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汶川而设计--救助与重建”公益设计大赛开赛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9164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汶川而设计--救助与重建”公益设计大赛开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为汶川而设计--救助与重建”公益设计大赛开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为汶川而设计--救助与重建”公益设计大赛开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汶川而设计--救助与重建”公益设计大赛开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汶川而设计--救助与重建”公益设计大赛开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汶川而设计-救助与重建”公益设计大赛开赛2008 年 5 月 12 日,在四川汶川发生 8 级大地震,造成极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成千上万的 军民第一时间进入灾区,众志成城全民抗震救灾。在这举国悼念遇难同胞和关心灾区人民 灾后救助、安置的时刻,我们作为中国设计院校的师生,一方面响应国家的号召,为灾区 积极捐款捐物,另一方面,我们也在积极思考:我们能为灾区做什么-为今后设计更好的 抗震住宅?或是设计帮助他们积极自救的产品?或者是救助他们的最好设施设备?或是灾 后提供心理安慰和重建的视觉方式?为此,我们院校、网站一起呼吁发起“为汶川而设计- 救助与重建“的公益设计大赛。让我们以设计师的非凡创造力和

2、设计语言,创作更多的作品给灾区人民以鼓励、指导和帮 助。这将具有时代的意义,贡献给世界。这是我们的责任,是表达爱心、关怀和希望的最 好方式,也是献给这个时代的具有真实意义的作品。本次大赛是一项公益大赛,所有参赛者只需提交作品,免费参赛,不设奖金,获奖作品将 颁发证书。评委专家义务评审。优秀作品将集中展览,结集出版,提供给政府相关部门参 考。希望参与的院校请联系我们,共同组织、参与本次大赛,共同以设计承担我们的责任。一、发起单位: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设计在线 二、参赛内容: 1、产品设计:自救、救助、安置产品等,包括功能性服装设计。 2、视觉设计:宣传、疏散导向、心理安慰等。 3、建筑设计:临时

3、安置、移动、持续抗震、灾后重建等住宅、学校、医院。 4、公共艺术设计 5、媒体艺术设计(多媒体动画) 其他专业领域三、时间与参赛对象 1、时间: 2008 年 5 月至 7 月,7 月 1 日前截稿。评审结果公布。 2、参赛对象:各地设计院校的教师与学生、社会在职设计师(不分类别)四、参赛作品提交要求: 1、设计作品与报名表需同时提交,下载地址:页面底。 2、每件作品均需制作高精度设计版面(竖式) ,版面数量不超过 3 张(90cm120cm 尺寸, 精度 150dp,JPG 格式)。 (动画类作品可以提交光盘) 右上角标明 “为汶川而设计-救助与重建“ 字样,作品上不出现作者姓名。 版面必须

4、包括必要的内容展示和简要文字说明(如需要) 。 3、提交方式: 邮寄方式:作品档案光盘,邮寄至比赛组委会;网络提交方式:将设计方案的版面和报名表以附件的方式,通过电子邮件发往指定信箱 ,附件大小不得超过 6M。五、知识产权归属 1、为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尊重及保护参赛者的知识产权,本次大赛参 赛作品的知识产权都归作者所有。 2、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参赛作品不得存在任何知识产权纠纷或争议, 主办单位 对参赛作品之可能违反版权、专利或因其后宣传所产生的指控概不负责。当正式确认获奖 产品侵犯了其他产品的设计权或其他知识产权时,组委会有权收回奖项标志的使用权和已 颁发的获奖证书

5、。 3、组织单位对所有获奖及入围作品有出版、发布、展览等权利。六、组委会联系方式 : 如院校希望参与,请联系: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地址:江苏无锡市蠡湖大道 1800 号(214122) 联系人:胡 凯 电话:13771448948 FAX:0510-85501491 也可以直接联系设计在线网站作品发送邮箱:附件: 报名表下载“为汶川而设计为汶川而设计救助与重建救助与重建”公益大赛公益大赛报名表报名表作品名称姓名身份证号码性别院校或单位手机E-mail参赛作品设计说明参赛作品设计说明设计承诺设计承诺本人已详细阅读本次大赛的内容,并保证遵守有关规定,本人提供的设计作品为原创性设计,并遵从大赛知识产权所约定。 (本承诺内容不得更改) 。 设计人署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