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中历史师招聘考试高度仿真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一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99413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初中历史师招聘考试高度仿真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年初中历史师招聘考试高度仿真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年初中历史师招聘考试高度仿真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年初中历史师招聘考试高度仿真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年初中历史师招聘考试高度仿真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初中历史师招聘考试高度仿真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初中历史师招聘考试高度仿真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武教师招聘网 收集整理(满分: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分钟)专业基础知识部分专业基础知识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有且只有 1 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管子任法说:“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A.法律体现人民意志保护人民利益 B.用法律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C.法律是君主专制主义统治的工具 D.体现中国古代的民主思想 2.下列古代重大医药学成果中,在两汉时期取得的是() 黄帝内经编定神农本草经写成 伤寒杂病论问世“麻沸散”发明 A.B. C.D. 3.梁武帝

2、时“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这则材料表明的中心问题是() A.寺院占有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B.隋唐时期寺院经济兴盛 C.南北朝统治者都尊崇佛教 D.北周因采取灭佛政策而兴盛 4.假如你是唐太宗时期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应做的是() A.交给门下省审议 B.交给唐太宗裁定 C.交给枢密院出兵 D.交给尚书省直机关执行 5.忽必烈即汗位后,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一再鼓动他“奋扬乾坤,应天革命” 。 “革命”的含义是() 文武教师招聘网 收集整理A.军民异籍,胡汉分治 B.全其部落,顺其土俗 C.设官

3、分职,立政安民 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6.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这是因为明朝以来的科举考试() A.逐渐以儒家经书为主要考试内容 B.对士人的思想控制作用日益突出 C.受特务政治和宦官专权的严重影响 D.逐渐为大地主和官僚所垄断 7.1839 年澳门新闻报报道说:“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寻问考求,至今仍不知西洋。只有林总督与其他官员相反。 ”其“林总督行事”应是指() A.虎门销烟 B.抗击英国侵略者 C.编译四国志D.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8.面对 19 世纪末中国的危机如何自救,中国人对这一艰深时代课题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4、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9.中国近代前期的近代化进程与欧美国家的近代化相比,主要特点有() 受封建保守势力和资本主义列强双重阻碍 中国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领导,资产阶级始终没有掌握到领导权 中国近代化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 中国工业近代化过程中,地区分布不平衡,部门结构不合理 A.B. C.D. 10.新文化运动中“民主、科学”潮流出现,其思想背景是() A.“经世致用”B.中体西用 C.启蒙思想 D.马克思主义 11.“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总暴动” 。在中共历史上作

5、出上述决定的会议是() A.1927 年八七会议 B.1935 年的遵义会议 C.1935 年瓦窑堡会议 D.1937 年的洛川会议 1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下列历史现象中,体现党勇于纠正错误的有() 八七会议遵义会议 延安整风运动“减租减息”政策 A.B. 文武教师招聘网 收集整理C.D. 13.蒋介石敢于发动内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尚未做好准备 B.国共关系完全破裂 C.美国的支持 D.人民力量弱小 14.1953 年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A.是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是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C.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

6、完善和发展 15.曾宪梓在纪念邓小平逝世 10 周年时说:“邓小平以超然的智慧、胆识和人格,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这一伟大构想() A.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 B.最初是为了解决澳门问题 C.首先成功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D.适合于解决中国与邻国的边界问题 16.新航路开辟后,首先沦为殖民地的亚洲国家是() A.菲律宾 B.印度 C.中国 D.印度尼西亚 17.拿破仑帝国在欧洲盛极一时,这种强盛只是表面上的,主要是因为() A.占领地区太多难以控制 B.欧洲封建势力的反扑 C.波旁王朝伺机复辟 D.被占领地区的民族政策 18.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在围绕争夺霸权和殖

7、民地展开激烈的斗争,矛盾复杂,当时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是() A.英德矛盾 B.俄德矛盾 C.法德矛盾 D.意德矛盾 19.著名历史学家黄年安说:“20 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这两位改革家分别是() A.丘吉尔和斯大林 B.罗斯福和斯大林 C.罗斯福和邓小平 D.戴高乐和杜鲁门 20.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电子计算机和激光器都首先在苏联产生 文武教师招聘网 收集整理B.美、日、法、德、英、中联合公布在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C.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D.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

