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常态化建设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91564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常态化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常态化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常态化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常态化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常态化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常态化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常态化建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廉政文化进农村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常态化建设的常态化建设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的创建活动,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笔者认为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在农村倡导廉政道德,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对于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更是意义深远、作用巨大。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既是文化

2、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为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必然要求。 一、廉政文化进农村的重要意义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在农村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廉政文化进农村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在动力。廉政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执政的文化根基之一,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不可少的文化营养。我国大部分

3、人口在农村,而农村社会人口的教育、管理相对来说较为松散,以一种新的文化模式进驻农村并生根开花,无疑可以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内在的精神动力。因此,廉政文化进农村,扎根于农村的党风廉政教育工作之中,符合时代特征,具有时代意义。(二)廉政文化进农村是贯彻落实实施纲要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必要举措。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要实现新时期反腐倡廉主要目标,必须面向全党全社会不断扩大教育面,必须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进农村,这是反腐倡廉战略之需、治本之策。(三)廉政文化进农村是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

4、抓手。在农村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将清正廉洁的执政先进理念融汇其中,可以把“廉荣贪耻”的廉政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党员群众的思想深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廉政修养和行为方式,从而净化党风、民风,纯洁基层干部队伍。因此,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是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二、廉政文化进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廉政文化在农村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导致个别人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许多农民和部分农村干部对廉政文化进农村的意义、目的及其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有的认为腐败是当领导才有的,农民没有腐败的机会,也就不存在腐败,自然而然也不需要廉政文化;有的认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应

5、该是集中精力发展农村经济,多干实事,在农村搞廉政文化建设是舍本逐末,捡了芝麻,掉了西瓜。有了这些思想,广大农民及农村干部就忽视了廉政文化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工作中对廉政文化建设不给予理解和支持。(二)农村廉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资金保障。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经济支撑,许多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造成廉政文化进农村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结合不足。目前有的乡村,还未建立自己的文化站、图书室、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绝大部分村没有文化娱乐场所和娱乐设施。农民闲暇之余打牌、打麻将赌博的现象较多,一些有益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较少。(三)廉政文化进农村内容不够丰富,形

6、式单一,没有突出廉政文化主题。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特定文化,是廉政的特殊性与文化的普遍性的有机统一,是廉政内容与文化形式的巧妙结合。对农村群众而言,他们需要的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又通俗易懂的廉政文化。但由于主客观原因,目前廉政文化进农村,往往仅仅是悬挂廉政标语、送几场廉政戏和电影内容老化、形式单一,没有把廉政文化建设同当地的地域特征、人文特点结合起来,没有合理整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构建别具特色的廉政文化亮点和特色。三、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对策建议(一)加大资金投入,配套农村文化硬件设施。农村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必须要有足够的财力保障。要通过建立

7、健全一整套责任落实和经费筹措等保障机制,为廉政文化进农村提供良好的实现条件。要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建立财政拨款、基层单位自筹、社会各方面赞助的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经费筹措机制,解决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资金欠缺问题。(二)创新活动载体,丰富廉政文化内容。广大农村群众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廉政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发展的源泉。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寓教于乐,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使廉政文化融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增强廉政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使廉政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一是成立廉政文化宣讲团,抽调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农村工作经验的同志到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进行巡回宣讲,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贴近百

8、姓的廉政文化下乡活动,使党员群众在欣赏文艺表演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让廉政文化在农村党员群众中入眼、入耳、入脑、入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二是利用“七.一”、国庆节、春节等节日,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将党风廉政方面的书籍、资料、报刊和电教片等送到农村,进一步充实农村党员活动阵地建设的内容,推动廉政文化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三是发挥农村远程教育平台作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有的快速、便捷、覆盖面广的特点,组织农村党员群众观看先进事迹及教育警示电影、录像、光碟等,用正反两面的典型事例广泛传播廉政文化。使网络教育更贴近农村需求、农村现状、农村实际。四是善于挖掘资

9、源,使用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形式和生动活泼的内容,使群众主动参与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增强影响力和渗透力。利用现有的宣传阵地,如村务公开栏、政务公开栏、政策公示栏、宣传窗、黑板报等,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活动。五是将农村廉政文化建设与现代信息相融合。在节假日利用手机短信向农村党员和群众发送内涵丰富、通俗易懂的廉政文化短信温馨警语,使农村党员和广大群众在感受现代气息的同时吹拂到廉政清风。(三) 将民族传统文化与廉政文化相互结合,推动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在农村廉政文化建设中,力求雅俗共赏,传统与现代辉映,扩大影响力。要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发展和创新,发掘能够反映地方风貌、民族风情的特色文化资

10、源,弘扬和发展传统民族文化。将党风廉政知识融入民族歌舞之中,组织文艺队用民族文化与语言深入村组巡回演出,让干部群众在感受浓郁民族文化中受到廉政教育,提升廉政文化的亲和力。(四)建立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的长效机制。廉政文化进农村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举措,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面广,各级党组织要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目标考核,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要建立持续性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的长效机制,使廉政文化进农村建设不仅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着眼于从机制、制度、管理等方面解决深层次的问题。一是强化目标管理,要将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与经济工作一起统筹安排,形成完整的目标管理体系。二是增强责任意识

11、,变“要我抓”为“我要抓”,相 关部门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变“不时抓”为“经常抓”。在廉政文化进农村建设中,部门是基础,领导是关键,监督是保证,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五)建设生态家园,创建人居环境。和谐社会包括与和谐生活相适应的生态社会,廉政文化进农村要按照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的要求,大力推进生态家园建设,提高农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一提高农村环保意识;二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建设,创造高品质的空气质量和良好的视觉景象;四积极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让农村实现经济结构好、人居环境好、道德风尚好、生活方式健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廉政文化进农村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廉政文化进农村要结合农村实际,整合资源,不断创新,用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文化活动丰富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文化生活,让廉政文化的金色种子撒遍农村大地,在农村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和“人人思廉,全民助廉”的廉政建设新格局,构建起一个团结、和睦、稳定、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