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讲”“四训”促发展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990401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讲”“四训”促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讲”“四训”促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讲”“四训”促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讲”“四训”促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讲”“四训”促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讲”“四训”促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讲”“四训”促发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三讲三讲” 、 “四训四训”促发展促发展“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一句名言道出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真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阐明了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原理;中国作家吴思在血酬定律中提到“元规则”的概念,即“所有规则的设立,说到底都遵循着一条根本规则:暴力最强者说了算。这是一条元规则、决定规则的规则”。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在变化中适应,在适应中变革,在变革中发展,在发展中生存,在生存中变化,循环往复,盘旋上升,力求成为强者。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发展、科学发展,于物如此,于人于社会亦然。社会和人的发展离不了学习,离不了政治,离不了正气,需要务实、奋进

2、、自强、厚德。一、发展的概念(一)发展的概念发展是哲学术语,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二)科学发展观的概念胡锦涛同志在 2003 年 7 月 28 日的讲话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

3、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三)发展是硬道理。事物的发展,是在对立、转化、统一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优化自身及与相关事物之间关系的要素与结构,提高自身适应环境、变革事物与促进和谐的功能,提高存在的价值。追求发展主要是追求提高促进和谐的功能与提高存在的价值。这就是发展的内涵,是和谐发展观的基本观点。事物发展的根本标志是提高存在的价值,评价那些毫无价值的变化的发展水平,没有

4、任何积极意义。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人的发展,是在对立、转化、统一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优化社会要素、组织与关系的结构,为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创造与提供更有利的社会环境基础条件。社会的发展,是人类整体发展的综合表现,要通过人类个体、群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来实现。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改革、教育改革、各种社会改革,都要用是否为人的发展(以人为本),为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以和谐为本),创造与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这一客观实际,来衡量、评价、判断它的科学3性、合理性、先进性。这是和谐改革观的基本观点。二、 “三讲”促发展1995 年 11 月 8 日,江泽民同

5、志在北京视察工作时指出:“根据当前干部队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在对干部进行教育当中,要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全国都要这样做,北京市更要起带头作用。 ”学习是发展的源泉,政治是发展的环境,正气是发展的外力, “三讲”对促进干部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讲学习”促发展1、 “学习”的概念学习,是通过教授或体验而获得知识、技术、态度或价值的过程,从而导致可量度的稳定的行为变化,更准确一点来说是建立新的精神结构或审视过去的精神结构。学习的作用:(1)学习是个体生存的必要手段。国外有句名言,叫做“不学习就灭亡”。(2)学习能促进人的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生理和心理会逐渐成熟。但成

6、熟并不是完全脱离环境和学习影响的纯自然过程。(3)学习能提高人的素质。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文化修养、优化人的心理素质。萨克雷所言:“读书能够开导灵魂,提高和强化人格,激发人们的美好志向,读书能够增长才智和陶冶心灵。 ”(4)学习使文明延续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就如同一场规模宏大而旷日持久的接力赛:前代人通过劳动和生活获得维持生4存和发展的经验,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不断提高,形成知识和技能,传给后人;后辈人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以适应时代与环境的变迁。 2、 “讲学习”促发展“讲学习”,主要是学理论,学知识,学科技。具体是学习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现代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历史知识等,以充实自己,开阔眼界,提高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在促进个体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发展。学习是发展的源泉。学以致用,用以促发展,发展促学。发展需要能量,尤其是正能量,而能量的获得必须通过学习。、2、 “讲政治”促发展1、 “政治”的概念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政治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和作用。马克思认为,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

8、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5本特性;、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是政治权力的根本问题,任何阶级要实现自己的目的,都必须掌握对国家或社会的最高统治权;、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孙中山认为, “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2、 “讲政治”促发展“讲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 、政治敏锐性。要学会从政治上观察问

