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封建社会的比较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94185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方封建社会的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西方封建社会的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西方封建社会的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方封建社会的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封建社会的比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方封建社会的比较【姓名:桂程凯姓名:桂程凯 院系专业:化院化学工程与工艺院系专业:化院化学工程与工艺 年级:年级:0909 级级】“封建”一词的原意指的是“封土建国” ,即君主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 让他们在这土地上建国的一种政治制度,即分封世袭制。我国周代开始有这种 制度,其后有些朝代也曾仿行。欧洲中世纪君主把土地分给亲信的人,形式跟 我国古代封建相似,我国也把它叫做“封建” 。 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中, “封建”一词引申为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 的生产关系(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引申是需要建立在西周封建论的基础之上的) 。 引申意义上的封建制度包括了封建领主制(即本来意义上的封建制)和封

2、建地 主制两种社会形态。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基础,是领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 有生产劳动者农奴。在我国,奴隶制的夏商社会结束之后,封建领主制度建立 于西周时代,并于西周时代达到巅峰,而瓦解于春秋时代,自战国时代起建立 了封建地主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封建领主制与封建地主制的区别:在封建领主制下,领主(也叫封建主)是受封在一个区域里掌握权力的人, 在经济上是土地所有者,在政治上是统治者。在封建地主制下,地主只在经济 上占有土地,而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由中央任命的官僚对地方进行治理。封建领主制下的被统治阶级可以是农奴阶级(如西周时代的中国和中世纪 的西欧)也可以是农民阶级(如中世纪的日本) ,封建地主

3、制下的被统治阶级通 常是农民阶级。农奴和农民二者的区别在于是人身自由权的大小。“封建社会”一词,就其最原始的释义来讲,应该是指其字面意义:封土建 国。即分封制,在中国盛行分封制的时期是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之前的时期, 尤其是西周时期,周武王灭商以后,周天子分封天下,那时诸侯小国林立,一 个面积几平方公里的小城邦,其统治者被周天子分封为君主,以“国”自居, 这个时期的曾经社会形态被奇怪地称为“奴隶社会” 。到东周时期,诸侯小国逐 步被兼并成诸侯大国,直到战国末期,秦国并吞六国,建立起郡县制的中央集 权制国家,这以后的中国社会就不叫做封建社会了,因为在当时大一统的中国, 已经废除了封土建国的分封制

4、,没有王侯可以受封而自行建国,自立为君主是 不被允许的,所谓的皇帝只有能有一个,因此,自秦始皇开始至辛亥革命的这 段中国历史时期,应被称为(中央集权的)宗法专制社会。而同时期的欧洲经 历的中世纪却是真正意义的封建社会,那时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 权统治,大大小小的君主受到分封后各自为政,建立属于自己的城邦,如同中 国的周朝,是一个真正封土地而后建国的封建社会。也可以说,中国在农业社 会时期的社会形态发展是领先于欧洲社会形态的发展的,中国的“宗法专制社 会”比同时期的欧洲的“封建社会”更加进步,而且两种社会形态有着很明显 的区别。但是,就像一个早熟的婴孩,中国在政治上过早地发展进入中央集

5、权 制度,而经济上远远落后,这就严重阻碍了中国两千年的发展,使中国的前进 自秦以后就走进了“死胡同” 。但是为什么中国的“宗法专制社会”被我们称为“封建社会” ,而真正意义 上的“封建社会”却被我们称为“奴隶社会”呢?这是因为一些人对中国历史 有曲解,并以讹传讹。其实,对于中国历史上社会形式的划分,应该这样对应地改称为:传统称谓: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修正称谓: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宗法专制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引用欧洲历史学划分方法到中国后引起的水土不符的结果,宗法专制 社会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形态。“封建社会之劳动生产者为农奴而非奴隶,已为众所公认。殷周既为封建 社会,

6、其劳动生产者当然为农奴,自不待言。周之农奴或许可说是世界各国古 代社会普遍存在之农奴,他们与古代希腊、古代罗马存在之奴隶有区别。这是 因为周之农奴所具有的三个特点,为奴隶所无。即第一,农奴私有财产。虽然 其所拥有的私产数量有限,但此为奴隶所无。因为奴隶本身,尚非自有,逞论 财产。第二,农奴皆有父母妻子家室,过着亲属同居生活,而奴隶则无家室, 孤身一人。第三,农奴缚束于土地,地苟转主,人亦随之。 关于封建的含义人们争论很多。在中国, “封建”的概念可以意指三个不同 的对象第一是指中国古代的封建,如西周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第二是 指中国从古代延续到近代的“封建社会” ,久讼不已的中国何时进

