得,这个部分是整个横切面结构中分化能力最强的部分,同样,家的氛围和外在形象的不断更新就需要中间这个部分提供源源不绝的创意和动力,而在 Fresh,这个部分则由我们称之为“猥琐文化”的社团文化承担。拥有着放眼在全国

5、高校环保社团圈子都非常独特的“猥琐文化”,Fresh又是如何诠释她的这种从字面意义上看来只贬不褒的“猥琐”二字?这还得从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说起。上个世纪末期,在广州市民中一直流传着一首用来描述广州七所最具影响力的高校的学子的“七子之歌”:中大(中山大学)伪君子,华工(华南理工大学)二流子,华师(华南师范大学)老夫子,华农(华南农业大学)土包子,中山医(中山医科大学,现在的中山大学北校区)江湖骗子,暨大(暨南大学)花花公子,广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假洋鬼子。1华工的二流子们潇洒不羁,做了不少有违师道尊严的事,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下面这件:那个年代,华工有些老师会在院子里养些鸡什么的,平时吃饭堂的

6、饭菜吃得华工的学生们两眼发青光,眼见一坨一坨的肉在地上狂奔,怎能不眼红?于是,有些宿舍里就会飘出炖鸡的香味了曾经有位教授愤而疾书“偷鸡者住手!”后来却被人爆出他也曾是个中高手。但这毕竟是偷窃,华工后来加大了保安巡逻的力度,看起来断了二流子们的一条吃路,但是,华农跟华工只隔了一堵墙,却拥有着当时广州面积最大的校园,派一个团的军队进去都无济于事,于是,又有人在宿舍里炖鸡了2时至今日,在华工校方的教导下二流子们可以说是安分了很多,起码不再偷鸡摸狗了,待人接物也有礼貌了很多,但还是有不少传统流传了下来,比如我们平时会说的二流子的标准配置:一双拖鞋、一条中裤、一头乱发,口里咬着个面包施施然地走去上课。正

7、是这种潇洒不羁,坦荡率真,不加造作,被我们用来诠释“猥琐”一词的深层含义。社团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可以说,Fresh 现在所特有的“猥琐文化”,正是从 04 年暑假结束后,我们四个外派的“大使”从各地回来后参考借鉴各地优秀高校环保社团的社团文化后,开始着手构建的,而从现在的眼光看回去,我,就是这个过程的主导者。我们是怎么干的呢?首先从“家”的感觉开始,我们希望我们的 Fresher 能像家人一样,在平时的相处中,嘻嘻哈哈的,不需要什么拘束,而要做到这点,首先得从自己做起。在此前,先辈们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比如聚餐、情感交流等,我们进一步把这些习惯制度化。在 04 年的招新

8、结束后,我们会在每周二、四的中午在北、西区各设立一个聚餐的角落,也不管有没有人来,也不管自己是住在哪个区域,首先自己都会出现。而在聚餐的过程中,我们很少谈及社团工作,一般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如果条件适合,那么就会就某些环境热点问题稍作探讨,一般都会吃到饭堂关门赶人。然后,就是从称呼上塑造家的氛围, “老人”“孩子”“骨灰”“元老院”这些称呼就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叫开的。一开始当然遇到不少障碍,虽然把前辈们称为“老人”,但其实他们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同时之前没有这类传统,所以他们会比较抗拒;而师弟师妹们比我们仅小了一岁,要让他们承认自己是孩子还真有点难度。但在我们几个刻意的营造下,这种称呼还是逐渐

9、的确立了下来。其次,就是从日常生活上的关心入手。我们在招新的时候收集了所有新会员的联系方式和生日等资料,在每人的生日时候会有问候甚至有小小的生日会,在平时节假日的时候也会有短信或者电话问候,那时我还把“网易泡泡”短信包月账号贡献出来,用来发送各种祝福或者慰问短信。这个阶段经历了将近一年,以 05 年换届的时候有竞选部长级的孩子说觉得协会就像一个家一样让人倍感温暖为标志。最后就是核心的“猥琐”(WS)。在逐渐建立起家人的感觉之后,我们就可以考虑在这种氛围之中融入率真、不羁、坦荡的元素。在很多外人,甚至包括刚刚加入 Fresh 的人看来,我们 WS 起来甚至已经超过人类容忍的心理极限,但其实他们看

