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_专题_第一章__运动的描述__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_专题1_运动图象_追及与相遇问题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9183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_专题_第一章__运动的描述__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_专题1_运动图象_追及与相遇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_专题_第一章__运动的描述__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_专题1_运动图象_追及与相遇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_专题_第一章__运动的描述__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_专题1_运动图象_追及与相遇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_专题_第一章__运动的描述__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_专题1_运动图象_追及与相遇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_专题_第一章__运动的描述__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_专题1_运动图象_追及与相遇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_专题_第一章__运动的描述__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_专题1_运动图象_追及与相遇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_专题_第一章__运动的描述__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_专题1_运动图象_追及与相遇问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1图 1图 2专题二专题二 运动图象运动图象 追及与相遇问题追及与相遇问题导学目标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vt图象,并会运用它们解决问题.2.掌握追及与相遇问题的特点以及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知识要点复习知识要点复习】一、运动的图象基础导引1如图 1 所示是a、b、c、d四个物体的xt图象,则:(1)四个物体运动的起始坐标分别为:xa_,xb_, xc _,xd_.(2)四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为:a_,b_,c_,d_.(3)四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分别为:va_,vb_,vc_,vd_.(4)图线a与c交点的意义为:_.2如图 2 所示是a、b、c、d四个物体的vt图象

2、,则:(1)它们的初速度分别为va_,vb_,vc_,vd_.(2)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aa_,ab_,ac_,ad_.(3)图线a、c交点的意义为:_.知识梳理1对xt图象的理解(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_随_变化的规律(2)图线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_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_2对vt图象的理解(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_随_变化的规律(2)图线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_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_(3)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_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

3、位移方向为_;若此面积在时间用心 爱心 专心2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_:xt图线是物体的运动轨迹吗?能否画曲线运动的xt、vt图象?思考二、追及与相遇问题基础导引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出发,甲做速度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二者相距最远时乙的速度为_,追上甲时乙的速度为_2甲、乙相距s0,当甲开始以速度v0匀速追赶前方的乙时,乙以加速度a由静止开始运动,若甲刚好追上乙,则s0_.3甲、乙相距s0,甲做速度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乙在甲后做初速度为 2v0、加速度为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若乙刚好追上甲,则s0_.知识梳理1追及与相遇问题的概述当两

4、个物体在_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两物体之间的_会不断发生变化,两物体间距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这时就会涉及追及、相遇和避免碰撞等问题2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_,后者的速度一定不_前者的速度(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的速度_时,两者相距_:追及问题中, “刚好能追上” 、 “刚好追不上”以及两物体间有最大距离或最小思考距离的条件是什么?【典例剖析典例剖析】考点一考点一 图象的分析与运用图象的分析与运用考点解读运动学图象主要有xt图象和vt图象,运用运动学图象解题可总结为五看:一看“线” ,二看“斜率” ,三看“面积” ,四

5、看“截距” ,五看“特殊点” (见创新设计 8 页)例 1 如图 3 所示的位移时间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 1、2、3、4 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图 3A图线 1 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xt图象中t1时刻v1v2用心 爱心 专心3图 4Cvt图象中 0 至t3时间内 3 物体和 4 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图线 2 和图线 4 中,t2、t4时刻都表示物体反向运动例 2 在反恐演习中,中国特种兵进行了飞行跳伞表演某伞 兵从静止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在t0时刻打开降落伞,在 3t0时刻以速度v2着地伞兵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 4 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6、A在 0t0时间内加速度不变,在t03t0时间内加速度减小B降落伞打开后,降落伞和伞兵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C在t03t0的时间内,平均速度 vv1v2 2D若第一个伞兵在空中打开降落伞时第二个伞兵立即跳下,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变式训练 1 质量为 2 kg 的质点在xy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方向的位移图象如图 5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5A质点的初速度为 5 m/sB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C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 3 ND2 s 末质点速度大小为 6 m/s变式训练 2 滑雪运动员以一定的初速度从一定高度的平台水平飞出,运动过程中运动员视为质点并不计

7、空气阻力下列定性描述运动员运动过程中的水平距离x、竖直位移y、水平分速度vx、竖直分速度vy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中正确的是 ( )考点二 运动中的追及与相遇问题考点解读讨论追及、相遇问题的实质,就是分析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1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 、 “两个等量关系” 用心 爱心 专心4图 6(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2.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刚好” “恰好” “最多” “至少” 。3能否