9、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确保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顺利发展。政治是发展的环境。政治是大局,局部应服从整体,个人或局部的发展应服从大局,适应政治环境。、3、 “讲正气”促发展1、 “正气”的概念正气,指光明正大的作风或纯正良好的风气。 文子符言:“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内便於性,外合於义,循理而动,不系於物者,正气也;推於滋味,淫於声色,发於喜怒,不顾后患者,邪气也。 ” 2、 “讲正气”促发展“讲正气”,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形成的好传统、好作风。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坚持同一切歪风邪气和各6种腐败现象作斗争,保证我们党永不变色,国家长治久安,兴旺发达。正气是

10、发展的外力。正气是为大众利益,邪气是只顾局部和个人利益而不顾其他,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是为了大众利益。因此,发展必须借助正气的外力压住邪气,正所谓“气正而邪不侵,气不正而邪生”。如何形成正气?(1)“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国,用制度管理单位,倡导正气,约束邪气。(2)运用文化的作用促进文明,促进发展。三、 “四训”促发展“四训”指单位与个人发展之训,即“务实、奋进、自强、厚德”。务实是发展的精神,奋进是发展的态势,自强是发展的内力,厚德是发展的载体。(一)“务实”促发展1、 “务实”的概念务实,就是讲究实际、实事求是,这是中国农耕文化较早形成

11、的一种民族精神、一种态度、一种作风。孔子不谈“怪、力、乱、神”,就是把目光聚焦在社会生活上。王符的潜夫论说:“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王守仁的传习录说:“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 ”这些思想,就是中国文化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精神的体现。它排7斥虚妄,拒绝空想,鄙视华而不实,追求充实而有活力的人生,创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灿烂的文明。务实精神作为传统美德,仍在我们当代生活中熠熠生辉。“求真务实”,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坚持求真务实

12、,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 “求真务实”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对其认识论的精神实质的精辟概括。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 “务实”促发展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在报告之前,开宗明义地表示,不念全文,只集中讲要点,传递出“务实”新风。孔丘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务实是发展的精神,就是关键在做,积极运作、科学运作、有效运作,说到做到、说好做好。任何目标的实现、任何任务的完成、任何承诺的兑现,最后都要靠做。要认真研究如何做、如何做得更好。、2、 “奋进”促发展1、 “奋进”的概念奋进,就是振奋向前、奋勇前

13、进、奋斗进取,是一种态势、一种行为、一种方向。2、 “奋进”促发展8“生命力的意义在于拚搏,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场,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石,生命的绿荫才会越长越茂盛。”“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 ”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奋进的态势,一旦目标清楚、方向明确,就必须义无反顾,奋勇前进,奋起而为。、3、 “自强”促发展1、 “自强”的概念自强,即自己努力图强。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上的日月星辰在不断运行,这就是“天行健”的意思;君子效法天,要像天那样不断运行,不断努力。天道运行刚劲雄健,君子应自觉奋发向上,永不松懈。2、 “自强”促发展“只有强者才懂得斗争;

14、弱者甚至失败都不够资格,而是生来就是被征服的。 ”爱因斯坦:“苦和甜来自外界,坚强则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 ”自强是发展的内力。外物的压迫,情势的变更,促进压力的产生,内在压力促进变革,因自强而促发展,因发展而自强。、4、 “厚德”促发展1、 “厚德”的概念厚德,即有大德,心胸宽广不以个人得失为主,重公轻私。9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土地的地势就是厚广,可以承载万物;君子取法地,要积累道德,方能承担事业。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2、 “厚德”促发展“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厚德是发展的载体。事物是相对的,因时因事因物而异。发展是在矛盾中进步,在消长中飞跃,在互补中和谐。唯有具备容载万物的雅量,方能变大、变强,方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社会的发展是为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之路是充满荆棘的,不可能一帆风顺,必须勇于面对挑战、面对竞争,并在竞争中成为强者。正如德国经济学家、政治家路艾哈德在来自竞争的繁荣中所言:“竞争是获致繁荣和保证繁荣最有效的手段”,要把竞争当做促进发展的手段。为在竞争中获胜,使社会和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学习为源泉、以政治为环境、以正气为外力、以务实为精神、以奋进为态势、以自强为内力、以厚德为载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