7、入封建社会与 中国封建社会为何长期延续等问题即由此而来;第三是指欧洲中世纪的一种社 会制度,它常被看作是各种封建社会的参照原型。马克思用做研究对象的西欧封建制度,是指王权集中以前的领主各自为政 的状态。显然,这种状态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当王权集中后, 在经济上则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我国固有的封建含义类似,即分封建国。秦朝以后基本就不是主流了,尽 管汉初明初有过反复。西欧的王权集中后对资本主义的起源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而中国皇权集中 的结果却是扼杀资本主义因素。可见,西欧封建制度是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之 一(因为关税等原因) ,而在中国,封建制的确阻碍了经济,但皇权制却是有意 扼杀经济的

8、发展。原因在于,西方的王权在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之后才逐渐加强, 使得王权成了社会的公敌;而东方中国的君权在奴隶制度经济还在瓦解中就已 经迈出了加强的步伐,这样就抑制了先进经济方式的萌生。近代以后,资产阶 级政治在产生之初,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巩固统治,因而集中皇权成 了历史趋向;至于中国,就完全不存在这种问题了。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自然经济是以土地为基础,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以 家庭为生产单位,具有自我封闭性、独立性,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的经济结构。 这种经济结构中的关键生产资料掌握大部分都掌握在地主(或封建领主)手中, 故而能够形成“地主(封建领主)剥削农民”的阶级关系。农业生产的特点是以自

9、然分工为基础的,直观的,经验的,基本上是受制 于自然的,不需要庞大的理论体系支持,只需要足够的经验积累和熟练的技术 操作就够了。由此可知,不管以地区角度还是以整体角度来说,都可以认为以 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社会叫农业社会。 工业生产虽然也离不开经验积累和技术操作,但他的生产对象是非直观的, 甚至是自然界没有的。它是主动创造性的,并且需要庞大的理论支持来维持生 产并把握其发展方向,更由于工业生产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所以必须从整 体上说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社会叫工业社会,不能单以某个区域来判断这个区 域是农业或工业社会。 也正是如此,工业社会有着打破民族国家的天然趋势,并且还可以得出,工业社会是一个抽

10、象的概念,是指加入到工业分工体系当中的地区的集合。 工业社会像发疹一样从一个点开始,这个开始点就是市场,技术,科学理 论三者结合的一刹那(工业社会越发达,三者结合越紧密) 。比如,蒸汽机的发 明离不开市场的客观需求,离不开手工技术的经验积累,离不开热力学动力学 等科学理论的支持。 马克垚先生指出中国封建(农业)社会到了宋代工商业就很发达,处于世 界领先地位,更有了四大发明。但为什么没有出现“疹子”呢?有人认为是元 代的打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四大发明只是市场和技术 的结合产物,没有任何科学理论支持,这种发明本质上是属农业的,得益于单 个人的才智,只有直观的技术突破,甚至发明者

11、自己也搞不懂是什么原理,这 些发明往往会因此失传或发展停滞。 我们经常讲中西方的大分流,其实受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的启发, 我觉得我们可以不以中方或西方为视角出发点,而是以全球来看。早在人类历 史的早期,世界就出现了一股农业文明外的异己力量,只不过这股力量一直暗 藏于西欧农业社会中。这股以后要消灭农业社会建立工业社会的力量,也是马 克思韦伯所暗示的:理性主义与信仰主义(很奇怪二者是互为矛盾的)的混合 物。分别源于希腊和希伯来文明,也是民主和科学之母。为什么这么说呢?我 们看到工农业社会都有中心和边缘的,不同的是农业社会靠自然资源禀赋划分, 工业社会靠科学和技术资源禀赋划分,再来看历史上工业

12、社会中心的兴起,必 先有哲学的发展,再有社会思想的启蒙和科学理论的兴起,然后是制度和技术 的变革,最后是经济的繁荣和发达,回顾西欧历史,18 世纪的英国,19 世纪的 法国和后半叶的德国,20 世纪的美国无不是这样。 然而中国最初的封建社会和西方的没有大的区别,都以分封制为特征。这 种分封制从西周正式建立到秦统一消亡。秦朝以后政权的组织形式基本采用郡 县制而不再是分封制,所以秦以后的中国社会似乎不应称为封建社会,因为封 建这个词的字面意义就是指分封制。如果这样的话,中国历史从秦朝到清末叫 什么社会?在这一点上我们看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五阶段理论的不足甚至可能 错误。如果我们一定不要放弃这个五阶段

13、理论的话,那么我们大可以像楼主提 出的称这段历史为“集权的封建社会” ,毕竟这段历史的社会形态以“集权”为 特征。那这种“集权的封建社会”的确比“分权”的要稳定,但它却并不一定是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因为在西方的近代历史上, “分权的封建 社会”过后也曾出现了相对中国短期的“集权的封建社会” 。比如法国在大革命 之前的波旁王朝、普鲁士、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以及二月革命前的俄国。然而 这并没有导致这些国家停留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至于更根本性的原因,我想 可以从生产力的角度探索。西方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 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是近代科学。而看 中国历史上,科技发展越来越缓慢,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因素,因此也长期不 能出现类似的工业革命而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变革。也许正是这方面的原因导致 了中国的“停滞不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