8、追上的判断方法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B追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若vAvB时,xAx0xB,则不能追上。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判断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典例剖析例 3 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a3 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v06 m/s 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试问:(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大?(2)当汽车与自行车距离最近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思维突破1仔细审题,注意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如“刚好” 、 “恰好” 、 “最多” 、

9、 “至少”等),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2求解追及和相遇问题常用的方法:(1)图象法:xt图象中两物体的位移图象相交、vt图象中所围面积相等都说明两物体相遇(2)数学分析法:设在t时刻两物体能相遇,然后根据几何关系列出关于t的方程F(t)0,若其方程无正实数解,则两物体不可能相遇,如有正实数解,则两物体可能相遇(3)相对运动法:选择合适参考系,列出相应方程求解(4)物理分析法:抓好“两物体能否同时达到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认真审题,挖掘题 中的隐含条件,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副物体运动关系的图景。变式训练 3 如图 6 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路,甲、 乙两辆汽车原来停在A、B两处,A、B间的距

10、离为 85 m,现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2.5 m/s2,甲车运动 6.0 s 时,乙车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5.0 m/s2,求两辆汽用心 爱心 专心5车相遇处距A处的距离1.直线追及模型例 4 一列客车以速度v1前进,司机发现前面在同一轨道上有列货车正在以v2匀速前进,且v2a2,能相遇两次Ca1v2,B 项正确;vt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所以在 0t3时间内 3 物体的位移小于 4 物体的位移,3 物体的平均速度小于 4 物体的平均速度,C 项错误;图线 2 中t2时刻表示物体反向运动,图线 4中t4时刻不表示反向,只表示速度减小,D 项错误例

11、2 ABD 由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 A 正确;由于降落伞打开时减速运动,且加速度减小可知 B 正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发生这一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可知 C 错误;在vt图象中将图线平移后有一交点P,二者速度相同,可知D 正确跟踪训练 1 AC跟踪训练 2 D例 3 (1)2 s 6 m (2)12 m/s跟踪训练 3 125 m 或 245 m例 4 a(v1v2)2 2x0用心 爱心 专心11跟踪训练 4 (1)75 m (2)12 s分组训练1BC 2.C31 282.5 m 1 120 m 162.5 m4v06ax答案1D 做此题时不要把xt图象当作物体运动的轨迹,xt图象的斜

12、率表示速度,该物体在 6 s 内的路程为 224412(m),位移为零2D 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在 0t0内:若Fmg,物体则开始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a g; Fmg mF m结合vt图象,分析得 D 项正确3C A 项位移正负交替,说明物体做往复运动,B 项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然后做反向匀加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周而复始;C 项表示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循环下去,物体始终是单向运动,C 正确,D 项从面积判断物体速度有负值出现,不是单向运动4C 物体的运动方向即为速度方向,从题图上可知物体在 2 s 前速度为负值,即物体向负方向运动;2 s 后速度为正

13、值,即物体向正方向运动故是错误的,是正确的物体的位置要通过分析位移来确定,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等于速度时间图线中对应图线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的代数和由题图可知前 4 s 内物体在 2 s 时有最大的负位移;虽然 2 s 后运动方向改为正方向,但它的位置仍在位置坐标值负值处(4 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故是错误的,是正确的所以选项 C 对5B 由题目中的位移时间图象可知:前 10 s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3 m/s,加速度为 0,所以 C 错误;10 s15 s 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汽车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为30 m,所以 A 错误;15 s25 s 汽车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

14、m/s,所以D 错误,B 正确6B 在 066 s 内图象的斜率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小,故海盗快艇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A 错误;海盗快艇在 96 s 末,速度由正变负,即改变运动的方向,开始掉头逃跑,此时海盗快艇离商船最近,B 正确,C 错误;海盗快艇在 96 s116 s 内,沿反方向做匀加速运动,D 错误7B 速度时间图象中物体的斜率逐渐减小,即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所以物体所受合外力不断减小,A 错误;在 0t1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始终大于物体的速度,所以两物体间距离不断增大,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两物体相距最远,B 正确;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故到t2时刻,物体速度图线所围面积大于物体速度图线所围面积,两物体平均速度不可能相同,C、D 错误8AC 由图象可知前 5 s 做的是匀速运动,A 正确;5 s15 s 内做匀加速运动,但加速度为 0.8 m/s2,B 错误;15 s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