8、产业比重上升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21 题 15 分,22 题 13 分,23 题 12 分,共 40 分) 2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表现之一。 请回答: (1)我们今天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哪些思想观点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试结合有关历史知识说明。(5 分) (2)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曾出现过一些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比

9、较清明的历史时期,可以说,这就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试举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一例,并简述出现这一相对和谐局面的主要原因。(6 分) (3)中国古代统治者追求的“盛世”局面和我们今天建设的“和谐社会”有何本质的区别?(4 分) 22.1848-1844 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五处通商口岸相继开放。1845 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 。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因此, “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 “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

10、“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尽管这种现象只出现在局部地区,它却是中国传统经济开始解体的征兆。 摘自人教社中学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中“中国传统经济”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中国古代史说说它的基本特点。(5 分) (2)简析导致近代“中国传统经济”开始解体的主要原因。(4 分) (3)简述“中国传统经济”的表现。应该如何评价这种解体?(4 分) 23.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和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世界局势日趋紧张,酿成了两次世界大战。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文武教师招聘网 收集整理(1)

11、两次世界大战在性质上有何不同?(4 分) (2)指出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对基本矛盾。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矛盾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有何不同?(4 分) (3)两次世界大战分别对中国和欧洲的国际地位产生了什么影响?(4 分)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成就动机 2.动作技能 3.强化 4.态度 5.迁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学生的人身安全受法律保护,作为教师,你认为在预防和处理学生被性骚扰或性分割事件时,应注意些什么? 2.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简述制约课程的主

12、要因素。 4.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进行教学?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10 分) 1.你怎样理解范例教学法? 【参考答案】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一、选择题 1.C 【解析】材料的大体含义是:有制定法律的人,有维护法律的人,有受法律约束的人。而制定法律的人是君主,维护法律的人是臣子,受法律约束的人是百姓。由此可见,这种“法治”思想实质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选 C。 2.A 【解析】战国问世、西汉编写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东汉末年的华佗发明了“麻沸散”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3.

13、A 【解析】从材料中的“都下佛寺五百余所,僧尼十万,资产丰沃”等信息可得出梁武帝时大力崇佛,导致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寺院占有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B 项隋唐时期文武教师招聘网 收集整理与题中“梁武帝时”不符,C 项的说法过于绝对,D 项说法与题意正好相反。 4.A 【解析】这是在考查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职权为: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运行机制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5.C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A 项为西魏时府兵制的管理办法;B 项为唐太宗对厥降众的开明的民族政策;D 项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手段。 6.B 【解析】明

14、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但为了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题的文体分为死板的八个部分,称“八股文” ,这种文章完全用古人思想,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因此,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显著。 7.C 【解析】材料中“林总督”实指林则徐, “林总督行事”即“询问考求西洋事务” ,据此选择 C。 8.C 【解析】此题可通过时间进行排序。A 针对的是 19 世纪四五十年代,B 为 19 世纪60 年代,D 针对的是 20 世纪 20 年代的中国。只有 C 符合题意,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以寻求自救。 9.C 【解析】此题难度较大的选项是,中国近代化

15、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的代表洋务派领导的,民族资产阶级始终没有掌握过领导权,正确,所以选 C。 10.C 【解析】 “经世致用”是新思想萌发的思想背景,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思想背景,而马克思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思想文化条件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影响到中国,而辛亥革命又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故选 C。 11.A 【解析】依内容分析,作出上述决定的会议是 1927 年的八七会议。20 世纪 30 年代初,共产国际要求各国共产党抢在德、日两国进攻苏联之前,取得本国革命的胜利,以武装保卫苏联。王明执行共产国际这一战略,采取冒险主义方针,

16、强令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党组织普遍举行罢工、罢课、示威游行,甚至武装暴动。而且在八七会议上,虽然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但同时又滋生了“左”的错误。 12.B 【解析】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延安整风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减租减息”政策与题意不符。 13.C 【解析】抗战胜利后,中共一方面尽力争取和平,但同时也没放松对战争的准备,可文武教师招聘网 收集整理排除 A;1946 年夏,内战发动时,国共关系尚未完全破裂;国共关系破裂是在 1947 年春,蒋介石限令中共撤销驻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代表团,封闭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