10、到的只是表象。我们认为,WS 只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而非最终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过程营造一种氛围,在这个氛围里面的所有人都能解开自己的心理屏障,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最真实的情感、内心最深处的自己释放出来,从而以“家”的氛围为基础,进一步提高社团内所有人彼此之间的认同度,最终达到团队融合的目的以手足兄弟一般的情谊为基础,结合华工传承给我们的严谨、理性的思维模式和协会不断完善中的架构制度,使 Fresh 摆脱一直困扰着大多数社团甚至是 NGO 的那种必须依靠少数几个强有力的核心人物支撑才能运作下去的精英模式的怪圈。同时 WS 也是一种娱乐型的文化。当时的很多环保社团包括 Fresh不知道为什么

11、从里到外都弥漫着一种沉重感,大概是与它们成立的诱因有关耳闻目睹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大学生在使命的感召下觉醒,于是各地的大学生纷纷成立环保社团希望为无告的大自然发声、请命。但由于刚加入环保社团的大学生视野相对狭窄、思考的层次比较低,很多“很有激情,但也只有激情”的人因为心理落差过大而对环保或者环保社团失望甚至一蹶不振,并把这种失落带回到社团里;同时“为 XX 请命”的心态会让人产生一种悲壮的感觉,久而久之,社团的气氛就会越来越沉重,不利于大学生个人成长也不利于社团的发展。有感于此,我们希望在非工作时间的日常相处的过程中用娱乐的元素来冲淡这种沉重和悲壮。这个过程非常困难而且漫长,经历了将近两年的时候

12、才获得常委们的普遍认同。以 07 年广州营中某人大跳“钢管舞”为标志宣告正式奠定WS 文化在 Fresh 中的地位。为此,我还专门写过一篇论 WS 的精神3,从理论上为 WS 探究根源并正名。当然,仅仅是把一种社团文化确立下来还远远不够,必须有人推动和传承。在这个过程中,我还使用了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比如在我别有用心的一手撮合之下,协会在多年之后又在内部出现了一对恋人。然后围绕着他们的进展,我开始上蹿下跳地八卦、爆料,甚至牺牲自我当起人形电灯泡。后来, “还原真实的自我”和“快乐地经营社团”二者相结合,还出现了被我们以“生命不息,八卦不停,WS 不止,娱乐不休,痛定思痛,笑看风云”作为宗旨的 Q

13、 群:囧盟一个进一步推动 WS 文化的思考地。2008 年广州营的集训期,我在客串的摄影分享中发现就算已经经过了将近一个星期的集训,营员们之间还存在着比较厚重的隔阂,还未能放开自己跟彼此交流相处,这显然不利于整个团队的进一步融合,于是我就跟进了他们的露营。在露营期间我不惜打破原本订下的流程,先以身作则地带动了一些比较 WS 的游戏,包括经典的钢管舞(用真人当钢管) 、肚皮舞、草裙舞等,让气氛 high 起来,然后在紧接着的围圈交流时通过一些舒缓、煽情的背景音乐营造气氛,进一步让营员们在不知不觉中把话匣子打开,然后再挑选合适的时机,播放一些与人生和理想有关的歌曲让大家跟着唱,再用自己的嗓子从低至

14、高引导他们高声唱出来。在这个氛围中,就连最不善表达自己的营员也开始与大家诉说自己的故事了。至此,算是初步使他们的心理屏障变得薄了些。上面的例子里提到了一个关键的词, “人生与理想”。“聊聊人生与理想”,这同样是 07 年的时候提出来的。这不仅仅是指狭义上的人生和理想,而是指元老们在对孩子们讲述 Fresh 过去的故事时融入了过去的前辈们对人生和理想的看法,在促进社团历史传承的同时,也能以前辈们的亲身经历激励和促进孩子们的成长。因为能利用像绿色营这样的长时间封闭式外出型社会实践活动来突击性提升孩子们的成长进度的机会不多,同时 Fresh 毕竟也有长达十年的历史了,有不少决定性的里程碑式的经典事件

15、,有必要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继承的这份家业是奠基在前辈们非常艰苦的经营上的;另外,前辈们为什么会在当时的情况下做出那样的决定,整个分析和决策的过程是如何一番景象,这些都会对未来的继承人们在日后面临类似的局面的时候有着不小的参考意义。从现在的观点看来,正是协会以华工的独有氛围为基础发展出了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社团文化并使之获得广泛认同,才使得 Fresh 获得如此长久的上升趋势。作为前辈我们当然希望这种文化能一直传承并发扬光大,但时代正在不断变迁,WS 的精神也不能一成不变,希望我们的继承者们通过扩阔自己的视野,拥有敏锐的目光,能使让 Fresh 得以保持发展势头的社团文化不断更新,因为,这是我们的根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